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酸甜苦辣在舌头上的实验材料步骤结果
篇一:探究味觉的实验报告
探究舌头与味觉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舌头与味觉的实验
要研究的问题:舌头各部位所最敏感的味道是什么?
实验准备(实验器材与药品):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和柠檬汁溶液各一杯、棉签少许
实验假设:舌尖对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舌侧前对酸味最敏感;舌侧后对咸味最敏感。
实验设计:用棉签在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柠檬汁中吸食到同一饱和度,再拿它依次去触及舌尖、舌根、舌侧前和舌侧后,仔细辨别。
实验步骤:(实验前先用一张干净的吸水纸把舌头擦干。做完每个实验后,用凉开水漱口,再用吸水纸擦干舌头。)用棉签在浓咖啡溶液、白糖溶液、食盐溶液、柠檬汁中吸饱和,再拿它依次去触及舌尖、舌根、舌侧前和舌侧后,仔细辨别。
实验结果:舌尖对食用糖溶液的味道最敏感,舌根对浓咖啡溶液的味道最敏感,舌(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探究酸甜苦辣在舌头上的实验材料步骤结果)侧前对食盐溶液的味道最敏感,舌侧后对柠檬汁的味道最敏感。得出,舌尖对甜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舌侧前对酸最敏感,舌侧后对咸最敏感。
篇二: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平昌县小学科学三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 成绩:
试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实验目的: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步骤: 1. 制作鹦鹉。 2. 寻找站立方法。
3. 记录现象及结论: 4、 整理器材。
平昌县小学科学三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学校:班级:姓名: 成绩:
试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实验目的: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结论:在站立点以下加重物,使重心降低,物体就不容易倒下。
平昌县小学科学三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 成绩:
试题2:校园里的小动物(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实验目的: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步骤:
1、 准备蜗牛。 2、 观察蜗牛。 3、 蜗牛食性实验。 4、 蜗牛对刺激性的反应。
5、 实验总结:
平昌县小学科学三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评分标准
学校:班级:姓名: 成绩:
试题2:校园里的小动物(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实验目的: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
平昌县小学科学三年级实验操作考试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 成绩:
试题3:观察水(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实验目的:观察水的性质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2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 实验步骤: 1、 鉴别各种液体。
2、 观察水的特点。
3、 实验总结: 4、 整理器材。
篇三:三年级科学实验
欢迎您来到丹徒教科研信息网网站!2011 年 11 月 23 日星期三? ? ? ? ? ?会员登录 RSS WAP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教研新闻o o o 教研动态 教育资讯 教研公告 活动通知 获奖通报 o 工作计划 学期计划 周计划?职业教育o o o o o o o o 职教新闻 通知公告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职教论坛 技能竞赛 就业指导 课程改革 他山之石?经典荟萃oo o o ? o o o o专家观点 观点呼声 教育新语 校本课程 理论探究 经验交流 课程研究 课程设计 课程评价 教学研究 学习研究 案例研究 科研动态 课题管理 理论探究 科研论坛 语文学科 教研动态 教学研究 初中 高中 中语论坛 课程资源 高中 初中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生物学科 政治学科 教研动态 时事长廊 重要时事 时事专题 案例评析 考试园地 教材分析 课件下载 化学学科 教研动态课程改革o ?教育科研o o o o?中学教研oo oo教学案例 教学课件 高中试卷 初中试卷 教学研究 o 历史学科 案例分析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 历史中考和高考 通知通告 教学设计 教学论文和优质资源 课堂教学设计 o 地理学科 地理教研 教研信息 教研论文 教学参考 地理教案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o 外语学科 初中英语 通知公告 教学案例 教研动态 教学资源 个人资料 试卷交流 高中外语 课件中心 教学论文 课题研究 美文欣赏 教案学案 试卷天地 高一试卷 高二试卷 高三试卷 o 数学学科 通知通告 教研资料教案荟萃 试题精选 教学互动 课件集锦 o 物理学科 通知公告 教研动态 教学案例 教学研究 初中资源 试卷 教案 课件 高中资源 试卷 教案 课件 教学设计 课件 试题 ?小学教研o 语文学科 教研动态 培训资料 试题研究 课题研究 精彩设计 论文案例 读书活动 课件集锦 o 数学学科 教研动态 教学资料 教材分析 下载课件 试卷中心 课例赏析 学生乐园 课题研究 珠心算教育 o 外语学科 教研动态 教研公告教学设计 论文案例 课件下载 试题汇编 o 科学学科 教研信息 案例荟萃 课改杂谈 课件资源 课题研究 论文交流 o 思想品德 通知公告 教研动态 教学案例 教育资源 课程故事 课题研究 ?音体美o o o 体育健康 音乐学科 美术学科 教研动态 课程管理 活动设计 论文案例?幼儿教育o o o o您现在的位置:丹徒教科研信息网 >> 小学教研 >> 科学学科 >> 课件资源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09 年 11 月 16 日 点击数: 1852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项目及技能要求(三年级)(编写:尤昌德、高先锋)实验内容:鹦鹉站立制作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年级课题:1、做一名小科学家 课题 实验器材:彩色卡纸一张、剪刀、回形针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 教 师 演 示 鹦 鹉 1.教师课前制作几只能站立的纸鹦鹉; 2.课堂上演示纸鹦鹉站立, 让学生感觉到纸鹦鹉站立在笔头上的 站立 神奇。 1.发给学生卡纸,用白纸印好摹本发给学生,让学生蒙在卡纸上 2.学生制作 剪出鹦鹉的形状,以降低制作难度。 2.学生自己制作,然后尝试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 1.学生失败之后,提供辅助材料——回形针 3.寻找平衡点 2.讨论:你认为回形针放在什么位置可以成功? 3.学生自己实验探究。 小组汇报,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 要想让鹦鹉站立在笔头上,首先要找到能使鹦鹉得到平衡的点, 5.实验总结 在恰当的位置上别上回形针。 6.整理器材 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实验结论:回形针分别别在鹦鹉的脚的两侧,可以使鹦鹉平稳站立在手指上。实验内容: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内容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年级 课题:1、校园里的小动物 课题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 实验器材 玻璃片 实验类型:教师放在食物展台上展示实验 实验类型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教师课前捕捉 蜗牛需要在雨后的花坛旁边寻找,如果条件不合适,暂时没找到 蜗牛,可以将本课适当延迟。在上课前,一定要让蜗牛饿上 1-2 几只蜗牛 天,实验效果才可能比较明显。 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 实验时拿出来放在 2.观察蜗牛 小玻璃片上,这样可以让学生观察它的爬行,并能从下面观察蜗 牛足的移动。 3.蜗牛食性实验 1、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 面包。盘子不宜太小。 2、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交流实验结果。 4.蜗牛对刺激性 1、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 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 的反应 2、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5、实验总结 填写实验报告,认识蜗牛的食性和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结论:上述食物,蜗牛只吃菜叶,如用书上几种材料,蜗牛除了菜叶还喜欢 黄瓜。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立刻缩回到壳里。实验内容:观察水的性质 实验内容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年级 课题:1、观察水 课题 实验器材: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各种不同 实验器材 形状的容器每组一套。每组 2 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
管、一根细水 管、一块抹布 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类型实验步骤 1.鉴别各种液体2.观察水的特点3.运水比赛操 作 要 点 1、出示不同液体: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热水; 2、学生分组鉴别; 3、学生汇报,并说出在鉴别不同液体时依次用了哪些方法。 4、总结我们平时观察物体常用的方法。 5、重点提示一些特殊观察方法:闻,用手在液体上方向自己扇 动,不要将鼻子凑上去闻;尝,对不明液体不能轻易尝,在告知 液体无害的基础上,用玻璃棒蘸一点,放入舌头上尝。 1、提供材料:给每组学生一个装满水的大烧杯,以及一套各种 不同形状的容器(如锥形瓶、平底烧瓶等)。 2、提出要求:借助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观察研究,找出水的特 点,越多越好,并及时用图或文字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实验,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以免打碎。 4、小组代表汇报所观察到的水的特点。 1、提供材料:每组 2 个水槽、一个杯子、一根短而粗的水管、 一根细水管、一块抹布, 2、比赛的要求:将两个水盆放置距离 1 米,在不允许将两个水 盆搬到一起的情况下, 比一比哪一组能最快地将水从一个盆运到 第二个盆里,不允许洒在地上。 3、小组开展运水比赛。4.注意事项 5.实验总结 6.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4、成功小组交流运水经验。 5、再次体验运水活动。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由于本课涉及多个实验,应注意分步给材料, 从而控制探究活动的进程。 用文字和图示的方法交流观察结果。 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整洁。水的特点有:透明、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运水比赛:学生可用杯子舀、用粗管子放在中间做连通,也可用细管子利用水位 差使之自行流淌。实验内容:水的毛细现象 实验内容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年级 课题:2、神奇的水 课题 实验器材:不同颜色的水、纸巾;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实验器材 一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 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 实验类型实验步骤 1.教师演示染纸操 作 要 点 1、教师现场演示染纸,将白色纸巾的四个角的一端分别放入不 同颜色的水中(不同颜色的水可以用不同的颜料调制而成)。 2、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发现:水会沿着纸巾向上爬升。 3、提出研究问题:水为什么向上爬升?水还会沿着哪些物体向 上“爬升”? 2. 探 究 水 会 沿 着 1、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2、提供实验材料:粉笔、纱布、塑料片、玻璃片(2 块,在其中 缝隙向上爬升 一
块玻璃片上绕上几圈透明胶) 3、预测:你认为水会沿着这些物体向上“爬升”吗? 4、指导实验方法:用手拿着它们的一端,把它们的另一端轻轻 竖直放进水里,然后仔细观察。 5、学生分组实验,并及时在记录纸上记录实验结果。 6、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水会沿着纱布、粉笔、两块玻璃向上爬 升,水不会沿着塑料片、一块玻璃向上爬升。 7、两块玻璃片实验:边实验边仔细观察,水在玻璃各个地方爬 升的一样高吗? 8、实验交流:缝隙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3.探究水会沿着 1、讨论:水为什么会沿着粉笔向上爬升呢?小孔向上爬升4、实验总结 6、整理器材2、观察粉笔内部:粉笔里面有许多小孔。 3、出示实验材料:两支粗细不一样的玻璃管(药店有粗细不一 的毛细管卖,效果较好。) 4、预测:把它们放入水中,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5、提出对比实验要求:同时放、放到同一深度、比的时间要一 样等。 6、学生分组对比实验。 7、实验交流:孔越小,水爬升的越高。 引导学生认识毛细现象。 清洗使用过的玻璃器皿,清洁桌面。实验结论: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孔隙越 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爬升” 这种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水能沿着缝隙或小孔向上 小,水爬升得越高。实验内容:水的特性探究实验 年级: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2、神奇的水 实验器材:滴管、一元硬币、烧杯、回形针每组一盒;戳好洞的可乐瓶一只、水 盆一个;大小烧杯各一只、橡皮泥一块、50 克砝码一只、细线一根。 实验类型:水的表面张力为学生操作实验,会喷射的水和会托举的水为教师演示 实验,水的溶解实验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步骤 操 作 要 点 1、水的表面张力 硬币滴水: ( 可 由 学 生 选 择 1、出示 1 元硬币:预测大概能滴多少滴水? 其中一个实验) 2、指名学生演示,注意实验之前指导滴管的正确使用。 3、交流实验注意点:实验时,滴管要尽量低一些,要一滴一滴、 轻轻的滴,边实验边观察硬币上水面的变化。 4、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5、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分析原因,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放回形针: 1、出示满满的一杯水:预测能放入多少根回形针? 2、交流实验注意点:开始之前要将杯子中的水加满;放回形针 的时候要沿着杯壁滑下去,尽量避免与水面有撞击;边实验边观 察杯子水面形状的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边实验边用文字或图示记录实验结果。 4、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2、水的压力实验 1、出示自制实验瓶介绍:可乐
瓶上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小孔。 (制3、水的浮力实验4、水的溶解实验3.实验总结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作方法:可乐瓶上的小孔可用针或者铁钉扎三个不同高度的小 孔,三个孔的大小相同,三个孔用一条宽透明胶带同时封好,这 样便于同时撕开。) 2、学生预测不同高度的三个孔,水流会有什么不一样? 3、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实验时注意地面要放物品盛水。 4、再次预测:抬高瓶子会怎样? 5、教师再次演示、学生仔细观察三条水柱射出的角度和远近。 6、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压力。 1、教师演示实验,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将镜头横过来可以清楚 看到水位的上升。 2、在 500 毫升的烧杯里放入半杯水。 3、在 100 毫升小烧杯的底部放入橡皮泥。小烧杯底部的橡皮泥 要放均匀,避免在大烧杯里倾斜。观察小烧杯的状态和大烧杯里 的水位。 4、 用细线将一个 50 克的砝码轻轻吊起, 放入小烧杯底部的中央, 观察小烧杯的位置变化和大烧杯内水位的变化。 放入砝码时注意 不要用手扔进去,最好用线吊住,轻轻放入小烧杯的中央。 5、学生交流观察现象,尝试分析原因,认识水的浮力。 1、学生预测放入高锰酸钾会有什么变化。 2、指导实验:在烧杯内放上足够的水,放入 1-2 粒高锰酸钾, 仔细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 3、用玻璃棒搅拌,边搅拌边观察。搅拌的方法:用玻璃棒沿着 顺时针(或逆时针)同一个方向搅拌;搅拌过程中,玻璃棒不要 捧着烧杯底和烧杯壁,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液体溅出或者损坏烧 杯。 4、观察变化时,提醒学生有时看物质能不能溶解,还需要耐心 等待一段时间。 5、告诉学生不能随意品尝实验的溶液,因为有些物质的溶液会 伤害身体。 6、交流实验现象,认识溶解。 根据几个不同的实验了解水的各种特性。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及时清洗玻璃器皿和桌面。会团结的水: 水面会成一个圆弧形, 因为表面的水有一股相互之间拉着的力, 可以承受一点的重量。 会喷射的水: 瓶子上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近, 下方小孔的水喷射的距离远, 因为孔越高,受到水的压力越低,所以射不远;孔位置越低,水的压力也越大, 所以射得最远。 会托举的水:开始小烧杯浮在大烧杯里,放入砝码后仍会浮在水中,但位置 下降了,大烧杯里水位上升了。放得砝码越重,水位越高,小烧杯沉得越低,直 至沉入底部。“曹冲称象”就是用了这个原理,表现出古代人民的智慧。水的溶解实验:课后书上提出的问题,奶粉能溶解于水,少量面粉也可以溶 解在水里,物体溶解之后,水面会有一定的上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