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作文 (3000字)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3、从两个角度出发,描写景色。
5、运用修辞手法、引用诗句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立足点,明确景物的方位和写景的顺序。
2、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出发描写景色。
3、写景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三、课时
三次课/六课时
(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3、从静态、动态两个方面描写景物。
4、运用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按照一定的写作顺序;
2、从两方面描写景物;
三、教具准备
1、一篇范文《花潮》
2、桃园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同学们,又是一年春始时,不知不觉中,我们又步入了春了怀抱中。想必细心的同学们一定早就捕捉到了星星点点的春的影子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
3、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和其他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4、过渡:当我们看到如此迷人的春景时,总忍不住想要表达心中对春天的喜爱。让我们一起赏析一篇关于春天优美的文章。一起感受春天的美吧。
二、 巧设案例
1、同学们花10分钟的时间好好欣赏一下这篇文章。并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这篇文章属于什么类型的作文?
(2)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3)在赏花的时候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4)从哪写方面描写海棠花?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5)找出文章中使用修辞手法的优美词句。
、 仔细观察
时间顺序
2、按顺序
写作要点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 整体到部分等
静态
3、两个角度如何更加生动?运用修辞 动态
3、根据板书,回答(3)(4)(5)个问题。
4、观察图片桃花园,描写一篇观赏桃花的写景作文,注意写作要点。
5、(1)引导学生从远看到近看,到身临其境时看到的不同的桃花;
(2)阳光下、蜜蜂停在上面时桃花静态的桃花,微风吹拂整片桃园的动态景色等
花潮(删减版)
李广田
昆明有个圆通寺。寺后就是圆通山。从前是一座荒山,现在是一个公园,就叫圆通公园。
公园在山上。有亭,有台,有池,有榭,有花,有树,有鸟,有兽。 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时枯枝瘦叶,并不惹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世界。
星期天,我们也去看花。不错,一路同去看花的人可多着哩。进了公园门,步步登山,接踵摩肩,人就更多了。向高处看,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真是“寺门尚远花光来,漫天锦绣连云开”。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大家都一口气地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后山一条大路,两旁,四周,都是海棠。人们坐在花下,走在路上,既望不见花外的青天,也看不见花外还有别的世界。花开得正盛,来早了,还未开好,来晚了已经开败,“千朵万朵压枝低”,每棵树都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微风中枝头上颤抖着说出自己的喜悦。“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是的,是一条花巷,一条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可是,这些说法都不行,都不足以说出花的动态,“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还是“花潮”好。古人写诗真有他的,善于说出要害,说出花的气势。你不要乱跑,你静下来,你看那一望无际的花,“如钱塘潮夜澎湃”,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地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像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而且,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谁知道呢,也许是花下的人语声,也许是花丛中蜜蜂嗡嗡声,也许什么地方有黄莺的歌声,还有什么地方送来看花人的琴声,歌声,笑声??,这一切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风声,天籁人籁,就如同海上午夜的潮声。
看着看着,实在也有点疲乏,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哪里没有人?都是人。坐在一群看花人旁边,无意中听人家谈论,有人说:“不怕花落去,明年花更好。”
好一个“明年花更好”。看着眼前的这片花海,自己也默念着这样两句话:春光似海,盛世如花。
阅读文章,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出标记。(只能用铅笔)
(1)这篇文章属于什么类型的作文?
(2)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
(3)在赏花的时候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4)从哪写方面描写海棠花?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5)找出文章中使用修辞手法的优美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