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建筑中窗子常用俗语

俗语2018-03-28 00:05书业网

篇一:常用俗语

语文积累 常用俗语100例

1.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

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

14.炒鱿鱼。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15.撑场面。

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22.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一条路走不通,还可以走另一条路;不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目标。

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

25.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

26.打小报告

“学习委员在班主任面前打小报告,排挤他人以谋得班长的宝座。”(余秋雨《霜冷长河》) “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一度非常流行。”(《博览群书》2001/3)

27.打预防针。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

28.打圆场。

调解纠纷,缓和矛盾。

29.大气候。

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

30.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

31.当面鼓对面锣。

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3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

33.吊胃口。

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34.定心丸。

能使人情绪安定的东西。

35.东方不亮西方亮。

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36.豆腐渣工程。

形容质量低劣的工程建筑。

37.干打雷不下雨。

“但我们发现,许多优惠政策是干打雷不下雨,真正能落实的很少。”(《京江晚报》2003/1/17)

38.赶鸭子上架。

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39.高不成低不就。

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的又不合心意。

40.高姿态。

指对别人宽容、谅解。

41.滚雪球。

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42.过电影。

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43.过干瘾。

形容个人的欲望表面上接触了,实际上没有得到满足。

44.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45.好了伤疤忘了痛。

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46.海水不可斗量。

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

47.恨铁不成钢。

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多用于对学生或子女,有时也用于对下属或公众人物。

48.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

49.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50.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比喻抓住了次要的东西而放弃了主要的东西。

51.交学费。

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52.揭盖子。

比喻揭露矛盾或问题。

53.解扣子。

比喻解开思想疙瘩。

54.侃大山。

吹牛,说笑话,没有目的的聊天。

55.烂摊子。

比喻秩序混乱、不易收拾整顿的局面或单位。

56.烂船也有三斤铁。

比喻不好的东西也有可利用的、不可小看的成分。

57.捞稻草。

比喻在绝望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也比喻乘机捞好处。

58.捞世界。

指外出闯荡。

59.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比喻世界很复杂,什么奇怪的人和事物都有。

60.留尾巴。

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61.露馅儿。

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62.乱点鸳鸯谱。

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63.没辙儿。

比喻没办法,无可奈何。

64.没有免费的午餐。

意为白占便宜的事是不存在的,要想有收获,必须有付出;有时是提醒人家提防以利益为诱饵的陷阱。常说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或“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65.摸着石头过河。

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66.男儿有泪不轻弹。

指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掉泪。

67.拍脑袋。

指全凭主观决策、出主意。

68.跑龙套。

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69.捧着金饭碗要饭。

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

70.破罐子破摔。

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甚至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71.七大姑八大姨。

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

72.七七八八。

形容工作接近完成;大致、差不多;杂七杂八。

73.墙内开花墙外香。

比喻有的人才在本单位本地不吃香而在外单位外地吃香的不正常现象;也引申为其他事物在出产地不如在外地受欢迎。

74.清官难断家务事。

指家庭内部的矛盾纠纷别人难于判处。

75.人怕出名猪怕壮。

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76.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在某个部门或圈子里,必须遵守相应的游戏规则,不能率性而为的。有时表示自己陷于被动局面时的无奈。

77.山不转水转。

比喻情况总是在变化的,一时不顺利也不必懊恼和悲观。

78.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

79.上台阶。

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80.抬轿子。

比喻为别人的利益奔走效劳或奉承吹捧。

81.台柱子。

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82.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83.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比喻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84.天上不会掉馅饼。

白占便宜的事是不会有的,提醒他人小心上当。

85.听风就是雨。

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篇二:常用俗语大全

常用俗语惯用语类编1000句(一)

1、八竿子打不着: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系。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和自显示本领,互相竞赛。

3、八字没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4、白马王子:比喻少女倾慕的理想的男子。

5、八九不离十:几乎接近(实际情况)。

6、百闻不如一见:听到一百次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势力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8、半斤八两(一作“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9、包打天下:包揽打天下的重任。比喻由个人或少数人包办代替,不放手让其他人干。

10、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处于困境的人。

11、宝刀不老:比喻年纪虽老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12、报屁股:指报纸版面上的最后位?(含诙谐意)。例,~文章。

13、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 临时慌忙应付。

14、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或不得不做某种事。

15、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改变。

16、便宜行事: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也说便宜从事。

17、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比喻不管对方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18、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到绝境不肯死心。也比喻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1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知痛悔。

20、不费吹灰之力:形容做事情非常容易,不费什么力气。

21、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22、不知天高地厚:形容见识短浅,狂妄自大。

2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24、炒冷饭(也说“抄现饭”):比喻重复已经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没有新内容。

25、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26、陈谷子烂芝麻(也说“陈芝麻料谷子”):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2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或好坏都是由同一个在造成的。

28、吃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门锁着,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29、吃不了,兜着走:指出了问题,要承担一切后果。

30、吃大锅饭:比喻不论工作好坏,贡献大小,待遇、报酬都一样。

31、吃后悔药:指事后懊悔。

32、吃哑巴亏:吃了亏无处申诉或不敢声张。

33、吃一堑,长一智: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

34、穿连裆裤:比喻互相勾结、包庇。

35、吹法螺:比喻说大话。也说“大吹法螺”。

36、吹胡子瞪眼睛:形容发脾气或发怒的样子。

37、打抱不平:帮助受欺压的人说话或采取行动。

38、打开天窗说亮话:比喻毫无隐瞒地公开说出来。也说“打开窗子说亮话”。

39、大鱼吃小鱼:比喻势力大的欺压、并吞势力小的。

40、当面锣对面鼓:比喻当面地商谈或争论。

4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42、跌眼镜:指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令人感到吃惊。

43、二一添作五:借指双方平分。

4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会变成好人。

45、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46、干瞪眼:形容在一旁着急而又无能为力。

47、赶鸭子上架: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也说“打鸭子上架”。

48、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了或做不到;做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全意,不肯做或不肯要(多用于选择工作或选择配偶)。

49、胳膊拧不过大腿:比喻弱小的敌不过强大的。也说“胳膊扭不过大腿”。

50、胳膊肘朝外拐:比喻不向着自家人而向着外人。也说“胳膊肘向外拐”。

51、隔三差五:每隔不久。“差”也作“岔”。

52、狗皮膏药:比喻骗人的货色。

53、狗嘴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

54、过屠门而大嚼: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55、喝墨水:指上学读书。

56、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57、换汤不换药: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

58、鸡蛋里挑骨头:比喻故意找毛病。

59、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一点地说。

60、夹板气:指来自对立的双方的责难。

61、夹生饭:本意为半生不熟的饭,比喻开始没做好再做也很难做好的事情,或开头没解决以后也很难解决的问题。

62、脚踩两只船:比喻因为对事物认识不清或存心投机取巧而跟两方面都保持联系。也说“脚踏两只船。

63、揭疮疤:比喻揭露人的短处。

64、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因接近某人或某事物而处于首先获得好处的优越地位。

65、九牛二虎之力:比喻很大的力量。

66、卷铺盖:比喻被解雇或辞职,离开工作地点。

67、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

68、空中说白话:形容光说不做,或只是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69、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经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70、浪子回头金不换:指做坏事的人改过自新后极为可贵。

71、劳什子:使人讨厌的东西。也作“牢什子”。

72、烈火见真金:只有在烈火中烧炼才能辨别出金子的真假,比喻关键时刻才能考验出人的品质。

73、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也说“牛头不对马嘴”。

74、驴年马月:指不可知的年月(就事情遥遥无期,不能实现说)。也说“猴年马月”。

75、乱弹琴:比喻胡闹或胡扯。

76、落汤鸡:形容浑身湿透,像掉在热水里的鸡一样。

77、马后炮:比喻不及时的行动。

78、蚂蚁搬泰山:比喻群众力量大,齐心协力,就可以完成巨大的任务。

篇三:常用俗语集萃

常用俗语集萃

资料荟萃

2011-12-18 0658 5d56b7b40102dtjv

常用俗语集萃

1.八竿子打不着。

比喻关系疏远或没有关系。“就连和东方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情人节、愚人节,也大有席卷华夏之势。”(《齐鲁晚报》2003/1/30)“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厦门晚报》2003/12/31)

2.拔出萝卜带出泥。

比喻一个犯罪分子的落网,带动了另一个犯罪分子的暴露。“共同犯罪,特别是重大经济犯罪,案犯之间盘根错节,每个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为条件。借用‘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说法,他们互为萝卜,又互为泥土。在这种情况下,‘拔出萝卜带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国青年报》2001/9/20)

3.饱汉不知饿汉饥。

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一个法国人曾挺疑惑地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老把忙挂在嘴边,简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没搭理他,因为他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们国情是虚位待人,我们的国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报》2003/6/5)“或者是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儿子交学费。”(新华网2003/12/16)

4.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形象化表述。“这次深圳市有关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国证券市场翻云覆雨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出山,标准也就是这一条,‘不管白猫黑猫,能捉老鼠就是好猫’。”(《上海证券报》2002/7/2)“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著名的‘猫论’,是对生产力标准的一种形象化表述。”(《大连日报》2002/8/20)

5.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鲁迅《拿来主义》)“法海和尚见许仙不答应,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关了起来。”(《西湖民间故事·白娘子》)

6.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告诫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等时不要孤注一掷,要多留几条后路。“营销专家告诫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否则一旦市场突然发生变化,企业就可能因产品的崩溃而元气大伤。”(《销售与市场》1997/12)“‘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投资理念,主旨是强调分散风险。”(《中国经营报》2002/9/16)

7.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与6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应有所变通,不要固执一种选择。“媒体不如多宣传一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一定是考上大学才有出路。让家长和考生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中国教育报》2001/5/30)“孙伯渊知道马宝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说,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你应该凭自己的实力另谋发展。”(《北京晚报》2004/1/26)

8.闭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办事情。“‘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叶??还在我们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9.唱白脸。

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记得有一次妈妈生病了,她都坚持要我背乘数表,背不出就不准我吃饭。妈妈唱白脸,爸爸就唱红脸,所以当时我更喜欢爸爸多一点。”(四川在线2003/8/13)

10.唱对台戏。

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反的行动,或有意搞垮对方。“半岛电视台同西方唱对台戏”(《解放日报

》2001/12/28)

11.唱高调。

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得好听而不去行动。“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似乎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唱高调的受到赞扬,说实话的遭到贬损;唱高调的得到好处,说实话的丢掉实惠。”(《大连日报》2002/4/8)“大凡贪官都喜欢唱高调——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调。究其缘由,一为恐慌,二为掩饰。”(新华网2003/6/27)

12.唱空城计。

比喻掩饰自己力量空虚、骗过对方的方法;比喻某单位的人员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饿。“在春运安全最关键时刻,南充两个乡镇党委、政府竟关门闭户,无人上班值班。昨日记者从南充市有关部门获悉,两个唱‘空城计’的乡镇党委书记受到停职检查处理。”(《华西都市报》2004/1/29)“难怪肚子大唱空城计,原来该吃晚饭了。”(席娟《我就是赖定你,怎样?!》)

13.唱主角。

比喻担负主要任务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百兽联欢猴子唱主角”(《文汇报2004/1/21》)“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时发送一千万条”

(2004/1/30)

14.炒鱿鱼。

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就业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没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着随时被炒鱿鱼的危险。”

15.撑场面。

指维护表面的排场;维护体面。“因为资金紧缺的原因,将于今日开幕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走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虽然开幕式闭幕式请来了不少港台明星撑场面,但真正唱主角的电影人却寥寥无几。”(《北京娱乐信报》2002/8/23)

16.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某人行为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没有证据就是诽谤,我让她吃不了兜着走。”(中华网2001/12/25)

17.吃错药。

比喻说话办事有违常理。“头一两天我老在后悔,放着明媚秀丽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这来活受罪,真是吃错药!”(《广西师范大学报》2004/1/10)

18.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顾。“美经济学家提醒中国外贸‘吃小灶’不足取,以长期补贴刺激出口会破坏经济平衡“(《中华工商时报》2000/11/9)“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决定让这员‘新丁’吃小灶,先单练一周,然后再随队训练。”(《球报》2004/1/5)

19.丑媳妇早晚要见公婆。

比喻不好的东西迟早要让人知道。“而交楼标准与销售时的承诺无法兑现的问题则多数因为开发商在销售时的宣传广告过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项目。这样虽然可以使销售周期缩短,资金回收加快,但这种短期行为却为今后的交房酝酿了极大的风险隐患。因为,‘丑媳妇’早晚是要见‘公婆’的。”(《北京青年报》2001/11/29)

20.穿小鞋。

比喻暗中报复人,刁难人。“道理明摆着,不去‘祝贺’一下,把自来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给你‘穿小鞋’,经常停水,有你受的。”(新华网2004/1/6)

21.闯红灯。

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别闯红灯’,这不仅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我们体育健儿来说,同样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树立‘别闯红灯’的意识。”(人民网2003/4/17)“但不闯‘红灯’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区,所谓的特区就是有改革的试验权,所谓改革的试验权就是‘闯红灯’的权力,在体制上‘闯红灯’的权力,改革就是一种违规,不违规就没有改革。”(东莞商务网2003/12/19)

23.打官腔。

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听报告、看文件以及在新闻媒体中,常见某些领导干部‘打官腔’。”(《大连日报》2002/10/12)“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打官腔的,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报》2003/8/12)

24.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来不肯把余钱打‘水漂儿’玩。”(老舍《四世同堂》)“致富心切上了当四十万元打水漂。”(《云南日报》2003/7/6)

25.打退堂鼓。

比喻办事中途退缩。“伏明霞临阵又打退堂鼓”(《体育界》2001/11)“周先生,项目做了一半,你们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吗?”(《汉语熟语学习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6.打小报告。

“告密又称作‘打小报告’,一度非常流行。”(《博览群书》2001/3)

27.打预防针。

比喻提前打招呼,作好思想准备,以防患于未然。“公务员上岗先打‘预防针’”(《检察日报》2003/6/28)“先打预防针大学生热衷‘提前职业化’”(《北京人才市场报》2003/8/27)

28.打圆场。

调解纠纷,缓和矛盾。“每次对某件事物口无遮拦地进行炮轰完后,崔永元总是能够出人意外的打圆场。”(《青年时报》2004/1/4)“开会时,常常遇到老板不满意某位同事的报告或观点,或会议进行一半时,同事因意见不同而造成尴尬的气氛。身为与会者的你,该怎么打圆场,好打破僵局,继续进行会议呢?”(《粤港信息日报》2004/1/17)

29.大气候。

比喻出现在较大范围的某种政治、经济形势或思潮。“湖北大学引进博士群形成大气候”(《光明日报》2002/10/25)“乒坛‘三小虎’何时能成大气候”(《北京晚报》2003/5/24)

30.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大水冲了龙王庙 宿州派出所无辜抓走海关警察”

31.当面鼓对面锣。

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8个战士围成一圈,当面鼓对面锣地数落起来,说得小符鼻尖上直冒汗。”(《解放军报》2000/8/16)“报纸交流的局限是呆板、迟到;电视则是当面鼓、对面锣,而且一般当面说的东西不会说得很深,这是人之常情。”(《中国青年报》2004/1/1)

32.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今天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能够在商场里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还希望在购物的同时,获得精神享受,这就是今天的‘山’,因此商家必须唱这个‘山’上的歌。”(《创造周刊》2001/11/28)“与基层朋友打交道,使用最多的便是语言。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就要我们‘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新闻战线》2002/3)

33.吊胃口。

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军歌嘹亮》三大悬念吊胃口”(《解放日报》2003/8/19)

34.定心丸。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