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图写童话,学习抓住画面主体观察,并展开想象,阅读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故事
篇一:二 看图编童话故事
二 看图编童话故事
——展开想象,抓住重点
【训练内容】
这几幅图画出了一个小故事,但它只是截取了一个个场景,我们在看图说话或写话时,除了按顺序认真观察图,还要想象一些画面中没有显现出来的东西,比如小动物们的对话、表情、心理活动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想象得要合情合理。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图画,做到观察有序,抓住重点。
2.根据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想象合理。
3.把图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内容符合图意,故事要完整、生动。
【教学重点】
1.用恰当的词写出小动物们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
2.合理想象,写出图中的故事。
【教学难点】
合理想象,编写图中故事。
1
2
可以再现当时情景。
【教学方法】 、观察法。指导学生看图,加上合理想象,养成边看图边思考的习惯。 、表演法。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表演,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教具准备】 图片,小鸡、小鸭头饰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观察图。
1.看书上图,一共有几幅图?图上都有谁?
2
晚上均可)。
帽子的样子)
3
板书:小鸡、小鸭。 .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重点要观察出地点) 板书:想象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等,早上、中午、地点(树林旁、小河边等) 想象周围的环境(鸟语花香、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等)。 想象小鸡和小鸭是怎么来的,来干什么? 描写小鸡和小鸭头上戴的帽子各是什么样的?(用适当的形容词修饰.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突然发生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天渐渐黑了,起风了等)
帽子的变化(飞、随风起舞、转圈等)
呆等)
4
犹豫不决)
5
小鸡与小鸭的表情、心情。(心急如焚、愁眉不展、抓耳挠腮、目瞪口.第三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帽子现在的状态(孤零零地 挂 落 漂) 小鸡、小鸭的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笨手笨脚、摇摇摆摆、沮丧、.第四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小鸡小鸭的动作(纵身一跃、轻而易举、步态轻盈等) 想象他们这样做前后的心理活动(左思右想、惭愧等)
6.第五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它们在做什么?
想象它们可能说了什么?心情如何?
7.用合适的连接词将五副图按顺序连接起来说一说。
8.说说你看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二、指导学生说一说。
看图时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想象,把无声变成有声,把不动变成动画。请你按照一定顺序,参考书上的好词好句,将图中的小故事说一说。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指导说一说。(注意指导学生动词、形容词的恰当使用)
三、指导学生演一演。
篇二:怎样写好童话故事
怎样写好童话故事
一、我们在写之前要弄清什么是童话?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丶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丶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丶道德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讲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并不是真实的。其中的“人物”,也是假想形象,并非真有其人。但它所表现的人、事、关系、道理,却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二、童话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写童话需要幻想和夸张
幻想和夸张,是童话的两只“翅膀”。 幻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童话离不开幻想,幻想离不开夸张。夸张,是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或某种特征,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一种修辞手法。没有夸张,幻想的内容就会失去光彩;没有夸张童话中的形象就会暗淡无光;没有夸张,童话的讽刺性就会失去锋芒;没有夸张,童话的语言就会缺乏感染力。如《皇帝的新装》中,那个爱慕虚荣、愚蠢的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却相信这个故事,因为现实中就有大量爱慕虚荣、愚蠢的人存在,同时也就应运而产生了那种骗子,他们利用一些人的爱慕虚荣、愚蠢,导演着一幕幕荒延的闹剧。这种幻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第二:写童话需要有拟人化的形象
童话里的形象,大多是拟人化的。童话中,无论是动物、植物,其他东西,都可以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会做事、会生活。列宁说过:“儿童的本性是爱听童话的。你给儿童讲故事时,如果其中的鸡儿、狗儿都不会说人话,儿童便没有兴趣。”
第三:写童话需要有奇妙、曲折丶动人丶完整的故事情节。
由于童话创作的主要手法是想象、幻想、夸张和拟人,因此,童话的情节都非常奇妙,洋溢着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如《神笔马良》的故事,说的是穷孩子马良,凭顽强刻苦的精神,得到了一支神笔。他拿着这支神笔帮助贫苦大众,智斗财主、皇帝,让人读后无不称快。
四、 童话的写作和要求:
优秀的童话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后,通过“幻想处理”,创作出来的。写童话不仅需要细心观察,还要经过一个“幻想处理”,也就是“生活幻想化”的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生活才能成为童话。在创作童话时,还要注意五点要求:
第一: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第二: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脱离事物本质的夸张,只能让人感到荒诞、不可信,也就失去了童话的教育意义。
第三:童话中的拟人,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符合动植物的特征。
第四:在一篇童话中,表现手法要多样,这样会使你的童话故事显得生动感人。 第五:语言简洁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
2 “写童话”作文辅导资料、教学设计
教师论文:怎样创编童话故事
一、 利用“假设”进行想象
假设某一具体情况,让学生根据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联想。想象可以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甚至想象出世界上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阿凡提来到我们当中,会飞的猴子,鳄鱼拿着一支玫瑰花来敲我的门??这些都是合理的想象。这样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会想、敢想,就能大胆创新。
二、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发展想象能力
在“创编童话”过程中,不要以“写故事”的形式把故事内容展示出来,而是打开绘画纸,展开想象,自由作画,把想到的东西画出来。“画好故事”以后,再给画面配(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1,看图写童话,学习抓住画面主体观察,并展开想象,阅读童话故事,了解童话故事)上文字,就成为一篇简单的童话故事了。
三、利用“表演”展现故事情节
例如《小红帽》,可以五人一组,分别扮演“小红帽”、“妈妈”、“外婆”、“猎人”、“狼”,将故事表演出来,表演时可以加以创造,不要完全按照原文表演。表演后,几个人凑在一起,研究一下怎样给故事欢歌结尾。
四、利用“续编”延续故事内容
如《狼和小羊》一文的结尾是:“狼不想再争辩了,龇着牙,向小羊扑去??”可以大胆想象并续编故事:小羊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如,小羊想了一个好办法战胜了狼,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些与众不同的办法,就是你的想象力;把这些想象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童话故事了。
--------------------------------------------------------------------------------
3 “写童话”作文辅导资料、教学设计
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次习作着重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的理念:“鼓励学生写想象中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教学时,尽可能地减少束缚,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表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励,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激情,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写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
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以例文启发想象。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
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3.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4 “写童话”作文辅导资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写童话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第三组课文我们学习了童话,你也一定读过很多童话故事,你能不能说说看,哪个童话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它神奇在哪?
二、欣赏片段、总结特点
1、《白雪公主》片段
2、《拇指姑娘》片段
3、《小木偶》片段
4、说说童话与一般的文章相比,有什么不同?
5、师小结:想象力越奇特,童话就越吸引人。
6、尝试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自创童话、感受评议
1、说着说着,咱们竟然把小木偶的故事续编下去了,其实,我们不但可以接着别的人故事往下编,也可以自己创作,来,先热热身。
2、如果一只蚂蚁爬进了书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出示课件)
3、如果它爬到一本音乐书里呢?
4、说说自己编童话首先得确定什么?
5、有了主人公,还有想想会发生过什么奇特的故事?
6、同学之间互相说一下,汇报。
四、完成作文,总结升华
1、自己尝试写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2、读文章,相互评议,说说神奇在哪?
3、听了这么多的童话,我们班可以出一本童话集了,如果出一本童话集,还有什么事要做呢?
4、同学们,我们很小的时候,整天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听童话,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由一个听童话的小孩子变成会写童话的小学生了,在童话的世界里,什么神奇的事都会发生,有了童话,我们的生活就有了许多的快乐,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神奇而美丽的笔,使世界变得更加神奇而美丽起来吧。
篇三:人教版语文三上习作七《编一个童话故事》word作文教案
第七单元作文:编童话故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安排了这样的一个习作:我们已经读过了不少童话故事。这次习作就来编童话故事。请你任选几种动物作为主人公,编一个故事。现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发生什么事,然后写下来。写好以后读给大家听,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教学目标:
1.看图编写童话,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能抓住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能了解童话故事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并且培养一定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简单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阅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1. 教师出示多媒体:(上课开始,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现白雪公主的画面。)
随着画面的出现,教师饱含深情的述说:同学们,画面上是老师最喜欢的童话故事。并给学生讲《白雪公主》的故事
2.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
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⑴小组交流。
⑵全班交流。
3. 小结并板书课题: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让我们今天也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板书:走进童话世界。
二、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1.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白雪公主》的故事加以点拨,明白什么是童话。
2.教师讲解: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
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并出示多媒体:童话特点:⑴大胆的想象⑵有趣的内容⑶生动的语言
三、自主审题,明确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读习作的要求。
2.小组讨论这次习作要求有几方面的内容。
四、观察动物,展开联想
1.出示投影:有关动物活动的片断内容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3.指导写作⑴故事的人物不宜选得过多,可以是书上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选择的。⑵想象“故事”要注意说清楚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发生、怎么发展、结果怎样。⑶你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这个“道理”可以直接写出来,也可以蕴含在故事里面。
4.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⑴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⑵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1.把写好的故事读给同学听,分享习作的快乐。
2.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3.学生修改作文
三、学生把修改好的作文誊写在作文本上。
附范文:
骄傲的大公鸡
有一只大公鸡,他长得非常漂亮。所以受到主人的宠爱。你别看他那么漂亮,可是常常欺负母鸡和小鸡。但主人根本不管。大公鸡还常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美丽。如果别人不理他,他上去就啄人家,只到啄伤为止。大公鸡问母鸡们:“我是不是雄鹰?”母鸡们平时受到大公鸡的凶狠对待,所以不敢顶撞他,异口同声说:“是的,你是雄鹰。”有一天,一群鸡在纷纷议论:“有一只狐狸在森林里,他说要把我们全部吃掉,这该怎么办呀?”那只大公鸡站出来说:“交给我吧!你们这些胆小鬼。”
第二天,狐狸来了,其它公鸡都躲了起来。只有大公鸡还在往前走。他终于看到了狐狸。迎面就要啄他的脖子。机灵的狐狸一下子跳到大公鸡后面,一口把他咬死了。其它公鸡母鸡都说:“这就是你骄傲的结果,你自做自受”
主人知道了这件事后,也后悔了。他想:“要是我教训了大公鸡,也不至于造成这样的结果啊!”主人向公鸡、母鸡、小鸡道歉了。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