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实验课程大纲
篇一:统计学实验大纲
统计学实验大纲
编写说明
本课程是财经院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为必修课程。该课程是统计学的配套课程,两者密切配合。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方法论科学,现代统计分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运用计算机实现有关的统计计算与分析,因此统计软件成为学习统计学的必备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SPSS绘制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进行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抽样调查等。
本课程实验学时:18学时。
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表
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统计学实验——SPSS和R软件应用与实例》,费 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①《统计学`》,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②《统计学实验》,黄应绘主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③《SPSS经济统计分析》,李兴绪、殷溪源、石 磊编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第1章 SPSS简介
一、实验目的
熟悉SPSS建立数据文件的基本方法 。
二、实验环境
1.系统软件Windows2000或WindowsXP或Windows7;
2.统计软件SPSS16.0或更高版本。
三、实验内容
在SPSS数据窗口直接从键盘输入数据,或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将数据粘贴到数据窗口中,生成数据文件。
实验学时:1学时
第2章 数据的描述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SPSS进行频数分布表制作、图形绘制以及描述统计量计算,熟悉SPSS的分析(Analyze)菜单里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中频数分布表子菜单(Frequencies)、探索性分析子菜单(Explore)、描述统计量子菜单(Descriptives);熟悉SPSS的绘图(Graphs)菜单里条形图子菜单(Bar)、饼图子菜单(Pie)、直方图子菜单(Histogram)、箱线图子菜单(Boxplot)以及线图子菜单(Line)等模块的主要功能,掌握运用SPSS进行数据整理、图形绘制以及描述统计分析的基本操作过程,并能读懂SPSS输出的结果。
二、实验环境
1.系统软件Windows2000或WindowsXP或Windows7;
2.统计软件SPSS16.0或更高版本。
三、实验内容
运用SPSS进行数据整理、图形绘制以及描述统计分析,包括对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进行频数分布表展示及图形展示;对数值型数据进行频数分布表展示及图形展示;对数值型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等内容。
实验一 利用SPSS进行定性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要求:熟悉SPSS频数分布分析的步骤,掌握定性数据频数分布的编制方法,掌握条形图和圆饼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学时:1学时
实验二利用SPSS进行定量数据的整理与图示
要求:熟悉利用SPSS进行定量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掌握定量数据的条形图、圆饼土、直方图、箱线图和茎叶图的绘制方法;
实验学时:1学时
实验三 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要求:掌握定量数据的描述统计方法,并能够根据SPSS描述统计的输出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学时:1学时
第3章 参数估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SPSS进行参数估计,熟悉SPSS的分析(Analyze)菜单里描述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子菜单中探索性分析(Explore)模块,以及比较均值子菜单(Compare Means)中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模块的主要功能,掌握运用SPSS进行参数估计的基本操作过程,并能读懂SPSS输出的结果。
二、实验环境
1.系统软件Windows2000或WindowsXP或Windows7;
2.统计软件SPSS16.0或更高版本。
三、实验内容
运用SPSS进行区间估计,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和总体比例差的区间估计等内容。
实验一利用SPSS进行单个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要求:熟悉SPSS的参数估计功能,熟练掌握单个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方法及操作过程,对SPSS运行结果能进行解释。
实验学时:1学时
实验二 利用SPSS进行两个独立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
要求:熟悉SPSS的参数估计功能,熟练掌握两个独立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方法及操作过程,对SPSS运行结果能进行解释。
实验学时:1学时
实验三利用SPSS进行两个匹配总体均值差的区间估计
要求:熟悉SPSS的参数估计功能,熟练掌握两个匹配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方法及操作过程,对SPSS运行结果能进行解释。
实验学时:1学时
第4章 假设检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运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熟悉SPSS的分析(Analyze)菜单里比较均值子菜单(Compare Means)中单样本t检验(One Sample T Test)、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 Samples T Test)等模块以及分析(Analyze)的非参数检验子菜单(Nonparametric Tests)中二项分布(Binomial)模块的主要功能,掌握运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的基本操作过程,并能读懂SPSS输出的结果。
二、(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统计学实验课程大纲)实验环境
1.系统软件Windows2000或WindowsXP或Windows7;
2.统计软件SPSS16.0或更高版本。
三、实验内容
运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包括一个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单样本t检验)、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两个正态总体方差比的检验(F检验)以及非正态总体参数(非参数检验)的检验等内容。
实验一利用SPSS进行单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
要求:熟悉SPSS的假设检验功能,熟练掌握单个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方法
篇二:《统计学》课程实验大纲
《统计学》课程实验大纲
课程名称:统计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
总学时数: 48 ,其中实践16学时
学分:3学分
编制部门:商学院统计系
编制/修订日期:2010.7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统计学是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也是经济管理工作者和经济研究人员所必备的一门知识。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设置本课程实践性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学习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后继课程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从而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二、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课程总学时:16学时。
根据实习内容设计主题,分四个阶段:
1、Excel基础知识的介绍
2、Excel在描述统计(含统计图表)中的应用
3、Excel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4、Excel在推断统计及相关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三、实验内容及学时安排
实验一 Excel基础知识的介绍
实验目的:
1、对Excel的基本构成和概念有初步的了解。
2、掌握Excel中数据录入和修改的方法。
3、了解Excel工作表的修饰方法:字体、行高、列宽、边框等等。
4、了解Excel的公式、函数和图表的基本作用。
实验内容:
本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对Excel工作簿中的工作表进行重命名;(2)对工作表的数据进行录入、修改。(3)对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修饰。(4)录入一些基本的运算式,掌握一些图表的绘制。
实验二 Excel在描述统计(含统计图表)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利用所学原理对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发展轨迹的数量表现进行收集、整理,做到学以致用。
2、结合原理理论组织学生运用各种统计调查方法、分析方法。
3、练习用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分析,熟悉软件的输出结果。
实验内容:
本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指标(样本均值、方差、中位数、极差、众数、偏态和峰度系数);(2)用Excel绘制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验三Excel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利用整理数据分析经济发展状况,学会用数据说话。
2、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3、练习用统计软件进行的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熟悉软件的输出结果,并能正确分析软件的输出结果。
实验内容:
本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用Excel进行时间序列分析;(2)用Excel对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和分析。
实验四Excel在推断统计与相关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和抽样推断,熟悉软件的输出结果。
2、练习用统计软件进行的相关和回归分析的方法,熟悉软件的输出结果,并能正确分析软件的输出结果。
实验内容:
本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用Excel进行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2)用Excel进行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3)用Excel进行相关和回归的分析。
四、考核方式
以作业形式进行具体资料的整理、计算统计指标、分析资料并完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