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想象作文2018-07-26 15:10书业网

篇一:浅谈如何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如何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作者:潘亚

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2期

摘 要: 想象力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特别是在初中的美术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尤其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置疑问并及时作出指导,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关键词:初中美术 想象力 绘画 教学

想象力的产生是依据我们生活的真实状况而进行不断扩充和创造的过程,可以说,想象力既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美术的学习亦是一种审美能力和思维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想象力来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帮助描绘和理解美术作品。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将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术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一、在设疑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知道,疑问和好奇是学生发挥想象的重要源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相关的教学环节设置疑问,让学生尽情的用自己的想象和理解来解答疑问。例如:在教学《奇特的视觉图形》这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中的太阳的颜色。结果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答案:他们有的在纸上画了黄色,有的画了红色,还有的同学认为太阳有好几种颜色。教师在得知学生的答案不尽相同后,可进一步提出疑问:太阳的颜色真的如你们所画吗?学生这时会感到非常地好奇,不停地与同学们讨论,提出各自的看法,教师在最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知道最终的答案,即太阳是由七种不同的颜色组成的。学生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知识储备。因此,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应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在每一次适当的时间,巧妙地向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不断思考、不断探究。当然,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尽管有的学生很多时候给出的答案看似天马行空,但那都是学生最本真的想象,体现了他们的思维创造力,所以教师不能去打断,更不能去批评,而是去鼓励、珍惜他们的想象成果。

二、在观察力的培养中发展想象力

认识和了解某项事情都要经过一定的观察,在观察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评析。而观察力不仅仅只是用眼睛看,局限于对表面现象的观察,而是要用心去观察更深一层的现象,从无到有,由浅至深。想象力不是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而是依托于对现象的观察;观察也不是肉眼所见的表面,往往需要添加想象力来使观察的现象更加饱满。可以这样说,想象力亦是对观察力的补充,其中融入了更多的情感体验。毫无疑问,深层次的观察更需要具备足够丰富的想象力,而想象力也需要不断地观察来加强。观察力与想象力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碰撞出更多地思维火花。特别是初中美术教学,教师更要注重观察与想象的融

篇二: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内容摘要】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应通过激发儿童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开发儿童智力。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儿童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儿童,尊重孩子神奇的幻想,来培养儿童的绘画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 绘画 想象力 培养

好奇和幻想是儿童思维的特征,也是儿童心灵纯洁天真的表现。他们可以“异想天开”,在成人看来似乎“荒诞不经”,对儿童说来,正是奥妙无限所致。因此,要指导儿童绘画,就要去发掘他们这种儿童审美的奥妙,从而培养好儿童的绘画想象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的方法着手:

一、奇思异想点燃想象

绘画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没有限定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的过程。我们绘画的最终目标是陶冶孩子的艺术修为,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对孩子的奇思异想排斥、批评,而应该在儿童的角度去欣赏、感受、体味其中的情感与智慧。在一次绘画想象创作《游太空》时,一个孩子画了一个白色的机械大鸟在空中展翅飞翔,鸟背上座落着未来的人类村庄,有绿树、有房子、有停车场,大鸟的前边还有一些漂浮着的房子,人们可

以通过空中的道路到那里去游玩。这些挂图颜色鲜艳,童趣浓厚,形式多样,充满儿童天真烂漫的气息,而且想象得古灵精怪,非常有意思。作品虽然怪怪的,夸张的,但绝不失为一张优秀的儿童作品。

二、生活素材挖掘想象

生活是个万花筒,许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素材都可以挖掘儿童这种天真纯洁的想象,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画出生活中最真、最善、最美的东西。如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电视新闻报道要把国宝熊猫转移,我要求一年级的小朋友画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一个小朋友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另一小朋友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写上“寄给大熊猫收”,还帖上一张邮票。真使人意想不到。

三、直观引伸启发想象

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创造的心理过程,直观引伸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第四册美术课本《森林王国》一课教学中,我进行直观引伸启发想象。在教学中,因人而宜,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理,以学生命题、教师填画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出题,他画了一个长方形,我就用彩笔给添成一幢漂亮、高大的楼房。另一个学生画了一个椭圆,我给添画上头、颈,竟成了一只昂首高歌、神气十足的长颈鹿,活灵活现地出现在黑板上,一下激起了学生们的绘画兴趣,

个个跃跃欲试。此时,我抓住时机给他们讲述长颈鹿身体的基本特征、形状及其画法和注意事项,并就下列问题展开讨论:长颈鹿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有哪些有趣的动作?在同学们兴趣盎然之际完成了《森林王国》一课的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并以森林王国为主题,引导他们在画面上画出多种动态的森林动物老虎、猴子、大象等等,并添画上森林的树木和景色,还根据森林动物的基本画法,启发学生动脑画出了一只只千姿百态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有的落在树杈上,有的嬉戏,有的觅食,有的高歌,并且添画上了茂盛的树叶和累累果实,颜色绚丽多彩,可谓五彩斑斓,充满情趣。

四、情景设置引发想象

教师是创设情景的主导者和调节控制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感知,对美术内容尽快了解,引发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小鸟的家》一课时,为了使学生了解鸟,鸟和环境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活跃思维,设置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的树丛被人们砍伐,只有光秃秃的山坡,小鸟的家没有了,怎么办呢?使学生明白鸟与大自然的关系,并采用欣赏录像或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动静结合,丰富学生的感官,增强兴趣,为画出丰富的画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五、故事配画诱发想象

讲故事对小朋友的吸引力特别大。教学中,我投其所好,让学生从故事中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古诗配画》一课中,我首先运用

教材提供的范例《月是故乡明》来指导学生如何大胆想象。接着,我利用古代画家的创作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宋朝一个皇帝赵倍招考画工,要求给‘深山藏古寺’这句诗配一幅画,当时不少人画的都是茂密茂密的森林呀,高大古老的寺庙呀,虽然绘画技巧都很不错,但并没有考取,而另一个考生却被录取了,原来呀,他的画面是这样的:一个和尚在井边挑水,一条石板小路伸入深山??”同学们的眼睛眨巴眨巴的,不一会儿,小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好像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六、卡通动画导入想象

想象在美术课中用得较多,往往能启迪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二年级《去太空旅游》时,我首先给孩子这样的一个想象空间:如果你去太空旅游,你想象一下怎样去?你希望看见些什么?问题提出后,孩子们马上说开了:什么驾驶宇宙飞船、火箭、飞行器、卫星去太空等等,还议论看见太空有很多星球,有的星球绿树成荫,环境很好,有的说外星人有三只眼睛,有的还说别的星球是机器人干活等等五花八门的想法。孩子天真又不拘一格的想象让课堂马上活跃起来,我再顺势出示有关太空的图片,给学生介绍太空知识,并简单示范飞行器的各种画法,肯定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把自己所想的用画笔画出来。这样的导入,既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点明了课题,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

七、儿童歌谣牵引想象

小朋友喜欢儿歌。教学时我运用这个特点,把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编成儿歌,加强教学趣味性,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读起来琅琅上口,易懂易接受。我以《我喜爱的动物》一课为例。我把动物特点归纳成生动有趣的儿歌:“小花猫,喵喵喵,蹬蹬腿,弯弯腰,又蹦又跳练功夫,乐得老猫胡子翘。“长颈鹿,真出奇,多像一架起重机,够树梢,不费力,吃着嫩叶甜如蜜”??听着听着,小朋友们浮想联翩,自然地想象出各种动物可爱有趣的形象来。

总之,只要教师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大胆想象提供催化与导向,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绘画想象力,培养出优秀的美术小天才。

参考文献:

1、《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祁冰 、王丽娜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1年第10期。

2、《通过绘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和创新能力》,齐云平,《美与时代》,2005年03期。

3、《论艺术想象力与绘画创作》,史河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篇三: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龙源期刊网 .cn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丰富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作者:宋邦辉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3期

摘 要: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则是一种高纯度的艺术教学。丰富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对于小学生绘画水平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兴趣;措施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65-01

小学美术是一门艺术。是艺术,就有不同于课程的教学方法。艺术讲究的是想象力,艺术缺乏了想象力就犹如鱼儿离开水要窒息。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则是一种高纯度的艺术教学。丰富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对于小学生绘画水平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从培养学术的美术兴趣入手

喜欢涂涂画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但这种兴趣是短暂的,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抓住兴趣点,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获得知识、表现艺术情感的欲望,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想象氛围。

1、猜谜激趣。如第十一册教材中《古诗配画》一课,我首先就以猜谜形式揭示课题,引入新课。“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不是我们第二册时学过的《画》那首谜语诗么?”一时,小手像雨后春笋一齐竖了起来。接着,我把课前画好的范画一出示,诗与画一搭配,学生思维就更加形象化了

,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帮助学生想象到了“古诗配画”的题意。

2、故事激趣。第八册教材《字谜画》一课,我先给学生讲一个《唐伯虎卖画》的故事:“……唐伯虎挂出一幅水墨画来,上面画着一只黑狗。他对围观的入说,这是一幅字谜画,谁猜对了,我就把这幅画送给他,可是很久都没有人猜中。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少年学生,他说:?我猜中了!?说完就一声不响地把画取走了,唐伯虎望着少年学生的背影哈哈一笑,说:?多聪明的小家伙!?”故事讲完了,有不少小朋友也猜出来是个“默”字,大家很自然地沿看“故事”导向的思路想象开了。

3、儿歌激趣。第一册教材中《我喜爱的动物》一课,教师课前编好一首儿歌,一进课堂就朗诵给小朋友们听:“妈妈带我上公园,各种动物真好看:大灰象喷水玩,小猴子荡秋千,熊猫戴上黑眼镜,孔雀展开大花扇……”听着听看,小朋友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在动物园里看到的那些动物。教师话音未落,大家都抢着说开了:“我也去过动物园,有很多很多动物,我最喜欢猴子,它们非常玩皮。”“我最喜欢长颈鹿!”“我最喜欢青蛙!”这样,小朋友们自觉地随着记忆进入了想象世界。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