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作文教案 (3000字)
想像作文
──《未来的学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启发学生自由地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有序地、重点突出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3.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大胆、丰富、新奇的想象,并指导学生有序地、主次分明地说和写。
三、课前准备
1.课前学生绘制自己心目中“未来的学校”构想图。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第二课时为写作及讲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是一切创造之源。”小的时候,我就曾经幻想过,如果我能够像小鸟一样,有 那样对翅膀,那该多好啊!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有一对翅膀,你想做些什么?(板书:想象)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最富有想象力的少年时代是在我们“舞水小学”度过的……
2.出示课件:“舞小”的过去,现在……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想一想、写一写未来的学校。(板书:未来的学校)
(三)启迪学生的想象。
1.过渡:再经过50年、100年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未来的学校又会是怎样的呢?
2.创设情境。(卡通课件,进入“未来”)
3.在音乐和导游的语言感染下,你仿佛见到了什么?
4.小组交流:把你心目中未来学校的样子说给组内的同学听。
5.学生自由地想象,班级交流各自的想法。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大胆设想以下方面:
(1)未来学校将会建在哪儿?
(2)未来学校学习的场所是怎样的?
(3)来来学校运动场是怎样的?
(4)你认为未来学校还应该有哪些建筑和配套的设施?
(5)你对未来学校的教师有哪些要求?
(6)未来学校学生怎样学习?
(7)未来学校会培养出怎样的学生?
6.讨论,交流:你觉得同学们的想象怎么样?
(学生评说。教师板书:大胆 丰富 新奇)
(四)指导学生完整口述自己设计的未来学校的样子。
1.学生出示自己绘制的未来学校构想。
2.指名上台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
3.全班交流评价:你们认为他说得怎么样?
(师相机指导并板书:介绍 有序 重点突出)
4.小组按要求口述交流各自心目中未来学校的样子,互相补充完善。(要求:有序、重点突出)
(五)写作练习。(教师巡查,相机指导写作)
《记一件小事》作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选择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学生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强德育渗透。
2.了解写一件小事要选材真实,内容具体,能够体现文章的中心。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构思和准确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在记叙一件事时,如何“把文章的内容写具体”是这次习作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内容】
1.作文题目:记一件小事
2.选材范围: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习作要求:选材真实、内容具体、体现中心
【教具准备】为了直观形象地使学生认识事物,浓缩课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这次习作需准备放像机、电视机、幻灯机等教具。
【课堂教学】
1.表演导入
请三位同学现场表演一个小节目,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指导审题
(l)通过题目,同学们可以看出对文章所写的内容有什么要求?(写一件事,必须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确选材
(l)指导选材:请同学们观看录像,看看发生在我们小主人公萌萌身边的小事,同时
思考每段录像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2)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观察、发言,我们明确了这次作文的写作范围,既可以写发生在学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写发生在家庭里的小事,还可以写发生在社会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写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还可以写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写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也能写你看到的、听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同学们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真实,希望同学们做到心中有事可说,有事想说,有事要说,有事敢说。
(3)讨论发言,开拓思路,指导选材。
4.写作指导
(1)出示幻灯,简介内容。
(2)出示例文,师生评析。
A.例文
为了代表学校参加全市的足球比赛,放学后,兵兵在校园里练习射门动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块。第二天,来到学校后,老师问兵兵是谁打的,他说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师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兵兵才承认了错误。
B.同学们看了例文后觉得好不好?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C.引导学生明确怎样才能把文章内容写具体的方法,记叙一件事,总离不开一定的人物活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能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
5.练习写作
(1)给学生5分钟的准备时间,运用教师教给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来。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评析。
6.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记一件小事》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记一件并且还是小事,选材要真实,文章的内容要写具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教师的这篇例文,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写好自己的《记一件小事》。
看图想象作文指导课教案
教学内容:仔细观察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画,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尽量把想到的内容写具体,写完后再加上个合适的题目。
教学目标:通过指导观察,引导学生围绕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引申开去。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联想和想象:1)从已有的生活体验想象开去;2)借助童话手法进行想象;3)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展开想象。
教学重难点: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多方面查找资料,运用以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借助童话手法进行联想和想象,对所观察的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时间:25—30分钟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多方面查找有关中国北京申奥的资料;
2、运用队日活动让学生交流讨论自己获取的资料,丰富自己的信息量,达到资源共享;
3、镭射投影仪、VCD光盘、CAI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
1 [录象]: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举国欢庆的情景。 提问:你知道刚才这个录象记录的是什么事件吗?
引入:是的,同学们,2001年7月13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绚丽的礼花映亮夜空,多少代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这历史性的时刻,值得我们用笔把它记录下来。今天,我们将以此为主题,上一节作文课。(板书课题)
2 自由读习作要求,思考: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2)题目有哪些具体要求?
[板书]:仔细观察 展开想象 描写具体 自己拟题
二. 指导看图:
1 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看图要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哪些观察的顺序?(复习旧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2 [课件]:展示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宣传画。
点拨:我们在《思维策略》训练课时学习了一个思维策略——自我提问自引导,并且在第5课《赤壁之战》运用了这种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宣传画,运用“自我提问自引导”的方法理解画面内容。
3 学生根据自己对宣传画的观察,自由设计问题,同学之间互问互答,以达到深入理解画面内容的目的。
4 点拨: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联想也很丰富,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奥申委对这一图案的文字说明。
[课件]:申办会徽的文字说明
5 过渡:读了“会徽说明”,我们对这张申奥宣传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过,这幅图画面虽然简单,却很抽象,内容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如果只是描写这些画面内容,文章就会显得单调不够生动,所以我们还应围绕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 展开想象:
1 [课件]:“新北京, 新奥运”彩图、口号及文字说明,点拨: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新”字的?它们有什么深远的含义?
讨论: 围绕这两个“新”字,可以展开哪些想象?
[课件]:想象提示:1)2008年的新北京是怎样的?
2)2008年奥运会的情景。
3)2008年,18岁的我。
2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其他同学补充说明。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小结展开 想象的方法。
[板书]: 1)结合生活体验;2)借助童话手法;3)选取阅读材料。
3 [课件]:回想过去——谈论现在——展望未来
点拨:在这篇作文中,我们除了想象未来发生的事情,也可以结合画面内容“回想过去”发生的事情,比如申奥成功以后人们欢庆的场面;还可以谈谈现在自己能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请大家结合刚才的讨论和老师的提示,想想可以写什么内容。
四. 编写提纲:
1 自己拟订一个题目,编写作文提纲。不会写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老师提供的材料。 2 展示学生提纲,讲述自己是如何构思的。
3 评价总结:这节课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运用这些方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下节课请大家根据提纲独立完成作文。
板书设计:
看图想象作文
仔细观察 展开想象 描写具体 自己拟题
1)结合生活体验;2)借助童话手法;3)选取阅读材料。
课后小记:
这次作文训练的内容是看图想象作文,所给的材料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画。因其自身具有夸张、简洁、含蓄、跳跃性等特点,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这节看图作文指导课,按照“情境引入——审题明意——指导看图——展开想象——编写提纲”五个层面来设计教学。首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和动力,通过再现画面形象所涉及的事件触发学生的灵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此情境引入。其次,在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后,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整幅画面。强调观察要有一定顺序,学生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是有序的,写起来才不至于杂乱无章。乌申斯基说:“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要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所以本教学设计选择运用“自我提问自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独立观察画面内容,设计提问,互问互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展开想象”是本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难点,这张宣传画画面内容虽然简单,却很抽象,其内涵是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如果只是描写画面内容,文章就会显得空洞不具体,这就要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表象储存,重新组合,构成新“意象”。
本设计重在教给学生想象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把握画面主旨,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止的画面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引申开去,想象成活动的形象,根据自己构思的需要及内心感受,把画面上没有的情节补充出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作文训练之外貌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 、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方法。
2 、学习人物动作描写的写作方法。
3 、掌握动作描写的外貌描写的手法。
教学重点: 目标 1 、 2
教学难点: 目标 3
教 具 :胶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2`
教师:同学们,我们写人物时,一般描写人物的哪几个方面?(指名学生回答)。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外貌和动作呢?(结合课文里人物外貌和动作描写来谈)
板书:外貌描写和运用描写
二、学习和应用知识 。 20`
1 .投影出示一例文,学生评价。
①学生看例文,感受例文对人物外貌描写。
②学生独立思考,在草稿纸上写写例之是如何描写人外貌的,得好的地方在哪里?然后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③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简评。
这篇例文成功在: ①描写顺序合理,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则从上到下。
②比喻运用得当,使描写更加形象。
③通过外貌描写较好地刻画了人物性格特征,把男子汉刚毅一亲情融为一体。
例文:(投影显示)
男子汉素描
他,中等个子。方正的脸,一头浓密的黑发又粗又短如同剌猬,让人感到不怒自威。额头上依稀可辨的皱纹,也许是他年纪不大却阅历较多,涉猎较广的证明。眉宇间,细长的眼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诱人的魅力,眼光时而犀利如X射线,仿佛能看穿人的五脏六腑;时而情如水,似乎积聚了全世界的温情。适中的鼻子如同一块凸出的磐石,而“磐石”右边的一颗形似顿号的黑痣,正好像是他那平常总像一扇大门那样紧闭着的嘴的一个忠诚的卫士。
2 .教师问:看了刚才的例文,你认为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再由教师明确:
①要抓住特征,忌面面俱到。
②除直接描写外貌外,可适当作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
③同一人物的外貌可多次描写,要注意描写的顺序和层次。
④要注意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
3 .①如果让你描写教师从教室门外走进课堂到正式上课这一过程一系列动作,你会怎样写?
②抽一学生描述,学生评价后,教师评价。
③教师明确:
◆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写
◆动作描写要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我们在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时应该注意, ◆动作描写的语言要简练、准确。
三、课堂写作 22`
1. 请学生写一段关于农民插秧的文字,注意要写出人物的外貌及其动作,表现出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
2 .学生独立写
3 .抽查 1-2 各学生读出小作文
4 .教师简评。
四、布置作业 :写一段人物外貌和行动描写的文字。 1`
说课精要,这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人物外貌和动作的描写方法,要在分析例文和亲自练笔中体会和运用。
写人记叙文——“外貌描写” 作文教案
课型:作文指导课
内容:写人记叙文——“外貌描写”
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及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目标:通过观察,掌握不同人的外貌特征;在不同的心情下,不同状态下外貌特征的变化。
3、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在不同角度观察人物的外貌的观察能力,通过写作训练与实践,掌握不同人物、不同心情下的外貌描写的技能。
4、情意目标:在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自己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掌握知识,在成功训练的心态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创新点设计: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目标,多角度精选例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用现代手段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镜观察生活,在比较求异中把握特征,教学民主,轻松和谐,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多角度的训练,引导学生敢说敢思,敢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一、揭题导入:
1、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要点:
(1)写人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类型。
(2)写人要选择熟悉或仔细观察过的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3)写人技能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揭题展标: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3、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营造氛围,诱发创新热情
1、请同学说一说你同座位同学的外貌。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放胆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的空间
1、了解观察不同年龄、职业、身份、性格、性别人物的外貌特征。
A、出示投影片(医生、军人、交警、教师、菜农、运动员等人)。观察投影片上不同职业的人,说说他们在衣着、神态等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B、读读例文,比较比较,想想年龄不同的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C、想一想,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如温和、暴躁、严肃、嬉皮笑脸等)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讨论)
2、师生归纳,小结:由于描写对象的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职业等也都不同。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著差异,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交流合作,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
1、投影或者录象。出示“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幅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2、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3、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例文2:钻心的疼痛又一次向她袭来……她两手紧紧抠住车厢,摒住了呼吸。她脸色白的像一张纸。冷汗把额头、鬓发都湿透了,紧闭的双眼已含满泪水,以致瑟瑟抖动的长睫毛像在水里浸泡着一样 ,紧紧咬着下唇渗出一缕血痕……)
(例文3:他真的发怒了,一张原本白净的脸涨得通红;额上静脉突起,眼睛瞪得圆圆的;牙齿也咬的嘎吱嘎吱地响……)
(例文4:他拼命忍住,紧闭着双唇,跟孩子似的把呜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挤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4、小结:外貌描写,不仅要写出特点,还要写出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因此,描写人物,更主要的是写好人物的神态表情,充分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五、外貌描写的作用。
外貌描写不仅可以用在写人的记叙文里,还可以用在写事、写景等记叙文里,细致的人物描写,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
六、命题写话,当堂训练。
1、请写一段话,介绍老师或者同学的外貌,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像。
2、播放录象:(班上张明同学、在体育运动会上100米短跑项目中飞快地冲过终点,获得了第一名)。请用一段话,对张明冲过终点后的外貌进行描写,注意表情要写生动。
七、即时评讲,反馈信息。评优激励,激发新的创新动机
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对写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
想象作文教案--编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
通过创编童话故事,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能有创意地表达想象中的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编一编童话故事,当一回童话作家。 (点击课件,出示天使画面)
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这两位小天使,张开想像的翅膀,闭上眼睛,飞呀飞,大家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巍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我们来到了——动物童话王国。
二、创编故事
(点击课件,出示动物画面)
1、大家看,这么多的动物聚在一起,有的悠闲、有的紧张、有的自在、有的不安,动物们可能在干什么?(能说一项就说一项,能说二、三项也行)
(日光浴、觅食、欢庆六一、看蚂蚁阅兵式、比本领、早锻炼)
2、动物王国正在搞什么活动呢?听森林广播站正在播一则新闻。(亲爱的动物朋友们,早上好!这里是森林广播站,现在为你播送新闻,我们动物王国一年一度的动物比本领大赛今天已经拉开帷幕,今年参赛选手之多,场面之火爆,大大超过了往年。首先上场的是大像伯伯和猴哥。)
3、哦,原来动物们正在进行比本领大赛呢!
首先上场的是大象与猴子,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比赛选手。
我们来当一回解说员,大家都知道体育节目的解说员——宋世雄吧,现在我们进行“赛世雄”活动。
4、解说前可加上什么呢?老师昨天布置大家收看了体育频道节目,节目中说:“各位观众……”每位同学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说(观众朋友,大家好,森林电视台为大家现场直播动物比本领大赛,首先介绍一下参加本次大赛的选手是……)
还有很多同学想说,请大家与同桌说说。
5、同学们,动物童话王国的动物可真多呀。任意选择两种动物,想想它们会比什么?同桌可以互相讨论。
你选的是谁跟谁比赛,比什么?(比美、比机灵、比赛跑、比爬树、比举重、比塔积木、比计算)。
6、根据自己的设想大胆地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做?(想一想)
7、把最精彩的一个比赛镜头把它画下来。如果比赛结果不分胜负,可画成连环画形式(一幅或两幅)(画一画),画好之后说一说童话故事。(说一说)
8、谁愿意把你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认真听,等会儿请你评一评。(评一评)
指名说故事。一个好的解说员还要学会评论,评一评,编得怎样?
9、找一个伙伴或老师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请老师帮忙指点,请教的时候注意礼貌。
三、自拟题目
1、同学们,我们给这个故事拟个题目。(以事情的内容为题,以事情发生的地点为题,以人物语言为题,以事情结果为题,以人物为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习作课的题目。
2、面我们就把这个故事编完整写下来。
3、同学们,动物王国的动物在感谢你们的指导,把这首动听的曲子送给你们。
四、编写故事
《记一件自己成功的事》教案诊断
(人教版第十册积累运用四 习作设计)
[问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的生活,选择一件成功的事情。
2、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情。
3、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能写出成功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1、读题目:写一件成功的事情
2、明要求:一是要写清楚成功过程,二是要写具体。
二、联系生活指导选材
1、指导讲述什么是成功的事情?(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其他方面。)
2、举例说明,指导选材。
三、指导列出提纲
1、讲解叙事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2、讲解叙事的重点部分内容:事情的经过要写具体。
3、指导列提纲:开头部分,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中间部分,要详细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写好生活细节;结尾部分,要写出自己的心情。
四、学生习作
五、批改作文、讲评作文(1、批改作文。2、选出优秀作文进行讲评。)
[诊断意见]
现在许多教师都是设计这种作文教案。然而,这种教案体现着“教师主体论”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来控制,程序僵化,形式死板,没有引发学生的情感思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我认为这样的教案存在着三个缺陷:
一、目标设计缺少情趣激发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起始“重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信心”。该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第一、二两条仍然强调的是写作内容与能力的要求,第三条涉及到“兴趣和信心”的问题,但在教案中落实不够到位。显然,这样教学目标不能统领现代的作文课堂教学,不能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中要关注习作兴趣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而该教案中只注重了习作内容的分析,没有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其实,作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方式是积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写作的活动中。诱导学生满怀激情、充满情趣、产生向往的快乐心态。
二、指导过程缺乏动态生成
该教案关注的是教师怎样教的过程,而不是关注学生怎样学、如何练的过程。教案教学模式是由“我教你写,你写我改”,“学生习作,老师批改”构成。显然,这种教师的单方面注入式教学,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背离了习作教学的规律。我们的作文教学指导,应该积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必须珍视学生自己独特体验,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人地位,必须巧妙地引导点拨。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追求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愚以为,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过程中应该做到“五导五有”:教师导源→使学生快乐地习作;教师导思→使学生习作活而有序;教师导悟→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导评→使习作的过程凸现发展理念;教师导练→使学生体验感悟生活有成功的喜悦。
三、评价手段缺失发展理念
该教案设计的评价,只是学生写,教师改,缺失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没有师生的合作与发展。该教案的作文评价只注重习作结果的优劣,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了学生习作过程的态度和情感体验,而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作文评价的环节是教师唱主角。在新课程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小学生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因此,作文教学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些表扬,就会多出一些习作天才;多一些激励,就会多出一些作文能手。
[改后教案]
习作题目:成功可以给人带来喜悦、快乐,增长见识和经验,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回
忆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当时有怎样的感受。比如,你学会了一项本领,解出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竞赛的胜利。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是怎样克服的。请从你以往的成功中选择一次写下来,要把这次成功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别忘了写出成功后的感受。
题目分析:本次习作训练要求学生写自己成功的一件事情。练习提示首先说明成功带给人的益处,然后要求学生回忆自己成功的事件和感受,回忆成功的过程,最后提出练习要求:一是要写清成功过程,二是要写具体。
设计理念:要引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习作来,就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张扬个性,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针对这次写作练习的教学设计策略有三条,一是注意激发学生的情趣,让学生拥有放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二是引导学生择取最能反映自己成功事例来叙述,形成生命的律动和个性的张扬;然后让每一位学生搜集一两篇描写成功的佳作,读中学写,开启大家的写作思路。三是强调“二次作文”,运用交流评议、形成性评价和习作展览等手段,鼓励学生认真修改,满足他们的“发表欲”。
设计特色:自主写作,抒写童真,描述童趣,放飞童心,表达童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习作指导过程
一、布置体验,积累素材。在教学前一周,布置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件事,如小实验、小手工、小帮手、小家务,或亲自买、卖一次东西等,注意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激发兴趣,交流体验。同学们,你最近做了一件什么事最开心最成功?能介绍给大家听听吗?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好吗。(分小组互相说,然后再全班说。比一比谁说的好,说的有趣,说的具体。)(教学策略:点拨情趣,交流体验,珍视学生自己独特体验,巧妙地引导学生述说自己的成功事例,以激发习作兴趣。)
三、拓展思路,引导体验。①详细回忆一下,你在做哪件事情上取得了成功,当时有怎样的感受。比如,你学会了一项本领,解出了一道难题,做成了一件小制作,取得了一次竞赛的胜利。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是怎样克服的。特别是做得最成功的细节和成功后的心情,要形象地说一说。(分小组互相说,比一比谁说的好,说的有趣,说的具体。教师及时点评,尤其要表扬能运用新鲜感的个性化语言表达的那些学生。)②为帮助学生克服选材的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事,无论大小,只要是成功的,都说一说,师生共同评论能不能作为材料使用。③讨论一下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表达的顺序以及如何抓住重点等。(教学策略:进一步引导体验,拓展思路,珍视学生自己独特体验,巧妙地引导学生完整地述说自己的成功事例的过程,破解习作难度。)
四、体验范文,自由习作。①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搜集到的成功范文,体会别人的表达方法。②自主拟题,打开习作思路。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尝试个性化拟题。(例:《我第一次———》、《我终于成功了》、《“哈哈!我终于明白了”》《真不容易啊》、《自找苦吃》、《好疼啊》……)③交流自拟的题目,欣赏及评点。
五、自主习作,表达真情实感。挑选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自己成功的内容,尝试写作。教师巡回,进行现场指导。(教学策略:①要学生乐于作文,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人地位。写什
么事,怎么写这个事,让学生做主,而不应由教师的情感来决定。②学生习作的时候,正是个别化教学最好的时机。教师应该提高巡视效率,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个别指导。)
六、交流评价,评议修改。①自行选择伙伴进行修改,找出习作中值得学习的文句,用波浪线划下来。写出好在哪里和为什么好,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启发。(教学策略:学生相互修改习作,是一个发现他人闪光点,弥补自己不足,取长补短的过程。也是一个现时的作者与读者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过程。)②推荐习作全班交流,并陈述推荐的理由,教师作及时的点评。找出亮点,放大亮点,评价激励。使学生明白别人写的好处,为什么好。引导学生借鉴长处,重新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要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可以是欣赏自己,也可以是欣赏同学;可以欣赏全文或比较出彩的一个段落,也可以欣赏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
七、评选最佳,成功激励。教师进一步评点,张扬写作个性,表扬有独特体验的亮点。尽可能多表扬。组织评选班级最佳(最佳小作家、最佳小先生、最佳小编辑、最佳小……)。(教学策略: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在认识别人的品质时,就开始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只有在他人的评价中,才能不断调整自我的评价。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自评,而且让学生互评。开始,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评价别人的习作,有时会在评议中甚至引发正义和冲突。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
【附:学生习作】我成功了
学校操场的一角,有一个爬竿架,高高地在上台几根竹竿。一下课男同学们便一窝蜂地奔向竹竿,在手上吐几口唾沫,一鼓作气爬上竿顶,又是把手,又是雕腿,好不得意地向女同学示威。女同学对爬上竿的同学又是羡慕,又是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