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陶瓷销售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2018-04-27 18:23书业网

篇一:陶瓷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班级:

实习名称: 姓名: 陶瓷制作 学号: 成绩: 潮州市 陶都卫浴配件有限公实习单位: 实习地点:司 2011年4 月26 日 至 2011年 5 月 3 日

共1 实习时间: 指导教师签名: 1 周 实习的目的与任务:了解有关陶瓷生产制作,学习有关陶瓷的知识,为我的家乡中国瓷

都—潮州作一点小小的贡献,希望通过自身的学习,影响周围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认

识潮州,认识这座小小但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增加自己对家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了

解这种在改革开放后更加蓬勃的产业——陶瓷 实习的主要内容:了解陶瓷的生产制作并参与其中的一些制作环节1:模型制作:作品形态最初是由创作人员构思并创作出来的,这个过程纯属关乎工艺者

的创作技巧,所以并不是每个工人都会,通常要由专业学过陶瓷模具雕塑的人才能胜任。

2、母模切割、翻模:母模制作出来后由熟悉生产程序的人员进行切割、翻模。切割时要

考虑整个生产过程的环节,石膏与水的混合份量是有要求的,翻出来的印模厚薄也要尽量均

等。翻好印模后拿去烘房烘干,这个操作的技术含量相对较少,不过也需要熟练工人才能胜

任。

3、注浆:注浆前首先将印模扫干净,注浆厚薄要根据主体大小来决定,当厚度足够时要

及时将内笼的浆料倒出,避免过厚。等到坯体有一定程度硬时就要将坯体脱模,这个操作凭

经验多点,因为天气的变化,浆的稀薄程度都对其有影响。

4、脱模:起坯时要注意力度,过于大力容易造成坯体变形或损坏。起胚后,尽量使坯体

保持一定湿度,如果坯体太干,就易裂,这样的坯体就不能流入下一个工序——改坯,只能

作废。装坯时,一般情况下主体与配件是分开装,这样便于改坯人员操作和摆放。

5、修坯:改坯首要任务是要改掉每件坯体上的拆印线。改好拆印线后按主体上的切割口

找出配件,用浆料涂在切割口上,然后将配件粘贴在主体上。粘贴时一定要看一看主体与配

件是否互通,如配件与主体不能互通的话,在煅烧时会造成坯体爆炸。有些作品在改好坯后

再打气孔,作用在于排气,避免在煅烧时爆炸,而在那里我除了了解陶瓷的生产过程,有实

际操作的就是修胚,这项工作比较适合女性,劳动强度相对较小,也易学,但工资待遇也相

对低。。

6、检查:验收时首先要看清整个坯体有否变形及凹陷,再检查坯体上的拆印线和粘贴口

是否修好及有否裂痕,合格,就送到烘房烘干准备上釉,若不合格,则回收到泥:池中,又从

第三步重新做起。

7、生坯上釉:施釉前,坯体一定要烘干,如未干上釉的话,最容易造成煅烧后产品扑釉

而变成废品。为确保质量,人物的坯体上釉一般分为头部上釉和身上釉。头部的要先涂上一

层蜡,蜡是烧开后趁热涂上去的,所以这个环节很辛苦,工人要忍受蜡烧开后那股浓重的蜡熏味,这个是为了保持上釉煅烧后肤色的粗糙,身体釉则不用,保持光滑,

但这个是对工艺陶瓷的要求,卫浴及日用陶瓷大都不用的。

8、煅烧前准备阶段:窑炉现在多采用气窑煅烧,在装窑车时窑工首先要根据产品的高度

摆放层板,放层板前要扫干净层板上杂质,扫干净后涂一遍高铝粉水,防止产品烧成后粘贴

在层板上而造成蹦烂。放好层板后将坯体放在预先定好的层板,放好后还要看坯体有否摆动,

如有摆动要重新摆放至不动。坯体摆放要有间距,避免烧成后造成互相粘贴。将坯体放好后

再重新检查一遍,确保无问题才将窑车推入窑炉内。

9、煅烧:烧窑点火前要检查各个火枪是否关好(每个窑炉起码有十几支火枪),如有火

枪未关好而点火,极容易造成火灾及烧伤点火人。检查完火枪后再将窑门打开一半才开气阀

点火。窑门打开一半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防止气体突然增多而造成爆炸,第二是主要排出

窑炉内的水分,因坯体上有大量需要排出的水分。一般煅烧至400℃左右水分基本上才排除

完,那时才将窑门关牢。煅烧温度一般在1200℃到1230℃之间,煅烧到足够温度时要将所有

阀门及火枪关除才能下班,让窑内温度自动下降,待温度降至300℃以下才能将窑门打开少

量(即窑门与窑口约十五公分左右间距)。不能将窑门全部打开,如突然将窑门全部打开的话

极容易造成产品风裂而成为废品。待温度降至150℃左右才将窑门完全打开,而后把窑车慢

慢拉出。

10、后续工作:把烧成品卸下窑车后运到仓库,由仓库分级人员将每件产品分级及分类,

废品经破碎、研磨后制成瓷粉,按一定比例掺入坯料,加以利用。对有小缺陷的产品需要重

烧的,进行重烧,复检。一次烧成和经重烧的出窑品,其中有微小缺陷的,经抛光后,送进

仓库。将产品分好级后分类放好等待出售。实习的心得与体会:

1.陶瓷生产过程是一种流程式的生产过程,连续性较低,而且整个工艺过程较复杂,工

序之间连续化程度较低。因此进行工艺革新,实现连续化生产,对于提高陶瓷工业劳动生产

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陶瓷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低。陶瓷工业是我国的传统工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很多工厂都忽略了对其的技术改造,。

4.陶瓷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煅烧能量消耗巨大。而且污染较严重,现在用气窑还好,空气污染减少了,但每年的次品陶瓷所累积的固体污染影响更大。

5.因为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人的待遇不高,有些虽然工资不低,但高强度的体力劳

动让很多工人提前衰老,所以80.,90后的新一代人都不愿再从事这种工作。综上所述,我觉得当今的潮州的陶瓷工业还要在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比例性、节奏性、

平行性和适应性等方面进行革新和调节,同时要提高普通工人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外来工,

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让“中国瓷都”这美誉继续传承下去。篇二:陶瓷厂实习报

目录

1.前言?????????????????????????.2

2.工艺流程???????????????????????.4

2.1制模???????????????????????4

2.2成型???????????????????????6

2.3补水???????????????????????8

2.4素烧???????????????????????8

2.5上釉???????????????????????9

2.6本烧???????????????????????10

2.7选白瓷??????????????????????12

2.8贴花???????????????????????12

2.9烤花???????????????????????13

2.10选花瓷?????????????????????.14

2.11包装??????????????????????.14

3.总结?????????????????????????.14

1.前言

作为一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本科生,专业设计内容有水泥,陶瓷,玻璃和耐火材料等无

机非金属材料。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对无机非金属材料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也

参加了冷热金工实习,做过系统的压电陶瓷及窑炉设计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实习,参观了晶丰电子厂,玻璃纤维厂,联合水泥厂,耐火材料厂等。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

实践,对理论的把握已经比较深入,同时对实践有了初步认识。本次实习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生产实习,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是在学习了解专业基础

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作为认识实习的深化过程和理论联系实际过程。本次实习的主

要目的是:(1)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对材料行业的特点、作用与地位有更深入的了解;(2)

详细了解材料行业的生产工艺、产品类型、用途;(3)巩固所学知识,坚定学习信念,为后续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虽然我们本科的学习重心是功能陶瓷,但出于某些原因,生产实习的地点没能选定功能

陶瓷厂,只能以日用陶瓷厂代之。当然,知识是相通的,这一点并不能否认生产实习于我们

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的实在的深远的意义。此次生产实习的地点选在江西景德镇嘉加陶瓷厂。景德镇作为历来的陶都,陶瓷文化底

蕴深厚,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再者,景德镇的陶瓷厂多种多样,且有专门研习

陶瓷的陶艺学院,并且保有历史悠久的古窑,这一切都为我们为期10的学习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嘉加陶瓷厂为日资企业,所有的产品都用于出口,由于吸取了中国和日本两国的技术,

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彰显了先进性的,于我们了解现今日用陶瓷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一些不足

之处提供了良好机会。

本次实习作为无机非金属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由陈彩凤老师,王明松老师和周明老师

带领无机班51名同共同完成。

2.工艺流程

通过为期10天的生产实习,对日用陶瓷的生产工艺及流程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综合本

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对相关资料的查阅的整理完成实习报告如下。日用陶瓷的基本生产流程:

2.1制模

作为一个批量生产的日用陶瓷厂,磨具的制备是必不可少的。 制模的工程师根据厂商对

产品规格和形状的要求,再结合本厂的各环节工艺参数,设计图纸。在批量制作模具之前一

般要打样。所谓打胎就是根据设计好的图纸先制作一个模具,再用制作好的这一个模具来生

产对应产品,经过陶瓷制作的各环节后,制成成品,将本厂制作的产品交由厂商确定是否符

合要求,如果厂商提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则需要重新制作,如果一切满意的话接下来可以进

入正式生产环节。

在打样时制作的模具因为时间的原因(作为一个公司想要成功签单,时间是很宝贵的,

一般同一个厂商的要求产品会由好几个公司在 竞争,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厂商最满意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在外形上可能不是很完美。

此时需要重新制作一个较完美的模具。模具制作过程是先根据图纸用石膏制作一个对应产品

的外形,在根据产品的外形制作一个外形的模具,在根据这个模具制作模具的模具,这个的

模具叫做母模。而母模就是用来再次生产模具的。模具都是用石膏做成的。石膏很够在空气中干燥,而且干燥后有一定强度但硬度不是很

高,对于修补修形是比较方便的。母模上一般要抹上一层钾肥皂可以增加母模的表面光滑度,

使模具表面平整光滑且容易脱模。对于模具的厚度需要加以控制,保证其安全即可不需要太厚以免浪费石膏原料。制作出来的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面一般为500次。过了寿命期的模具可以由水泥厂回收

用于水泥生产。

制作中的模具 制作好的模具 篇三:日用陶瓷生产实习报告生产实习报告

前言

一、实习的性质和目的本次实习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产实习,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很重要

的环节。是在学习了解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作为认识实习的深化过程和理

论联系实际过程。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1)进一步增加感性认识,对材料行业的特点、作

用与地位有更深入的了解;(2)详细了解材料行业的生产工艺、产品类型、用途;(3)巩固所

学知识,坚定学习信念,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的任务和内容

(一)实习动员准备阶段

1.通过动员使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性,提高实习过程的自觉性,强调实习纪

律、安全、现场观察等注意事项,保证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2.根据实习内容和带队教师要求,借阅有关书籍,收集有关费料,熟悉内容,准备所需

物品。

(二)现场实习阶段

1.进厂后,由厂方有关人员介绍工厂概况,进行保密与安全教育;听取工厂概况报告,

了解实习厂的发展历史现状、产品品种、工艺过程、生产技术水平;经济效益、技术力量;了

解工厂机构设置及职能,以及定编、定员等。

2.听取厂方技术人员报告,了解实习厂的生产流程、主机规格和生产能力;主要原料燃

料及辅助材料;了解矿山、交通运输、水源、电源;生产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点、控制方法

及技术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实习学习更加深入。

3.由厂方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负责人讲解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内容,便学生具备

一定的此方面知识。

4.通过对全厂各车间,工序的观察、记录,了解工厂全貌,熟悉各生产环节及各工序间

的技术联系,充分认识工厂各环节生产工艺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并草绘绘制工厂工艺

流程图。

5.对全厂总体了解种熟悉之后,选择有关车问或工段进行定岗实习。

(1)学生分岗进入生产线,接受车间或部门负责人的领导,安排与指导;

(2)在适当的车间工段,由有关人员带领,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和生产操作;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技术管理与人管理与生产管理的程序和内容,学习有关

的管理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定岗实习的主要内容有

(1)原料的种类、产地、化学及矿物组成、外观特征、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原料的工

艺性能及在配方中的作用。

(2)原料的加工方法、主要设备、加工过程中原料粒度变化及构成可能发生的结构变化,

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质的影响。

(3)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原料的类型、配方、粒度配比、不同类型的原料在产品中起的作

用。生产所需主要设备的型号、性能、结构及工作原理。如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置和岗位

分工;磨机的型式、规格及内部构造;磨机的喂料系统、除尘系统、各种物料配料计量方法,

生料的均化及储存;研磨体的种类、装载量及级配情况;磨机的操作控制、正常与不正常情

况的判断和处理;车间维修及技术 管理制度等。

(4)成型的工艺及方法。主要成型设备、成型过程中物料状态的变化。物料间结构的变

化,这些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对不同的成型方法以及对物料(泥料)和设备的要求;各种成

型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等。

(5)复合材料的挤出工艺及设备;注射工艺及设备;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模压工艺及

设备;缠绕工艺选用的设备。

(6)制品的干燥采用的干燥设备,干燥介质的情况,干燥制度,常用的干燥设备及特点,

适合的产品。

(7)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及设备,各类产品脱模方式及原理。

(8)烧成的目的,烧成工艺;主要烧成设备的特点、简单构造,制品同烧成设备之间有

什么联系;烧成制度(温度、压力、或制度),烧成过程中原料的物相变化,影响物相变化的

因素及控制方法。

(10)所在工序的主要特点,质量控制体系,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考察了解厂家采用的新技术,如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等。

8.了解厂家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具体技术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效益与社会效益。

9.完成以上任务的同时,对

现场生产情况作必要的分析,评论和建议,或对某一方面的

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等进行专题性的分析论证。

(三)室内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 根据实习所得,查阅有关资料,对实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按要求按时独立完

成实习报告的编写,必要时附图说明,实习报告力求系统全面,层次清楚,简明扼要。

三、实习安排

第一周: 实习动员、准备、讲课、看录相; 第二周——第三周:现场实习;第四周:编写实习报告。

本组人员:黄世磊、邹晓鹏、徐勤武、殷先印、黄永志 地点:山东国华瓷器有限公司

第一章 陶瓷概述

1 基本概念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

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

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

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

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

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

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

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陶瓷是用于日常生活的陶瓷制品,比如水杯,碗等。 2 陶瓷干燥

陶瓷干燥与卫生陶瓷或墙地砖坯体的干燥不同,其具有的特点是:①坯体的种类繁多、

数量大、尺寸小、形状复杂。变形和开裂是最常见的两种缺陷:②生产工艺过程中常常要拌

入脱模、翻坯、修坯、接把、上釉等工序而成为流水作业完成。因此日用瓷的干燥主要使用

链式干燥器。根据链条的布置方式可分为:水平多层布置干燥器、水平单层布置干燥器、垂

直(立式)布置干燥器。

3 日用陶瓷成形工艺流程

a、机压成形工艺流程→ b、注浆成开工艺流程

篇二:陶瓷生产实习报告

一、前言

1.1实习目的与任务

生产实习是在完成一部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直接参加实践,增加感性认知,获得实践知识。通过专业实习,得到专业方面的感性认知,理解本专业的生产性质、特点和所要掌握的知识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技术理论等。为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实践环节打下良好的感性实践认知基础。

通过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陶瓷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从实习中查漏补缺,了解以后的理论学习中应该学习些什么内容。在生产劳动、生产技术教育和实习中查询阅读资料,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无机非多属材料工厂的工艺流程、技术指标、生产设备及技术操作。从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辩论,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现场参观,了解工厂的生产组织系统。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工厂的各种生产措施及规章制度,保证实习安全进行,获得生产安全技术知识,培养安全生产的意识。编写实习报告,进行实习考核;使学生受到编写工程技术报告和进行生产实践的全面训练。 1.2实习内容

1、工厂概况,如发展史、生产规模、产品种类、营销情况、生产线及工厂布局等;

2、生产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原料粉磨、球磨,料浆成型、烘干,半成品烧成及冷却,制成品加工,品质检验及包装等;

3、生产设备,如粉碎、球磨设备,成型、烘干、冷却设备,烧成窑炉及其控制系统等。

3.2**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HB泥

中档泥

3.2.1原料

在课堂和书本学习上我们认识的陶瓷原料纯净理想,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出于经济和生产工艺方面的考虑,我们很难做到。**集团生产所用的原料很多,全部由原料分公司提供,有云南泥、湖南高岭土、河源长石粉、陶洗泥、石英、氧化铝粉、膨润土、钟山泥、湖南泥、广东瓷土、桂林泥、硅粉等。广东瓷土作为粘土类原料使用;钟山泥硅含量较高,而钾、钠含量较低,通常作为硅质原料使用;湖南泥钾、钠的含量都较高,在坯料白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作为长石的替代物加入。

由于每种原料的易磨系数不一样,入磨前每种原料的粒度必须不一样。硅类原料较为难磨,入磨前

HB注浆泥

就经加工到一定的细度(<1mm);粘土类原料较为易磨,通常可直接入磨;长石类原料介于两者之间,较大的要经过破碎后才能入磨。 原料缺陷

原料缺陷有杂质溶洞、杂质泡、疏底、泥核。 3.2.2混合球磨

依据不同要求,原料按料:球

比为3:5的配比进入间歇式球磨机内混合粉磨,水的量依据工人的经验进行操作,通常为离磨顶端出品10—15CM处。根据白度的不同调整原料配方,几种泥料的配方如上表。

球磨机有两种型号:较小的筒体为2100mm×3000mm(直径×长度),转速20转/分,每次可入磨3吨物料,配以4.8---6吨鹅孵石作为球磨介质;较大的筒体为2500mm×3200mm(直径×长度),转速为17转/分,每次可入磨5吨物料,配以8—10吨鹅孵石。由于球磨介质鹅孵石的磨损,每次出磨后大磨、小磨分别要往磨中增加200—250kg、120—150kg介质。坯料粉磨15h后可出磨,检验标准为过250目筛,筛余量0.1—1%。 3.2.3陈腐均化

出磨后的坯料经管道运输到搅拌池中搅拌均化,根据生产需要,一般的坯料都要经过陈腐,陈腐后的泥料水分更加均匀,粘度下降,有机酸的产生可使泥料可塑性提高。 3.2.4过筛除铁

均化陈腐后的坯料由压力泵由搅拌池输送到筛子和磁选机进行两步筛分和一步除铁。筛子为惯性振动筛;磁选机为GXKC—185型高强磁选机,分选筒直径185mm,磁场强度18000GS,磁系激磁功率1.2KW,处理能力2—6吨/小时。经过磁选机除铁后,强磁性的金属铁、磁铁矿(Fe3O4)、磁黄铁矿(FeS)和中磁性的黑钛铁矿(FeTiO3)、赤铁矿(Fe2O3)被吸附在电磁铁上从而被除去,弱磁性的褐铁矿(2Fe2O3.3H2O)、菱铁矿(FeCO3)和非磁性的黄铁矿(FeS2)则不能被除去。经除铁后,坯料中铁的成分控制在0.5%以内,磁选机每小时要清洗一次。

3.2.5压滤脱水

出磨后的坯料经管道运输到搅拌池中搅拌均化,根据生产需要,一般的坯料都要经过陈腐,陈腐后的泥料水分更加均匀,粘度下降,有机酸的产生可使泥料可塑性提高。 3.2.6真空练泥

压滤后的坯料由人工拉到练泥车间进行真空练泥。**的练泥机为三轴式旋转推料真空练泥机,由**集团机械分公司生产,挤压圆筒直径320mm,生产能力为3—4吨/小时,真空度—0.093~0.098MP。其主要由加料部分、出料部分、真空室和传动装置组成,加料部分水平并排有两条上绞刀轴,出料部分有一条下绞刀轴,在真空室与上绞刀的末端处有一筛板。工作时,泥料由加料口加入,首先被不连续螺旋绞刀搅拌和输送,然后在连续绞刀的挤压下通过筛板进入真空室,筛板把泥料切成细小的泥条,有利于有效除去泥料中的空气。在真空室内,泥料中的空气被抽走,接着泥料进入练泥机的出泥部分。泥料在出泥部分螺旋绞刀的输送和挤压下经机头和机嘴挤出,成为具有一定的戴面形状和大小的泥段。生产时投料一定要连续,否则容易造成真空制真空度不够,影响练出泥段质量。由于生产操作上的需要,练泥时有的泥料要加入少许水,经过四到六次练泥后,泥料的水分为23.5—24.5%,其中的气泡得到排除,各组分的分布趋于均匀,结构比较致密,泥料的可塑性和干燥强度都有所提高。 3.2.7化浆

注浆成型的泥料含水率为34—36%,比真空练泥练出来的泥料含水率23.5—24.5%要高许多,因此注浆成型前一定要先经过化浆。化浆在打浆机中进行,操作时先往打浆机中注水,水的高度一定要浸到或浸没打浆机搅拌轴的一半以上,后开动打浆机,往打浆机中投真空练泥后的泥料,搅拌2.5—3小时即可。 3.2.8成型

**集团陶瓷成型的方法很多,有塑压成型、滚压成型、空心注浆成型、实心注浆成型和压注成型,其中滚压成型最为普遍,每种成型方法的模具都是石膏模。石膏模由**集团自己车间生产,它由钙灰石和石膏粉混合后浇注而成,由于它每次使用后的吸水性会有所降低,在没有受到磨损破坏的条件下,每个

篇三:陶瓷公司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陶瓷公司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炎炎夏日,漫漫暑期,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怎样安排这些时间才能使我的暑假过得最有意义呢?这是我在学校是就在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理论的学习固然重要,因为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然而,理论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的正确与否也要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并且,一切脱离实践的 理论都是空洞的,是毫无价值的。再者,现在的招聘单位,在关注学生的在校成绩极其表现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他的交际能力。在现阶段里,我们需要学校提供给我们成长的环境,但是,我们也必须逐步地接触社会,以便日后更好的融入社会。为此,今年暑假我决定南下广东,到工厂的生产车间里去开展我的实践活动。选择广东,我看重的是他的经济发展水平。众所周知,广东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带,优越的海路交通,使之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外各大投资家们的乐园,加之改革开放浪潮的掀起,广东地区边成为了全国对外贸易的前沿阵地,这里有全国最先进的生产模式、管理方式。同时,随着近年来南下打工人数不断增多,工厂说需要的劳动力便有了保障。

我这次我实践的地点是位于东莞市桥头镇岗头工业区内的益阳陶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有着十几年办厂经验的陶瓷公司。公司以生产全瓷系列和半瓷系列为主,生产的产品大到体积约为2500立方厘米左右的汤锅,小到体积只有10立方厘米左右的调味罐,产品可谓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公司生产的产品大多以售往国外为主,远销欧美等地。

我是7月11号报到的,并于次日正式上班。上班的第一天,厂委领导干部就带着我们在各个车间部门转了一下以了解厂里的基本情况,同时我也对厂里的生产流程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像一般的陶瓷厂一样,我们厂里的生产部门大致有:制模部、注浆部、整修部、窑部、釉检部、包装部。厂里的生产工艺流程大体上可分为:整修、素烧、烧检、彩绘、喷釉、上釉、釉检、包装,各个工艺流程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联,各个生产车间布局也是按照工艺流程设计的,呈u型分布,这样的布局极简单又合理,每个生产部门设部门主管一名,统一调配生产;设带线干部若干,以便监督生产的实际操作过程。

陶瓷生产看似简单,可若是将三次具体到各个生产环节上,那需要注意的问题可就数不胜数了,下面我就以我所在的部门上釉组来细说我对这一环节的了解。

据我所观察,陶瓷的生产关键环节在于两个部位上:一个是釉烧,这个环节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成色;另外一个是则是上釉,这一环节对产品的外观形象能否符合要求具有决定性作用。上釉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釉的种类不仅繁多,釉水的浓度还得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浓度标准,所以,我们厂对于釉水的管理有专门的人员管理。产品在上釉的时候,大多是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借助一定的上釉工具,同一生产线上的人员相互配合,从而完成上釉这一工艺环节。给产品上釉一般按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吹灰、(喷水)、上釉 、(洗水)、刮底、擦底(其中喷水这一步骤大都只用于需要上有颜色的釉的产品时)在上釉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上釉人员首先得按照相关的浓度标准,将特定的产品所需要的釉水先进行过滤处理,之后加水稀释调配好釉水浓度,从而保证产品釉烧之后的外观形状能够符合要求,接下来吹灰人员要把产品表面的灰尘等杂物吹尽,以免影响上釉的效果,上釉人员根据产品的形状大小,再借助适当的工具,一般是铁架、吸盘、木棒、铁棒、尖针等,以保证上釉的最佳效果,刚上好釉的产品还需要进行擦底操作,这一操作是将产品不需要上到釉的部位(大多是产品的底部)的釉通过擦釉机、海绵等工具擦去。经过层层操作加工之后的产品就可以装车入库等待入窑短时、煅烧。上釉时也有不良的产品需要处理。产品的不良一般可分为来料不良与人为不良两种,来料不良的产品需将产品退回相关部门,经过返工处理后方可送回上釉组上釉;

认为不良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上釉过程中人为将产品损坏的,这种不良情况将追究相关操作人的责任,另一种是在产品与釉水接触过程中没有上釉合格的产品这种产品要进行产品归类清洗处理,干燥之后的产品可以再次上釉,并且对于清洗出来的釉,可适当的进行回收利用。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