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双控研究生就业方向

研究报告2020-10-14 18:33书业网

篇一:东北大学双控考研面临的四大问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东北大学双控考研面临的四大问题

考研伊始,对于考生来说总有很多的疑问,如何解决这些疑问,是对每个考生能力的考验。本文总结了东北大学双控的考研一些常见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控即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属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国家重点学科。

一、东北大学双控考研有哪些方向?

院校每年的专业研究方向可能会有所变化,因而需要以院校每年最新公布的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为准,需要登陆院校的研究生院官网或研究生招生网查看,招生专业目录一般每年9月份公布。

据东北大学2013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研究方向为:

(01)复杂工业过程的智能建模、控制与优化;

(02)过程监测、诊断与安全控制;

(03)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

(04)复杂系统综合自动化;

(05)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控制。

二、东北大学双控考研考什么?

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一般每年的1月份举行,时间为全国统一。初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东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初试科目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9自动控制原理。

复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复试为院校自主规定。复试科目需要查看各学院的相关通知安排。

三、东北大学双控考研参考书目有哪些?

院校有指定参考书目,初试参考书目可登陆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查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初试参考书目为:

《自动控制原理》王建辉清华大学2007年;

复试参考书目需要登陆各学院官网查看招生复试参考书。

四、东北大学考研复试线是多少?

据东北大学2013年考研复试分数线,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属于工学,分数线总分为315分,单科分为45分和75分。

第 1 页 共 1 页

篇二:双控的学科介绍与研究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测量技术等,研究系统的建模、分析、控制、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为交叉学科,不同的大学该学科均有不同的侧重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是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控制理论是学科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控制工程是学科的背景动力和发展目标。本学科的智能控制方向主要包括模糊控制、专家系统、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等方面的研究,特别强调的是上述方法的交叉及其在工业过程控制方面的应用。故障诊断方向主要研究当控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时,仍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且满足规定的性能指标。利用获得的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在线监测及故障诊断,根据系统的运行状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使系统工作在最佳状态。鲁棒控制方向主要研究被控对象参数变化后,控制系统仍能稳定可靠的工作,并在某种意义下保证系统的最优性。信号处理方向主要研究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问题,包括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滤波器的设计,自适应滤波器、噪声抵消器、小波分析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研究运动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运动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理论方面,利用各种数学工具描述系统的动静态特性,以建模、预测、优化决策及

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在应用方面,将理论上的研究成果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相结合,形成各种新型的控制器或控制系统。研究内容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工程设计与实现技术的多个层次,应用遍及从工业生产过程到航空航天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等极其广泛的领域。 离散控制理论在计算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

研究方向 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采用结构分散化方法研究复杂系统的建模与控制问题,以结构分散化模型为基础,研究新的系统辨识理论和新的控制方法。智能控制理论研究与应用:在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等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多种智能方法综合应用的集成智能控制算法。

计算机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的生产过程和控制对象,研究采用DCS、PLC、等控制设备,构成低成本、高性能、多功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理论及其应用:通过对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环境下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从决策到控制的全过程优化。

所学课程:随机过程、计算机测控网络系统、工程中的矩阵理论、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实时嵌入系统、企业信息综合集成技术。矩阵论,泛函分析,线性系统理论,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系统理论,智能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系统辨识与建模,随机过程与随机控制,离散事件系统理论,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机器人控制

Good morning!I'm XueJun . Majoring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 I'm really glad to be here.

Maybe you wanna know why I choose to be a graduate student,I asked myself , too. I think thi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for college students like me,going on study or going to work. I have thought about it over and over,and I made this decision discreetly. At first, I like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ampus. And at present, I think I am not be competent to get ideal position owing to lack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bility. So further study is still urgent for me. I must seize this chance for self-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is competitive modern world. I hope I can form a mor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ontro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my parents also respect and support my decision.

I alway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I think this is a great advantage of mine. I believe a good attitude is essential to success. And I'm a considerate person. I often find some tiny changes or differences which are neglected by others. So maybe I'm not the most suitable to be a leader in a research project, I must be a good a useful assistant. I'm good at communication. In my view,it's very important in a team cooperation.

At last,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is chance.

That's all. Thanks!

《遗传算法——理论、应用与软件实现》,王小平、曹立明编着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一版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遗传算法的经典应用和国内外的新发展。全书共分11章。第1章概述了遗传算法的产生与发展、基本思想、基本操作以及应用情况;第2章介绍了基本遗传算法;第3章论述了遗传算法的数学基础;第4章分析了遗传算法的多种改进方法;第5章初步介绍了进货计算理论体系;第6章介绍了遗传算法应用于数值优化问题;第7章介绍了遗传算法应用于组合优化问题;第8章介绍了遗传算法应用于机器学习;第9章讨论了遗传算法在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第10章讨论了遗传算法与人工生命研究的相关问题;第11章介绍了遗传算法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现代鲁棒控制基础

姜长生 (作者), 吴庆宪 (作者), 陈文华 (作者), 王从庆 (作者)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鲁棒控制的基本理论,论述了系统时域中的h∞控制、系统频域中的鲁棒控制、频域中的h∞控制、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矩阵方程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等。全书内容丰富、由浅入深、论述严谨、深入浅出,并配有与内容密切结合的例题和习题,便于读者理解和自学。

本书不仅融入了作者多年来从事研究生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也包含了作者近几年来的科研成果。

本书可作为信息与控制类各专业的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各专业研究生参考,还可供信息与控制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高等学校教师、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高年级学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系统时域中的鲁棒控制

1.1 摄动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1.2 区间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1.3 鲁棒极点配置

1.4 带观测器系统的鲁棒性

习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时域中的h∞控制

2.1 预备知识

2.2 时域中的h∞控制问题

2.3 系统的h∞范数

2.4 状态反馈的h∞控制

2.5 h∞滤波问题

2.6 输出反馈的h∞控制

第三章 系统频域中的鲁棒控制

3.1 区间多项式稳定性

3.2 系统的奇异值分析与设计

第四章 频域中的h∞控制

4.1 频域中的h∞控制问题

4.2 结构奇异值

4.3 youla参数化问题

4.4 模型匹配问题的解

第五章 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

5.1 lyapunov稳定性定理

5.2 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5.3 系统的无源性与耗散性

5.4 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

5.5 非线性系统的h∞的控制

第六章 矩阵方程和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双控研究生就业方向)解

6.1 矩阵riccati方程的求角

6.2 离散矩阵riccati方程的求解

6.3 矩阵lyapunov方程的求解

6.4 离散矩阵lyapunov方程的求解

6.5 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求解

篇三:双控专业的简历模板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