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飞翔吧想象力400字-800字题材

想象作文2018-08-30 13:01书业网

篇一:以“童心”为话题的作文(2013浙江高考作文)

浙江2013高考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对不起,把你从梦中叫醒

孩提王国是一个梦的国度。梦的国度,没有不可能,只有可能;没有交易,只有创造。杨澜曾说:?孩子们是活在梦中的。作为成年人,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呵护他们的梦。?

当今社会的浮躁气息已然影响了孩子们梦的国度。功利化的教育倾向、远离自然的成长环境……现代社会的文化土壤难以孕育和支撑梦的国度。当我们的父辈对孩提时青草池塘边的童年趣事津津乐道时,在城市的钢筋混凝土地之间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灰蒙的一线天空下,从未有机会体验一次数星星的乐趣,纵然有机会也失去了原来该怀有的兴致。不可否认,浮躁的社会像一针催熟剂,让孩子的心灵提前硬化。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成为多少家长的至理名言,由此导致多少孩子提前结束在梦的国度飞翔,暴露在残酷而真实的现实中。神童现象就是一个缩影。所谓的神童只是一个传说,但只有当光环散尽时,人们才发现它是一个悲剧。有记者采访教导神童的大学教授,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教授全然没有赞赏孩子的聪明绝顶,而是摇头叹息,这孩子少经历了太多孩子没有的生活,他是一个?残缺?的孩子。智力的超前发育,却造成了人格的提前萎缩、发育不良。为人父母固然是望子成龙,但如果目光如豆,被虚幻一时的光环所蒙蔽,到头来只能自食其果。

别把孩子从梦中提前叫醒。给孩子以足够的空间,让想象力像蘑菇般在梦的王国里肆意疯狂生长。给孩子以足够的时间,让童心的激情长久地如潮澎湃。呵护一个梦其实很简单,用耐心和爱心酵母让梦膨胀生长。塔莎杜朵曾说:?人如果只有在年轻时才拥有童心,真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成年人不但保有不了自己的童心,还去侵蚀孩子的童心,那简直就是一种恶意、嫉妒与中伤。

闾丘露薇曾经去清华大学演讲,和那里的学生交谈时,她吃惊地发现:那些即将成年自立的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就早早地规划好了自己的道路。闾丘露薇说,她并不强烈地质疑,只是感到莫名的悲哀。我想她一定也是发现这些早早地

被社会从梦中叫醒的孩子缺失了多少童真与烂漫。

或许,每个社会中的参与者都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这一现象背后的黑手。轻轻地对那些揉着惺忪睡眼的孩子道一声:对不起,孩子,把你从梦中叫醒,歉意表达后,是不是该重新熄灯,哄孩子继续入睡?或许,硬化的心还有机会柔软。

点评

此次作文主题直指“童心”、“童趣”,并无悬念,但如何表现却大有文章可做。本文立意取材等没有什么新奇之处,贵在以语言表达取胜。语言风格契合迷离迷茫、感悟感叹的意象,委婉动人,表情达意显得协调合拍和谐。

遗失的童真

当暮霭沉沉之时,我们被劝说要相信楚天辽阔;当草长莺飞之时,我们被劝说要防备前方蜀道之难;当我们成长到每一个阶段时,我们都被提醒着完全不合时宜的任务。于是,童真就如那风铃,渐行渐远,消逝不见。

?孩子从卖气球的人手中牵走一个心愿?,多么可爱而美好的诗句,甚至可以想象那洋溢着灿烂的笑脸。而如今这样的笑脸在冰封冻结。本该童真的年纪,却一脸愁苦,为学业奔波。我们不应抱怨现在的孩子为何圆滑世故,我们应反省是什么造成了童真的遗失,又是什么加剧了这种遗失的势头。

反观社会,我们清醒地看到一个充满竞争意识,强调优胜劣汰的社会。当成年人大多在为金钱名利所奔波时,当与孩子共处时的谈资均为事业发展、利润亏损时,试问一张白纸又怎能不被沾染得墨迹斑斑?与此同时,将大人的不满足强加于孩子幼小的成长历程之中,狼爸、虎妈层出不穷的当下,一个孩子的童真不是被孩子淡忘,而是被一种恶性环境所扼杀。

记得汪曾祺描写金岳霖先生时,曾有金先生拿大石榴与孩子们斗鸡,上课上到一半时捉虱子的场景。这些童真未泯的形象,让我们认识到一个学者、一个智者不应为虚浮名利钩心斗角忙碌终生,而应是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积极的乐观情绪。

在一个鼓吹神童的时代,在我心里,不是童亵渎了神,而是神亵渎了童。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也正因如此,他能看到我们遗失的美好,他的创造、他的发问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童真的目光,或许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爱,能够照亮冰点以上的风景。

这份童真,这份初心,倘若一直坚守,如同守护一株鲜红欲滴的玫瑰,梦过于美好,守护也便更加沉重。天上人间,现实让人们知道自由不过是猎人与猎物之间的距离。但为什么现实让人们害怕得连一个梦的开端也不肯轻易地为孩子许下呢?

遗失的童真被一种潜在的暴力撕扯得支离破碎。最好的成长,不是小小年纪就考上了名牌大学,不是小小年纪就深谙世俗之法,不是小小年纪就挥毫千里、

琴声悠扬。我更愿看到?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无忧闲适之景。未来或许残酷,但心中有好奇、有想象、有创造,便不会畏惧。

有些事终要经历,那便到时深究,有些事如此美好,为何不好好珍惜?遗失的童真,带给了我们怅惘,但愿这番省悟能让天真无邪的笑声在风中散播得更久一些。

点评

一开篇就以诗化的语言定调,引人注目;或直抒胸臆,或旁敲侧击,激扬文字,畅快淋漓,读来竟似有扣人心弦、动人心魄之感;洞察,感悟,思辨,还能引领读者有所感有所得,堪称发人深省。

最是那初放时的安详

总以为满地的芦花不再绽放,总以为漂泊的白云找不到家,那澄澈的婴孩的瞳孔里,装不下太多的世界。那散发着麦香和乳香的童谣已随风逝去,惟有清浅的童年清浅地映在湖面上,清浅地照射出我初放时安详的模样。

孩提王国的童话光环不知何时被掷落在地,安徒生的天国花园大概早已沉入冰穹。我想走入那密集汹涌的人潮,只为寻找一双赤子透澈明净的眼睛。我为这年岁渐长,而心灵提前硬化的世界感到惶恐,我为这不再皓洁,蒙上尘埃的心灵之窗感到悲哀。

有时候,我站在人生嘈杂的街头,渴望寻求这人间烟火中不俗的一瞥,却只看到孩提时代的我拉起同伴的手奔走在春天的原野上,那样快乐,那样奔放,那样与世无争。

有时候,我坐在窗前静夜独思,却是书页翻卷的聒噪时时扰乱心绪。哦,那总在夏夜仰望星空,用童稚的思想一寸一寸掀开宇宙面纱的?我?已何处去了?也许正如菲尔丁所言的那样,我们一旦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就是真正的沉沦。而我不,我要紧紧抓住童真的尾巴,将赤子的纯净朴实的底色留存永久。那么,不妨就做一个不断?增岁?的孩子吧。让那些荣辱、悲欣、名利乃至容颜的消损都不再来打扰我们的赤子世界。只做一个孩子,像檐前呢喃的紫燕那样盼着冬去春来;做一个孩子,像屋顶上的明月那样保留着纯白的底色。

或者拿起笔,在某个微寒的深秋的早晨,记下第一滴晨雾落地的时刻;或者闭上眼,在幽香阵阵的花房里,用心聆听夜合花绽放的妙音。

做一个孩子,让眼里的纷扰与羁绊少一些,再少一些。

做一个孩子,让心灵与自然的距离贴近一些,再近一些。

我只愿成为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我有我的思想,我亦有我的童真;我不放弃纯粹,我亦追求缤纷。像那个诗人所言,我在我的世界里,保持着初放时安详的模样。听风涌起,待雨来过,我只是世间小小的婴孩。

点评

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切中肯綮,贴切自然,可见视野开阔、胸怀广阔。文中不时爆出富于哲思的警语,恰到好处的引用,有“一语点醒梦中人”的效果。

讲过真话的小孩子

?爸爸,那个人没有穿衣服!?在毕恭毕敬的人群中阵阵这样叫喊的孩子,有一天竟然走出了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来到了21世纪的现实中。

走在街上,他还来不及感叹现代化大都市的雄伟,一位老人跌倒在了不远处。他心里一惊,赶忙跑过去将老人扶起。几束意味奇怪的眼神落在他身上。一位阿姨神神秘秘地将他拉过,说:?一看你就不懂事,当心他敲诈你!?他摸摸脑袋,并不是很明白。?抓小偷啊!?看到有人鬼鬼祟祟将手伸进别人挎包时,他不假思索地大喊起来。人们闻声匆忙散开,那个小偷悻悻地抽回手,冲着他威胁地挥挥拳头,然后扬长而去,周围的人们噤若寒蝉,没人出声。他茫然地看着这一切,这回好像明白了些什么。

他看着一座座桥倒塌,负责人说?要调查只能调查风?;他看着河里的水被工厂的污水染成触目惊心的红,环保局长说:?放一把红豆煮出来的水也是红的,红的不一定被污染了。?他看着黄浦江上万头死猪上演奇幻漂流大戏,专家说?猪是在春天被冻死的,水质没有问题。?他看着假话披着真理的皮横行霸道,真理却衣衫褴褛地缩在角落。他吃着旧皮鞋做的胶囊,喝着加了塑化剂的酒,心渐渐像旧皮鞋一般顽固,像塑料一样硬了,硬到容不下讲真话的细胞。

以说真话著名的小孩,终于失去了说真话的功能,一起出走的,还有?童真?和?善良?,他卸下这些碍事的包袱,换上一张冷漠的面具,活得仿佛轻松了许多。

他抄袭别人的论文,他到处托关系拍马屁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伪造报表套取公司的钱。他越走越轻,因为他扔下了一切在金钱与利益面前显得毫无用处的品格,他也越走越重。因为袋里叮当作响的钱币,还有他所犯下的那些罪孽,在每一个夜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听见呜呜的警笛声便不自觉地两股战战。他不会说真话,也怀疑别人对他所说的话。他不会付出真心,也不相信真心的存在。终有一天,他又回到了那个童话世界,只是时间倒流了一点点,他看着在华盖之下赤身裸体的皇帝趾高气扬地走来,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赞美

着皇帝的新装,小小的他坐在爸爸的肩头,咽了咽口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点评

写社会“污染”造成童心的异化,这是不少考生共同的选择。但本文把故事嫁接在安徒生童话之上,更易进入角色,又显得别具一格。以系列特写镜头写社会丑恶现象,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但又不夸张、不偏激,看得出考生的积淀和思考。

愿赤心长留

社会总是会慷慨地给予孩童一份特别

的关爱,这关爱中又无疑杂着些许歆羡;看那些孩子,比起翁妪,甚至比起我们,他有明亮的眼,有光洁的皮肤,有更纯洁的心灵。单纯、柔软、好奇并敬畏着世界,赤子之心确实如此,其珍贵亦在此。

然而这关爱、这歆羡恰恰暴露了我们的尴尬与不堪:我们的心,我们的千回百转计谋频出的心,已经不能被唤作?赤子之心?,亦无法成为孩童的表率。就像赫胥黎所说的?少男少女的心灵正在提前硬化。?童心已失,我们自然将走向沉沦。

不必费尽心力去寻找什么例证了,整个社会就是最好的例证:看着老者的无助,我们的视线是不约而同地弯着的;看着旁人无视信号灯穿梭于车流之中,我们的心肠是硬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为何发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当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写下这句振聋发聩之语,他是否已经预料到了物质的洪流将不由分说地卷走我们珍贵的纯净的心?他是否想见了失去赤子之心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敬畏而充满了算计、无聊的沉沦之地?

是的,我们如此珍视孩童的以及像孩童一样的纯洁的心灵,但如此美好而脆弱的东西该如何在社会中、在这个肮脏的大漩涡中保持独立?不是人人都像叶芝一样,有勇气说出?我就要去了?的脱离世俗之语,有足够澄澈的心在?无论是车行道还是灰暗的人行道?间却能听到远方的海浪。叶芝是幸运的,他呵护着自己的童心,也守护了一方的净土。可是谁会来守护我们的心,来柔化我们的心呢?请先自己行动起来,拂一拂心上的尘埃吧!

我不能免俗,不能夸耀自己的心仍是纯净的,所以当我面对我的妹妹,看着她像所有孩童一样,直率地向世界发问并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看着她依旧敬畏着这个世界,我无疑是惭愧的。我们不需要更多没有感情的行尸走肉了,不需要更多试图去征服一切的狂妄之人了。如果无法改变世界的运行轨迹,就请守护身边的童心吧!它们的单纯与柔软,不设防却拥有最好的感化力量,仿佛星星点灯,

篇二:美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美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美术活动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在活动中萌发孩子的想象意识:

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是,许多老师和家长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孩子的画中如果只有技巧而没有童趣,这样的画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我们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都会向“像”靠拢,丧失了想象力。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例如:中班《太阳》绘画活动中,教师可提出疑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随即教师还可以提出疑问:“太阳一直是圆圆的脸吗?”孩子们就会对太阳的外型进行装饰:圆脸、长脸、三角脸、梯形脸、花型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通过教师的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

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幼儿的想象潜力是巨大的,他们天真的童趣,独特的想法往往给人新的启迪。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

例如:大班画《美丽的树林》时,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利用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不光树可以是我们不常见到的,动态的情景也可以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当然动物园里机灵的猴子、威猛的狮子老虎、美丽的孔雀------也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对它们形象的表现更为主动。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所谓具体感就是将模糊的稍纵即逝的表象、幻想,变成清晰的、具体的、永久保存的图像,就是要把头脑的想象具体的表现出来。怎么表现?也就是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想象、涂色,使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有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

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四、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幼儿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的做法: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幼儿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常出现在幼儿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当然现在是二十一世纪,飞速发展的上海充满了机遇,这座现代化的城市有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最常见的就为美术展览,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机会组织幼儿前往参观,或者请家长带领幼儿前往参观,让幼儿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五、让孩子画出有个性的画,还应该注意的几点:

1、尽量不要指点孩子作画。

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绘画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一个偏爱动物的孩子,通常能画出动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喜欢交通工具的孩子,则能把车辆的部件凭记忆画出来。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您可以问他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

2、一个题材,画不同的画。

同一幅绘画题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画出不同的画,如果您想让孩子的画有个性,充满创造力,不妨在平时让他练习就一个题材,画出不同的画面。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丰富,他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绘画的内容,从而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3、听孩子介绍他的画。

如果您拿到孩子的画,觉得只是一堆颜色的涂鸦,那么就请孩子来介绍他的画吧。他画了什么,这个颜色代表着什么,那边一团又是什么。听了孩子的介绍,您也许会惊讶,原来孩子的眼中,世界是这个样子的,它并不像您看到的画面那么糟糕。多让孩子介绍他的画,可以理清孩子的思路,让他表达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绘画内容。

4、让孩子自己挑选颜色。

孩子喜欢缤纷的色彩,有些在大人眼里看来非常难看的搭配,孩子却非常喜欢。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用色“大胆”,您千万不要对他的画指手画脚,抹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对颜色的热情。

绘画对于孕育美感、启迪智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首先老师应当培养小孩对生活的兴趣,对环境的兴趣,对人与物的兴趣,对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大小事件的兴趣,对文学故事的兴趣,这样,当小孩拿起画笔的时候,才会有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去表现。第二,让小孩自由地去表现,他想画什么就让他画什么,他想怎么画就让他怎么画,甚至他想在哪儿画就让他在哪儿画。孩子通过绘画表现的是他眼中的人物、环境与事件,孩子眼中的世界与成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完全相同的。要学会尊重孩子。第三,尽可能为宝宝创造条件,让他多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从中得到陶冶和启发,并在潜移默化之中为幼儿的自由绘画提供可资借鉴的素材和手法,丰富幼儿的绘画表现能力。但是千万不要强求孩子去模仿成人的作品。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还应将美术活动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综合教育活动中,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翔。

篇三:2016上海童话节通知

2016上海童话节

“飞翔吧想象力”少年儿童童话、故事创作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通过阅读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将举办2016上海童话节 “飞翔吧想象力”少年儿童童话、故事创作活动。让孩子尽情挥洒想象,自由描绘美丽梦想,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图书馆专业委员会

协办单位:区县(少儿)图书馆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海少儿读物促进会

魔法童书会

上海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二、参与对象

7-15周岁中小学生

三、活动安排

(一)作品报送阶段:2016年7月1日-9月10日

参与者可登陆少儿信息港活动专区分组别上传作品,工作人员将对作品进行初步审核,并统一在少儿信息港活动专区发布。

(二)专家评审阶段:2016年9月11日-9月30日

主办方组织有关专家对所有征集作品进行评审,并在2016上海童话节闭幕式上进行颁奖仪式及相关活动。

四、作品要求

1. 投稿文体不限(童话、故事皆可),文章必须有完整的故事结构,充分体现想象力。

2. 作品须为尚未出版、发表的个人原创。

3. 每位参与者提交作品数量不限。

4. 字数要求

小学组(含7-12周岁)、初中组(含13-15周岁)以文字创作为主,小学组400-800字,初中组1000-2000字。

五、作品报送方法

征文上传至少儿信息港活动专区,并在上传时提交详细作品信息(作者姓名、区县、学校班级、辅导老师、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六、奖项设置及奖励办法

1.活动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价值800元的数码产品,二等奖获得价值500元数码产品,三等奖将获得价值300元数码产品。

2.部分获奖作者将受邀出席2016上海童话节闭幕式及相关活动,主办方将颁发荣誉证书。

3. 评选并颁发征文活动组织奖。以各区县少儿馆、学校及相关单位为参评单位,按其对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情况及报送作品的数量、质量等进行综合评定,评选并颁发2016上海童话节“飞翔吧

想象力”少年儿童童话、故事创作活动组织奖。

4.获奖作品将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官方网站“少儿信息港”发表,并推荐在相关少儿文化期刊、书籍、网络、多媒体进行复合出版。

七、其他注意事项

1.参与者必须是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

2.本次活动作品均不退稿,请自留底稿;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对获奖作品有出版、展示、宣传、收藏及落选作品的处置权。凡投稿参加本活动评选的作者视为承认本次活动规则。

3.咨询联系:

联系人:陈老师、印老师、林老师

电 话:021-62179161

网 址:

数字阅读技术支持:021-50583313(中文在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4.主办单位保留对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二〇一六年五月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