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带队教师地质学野外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2018-03-05 16:56书业网

篇一:野外地质实习报告1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班 级 : 姓 名

: 指导老师 : 封强、李影、景永强、王志强实习时间 :

实习目的: 实习情况

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别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工作的适应能力,加深对地质知识的了解!

1、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认识常见岩石并对其组成成分、颜色、构造、结构等性质,并且对相应岩石进行采集并且进行描述。

3、学会用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以所处方位。

5、现场认识水平层理、楔状层理、岩层的尖灭等地质现象。

实习人员和时间:

指导老师:申振强老师、景永强老师、封强老师、李影老师

带队老师:王志强老师

小组成员:白培霞,刘倩,杨毅,白斌

实习人员有11级一班、四班全体学生及老师,本次野外地质实习历时三天,即2012年5月14日早晨出发到2012年5月17日中午返校。

实习地点:

陕北地区

实习路线:

本次实习共三条路线,即:

(1)延安市枣园镇莫家湾

(2)延安市安塞县肖官驿

(3)延安市宜川县壶口瀑布

分组情况:

此次实习共有我们一班四班两个班级八十多位学生,我们二个班以小组为单位共分成二十多个小组一位组长带领一小组(我们油画四班是我们的辅导员王志强王老师带领的),另外每四个同学分成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发一个地质包,包内盛放实习工具。一辆校车乘载一个班级的学生及带队老师,路线详细下面根据实习叙述!

实习具体内容

一、地点一

日期:2012-5-15 天气:晴

路线: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莫家湾后山

实习任务:饱和含油砂岩的描述及其标本的采集,制作信手剖面图,熟悉

使用罗盘仪测量岩层产状(走向、倾向、倾角),以及了解黄土

地貌和地理坡度的测量。

在这个炎热的夏季,天气是那样的炎热,作为实习的第一天,首先进行是实习前的动员,老师简要但清楚的交代了实习的内容,了解了很多不同的地质现象。老师详细讲解了几种常见岩层、结合实习指导书的内容和听到的一部分,大致学会了从地质图上阅读各种地质现象,分析地质现象的分布规律,并且画出地质剖面图,再根据地质图分析区域和地质发展史的方法。

为了在野外实习时有所收获,我认真的阅读了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地质勘察之重要以及地质勘察中的各种方法和步骤,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

点一:首先我们观测的是河边的一些饱和含油砂岩,经过我们小组的细心和认真讨论后得出饱和含油砂岩的一些性质,他的新鲜面为黑色,风画面为红褐色,具有厚层状层理,粗粒碎结构,碎屑成分主要有碎屑颗粒,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长石等,胶结物为较硬的硅质胶结物,饱和含油,具有原油味,可污手。

点二:距点一向西1000米,进沟距沟口约800~900米,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岩层的剖面,根据老师的认真描述与我们的细心观察,最后了解到该岩层剖面分为四个层次,最顶层是黄土层,紧接着是中砂,炭质页岩和细砂岩,并分别进行岩层的描述,黄土层:土黄色,由粉砂组成,含有一定量细砂和粘土,颗粒径在0.05~0.01mm之间,厚度约1~3m之间,中砂:灰黄色,粉状结构,含较多的粘土,细碎屑岩,且很单一,厚度约5m。炭质页岩:灰黑色,层状结构,页状层理,厚度约为3m。细砂岩:淡黄色,块状构造,成分较为复杂,厚度约为10米。

点三:据点二为基准,再进沟500米,向东到达山顶,本地貌点土质疏松,多为黄色土壤,此地形主要以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卯为主,黄土卯是黄土被侵蚀切割而成浑圆顶部的孤立丘岗地形,如馒头状,各方向的坡度不一,此点北边坡度为38°,东边坡度为40°,西边坡度为43°,绵延数百米的长梁和浑圆状丘岗地貌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了沟壑纵横,丘陵起伏,一眼望去,与顶基本相平。 罗盘的使用:

地质罗盘是地质实习中传统三大件之一,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产状(走

向、倾向、倾角)是地质实习的基本技

能。本次实习,我们通过运用地质罗盘

测量岩石的产状,复习了地质罗盘的使

用方法。具体体方法如下:

(1)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走向 测量

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

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

面紧贴,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

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

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

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

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的走向。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 180°。例如岩层的走向为60°或240°。

(2)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向 测倾向时,用罗盘的北端指着层面的倾斜方向,使罗盘的短边(即S边)与层面贴紧,放平,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北针所指的读数即为所求的倾向。倾向仅有一个指向,只能用一个数值表示,例如岩层的倾向为150°。

假若在岩层顶面还是哪个进行测量有困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长测望标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北针受障碍,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S针亦可。 (3)用地质罗盘测岩石的倾角 测倾角时,将罗盘竖起,以其长边贴紧层面,并与走向线相垂直,用中指拨动罗盘,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倾角的变化界于0-90°之间,如一岩层的倾角为35°。

(4)注意事项 在野外测定产状要素,往往只要测量岩层和一切构造面的倾向和倾角,并记录下来。记录的格式:岩层的产状为150°∠35°,前者表示倾向,后者表示岩层的倾角。由于走向和倾向相差90°,倾向加或减90°即为走向,上述岩层的走向是60°或240°两个数值。这也是为什么一般不记录走向的原因。只有当岩层倾角近于直立时才记录走向。

野外测量岩层产状时,必须在岩层露头上测量,不能在滚石上测量,因此要区分露头和滚石。区分露头和滚石,主要是靠多观察和追索,并善于判断。

另外,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

一眼望去,与顶基本平其。

篇二:优秀地质学实习报告内容

篇三:土壤及地质学实习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101

实习时间:2013.1.6~2013.1.8 实习指导老师:刘元生

土壤及地质学实习报告

2013.1.9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惠水、高坡等地的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土壤学和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有助于我们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研究、分析和判断各种地质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树立热爱专业以及勤奋学习的思想和决心。通过对惠水、高坡等地的实习研究,对周围环境的土壤、地质地貌有了更深的观察,了解各地的土壤、地形、岩性等,对以后预防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了一定的帮助。对我们今后的就业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提高了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实习要求

1、实习中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听指导老师讲解。

2、认真细致观察惠水、高坡等地的土壤地质现象,作好记录。

3、学会分析地质地貌的方法,培养地址分析能力。

4、采集有代表性的岩石、矿物或化石标本。

5、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土壤地质学实习报告。

三、实习任务

1、在野外对各种内、外地质作用进行初步观察分析,着重点是外力地质作 用的观察分析。

2、初步观察惠水、高坡等地的地貌环境特征,学习分析地貌特征的方法。

四、实习时间

2013年1月6日~2013年1月8日

五、实习地点

实习的地点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附近,具体的路线如下:

2013年1月6日:惠水长田—琴山逸响—涟江—雅阳村

2013年1月7日:清华中学—麦乃村—陈亮村—黔陶乡—云顶草原

2013年1月8日:松林坡—花溪河—花溪水库

六、实习人员

刘元生老师带队以及2010级全体生态班同学

七、实习地点土壤类型

惠水县

位于贵州省中南部,北邻贵阳,西及安顺,县域东西宽72公里,南北长68公里,少数民族占58%。县境属亚热带黔中高原黄壤带区,由于地质、地貌、生物、气候条件复杂,土壤类型很多。按1984年颁布的《黔南州土壤工作分类系统》规定进行普查,县境共有5个土类,11个亚类,44个土属,122个土种。

1、土壤类型

壤土类

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0.11%,主要发育于湿润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环境。成土母质多砂页岩、砂岩、页岩、泥岩以及第四纪红色粘土,呈黄色,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淋溶作用强烈,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平均为5.85%,宜杉、松、油茶、茶树、天麻等生长,被垦耕的宜种玉米、油菜、小麦、烤烟等。

石灰土类

在有石灰岩和白云岩出露的地方都有发育,占全县总面积的46.54%,是境内分布最多的土类。由于成土母质影响,呈碱性反应和中性反应,含钙素丰富,土质粘重,多为粘土或重壤土。土壤结构性好,但土层较薄,土被不连续,抗旱性差,宜柏木、乌桕、杜仲、油桐、生漆等生长,垦耕后的大土泥、岩泥适种性广,肥力高,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获好收成。但岩石裸露,不方便耕作。紫色土类

占全县面积的1.56%。从第三系紫色砂页岩、砾岩发育而成,呈酸性反应或中性反应,质地较轻,通透性好,磷、钾等矿质养分较丰富,自然肥力较高,是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的良好土壤。垦耕后属中上等肥力土壤,宜种性很广。 潮土类

主要又近代河流冲积物开垦而成,全是旱作土,占全县面积的0.01%。主要特征砂性重,肥效速,发苗快,但结构差,漏水漏肥。

水稻土类

是县内主要耕作土壤,占全县面积的9.35%,分布很广。主要是由各种自然土和旱作土经水耕熟化而成。由于成土母质、地貌耕作熟化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以潮泥田耕作历史为久,熟化程度最高,是水稻、油菜高产田。

八、实习过程

2013年1月6日,早

上10点,我们从学校坐大

巴开始出发。二十分钟左

右,我们到达了实习的第一

个地点——惠水长田。刘老

师开始给我们讲解惠水长

田的土壤地质情况。

这里的地质年代为第三纪,

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表面有

很多碎屑,位于上游阶段,岩石有棱角、化石等。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

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

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

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

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鲕粒状灰岩、豹皮

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

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

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 矿物颜

色为黄红色,是属于浅海地方形成的。土

壤主要为碱性土。老师还让我们找一些化

石。此外,我们还找到,一块岩石上有缝

合线。缝合线是碳酸盐岩中常见的一种由

压溶作用形成的锯齿状裂缝构

造。在平面上,即在沿裂缝破裂

面上,它呈现为参差不平凹凸起

伏的面,即缝合面;从立体上看

,

这些凹下或凸起的大小不等的柱体,称为缝合柱。缝合线构造的大小差别较大。 大者,其凹凸幅度可达十几厘米甚至更大;小者,其凹凸幅度小于1毫米,甚至仅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缝合线作为一种裂缝构造,它可以成为油、气、水运移的通道。已有许多证据证明,缝合线在油气的运移和聚集上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上车后继续前行,来到了琴山逸响。琴山逸响的地质年代为第三纪,

岩石有泥岩和砾岩、砂岩。砾

岩的形成决定于3个条件:有

供给岩屑的源区;有足以搬运

碎屑的水流;有搬运能量逐渐

衰减的沉积地区。因此,地形

陡峭、气候干燥的山区,活动

的断层崖和后退岩岸是砾岩形成的有利条件。巨厚的砾岩层往往形成于大规模的造山运动之后,是强烈

地壳抬升的有力证据。砾岩的成分、

结构、砾石排列方位,砾岩体的形态反映陆源区母岩成分、剥蚀和沉积速度、搬运距离、水流方向和盆地边界等自然条件。愈靠近盆地边界,沉积物

的粒度愈大,其中陆源碎屑总含量也愈

高。砂岩难溶形成沟谷。水的PH为7.2,

土壤PH为6.0,生长植物为马尾松、里

面地层有石灰岩,而且有钙滑。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