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熟语大全
篇一:中国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一、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二、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三、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常见俗语、谚语大全和解释: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立赤?——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76、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
情。
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88、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89、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9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1、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92、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93、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9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着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9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6、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97、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98、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99、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100、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101、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山,事办不成。
102、嗔(chēn)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103、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104、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10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10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10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108、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
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10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10、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111、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112、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113、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114、吃粮不管事——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115、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116、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117、吃硬不吃软——好言好语不听从,态度一强硬,反使屈从了。形容人的外强中干,欺软怕硬。
118、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比喻贪心不足。
119、尺蚓穿堤,能漂一邑——蚯蚓虽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个城市淹没。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会引起大祸。
1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21、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122、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123、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124、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原指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
125、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126、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127、杵臼交 chǔ jiù jiāo 指不计贫*的交谊。
128、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129、百世师——品德学问可以做为百代的表率。
130、传闻不如亲见——听人传说总不如亲眼所见。
131、船到江心补漏迟——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132、船到桥门自会直——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 133、船多不碍路——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碍。
134、吹皱一池春水——原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事的歇后语。
135、春蚕到死丝方尽——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136、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137、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
篇二:俗语,谚语大全
俗语,谚语大全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出自 《说勤奋》
5,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格言
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自《祁黄羊》
1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1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19,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4,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王冕
26, 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
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三字经》
29,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0,
3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32,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33,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3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5,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格言
3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7,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志南
3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格言
39,闻过则喜,知过必改--古格言
40,户枢不蠹,流水不腐--古格言
4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2,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4,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6, 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47,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48, 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49,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5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5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古格言
52,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53, 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5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格言
55,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古格言
5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57, 鸟要紧的是翅膀,人要紧的是理想.--俗语
58,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闯不过的险滩.--俗语
59,见异思迁,土堆难翻;专心致志,高峰能攀.--俗语
60,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俗语
6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6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64,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俗语
65,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俗语
66,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俗语
67,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俗语
6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69,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70,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7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 72,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春联
73,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春联
74,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7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7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7,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78,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熟能生巧,
业精于勤荒于嬉. ------《古今贤文 劝学篇》
79,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古今贤文 环境篇》
8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白,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钱鹤滩
81,求学者 贵恒心 磨铁杵 可成针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海有边 山有路 学无涯 不停步---《新三字经》
82,众人拾柴火焰高.
8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4,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8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6,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朝代歌
87,山河增秀色,大地浴春晖. -----对联
88,神州有天皆丽日,祖国远处不春风.-----对联
89,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对联
90,来对往,去对回.雨雪对风霜.松梢对竹叶,草舍对紫扉.潮涨落,月盈亏,蓝色对朝晖.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对联
91,天地是个闷葫芦,闷葫芦里有妙理.你不问它你怕它,它被一问它怕你.你若愿意问问看,一问直须问到底!92,辽吉黑蒙,冀晋陕宁,鲁皖苏浙,渝沪津京,川黔滇桂,甘新藏青,豫鄂湘赣,台闽粤琼,港澳回归,举国欢腾!-----行政区歌
名言警句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言必行,行必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楚辞?卜居》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礼记》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刘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诸葛亮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韩愈
业精于勤饿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唐?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 ——宋?朱熹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听其言,观其声.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吃一堑,长一智.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求大同,存小异.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万事不足,败事有余.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NO2关于常见的成语
第二册
万水千山 绿水青山 锦绣山河 大好河山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骨肉之情 痛痒相关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精耕细作 千仓百箱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百折不回 勇往直前 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 从容不迫 方寸不乱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防患未然 未雨绸缪
第三册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寒来暑往 星移物换 风吹草动 雨过天晴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 滴水成冰 雪窖冰天 鹅毛大雪 雪兆丰年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人一已百 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 义正辞严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火树银花 数不胜数 灯火通明 观者如墙
第四册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百花盛开 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 色色俱全 感人肺腑 可歌可泣 艰苦卓绝 惊天动地 舐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其乐无穷 摩拳擦掌 生龙活虎 身强力壮 铜筋铁骨 莘莘学子 立雪求道 春风化雨 孺子可教 跋山涉水 餐风饮露 水送山迎 赏心悦目 披星戴月众星捧月 烘云托月
第五册
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高堂广厦 玉宇琼楼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眼花缭乱 美不胜收 雏鹰展翅 老马识途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鸡飞狗走 狼奔豕突 群龙无首 狡兔三窟 和风细雨 东风化雨 呼风唤雨 栉风沐雨 未风先雨 见风是雨 凄风苦雨 暴风骤雨 人生一世 草木一春 昙花一现 硕果仅存 十围之木 树大根深 树高千丈 叶落归根 东张西望 东奔西跑 东躲西藏 东征西讨 东邻西舍 东鳞西爪 东扯西拉 东扶西倒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运筹帷幄 随机应变 戒备森严 荷枪实弹 出生入死 南征北战 变废为宝 点铁成金 去粗取精 沙里淘金 言而有信 一诺千金 掷地有声 一字千金
第六册
不厌其烦 苦口婆心 嘘寒问暖 促膝谈心 精诚团结 万众一心 保国安民 赤胆忠心 有心无力 有口无行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凭有据 有始有终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沧海桑田 峰回路转 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神出鬼没 若隐若现 错综复杂 瞬息万变 不节不扣 不阴不阳 不疾不徐 不慌不忙 不骄不躁 不声不响 不知不觉 不痛不痒 蔚然成风 依然如故 怅然若失 恍然大悟 黯然神伤 勃然大怒 岿然不动 悍然不顾 喜形于色 满面春风 少气无力 弱不禁风 盛气凌人 八面威风 心悦诚服 甘拜下风 海不扬波 海波不惊 海纳百川 海晏河清 海水群飞 海啸山崩 海枯石烂 海誓山盟 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第七册
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疾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名山胜水 风月无边 风清月朗 蔓草荒烟 白练腾空 古木参天 诗情画意 蔚为壮观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而雅 文质彬彬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妙手回春 治病救人 脱颖而出 一鸣惊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足智多谋 精明强干 刚柔相济 通权达变 敢做敢为 当机立断 力挽狂澜 别开生面 以人为鉴 以史为镜 以简驭繁 以一持万 以牙还牙 以眼还眼 以少胜多 以点带面
篇三:俗语谚语大全
俗语谚语大全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5、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6、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7、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博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博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8、 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9、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博仙:道教传说中的博位神仙。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10、八字没见一撇——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11、拔了萝卜地皮宽——比喻为了行事方便而把碍眼的事物去掉。也比喻为了扩展地盘而排挤别人。
12、拔赵帜立赤帜——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13、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指要杀人见血、动手拼命。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14、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15、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6、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
17、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18、百万买宅,千万买邻——比喻好邻居千金难买。
19、百闻不如一见——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20、百星不如一月——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2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22、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23、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24、版版六十四——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25、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26、邦以民为本——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27、饱汉不知饿汉饥——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28、饱暖思淫欲——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
29、卑卑不足道——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30、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
31、杯酒释兵权——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3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33、彼一时,此一时——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34、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35、闭塞眼睛捉麻雀——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36、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37、鞭长不及马腹——指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上。后以之比喻力所不能及。
38、表壮不如里壮——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9、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40、冰炭不同炉——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41、冰炭不言,冷热自明——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42、兵败如山倒——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43、兵藏武库,马入华山——兵器藏进武库,军马放入华山。指天下太平。
44、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45、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指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46、兵在精而不在多——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47、病急乱投医——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48、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shān)——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49、不打不相识——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50、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51、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只能这样做。
52、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53、不登大雅之堂——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54、不法古不修今——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55、不费吹灰之力——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56、不分青红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57、不敢越雷池一步——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58、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59、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6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
61、不看僧面看佛面——比喻请看第三者的情面帮助或宽恕某一个人。
62、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63、不能赞一词(辞)——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提不出一点意见。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64、不念僧面念佛面——不看僧面看佛面。
65、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66、不期然而然——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67、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6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6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70、不识庐山真面目——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71、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仇人;聚头:聚会。不世前世结下的冤孽,今世就不会聚在一起。
72、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73、不问青红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74、不幸而言中——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却被说准真的发生了。
75、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76、不以规矩,不能方圆——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7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78、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7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80、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81、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不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之事。形容恬不知耻,无耻到极点。
82、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深。形容骄狂无知。
83、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84、不知者不罪——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85、不自由,毋宁死——如果失去自由、主权,宁可去死。
86、不足为外人道——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87、布袋里老鸦——比喻虽然活着
,但象死了一样。88、步步生莲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
89、防患于未然——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9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防:阻止;甚:超过。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91、河东狮子吼——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92、河海不择细流——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93、河水不洗船——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94、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
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95、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96、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97、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把蝉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万斤的重量看成是亲轻的。喻指是非颠倒,真伪混淆。
98、长安居大不易——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99、长江后浪推前浪——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100、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101、朝里无人莫做官——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102、嗔(chēn)拳不打笑面——比喻不可以欺凌态度和悦的人。
103、陈谷子烂芝麻——比喻陈旧的无关紧要的话或事物。
104、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105、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人要有成就,必须刻苦努力,不可安逸自在。 10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10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108、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旧指在争夺政权斗争中,成功了的就是合法的,称帝称王;失败了的就是非法的,被称为寇贼。含有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的意思。
10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
110、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111、秤砣虽小压千斤——秤砣看来一小块却能压住千斤之重。比喻外表虽不引人注目,实际很起作用。
112、吃不了兜着走——比喻受不了或担当不起。
113、吃力不讨好——讨:求得。费了好大力气,也得不到称赞。形容事情棘手难办,或工作方法笨拙,不对头。
114、吃粮不管事——只拿钱不做事。比喻工作不负责。
115、吃软不吃硬——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形容个性顽强,不怕强硬。
篇四: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
中国民间常用俗语大全
民间俗语
“小二”管“大王” 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别人牵驴你拔橛子 兵败如山倒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病急乱投医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不吃黄连,不知啥叫苦 不吃馒头争(蒸)口汽 不吃羊肉惹身臊 不打不相识
不打无把握之仗 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不到黄河心不死
不费吹灰之力
不分青红皂白
不够塞牙缝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兔子不撒鹰
不见真佛不烧香
不进山门不受戒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不可不信,不可全信
不可同日而语
不拉屎占茅坑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不怕慢,就怕站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心 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食人间烟火
不是省油的灯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不是冤家不聚头
不死也扒成皮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不在话下
不知道哪头炕热
不知哪块云彩下雨
不知天高地厚
不撞南墙不回头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
操心不见老
拆东墙,补西墙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长叹不如慢磨
长添灯草满添油
唱对台戏
朝中有人好做官
炒豆众人吃,炸锅一人事
车到山前必有路
扯淡
陈芝麻烂谷子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成者王侯败者贼
秤杆离不开秤铊
秤有头高头低
秤铊虽小压千斤
吃饱了撑的
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吃不了兜着走
吃错了耗子药
吃定心丸
吃饭想撑死,干活怕累死
吃力不讨好
吃了豹子胆
吃了迷混药
吃了枪药了
吃人不吐骨头
吃人饭,拉狗屎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吃人家饭,受人家管
吃软不吃硬
吃哑巴亏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
丑话说在前头
丑媳妇早晚也得见公婆 初一一回十五一回 出多少汗,吃多少饭 出家人不说在家话 出水才见两腿泥 出头的橼子先烂 穿新鞋走老路
穿一条裤子
船到桥头自然直 船家的孩子会浮水 窗户纸一点就破 吹胡子瞪眼
此地无银三百两 此时无声胜有声 此一时,彼一时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从刀尖上爬过来的 从小离娘,到大话长 打不着狐狸惹身骚 打不着野狼打家狗 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
打倒不如说倒
打灯笼找不着
打掉门牙往肚里咽 打狗还得看主人 打虎不成反被虎伤 打酒向提瓶子的要钱 打开窗户说亮话 打开天窗说亮话 打破砂锅问到底 打如意算盘
打铁还需本身硬
打退堂鼓
打瞎子,骂哑巴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打肿脸充胖子
打着灯笼找不着 大白天说梦话
大白天做梦
大海里捞针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大难不死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眼瞪小眼
大意失荆州
大丈夫能屈能伸 胆小不得将军做 当地生姜不辣
当耳旁风
当面鼓对面锣
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当着矬子不说短话 刀架脖子上
刀快不怕脖子粗 刀枪药虽好,不破手为高
刀子嘴,豆付心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到什么时候说什么话
得便宜卖乖
得理不让人
得了便宜卖乖
得饶人处且饶人 低头不见抬头见 地在人种,事在人为 点腊烛不知油价 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
丁是丁,卯是卯 顶风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