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C学习心得报告 (500字)
APC学习心得报告
一、 健峰感受
我于2008年8月27日来到健峰学校学习为期一个月的APC企业管理。目的是通过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知识,提高自已的工作品质,找出我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理清思路,把自已的工作做好。
这一个月的学习生活,非常的紧,但我觉得虽然累一些,但很充实,很久没有找到上学的感觉,感到很幸运。
这里的老师,都是台湾资深顾问,水平非常高,讲得很好。他们通过分组演,让每个学员有锻练的机会,而且经常通过考试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撑握。老师们讲课幽默风趣,风格很好,也很了解工厂的实况。
这里的助教及工作人员,热情饱满,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我感受尤深:他们对自已的工作安排得总是井井有条,助教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培训得非常好,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健峰的体制、文化能很快感染每一位学员,他们要求不管认识与不认识,见面相互问好,文明礼貌待人,学校的各项制度,我们会很快适应的。我们的内务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不得不敬佩学校管理的独到之处。这里军事化管理,能激发学员的斗志,让每个人都难以忘怀的。
二、 学习体会
1、 原来对管理一词认识很浅,通过学习,知道管理就是组织个人或一定的群体,以标准化为基础,按P.D.C.A.模式不断循环改进,以达成管理者目标的一切活动。
2、 我们共学习了四周,主要学了四册讲义。
第一册主要内容:全面质量管理(TQM)、QC七大手法、基本统计方法 第二册主要内容:日常管理、P.D.C.A.、管制图、全面生产保养(TPM)、5S 第三册主要内容:品管圈、QC-STORY、抽样检验
第四册主要内容:ISO9001、ISO14000、OHSAS-18001
以上所学内容用于企业各阶层:
3、 日常管理
● 定义:日常管理就是使部门的日常业务能有效转动PDCA管理循环的意
思,对于单位每天的日常工作皆能依PDCA原则很习惯地实际动作。 ● P.D.C.A. 八分法:
PLAY: (P1)目标计划 (P2) 达成目标的方法
DO: (D1)教育训练 (D2)实施
CHECK: (C1)查检过程(C2)以结果来诊断
ACTION: (A1)应急措施 (A2)再发防止措施
● 日常管理体系图
● 定义
管理力:PDCA转动的顺畅与否
领导力:要看P、C做得好不好
执行力:要看D做得好不好
改善力:要看A做得好不好
竞争力:要持续改善的能力
● 管理活动---维持、改善
PDCA的动力是“C”,真正现实中是CPDA。转动的地基是“标准”,有效动作是标准化,每一个人要做好自主管理,自已主动去转动PDCA。
企业五大任务:品质(Quality)、成本(Cost)、 效率(Demand\Delivery)、
士气(Morale)、安全(Safety)
a. 维持是是遵照标准从事工作并针对结果的异常状态,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
状态,使实力能稳定地发挥出来,此为管理活动的基本。
b. 改善是打破现状、创造变化、提高实力、将目标放在较现在水准高的地方,拟定达成计划并确实执行,当然要随时掌握实施结果,若有反效果或无法达成目标情形,则须再深入检讨,采取处置措施。
c. 不管是维持或改善活动,皆须转动PDCA管理循环,而且能自主性地转动PDCA从稳定中求发展,如此单位的P.Q.C.D.S.M的实力能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管理能力也能不断地进步。
4.品管圈(QCC)活动
QCC活动一般分为问题解决型(维持)和课题达成型(改善),一般来讲问题解决型现场最常用的。
“现状把握”通常用查检表列举数据
“要因分析”通常用柏拉图和鱼骨图找出问题所在解决办法
“对策提出”往往会改动原有的工作标准
“对策实施”是个过程,常常返复改动才会达到目标
“效果确认”是PDCA中的“C”环节,可用推移图。这个环节常常被忽略,
这是重要的过程
“效果维持标准化”实际上就是把改动的工作标准规范到ISO标准中,这也
是常常被忽略的环节,这是PDCA中的“A”部分
“反省及今后做法”是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是PDCA又一次的循环
品管圈活动常用的是QCC七大手法:查检表、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
(鱼骨图)、推移图、散布图、管制图
4、 基本统计方法
●
● 定义: 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与推论统计分析结果之科学方法 意义:基本统计方法是用来判断、推定产品合格的科学方法,是进行制 程管制的科学手段。
● 主要内容:
A.母集团与样本群体及统计术语
B.直方图的演化结果-样本统计量的正态分布
C.计量值与计数值的检定与推定
D.样本统计量的正态分布的演化结果-管制图
● 说明:
A. PDCA中的“C”常用到统计方法
B.我们要做好“C”,首先要收集数据,完后才能进行统计分析,但我们一定要养成收集数据的习惯,不能要进行分析了,再去找数据,这往往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我们应也应收集一些看拟不重要的数据,但也许有一天会用到,甚至会有惊喜的发现。这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态度。
C. 测定值=真值+测定值+抽样误差
精密度:测定值间之变异值的大小,常以母标准差δ表示
正确度:平均测定值与真值间之间的差异值
5、 管制图
● 制程即是产品制造的过程,是决定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环节。
制程变动是造成产品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制程变动的原因有两类:偶然原因和异常原因。前者是设备本身性能,一般不易除去;后者一般是由5M+1E异常造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管制状态的制程,是可以避免而且必须除去的。而5M+1E异常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作业标准或未按标准作业引起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管制图是ISO9000运行的有效手段。
● 制程能力的好坏取决于5M+1E :
Man(人)、Machine(机)、Material(料)、Method(法)、Measurement(测量) + Environment(环境)
而5M+1E设定的是否合理通常可用管管制图体现出来
● Cp、Ca、Cpk
Cp:反映了样本特性数据的精密度,其值越大越好
Ca:反映了样本特性数据正确度,即样本特性数据的平均值与规格中心
值的差距,其值越小越好
Cpk:真正反映了样本特性数据合格性,其值越大越好
● 制程能力不足时,我们要进行制程解析,即做异常分析和改善分析,直到进入管制状态,再形成标准化,进行维持工作。所以说制程管制始于标准化,终于标准化。
6、 全面生产保养(TPM)
目前公司运转负责生产,保全做设备保养,没有做好预防保养,经常因坏车影响品质和交期。而TPM闸明保养的目的在于QCDMS,不是为保养而保养,是TQM的一部分,是以生产操作人员为主,保养人员协助的体制。只有提高员工主人翁的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我们要做到TPM,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 今后做法
1、做教育训练,首先改变观念 让员工真正理解PDCA、日常管理、品管
圈、ISO9001 等,让他们从心里认为这方面的工作是非常有用和有效的,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主动做事的欲望
2、从自已负责的工作范围入手 实际演练QCC,做日常管理,老旧的
ISO9000中的部分内容应及时加以修正,使我们的工作标准化
3、不断收集各种数据加以分析 练习掌握QC七大手法,试着加以运用到
提升品质方面
4、做好5S工作 由原来静态的5S逐渐向动态的5S努力,提高员工的素
养意识
四、结束语
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提升工作品质。我想学成后回来,任
更加艰巨,会有许多工作需要我们去落实,还差得很远,永远有改善的空间。 感谢元济公司能给我这次受训的机会,感谢健峰学校授予我无价的知识!
染场:李国成 200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