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江西婺源写生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2018-12-13 09:45书业网

篇一:婺源写生实习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终于有机会外出实习写生了,我们要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2011年9月19日早上七点半,我们视觉传达班和动画班乘着大巴出发了,心情无比的兴奋与激动。

快到目的地时,我就被那山里的风景给迷住了,茂盛的树木,婉转的溪流,都让我心旷神怡,那“小桥流水”的意境更让我陶醉。到了一个小镇上客车停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就是沱川镇,来这里写生的薛生很多,来自各个方向各个学校的,我们安排好了住宿,吃了午饭,就在老师的组织下,到理坑观光了,虽然下点小雨,但是还是没有浇灭同学们的热情,大家都兴致勃勃的跟着去了,沿途中有一条小河,河中德尔鱼儿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顺序游览着。

那条河是人们用来洗衣服、洗菜用的,河上有两座石桥,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哦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有一做桥写有“天心桥”三个大字,说是那里有个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那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码头墙”。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的高超的雕刻技术,厅堂里都有一块露天的地方,那里放着一口大水缸,每逢下雨,水就会从瓦上滴落于缸中,这就是民间流转的“肥水不留外人田”。厅堂都有一张高桌和两条长凳,有的有太师椅和一个小矮桌,共喝茶聊天之用。我们来到一个有“八字门”的房屋,此门罩写着“天官上卿”四个大字,是当时一个大官得到皇帝的赏赐而建造的。有些房子已经破损或倒塌,但它还是我们眼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景点,它毕竟经过了风风雨雨,历尽了人间沧桑,它是历史的见证。

导游领我们观赏了一圈后,就让我们自由观赏,我们走进了一家小就吧,店主十分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店里的美酒,还邀请我们品尝,那里用竹筒装酒,用竹杯品酒,坐在竹凳上,把酒杯置于竹桌上,有一种神仙般的享受,那里有十几种酒,每种酒的味道和酒精度都不一样,我品尝了四种,感觉很上口,酒精度低,有果香的味道,慢慢品之香醇可口,喝了那“青梅酒”再配上一首舒缓的音乐,让人感觉到初恋般的甜美,也许那酒是为热恋中的男女而酿造的吧!

在我们返回住宿的地方的时候,山间蒸发着雨雾,萦绕于山头上,那里空气很清新。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来这里的目的,各自带上速写本、钢笔,出去写生了,我们就几个人一起去理坑画画了,那里景点十分丰富,让我们无从下笔,到底先画哪处,我们还是先观察了几处后,才在小巷中开始动笔了,今天的任务是五幅速写,上午我和一个同学没有回去吃饭,因为不想错过美景,一天就呆在那里观赏画画,我们还进了一老大爷的家里坐着休息,老大爷很好客,我们跟他聊天,他还向我们介绍了他自己做的茶叶。我们都感觉那“马头墙”和屋檐上方比较难画,这里的房屋外墙都是白色的,瓦是黑色的,一律都是黑白配,但这就是这里

的风格,这里的特色,不张扬,不妖艳,有一种古朴的纯美。看够了繁华的都市的眼睛,得到了洗礼和享受这简单的视觉体会。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任务中还要花水彩,每次出去画画我都戴上牛仔帽,背上画画工具独自去河边选景,每次画水彩,我都会画水、树、小木屋。这样的意境太完美了,每次画画我都会全身心投入于其中。我也感觉到我画画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河上有很多桥,我的水彩画中少不了一张有桥的,有时画完了就脱掉鞋子,下河戏水,好像回到了童年时代的感觉。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我会租一辆自行车到处寻景画速写,,原先是为了任务而画画,但这时我已经记不得什么任务了,我只要看到美景就拿出笔和本子,把眼前的景物表现与自己的笔下,这更能加深我对眼前风景的记忆。

吃饭的时候,我们十人一桌,我们那桌有五个男生和五个女生,饭前差不多都是我们男生盛好饭,分好筷子和小勺子,等大家都到齐了,才开始动筷子又是女生夹菜,夹不到或不方便夹的,我们男生都会帮她们夹。有时也有人帮我夹菜的。再分一只整鸡时,我们把鸡腿或好的鸡肉分给女生,我们男生就随便了,我们从不抢吃哪一块,快吃完时有的就帮女生盛汤水,这段时间的集体生活,大大促进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一顿饭下来我们都吃得很饱很香,晚饭后我们几个一起去散步,或去租车踩,或到首饰店光顾一下,我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2008年4月19日是星期六,那天我们三个班开了一个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之时,一簇明亮的火伴随着音乐在一块田中央燃起了,会中有集体的活动,有个人秀的表演,大家看演出、喝酒、喝饮料、瓜果。掌声不断笑声连连。有的游客也参与了我们的晚会,时间不早了,火灭了,田野恢复了寂静,只有一些小虫在高唱,真是意犹未尽。

沱川这边的风景差不多被我们赏完了,2008年4月23日我们早上乘车去思口镇观赏写生。那里也有许多学生在写生,到了那里我们几个就一起去游玩了,那里有卖古董的店,有品茶的,我们一起去品尝了几种茶叶,刚下车头有些晕,喝了那茶真的很精神,还有一种茶刚开始喝很苦,但回味一下就甜了,生活也是如此,历尽了苦难。总会有幸福甜美的生活在后头。这边的房屋也都有高高的“马头墙”和白墙、黑瓦。但比较宽大,保留比较完整,我们游览了几处最为完整的房屋,里面的桌椅都比较古老、精致特别,厅堂上都会有一副对联,对联中有一块牌匾写“XX堂”之类的,就如我们参观了一处“余庆堂”的房屋,屋中有院子,院子有“冷板凳”,这户人家的祖先有三兄弟,所以有三个大门,正中的门比较大,我在那里画了一幅速写,这么经典的建筑我从要照张相做纪念,我们快回来时还看了一些油画爱好者在哪里激情地作画,四点半了我们乘车返回沱川了。

24 日我们乘了二十多分钟的车去看山间小布瀑,我们顺着河流往上爬,在山下我们看见有许多有九平方米左右的小鱼塘,里面水很清,因为常有水流经过,里面的鱼清晰可见,一只比一只大的鱼儿安静的聚在一块。山里的空气很清新,

我们走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不时就会看见几米高的小瀑布飞流直下,爱玩水的我少不了要与水接触了,那水很清凉,我们爬到不能再爬才死心返回,返回的路上我们几个人拍了许多相片,生怕错过一处美景,更怕以后不再有机会来了,我们都细细的欣赏每一处。下午同学们就自由安排了,因为明天就返校了,我还是租车到处游览,满小巷地窜来窜去,希望那里到处都能留下我的足迹,摸摸白墙,看一看“马头墙”,沿着小河逛一逛,坐在桥头看河水。同学们都去买特产了,有的买酒,有的卖茶叶我买了一些首饰品,因为这些东西能更长久的保留。天黑了,我有些紧张,因为真的害怕要离开这风景迷人的地方,我躺在床上,想着到过的每一处,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好像在重游婺源!

25 日我起床特别早,为同学们盛好早餐,这也是最后的早餐了,同学们好像没有往日的嬉笑了,大家都埋头吃自己的,大家都沉默了,大家都有依依不舍之情,但还是拿着行李上车了,一路上大家都拼命的往车窗看,希望能多看一眼,我的脖子酸了,开始陷入了回忆,我回忆着那些古老的房屋,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还有和村民谈笑风生地画面,那画画好时,得到老师表扬的心情,还有和同学们一起游玩,一起去画画,一起进餐,这都让我难以忘怀。车上放着DVD小品,很搞笑,但大部分的同学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有的干脆闭目沉默了,有的笑了,但那是很不真实的笑。车在路上飞驰着,心却往后想着,过了七个钟头左右,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好像从梦境中回到了现实。

在这十一天的写生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画画的技巧有所提高,对古代建筑有了一些了解,让我知道如何团结同学,增进我们之间的友情,快乐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也许是我们太珍惜那段日子了,在玩的时候我们要尽情的玩,在学的时候我们要拼命的学。婺源你如此多娇与多情,迷住了我的双眼,留下了我的心!

篇二: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有效的描绘和记忆物体形象、色彩,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掌握快速作画的方法,提高敏锐地观察生活、深入地认识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作品设计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

2014.10.13---2014.10.18

正文:

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婺源的大巴上,大家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印入眼帘的大片的绿,一层层的梯田,那天然的景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同学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累了就睡一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写生的机会可以使我见识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 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另外婺源的樟树也是出了名的,我们看见的樟树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高大雄伟,显示着历史的印记。在婺源,风景到处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风景,就在你不经意的途中出现。有时候车一拐弯,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隐现于古树青山之间;有时候一回头,远山尽处,云雾缭绕,松竹连绵,恍若仙境。

在理坑我们看到了一百多年前的老建筑,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地处深山怀抱和碧水围绕之中,村中有全县最典型的明清官邸风光古朴原始亦具迷人风味。那里的一切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诗如画的低山田园,梯田、河溪、古树、居民、木桥、房屋,江南乡村应有的一切元素我们尽收眼底。婺源的田园风光,可概括地形容为“水绕村庄”,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子,有村子的地方就可以看见溪流。乡村小道两边飞檐翘角,灰瓦白墙的徽州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修竹掩映的林间。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 ,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 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 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 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 ,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 、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 、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 ;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 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 、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 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 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 烂的明珠。

这次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

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在婺源的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婺源写生的这十多天是特别难忘的,难忘大家一起吃饭,难忘同学们一起畅快的玩水,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也许以后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这次写生中,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感受了这里人的亲切,感受了大山给我们的温情。另外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这次写生还算成功。

总结:

写生也使我们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另外在这里也明白了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有了这次经验,以后我们会更好的发现,更好的去理解事物。

这一次写生收获丰富,让我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收集了好的素材。同时加深了对徽派建筑的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和其它人文知识。这次婺源写生,拓展了我的视野,深化了我对自然、艺术深层了解,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我们不但欣赏到了如此优美的景色,还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泪水与欢笑融为一体,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自己,并且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一幕幕乡村的劳作场景都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对人生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且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相信这次难忘的经历,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深的影响。

篇三:婺源写生实习日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写生实习日记

年 级:0315123

学 号: 031512321

姓 名: 李冰彬

专 业:城市规划 指导老师: 王亮

时 间:2013 年 5月 6日

2013年5月7日(no.2) 阴雨

昨天晚上到婺源时天已经黑了,因而看不清周围建筑的特征。来婺源之前已经查询过婺源的资料,但关注的偏向于文字,对于它徽式建筑的特点并不是十分清楚。

早晨7点30分的早餐过后,8点左右一起来的几个班同学便一同由老师带这向理坑村的景区出发,也就是这时我才晓得的景区并非我们所居住的片区。

听一个同学谈起过婺源属于广义中的江南,这里的山水是不错的,用山清水秀来形容并不为过。沿着从景区方向流来的小河,我们带着好奇而略有激动的心情观赏着山上茂密的树丛,清澈河底悠闲游动的小鱼,还有大块还未耕作的田地??

一会儿后,我们便来到了景区前面,老师找了两个导游带我们先熟悉理坑村的景点分布和故事背景。景区里有很多小巷子,纵横交错的。导游开玩笑说这像个迷宫,要跟牢,要不会迷路!但经过一上午的“考察”,我发现就这么块巴掌大的地要迷路还不就是一般的难,顶多是找不到某个地点而已??

下午,原计划是开始写生,但午睡起后却发现外面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所以原小组行动的计划被迫取消,再三合计后我们决定大家就近找个有特色的地方先尝试一下。我选择了吃饭地方的院子,那是个古式建筑,院中有小塘,院里有花草有石柱雕刻,在雨中有一种清丽之美??只不过起手式还画不习惯,拖延了好长时候,到吃晚饭只画了不到一半。

2013年5月8日(no.3) 阴雨

终于完成了第一幅画,我不得不说实在花了太长时间,或者说刚开始描绘还不懂的区分轻重和详略,背景画的过细了,导致画期增长。

今天还是不适宜室外写生,雨珠还是欢快而热烈的从云丛飞越而下,扑向老城的青石砖和游人靓丽的伞面。不少游人少女购买了油纸伞风格的小伞。古城,小巷,油纸伞,绰约身影,构成一幅另类的美好画卷。

同期到理坑的各校学生并不少,与我同一个地方,就有素描,速写,水粉,油画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创作。看了别人的画,我不得不说我们学校的整体绘画水平是远远不足的,短短两天,我已经不经意瞥见了他校学子许许多多优秀的作品。当然我明白我们整体的现状,另外,毕竟只是大一,还有提升的时间!

晚上,本来说要评画的,但到点时却是说吹了。所以到外面的街上到处走了走。这个地方是小山村,说街道只有横竖两条,不过或许由于是旅游景点,这里的街道风貌与清理的山水并不大相符——路旁有酒吧。里面唱k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外面。追求娱乐是很多人都有的品性,我明白。并不是每个人都看重山水的简约质朴的。

10人大寝,宿舍的电视机有些问题,所以“留守”的人并没有看电视,而是分成两个娱乐批次,一个是打牌,一个是歌唱。整体的气氛还算不错,给一些原来不熟悉的同学提供了个熟络的机会。

2013年5月9日(no.4) 阴雨、小晴

小雨每日乐此不疲??

早晨天阴着,小雨稀疏,在宿舍周围待得厌烦了,我拉上了个同学准备到景区写生,带着伞,找了条曲巷。理坑曲巷很有风味,马头墙墙头高耸,灰墙斑驳显出历史古韵,青石板厚重沉稳与小草生机相映成趣??只是天公不作美,只一

会儿,雨慢慢变大,撑着伞在雨中只坚持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在画纸被打湿前转移,于是到了尚书弟主人的另一套房子中。我抬头感觉天井的光线不错,便决定在此描绘天井。

中午吃完饭后我们决定一鼓作气,径直开始继续早上未完成的作品,中午除了太阳,早上选择的写生地点在阳光下,没有选择,我们来了也只能是坚持。幸而,太阳出来的时间并不长天就荫蔽了下来。但中午的绘画并不是十分成功,原因是把原来想画的速写描成了素描。

以至于大大延长了绘画的预计时间。我问心中对自己暗道:“今后可要注意些。”

晚上我们终于开始了到婺源后的第一次会议及评画,会议的内容是对之前天公不作美的感叹以及日后写生训练的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生活饮食上的警示。老师们说从明天开始天会放晴,我们终于可以回归到正常的“写生实习中”。无疑,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

评画,我一直认为这是写生训练中与写生过程同等重要的一个方面。每日的练习能在这刻得到印证,还能熟知自己作品的优劣和改进方法,同时还将的到一些以往不清楚的绘画技法,这是十分难得的。今晚的评画有些杂乱,但似乎效果还行,不过就是学生太多,不能进行细评和教授,这是一个遗憾。

2013年5月10日(no.5) 阴雨、小晴

虽说通知了从今天开始会是晴天,但是天气的变化还是没能如此迅速。阴天小雨还是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了写生的过程。

10人的宿舍与学校时相比是比较拥挤,但是在这边的住宿条件还是略优于学校的,至少是独立卫生间,有热水,有风扇。江西是南方,与北方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区别。而同学们十有八九是河南人,在这里吃得明显很不习惯.很多人短短几天就嚷着要吃面,吃不下米。

这让我们南方的同学感到十分有趣。

而我们南方的人对于如此的饮食倒是没有什么不习惯,反而对在早上能够吃到一碗热乎乎的白米粥感到十分欣慰的。有些同学不喜欢早晨的菜色,到外面买回了油条。清粥油条这可是美味!

本来仍然期待着今晚的评画的,不过还是没成。但是我发现很多同学并没有看重评画,明显显得可有可无的任意模样,我觉得他们没有珍惜这次写生经历的意识。这样不好。

最近几天我的作品很少,绘画的过程总是小心翼翼的,显得很拘谨不够随意。我想这是我平时绘画养成的坏习惯,自己一定要学会肆意舒心的画法,多尝试,才能迅速地完成作品并取得进步。

练习是奠定成功的基石!

2013年5月11日(no.6) 晴

天气转晴,早晨起床后我开门看了看外头,外面仍然有些暗,我不禁想到:“还是阴天吧。”刷牙洗脸后,我听见刚起床的同学说道:“今天天气还不错啊,都出太阳了。”我奇怪的到外面看了下,发现果真是晴天,方才只是清晨的雾气遮蔽了天空。天终于是晴了。

早上到昨天的地方把昨天未完成的作品画完了,又稍微在之前没完成的天井画上添上了几笔,但仍没能完成。这几天都到理坑村里写生,同学已经有些发腻了,于是与我商量着下午找个其他地方。之前刚好看见了其他同学在寺庙周围画

的画,于是便决定到寺庙去。

寺庙名叫“东山寺”,离我们住宿的地点差不多7、8分钟的路程。我们两人只知道寺庙的大致方位,所以走了段错路,多费了一些时间才到达。东山寺不大有一个主殿和旁边的一个小庙,另一侧还有几间厢房。寺庙总是差不多一个样,并没有徽式的风格。但景色还是不错的。

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同样来写生的几个同学,有人画殿堂,也有人画亭子。我也选择画亭子。由于之前的画都没有成功的速写,这一次我努力的想尝试下速写风格,但不得不说,我选择的亭子有些复杂,我想直接下笔却没法动手。最终还是先打了形。因为来的有些迟,选景有花了不短的时间,所以下午又未能完成这幅作品。可以说今天的成果同样稀少。与昨天的想法不和。

2013年5月12日(no.7) 晴

母亲节,晚上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很高兴,从电话里就可以听出来。 今天同样去东山寺写生,但昨天的那个位置正被阳光统治着,无法抵抗阳光灼热的我不得不移动到另外的地点。由于昨天的低产,今天我决定改变一下策略——寻找速写的感觉。于是我先从小树苗开始画起,之后又尝试了下局部的殿堂和房顶。

收获是有的,我稍微体会到了速写简约概括的意境,然而在构图的详略方面我仍是有所欠缺的,这正需要多次的练习以及总结思考。我明白思考和审查反思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这些方面可以说是进步的关键所在,找到缺点发现解决方法,改进策略增加工作效率。但我发现很多人却是忽略了这主要的一点。所以绘画的进境并不明显。

临走前,我从东山寺眺望远方的山峦,顿时觉得景色不错。也想起自己未曾描绘过山峰树林,便下笔找了下感觉,也算是打下了另一幅画的底稿。

下午,我完成了亭子的作品。这幅画最终只能算是线描。没有配景,我觉得不好下手。

总结一天,上午找感觉,并没有作品,所以仍是少产,但我明白这样的感悟对以后的作画有一定的益处便是看开了。

2013年5月13日(no.8)

“婺源,是自由的日子。”

我在QQ上发表了这样的心情,相比于学院的生活不更喜欢在这单纯乡村里的简单生活,每天只需要潜心画画,没必要担心太多。就像我吃饭便喜欢被人安排好的,如此省得自己要费心考虑自己下一顿到吃些什么。或许这,就叫做懒吧!

早上到东山寺把山景描绘了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我取景显得有些不得当,没表现出山峦的祈福,而且前后的对比不够明确,这是以后应当加强的方面。

下午,我并没有再到东山寺,每天出去我也有些疲倦了,所以决定休息一下午。我前面的几幅画仍然有些缺误,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我也完善了一些。

自由的生活,同学们并没有错过在婺源的这“美好时光”。婺源的山水美,除了我们最近的理坑外,周围还有不少的景点。尤其对于河南的同学来说,如此游山玩水的机会并不多的。毕竟河南的山本就稀少,况且是这种南方秀气的青山绿水。所以同学们三五成群结伴到四处山林和景点游玩,看他们拍回的图片便可以体会到他们游玩的愉悦心情。

晚上游玩的同学也十分疲倦,宿舍的电视机虽然有些不清晰,但仍然被拿来

当做消遣和娱乐。话说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都是极少接触电视的,如今电脑更加直接方便。不过也少了随机的惊喜和丰富的涉及面。所以电视还是带来一些新鲜感和欢愉的。

2013年5月14日(no.9)

同学们四处的游走让我意识到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生疏,所以我今天准备再换个地方,好歹也把周围熟悉熟悉。

我们住的旅馆后方便是另外的一个村子,村子旁边穿过一条小河。大概因为在小河的东侧吧,这村子的名称叫做“河东村”,河东村沿着河走可以看见不错的景色,就在不远处——村子的边缘,有一片河岸和河水中部露出的河底石子滩,景色十分出奇,有很多人在哪里画画。我继续沿着河走,寻找我想要的景色。最终选定了一个村子边缘的地方。

以前一直想画速写,但一直没有成功完成过,但我这几天有意识的进行了练习,今天想直接尝试一下看看自己练习的效果。最终的结果算是满意,大致把详略表现出来了,金远景的处理也还算的当。唯一的问题在于树丛,这仍然是我的一个薄弱项。

关于速写,同学之中有很多人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认为速写=速度=粗糙,所以很多人把速写画中的很多细节进行省略,完全不管景色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建筑的特色。我曾经问过他们对速写的理解是什么,他们坦白说一无所知,到目前对于素描和速写的界限和区别还是不甚明了。美术的东西有很多都要靠自己领悟,很多东西都无法用言语说清楚,或许当他们对景的理解更深一些的话自己才能明白关键点所在。

2013年5月15日(no.10)

临近了写生的结束,心情变得有几分怪异,我挺喜欢在这里的生活,自由,无忧无虑。每天只有一项任务——画画。这样的生活比起在学校的复杂,我更喜欢前者。

天公又开始不作美,放晴还没几天雨便又开始肆虐了起来。而且这次的雨要比以往更大一点。天气预报上的消息很有意思“暴雨转大到暴雨”,不过事实是没有那么严重,顶多是一个中雨而已。

雨,影响到了今天的写生。今天早晨没有出去,后来自己和几个同学在门里谈论起自己和对方的画来,互相探讨了下绘画的技巧以及对素描和速写的认识,算是略微有些收获吧。

美术学习中,闭门造车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同他人互相论证对于技巧的提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下午午休时似乎不小心着了凉,身体有些不舒服,浑身无力的。所以下午和晚上便一直休息着,并没有继续画画。后面的这些日子自己的食欲变得不佳,不明白为什么。

2013年5月16日(no.11)

明天便要会河南了,每次回想前面的日子,无论是假期亦或是类似这次的场景,我都觉得过去的日子短暂,而每当这时,我便要感叹日月如梭了。

今天自己不知为何变得不想出去,幸而自己手机里还拍了一些照片,今天便用照片来练习速写的要领,看着照片我发现对于景色的描绘,对着照片与写生对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