检校联系点实施方案
篇一:测量实施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
(2)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测量成果。
(3)各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
《改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5-2009;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工程概况
利发电厂铁路专用线自张东线史口车站接轨,经东营市史口镇、胜园街道办事处、黄河路街道办事处,至胜利发电厂厂区,线路全长13.58km。区间线路:维持既有线及平面位置4‰的限制坡度不变,只对既有轨道进行升级改造由原来的工企II级升级为Ⅳ级铁路,并对既有线病害进行整治;电厂站一、二期车场改建:既有2条重车线、2条空车线、2条人工清煤线有效长由850m向西端延长至1050m,车辆临修线还建并将有效长延长至80m,既有一座动态轨道衡改为两座静态轨道衡。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Ⅳ级铁路;正线数目:单线; 最小曲线半径:一般800m,困难600m; 限制坡度: 4‰;机车类型:DF4;牵引质量: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闭塞类型:半自动闭塞;
本方案主要针对K0+000-K13+580段施工编制。作为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既有线旁埋设电缆多,既有设备多,在施工中如何确保既有线行车和设备安全为本段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路堤、路堑施工,防溜坍、防坠落,需排架、覆盖防护,安全控制难度大。在营业线施工时,挖土机、推土机挖断铁路沿线埋设电缆的机率高。
根据济南铁路局有关营业线安全施工管理实施细则和相关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我段内路基工程施工特点,各项施工必须按照施工类别,依照上述细则和办法规定,向相关部门签订配合协议、安全协议,申报安全监督计划报相关部门审批。
3、交接桩及桩点的复核测量
2015年9月份在设计院、建指、监理及我施工单位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全线的贯通测量工作,并已形成测量成果,见附页。
4、控制测量
利用已知控制点,利用支线测量,求得相应加密点坐标,同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求得加密点高程。
所有现场的放样数据,必须由专人计算,经过复核后交给现场测量人员,利用全站仪,用坐标放样,放样完成后,必须进行现场复核,校核各结构尺寸内部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参照物的绝对位置关系。建站过程中,必须对另外导线点进行定测,以校核建站过程准确与否。
5、施工过程中的测量
施工过程中,应测定并经常检查路基沿线加密点坐标的位置和标
高,作出测量纪录结论,如超过允许偏差时,应分析原因,并予以补偿和改正,严禁测量隐患“积累”。
控制网应定期复测,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6、竣工测量
①测量路基中线,边桩位置。
?检查路基每层碾压后的实际高程,并根据实测高程相应放出坡脚线,以50m为一测量断面,沿边坡撒灰线以方便挖掘机收坡。
7、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
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桩顶周围应设置保护措施,有特殊要求的,应特殊处理。尚应制定维护措施和要求,指派专人进行管理维护并定期复测检查,发现问题须及时上报处理。
8、测量人员和测绘仪器的配置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拟投入以下人员及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全站仪,拓普康,型号为GTS750,测量精度为1″,数量为1台。 水准仪,苏州一光,型号为DSZ2,数量为2台。
测量人员名单
9、质量保证措施
9.1要素控制
影响精度质量的要素主要与人员、仪器、方法、操作和程序管理等五个方面,人员要严格考核、持证上岗,仪器应按照规定定期检定并合格,方法科学合理。操作规范,按程序管理
9.2测前控制
做好测量钱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测量质量的根本保证,应认真审核施工图和相关资料,对测量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校核,确认无误方能引用。
9.3过程控制
严格按企业程序文件执行,要确保测量工作在受控制状态下进行,所有的内业计算要有计算、复核记录,重要数据要报批,施测应做好原始记录,测量记录应原始真实、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记录者须适时发现误差;定位、放样工作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将成果资料报送有关部门验线的工作制度。
10、测量管理的概念
测量管理就是为使测量任务高效完成,并取得成功而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因此,测量管理的对象是测量(内容和过程)。必须强调的是,由于测量的一次性,我们所实施的测量必须成功,不许失败,要求测量管理的程序性、科学性、全面性,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管理学的一
般原理在测量管理中也是适用的,测量管理的目标就是项目的目标。该目标界定了测量管理的主要内容,那就是“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以及上述“三控制”配套的管理工作。
10.1测量管理的基本职能
1、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的一种事先安排。它包括确定未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行动的程序和工作步骤;有效的执行方法;完成的时间;人、财、物的合理分配和组织等。计划要求在于把握未来的发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组织
组织是把生产的各要素、各环节和各个方面,从劳动分工和协作上,从测量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的相互联结上,科学地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作用。组织职能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确定科学的管理组织,建立合理的测量生产结构,正确配备人员以及规定它们的相互关系,使组织机构得以协调运转。
3、控制
控制包括检查、监督、调节等工作内容,其目的是使管理活动符合预定的计划目标。控制的过程就是把管理活动及实际成果与计划加以比较,发现差异,找出问题,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并防止其再度发生,必要时也可以调整原订的计划目标。
上述“计划—组织—控制”是有序地循环的。它们环环相扣、无
篇二:测量实施方案
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甘肃段)
站前工程DGGSZQ-2标段
测量实施方案
编 制:
审 核:
审 批:
中铁三局敦格铁路甘肃段项目经理部
二O
一三年七月
目 录
1、编制目的: ............................................ 1
2、概述 .................................................. 1
3、编制的依据 ............................................ 1
4、实施方案 .............................................. 1
测量实施方案
1、编制目的:
为保证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甘肃段)站前2标段桥涵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并能安全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结合本项目的建设施工特点,特制定本方案。
2、概述
工程正式开工前,完成所有的复核测量、控制测量工作。根据工程的位置、地形条件、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及工程对测量的具体技术要求等制定切实可行有效、满足测规要求的测量方案并组织实施。
3、编制的依据
新建敦煌至格尔木铁路(甘肃段)站前2标段桥涵路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资料、《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4、实施方案
4.2、施工复测
4.1.1交接桩
交接桩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进行现场交接桩,交接桩的内容包括线路衔接控制桩、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及与相邻标段的控制桩,现场查看桩位并核对点位标识、点号标注是否与资料相符,核对点位埋设地点、加固方式及是否保持完好、有无产生移动或破坏现象等;收集整理有关内业资料包括:控制桩成果表、水准基点高程成果表、线路曲线表(交点坐标及曲线要素)及坐标系统的起算基准、线路平面坐标系统等文件,最终形成交接桩纪要。
4.1.2复核测量
(1)平面控制网复测
平面控制网复测按照与设计控制网同精度同等级同测量方式进行复核测量,采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组成多边形同步环、以边连式或网连式进行测量。
GPS
解算采用随机软件进行,对重复基线、同步环、异步环进行闭合差检核,在满足规范等级精度要求后,进行WGS-84无约束平差、三维约束平差、再进行坐标转换和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得到与设计坐标系统相一致的复测坐标。(2)高程控制网复测
水准基点高程测量按照与设计同精度同等级进行,仪器采用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配合钢尺严格按照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观测,数据自动记录,在测量的过程中对各种精度指标和限差实时检查,确保外业观测质量。
水准点沿线路呈线形分布,复测采用附合形式,在水准基点之间加设施工水准点作为固定转点,通过往返测量、或两组仪器同时单程测量形成闭合条件,在闭合差、每千米测量偶然中误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则按距离倒数定权进行平差,得到施工水准点高程作为施工依据。
4.1.3复测结果
当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互差在满足规范要求时,采用设计值。互差超限时,再次对超限段进行独立复测,当确认互差的确超限时报至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最终由设计单位修正成果。
4.2、控制测量
复测无误并经监理单位确认后,根据标段的地形、地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控制点分布进行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设计,网形、精度、数量均满足线下施工测量要求。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坚持“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各阶段的平面控制测量使用同一个GPS基础平面控制网,即在CPI、CPⅡ控制网下进行施工控制网的加密,控制点埋设在不受施工扰动、能够长期保存且方便现场使用的位置。
路基段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点间距一般为200~400m,选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以附合导线为主要形式起闭于CPI、CPⅡ控制点。施工水准点一般在水准基点高程复测时测定,一般每200m~300m设置一个。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则以三角网为主要形式,选用GPS或全站仪进行测量,布设范围覆盖包括全桥区域。
平面控制网平差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合理确定边角权系数,按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方法进行解算。高程平差则按距离倒数定权进行平差。
建立施工控制点台帐进行管理,按唯一的点名和编号记录,并记录坐标更新、启用日期、报废等事项。
控制测量完成后编制测量成果报告,以作为施工测量依据并报监理单位审批。
4.3、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以GPS控制点、加密施工控制点为依据进行施工放样。
在施工测量前认真核对控制点成果、线路坐标、施工图纸、结构物尺寸等内业数据,用于现场施工放样的资料数据必须经过第二个人的独立计算复核无误后,经过测量实施小组组长签字后实施。现场放样时首先复核三个控制点之间的角度、距离关系,确认控制点关系正确时进行放样。
路基工程根据施工进度测设线路中线、边线、填筑高程及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放样等。当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时,对放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复核。直线段则采用准直法进行串线改正,曲线段时核对相邻点的角度距离采用偏角法进行复核。
桥梁工程布设施工控制网,桥梁下部结构放样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进行,交会误差三角形最大边长小于2.0cm,取三角形的外心作为测量放样结果。当其中有桥梁轴线方向时,将三角形重心投影至桥轴线上作为最终位置。有条件时,与相邻墩(台)跨度进行复核。在桥梁上部其误差三角形最大边长小于1.0cm,取三角形的外心作为测量放样结果。若不满足要求重新放样,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4、线下工程竣工测量
线下工程主体完工后及时进行线下工程竣工测量,确认工程结构物尺寸及线路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及时进行处理。
路基工程要求恢复中线、测设公里桩、百米桩及加桩、测量路基横断面。桥梁工程墩台施工完毕后测定墩台中心、支座纵横中心线、预留锚栓孔位置、桥梁工作线、桥梁跨度及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对竣工后工程项目进行工后沉降评估,满足铺设轨道要求后进入轨道施工。
4.5、测量组织管理
测量组织管理内容包括:建立专业性强、素质高、人员稳定、数量充足的测量队伍;贯彻技术标准、进行测量技术交底、搞好培训,做到统一认识;建立健全各项工程测量工作制度,使测量工作标准化、明细化;在工程测量中采用先进技术、推行自动化、提高效率,降低发生人为错误的机率;坚持测量复核制,采用不同测量技术、测量手段、测量条件进行独立复核;加强测量仪器设备的保管保养制度,定期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校检。
篇三:攻坚战实施方案
富源县老厂镇舍乌煤矿攻坚战活动
集 中 整 治 阶 段
(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
2015年3月份
舍乌煤矿攻坚战集中整治阶段3月份工作开展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1月6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舍省、市安全生产有关要求,根据《富源县煤炭工业局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煤矿复产(建)验收工作的通知》(富煤安字[2015]7号)要求,切实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为煤矿全年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舍乌煤矿实际情况,经矿委会开会研究,争对3月份相关安全管理工作安排如下。
一、职工培、复训工作(3月2日至3月11日)
在此期间我矿主要是开展职工警示教育、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煤矿严格执行新职工培训不少于72学时,老职工复训不少于20学时的要求。培训内容主要为:1、观看、分析四川桃子沟煤矿“5·11”事故、私庄煤矿“11·10”事故、下海子煤矿“4·07”、红土田煤矿“4·21”事故以及辽宁恒大煤矿“11·26”事故、抓好“双七条规定”的落实,做到“三不伤害”,保障安全生产;2、学习《新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瓦斯治理、应急救援基本知识、开采技术、水害防治、顶板管理、机电运输管理等。体检合格、培训考核合格的从业人员按要求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工伤保险。舍乌煤矿于2015年3月10日由矿长、驻矿人员组织相关人
员对井上、下全面排查,针对存在隐患情况,制定了隐患维修整改方案,经分局审批后,组织相关人员贯彻学习。
二、隐患维修整改工作(3月12日至4月10日)
(一)、成立维修整改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复工维修整改工作领导,促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确保维修整改工作安全,成立本矿节后井下维修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 宇
副组长:方应林、周恩帮、肖金龙、丁 浩。
组 员:刘 飞、金德祥、高家国、杨敏、刘友贵、方付权、贺双能、张维佳、唐学龙、谢云文、严真龙。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生产科,由付贤能兼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复工维修整改工作项目的监督落实,同时负责开展好日常安全事务工作。
(二)、自检自查存在隐患及整改措施:
煤矿于2015年3月10日由舍乌煤矿矿长、分局驻矿人员及煤矿技术、安全、机电、通风等相关人员组成自检自查小组,对煤矿进行全方位自检自查,并于当晚召开了维修整改会议,对自检自查所排查出的隐患按“五定”原则落实整改,存在隐患及整改措施详见下(附表):
老厂镇舍乌煤矿隐患“五定”整改内容表(一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