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微小说2020-04-13 23:32九九文章网aloha

  传。分为: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立传之心好像从初学传记时就萌生了,而下笔却迟迟延至今日。其实,粗鄙的文字,登不上台面,何谈传。不过是闲时的一篇杂文罢了。
  
  我想过为家族立传,可是掂掂自己的笔,还是作罢,一般人无法驾驭这样的家族性撰文,我是一般人。没有深厚的功底,还是先不下笔了,避得先祖列宗们在九泉下不得安歇。等过个几十年,有历练有深度有厚度时再言此事。
  
  那么此文的题目该改为《自传》了。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中,如是解释:传,遽也。从人专声。直恋切。我想给自己立传,由心的呼喊。一个最真实的我,从出生至今,18年的梳理,自省,回望。
  
  甲戌年正月27日,一声清脆的啼哭响彻小县城的破旧医院。我的出生地,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江西省,峙长江边,紧偎鄱阳湖,赣江环绕其中,滕王阁襟三江而带五湖闻名全国,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称的庐山,使历代文人墨客悠游山中为它驻足,一篇篇文采斐然的华章和令人仰慕瞻观的名胜古迹,使这座闻名遐迩的庐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中国文化历史的旅程。这些是属于江西人的骄傲。说实话,对十八年来的我,没产生多大影响,江西人的骄傲,好像跟我离得太远。我的骄傲只存在那个被山包围的小村庄。我在县城的小医院出生,我的家在县城边上的小村舍里,跟县城隔着一条大河一条泥巴马路几座小山无数小河的距离,跟那些骄傲更是远得茫茫两不相见。
  
  偏僻的小村庄,入不敷出的农村生活,迫使爸爸妈妈在我刚断奶后便匆匆踏上离家的路,开始了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活。而我,成了留守儿童。后来妈妈告诉我,当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要么在家等着最后一点点存款被吃光用尽饿死,要么出去打工赚钱养家糊口,爸爸是个读书人,家中的满子,自小被爹娘姐姐们宠着,干不来农活,干不了农活的男人,呆在农村是没有办法解决一家老老少少温饱的。当时在村里,爸爸的文化水平算得上数一数二的,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本来可以从此飞出深山,可是,命运总是弄人的,偏巧那年爷爷因病去世,一人抚养5个子女的奶奶再没有多余的钱供给爸爸念大学,自然地,爸爸留在了农村。百无一用是书生,在那样的农村,再贴切不过。
  
  于是,我的童年,只剩下爷爷奶奶。爷爷,我的亲爷爷很早就不在了,现在的爷爷是爸爸的继父。很小很小的时候,这个爷爷还是很疼我的,常常抱着一两岁的我去小卖部买糖吃,这些是奶奶说的,我也有些零碎的印象。可是从我记事起,他就是一个冰冷,坚硬,严肃,无法接近的人,我不知道是怎么了,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对我的态度发生了这样的转变。他总是对渐渐长大的我凶巴巴地说“越大越不知毛”,四川话,虽然不一样的口音方言,一起生活这么多年,还是可以彼此听懂的,理解过来就是在骂我越长大越不懂事越发讨人厌。我被骂的莫名其妙,也可能真如他所说吧,越长大越失却那份童真越发讨人厌。爸爸妈妈还是一直把他当自己的父亲供养,只是除了奶奶他从来不跟家中的其他人亲近,总是显得那么疏离。我们喊他他也不爱搭理,或者冰冷地回一句“叫我啥子事啊”。他也疼年幼时的妹妹,这是我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但同样的,妹妹长大后,也被他嫌弃疏远,“越大越不知毛”地骂着。可能他只喜欢年幼的小孩子吧,我们只顺着他,毕竟老人家,需要多些迁就和理解。这样的环境下,奶奶成了我童年唯一的依靠。很深的记忆,仲夏之夜,酷暑难耐,灼热的气流在空中盘旋蜗居浓稠,一张木板床上,我贴着奶奶,奶奶一手给我挠痒痒(背上都是热起的痱子,常常痒得人难以入眠),一手拿着大圆蒲扇给我扇风。在那么多个炎热的夜晚我总能舒服地睡着,安稳到一觉到大天亮,我从来不知道奶奶是何时睡着的,手酸了怎么办。在奶奶的呵护下,每一个酷暑寒冬都变得安详、美好。
  
    (未完,待续)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