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身体跳海水的解
篇一:1、大海的歌
篇二:大海的歌
1、大海的歌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启发想象,了解大海的特点。
(2)感情朗读,体会大海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大海的美丽,热烈与宁静。
(2)激发学生对大海和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大海的影像资料及图片
教学时间:2课时
备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题,进入新课。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想象身体跳海水的解)“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朗诵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反馈。
1
5、作业:
(1)书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黑板,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范读,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黑板出示填空:
2
海上的风是() 是() 是() 是()
他一来,就()…就()…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指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作业: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天和海——美丽
1,大海的歌海上的风——热烈
大海睡了——宁静
教学后记
2、帽子和鸟窝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与精神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伙伴们对小动物们的一片爱心,感受他们的活泼可爱。
(2)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保护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翔翔对帽子的喜爱之情,从而感受他对小鸟的爱护。 3
教学用具: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备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帽”和“窝”:
1.简笔画(帽子),问:这是什么?
板书:帽子
学习“帽”:怎样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2.简笔画(鸟窝),问:这是什么?
板书:鸟窝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二、出示课题、质疑:
1.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
2.齐读课题:帽子和鸟窝。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带着问题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会。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他的字音是否读准,一边思考: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
3.纠正字音:
4.指名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谁,干什么的事?(翔翔和小朋友们把帽子送给小鸟做窝的事)
5.解答问题:现在知道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词:小黑板出示,学生齐读生字、词。
2.强调易错字:慌:右边容易加点。 耍:与“要”区分。挠:右上边不要加点。 鼠:
3.齐读生字新词。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4
教学过程:
一、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帽子和鸟窝》这篇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题中的帽子是谁的?他把自己的帽子送给小鸟做窝,是不是他不想要了?
二、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三、分组讨论交流。
四、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1.感悟一:帽子!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我的帽子丢在草地上了。
指名对比读句子,感受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启发想象:翔翔心里怎样?他在想什么?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问:在这之前他们什么心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发现帽子丢了前后不同的心情。
练习朗读。
2.感悟二:大家又爬上了山坡,帮翔翔去找帽子。
(1)结合第一自然段,理解“又”:此时他们一定觉得怎样?(累、渴)
(2)联想自己玩累时的感觉,说说如果你的帽子不见了你会怎样?
(3)练习读三自然段。
3.感悟三:孩子们追呀追呀,一直追到松树林里。
孩子们追到松树林里。
(1)对比朗读,感悟孩子们追的时间长,路途远,始终没有停下歇息。从而体会追回帽子的急切心情。
(2)指名朗读、评议。
4.感悟四:孩子们望望拖着帽子蹲在树上的松鼠,挠挠脑袋,无可奈何地下山了。
(1)理解“挠挠脑袋”:为什么挠脑袋?心里怎么想?
(2)理解“无可奈何”。想像一下翔翔走的样子,表演体会。
5.感悟五:
朗读6、7自然段。以读代讲,评议理解翔翔和小朋友着急的心情。重点体会:“几根”、“又细又长”、“举起、”“挑哇,挑哇,”等词所表达的心情。
6.归纳:
5
篇三:1 大海的歌
1.我要知道??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喜欢的段落。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
爱大自然的情感。
方案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看到大海我们就会想起蓝色的天空 碧绿色
的海水, 还有那金光灿灿的沙滩,美丽的景色立刻闪现在我们眼前。那好,让我们一起来
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方案二、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难道是海风的声音就是大海的歌声吗?下面我们就一块学习下这篇课文。
方案三、多媒体播放流行歌曲张雨生的《大海》听到歌声,我们会想到海滩、海风、海
浪、浪花。。。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大海的歌》,看看大海唱的歌声是怎样的?
伸展眼睛,眺望去,不见白浪滔天,但见渔帆点点,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
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
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喜欢它安静的样子,咆
哮的样子…… 望眼过去那开阔无边的大海,雄浑而苍茫,把城市的狭窄、拥挤、嘈杂全都
让我们同学们一同去感受大海,欣赏大海吧!
(1)有同一个主题;(2)各首写作的角度或重点不同;(3)每
首都能独立成诗。
2.古人描写大海的诗句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山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唐?李白)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长歌行——汉乐府)
1.组诗:指同一诗题,内
容互相联系的几首诗。组诗
的整体感比较强,特点是:
【知识全突破】 波纹、反映、仰头、翻滚奔腾、琴声、奏出、渔帆、睡觉、热闹。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 作者:张岐、刘饶民。 张岐:1929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螺号》、《渔火》,小说集《神秘的小岛》获1980年首届儿童文学奖。 刘饶民:(1922
—1987),山东莱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写给少先队员的诗》《海边的歌》《百子
图》《孩子们的歌》等。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要求:⑴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注意以下读音:波纹(w?n) 潮(cháo)声 仰(y?ng )
头 翻(fān)滚奔腾(téng )
穿梭(suō) 绽(zhàn)开 琴(qín)师 渔帆( fān) 鼾(hān )
声
⑵读完后回答:大海里的哪些景物在唱歌啊?
读后交流:
作者组诗3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描写大海的特点,它们依次为 :天和海
海上的风 大海睡了。写出了雾、云、波纹、潮声、浪花、渔帆、波浪、及月亮、星星。
1、 蓝色的雾 蓝色的云 蓝色的波纹 蓝色的潮声
例句分析:作者连用四个“蓝色”,描绘了了一个水天相接,天和海融为一体的“蓝色
世界”。四个“蓝色”既写出了海天的景色,有写出了作者欣赏大海时产生的联想。【波纹】:
水面上波纹。【潮声】:潮水的声音。
2、无边的海,像一面大玉镜。
例句分析: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海面比作玉镜,写出了大海的辽阔、平静的特点。
.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从课文的每一部分中,了解到大海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大海
有什么感情。
答案解析:《天和海》着力渲染大海神奇的蓝;《海上的风》描绘出大海千变万化
的动态美,《大海睡了》描写了大海的宁静。作者对喜爱大海,对大海有无比热爱的感情。
【基础随堂清】
1、基础训练营
一、音读得准、字写的好
cháozhàn yú shīgǔn téng tāo
( )声 ()放 ( )帆 ( )子 翻( )奔( )大浪()天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 水面上的条纹。( )
② 跳跃着奔跑。( )
③ 比喻罪恶、灾祸极大,本文指波浪极大。( )
④ 裂开。( )
⑤ 力气特别大的人。( )
3、我来寻对手(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翻滚——( )睡觉——( )仰头——( )
绽开——( )来往——( )奏出——()
答案:
1、潮 绽 渔 狮 滚 腾 滔
2、①波纹 ②奔腾③滔天 ④绽开 ⑤大力士
3、翻腾睡眠 仰望 开放 往来演奏
【初练身手】
一、哦,我来做小医生!(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琴(qínqíng)师
.
绽开(zhàn zhàng)
.穿梭(suō sōu)
.演奏(zòu zuò)
.乐曲(yuè lè) .映入(yìn yìng) .
二、花落谁家(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觉:①感觉②觉得、感到③觉悟④睡眠
1、大海睡觉了。()
2、狗的嗅觉很灵敏。 ()
3、我在教室里看书不知不觉天就黑了。 ()
4、请你自觉遵守纪律。()
闹:①喧哗,不安静。②发泄③吵,扰乱④开玩笑
5、他们俩早就闹翻了。()
6、闹什么脾气?有话好好说嘛! ()
7、星期天,商场里真热闹。 ()
8、图书室里禁止打闹。()
三、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照样子写句子
1、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觉了。
、2、海上的风是花神,它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
\
【技高一筹】
四、大显身手 续写《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 )
它一来,
就( )
积累感悟
1、我的积累:
在本课摘抄的好词句:
——————————————课外阅读中积累的描写大海的好词句:
2、我的感悟。
熟睡中的大海和海上的风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
答案:一、qínsuō yuè zhàn zòu yìn
二、1、④ /2、① /3、②/4、 ③/5、② /6、/④ 7、① 8 ③
三、1、植物在画画,动物在唱歌,大自然踏着春风走来了!
2、春天的风是雨神,它一来,就下起毛毛细雨。
1、我要
学会作者出海参观,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歌颂。
2、我要鉴赏本文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激发学生情感的好教材。 。
3、我要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
难点: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讨论一下“你想象中的‘万朵浪花’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利用课件出示各种浪花图,帮助学生理解。)对于“海上的风为什么会是琴师,大力士,狮子”的解决方法可仿照前面进行.(随着问题的解决抓住重点语句相机指导朗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相机指导朗读,并把自主识字的任务也放在了朗读的过程中。
语段品读
一、品读课文,体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