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正作业(100字)作文
精选作文:订正作业(100字)作文
今天,数学老师把大练习册发下来,我没有看,就和同学去玩了。放学后,一回到家,爸爸妈妈看我的大练习册,真让我感到大吃一惊,从来都没有错过这么多的题目,我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毛病。
江西宜春宜丰县宜丰县新昌镇第二小学一年级:伍慧欣
篇一:你的作文订正了吗?
你的作文订正了吗?
——实施小学生习作有效订正的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 有效的作文订正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作文教学“重指导,轻订正”的现状,笔者提出了“有效订正”这一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旨在通过强化订正意识、同化订正要求、落实订正方法等有效策略研究,使孩子们都能在订正作文的过程中学会作文,锻炼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
【关键词】 习作 有效订正 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由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考虑和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有效的作文订正是作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一、学生习作订正现状
日前笔者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看到叶老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首先得算算,四五十本作文本全都给‘精批细改’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把作文本发还学生就完事了吗?假如学生不完全理解你的用意,岂不就是白费?那就还得给四五十个学生说明为什么这么改,这又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教师办得到吗?即使办得到,可是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未必就能转化为作文的实践能力,因而下一回作文又那样写了;那岂不是照旧要给他‘精批细改’,再来个循环?再说,任何能力的锻炼总是越频繁越好,而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而中小学的作文每学期不过五六次,有些学校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加起来也不过十次光景。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文的辛劳说,实在太重了。尽管费心费力,总收不到实效,于是来了‘徒劳无功’的共同感慨。”
读完这段话,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精批细改,学生草草一翻;教师指指点点,学生进进出出。可是往往这样“呕心沥血”出来的作文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步,亦或是就像叶老说的学生听了教师这一回的说明,知道了该这样写不该那样写然而下一回作文还是老方一贴。所以我们得实实在在问学生一句:“你的作文订正了吗?”这里的“订正”当然不是只停留在错字、病句的修改。
当然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缘故。经过调查,我们发现现在学生在自己订正作文的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误区:
(1)不仅仅是学生对待自己作文的订正抱着若有若无态度,有的老师也存在着这样的心理,有的则较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认为改作文是自己的事。
(2)学生自改作文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大部分只停留在错字、病句的框架内。
(3)缺少合作,甚至是羞于以自己的文章示人。
(4)教师对作文自改缺乏有效地指导、调控和评价。
二、习作订正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让学生自己订正作文呢?“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成形”。改文章的效果从某种角度上说并不比写文章的效果差。“修改作文”是写作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工序”,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写成之后,自己看,优点何在,毛病何在。眼光渐高,笔下渐熟,定会写出好东西。”“文章不厌千回改,佳作常自次中来”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作文自我订正是小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我们的《语文新课标》中就也有这样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习作订正的有效策略
针对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通过强化订正意识,同化订正要求,落实订正方法的策略来提高学生作文自改能力,从而提高写作水平,提升语文素养。
(一)强化订正意识
一般来讲,学生作文之后不愿修改,一是不会改,二是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反复讲清修改文章是师生共同的事。凡学习写作的人,写一篇文章不可能一写就完全正确,有的意思不顺,有的文字不通或有错误,都要认真修改。当然,简单的说教可能很难让学生理解、接受。因此,为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订正作文的重要性,我是这样做的:先利用班会课发下一张白纸让学生写出主动修改作文的好处。再让学生收集有关作家、诗人、著名人物或身边人物主动修改文章的例子(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王安石锤炼“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故事等)以及名言,在每天的语文课前三分钟交流。后一个星期的班会课上让他们讨论好处后,我再发下纸,让他们再写下好处。结果发现通过以上做法,学生对主动修改作文的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明白了这一点,学生自己订正作文就更积极主动了。当然要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意识仅仅靠这一两节课肯定是不够的,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也应该注意时时强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认识。
(二)同化订正要求
学生订正作文不仅是学生学习态度的体现,更是学习品质的培养。而良好的学习品质又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订正作文的重要性,更要培养他们订正作文的良好习惯。一般来说我会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三点要求:
1.正确审题,着眼全篇。一提到作文订正,有的学生可能就认为这简单,不就是看文中有没有错别字,病句嘛。于是一动笔就埋头于词句的修改中,对作文整体的失误却没有察觉,这样做是本末倒置,无益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面对已起草好的作文,我们应先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看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新意,看所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2.订正错别字、漏字、多字,修改标点等情况,尽量做到语句通顺、书写
规范端正整洁。做到这一点是作文订正的最基本也是最起码的要求,而初学写作的人常爱堆砌辞藻,滥用修辞,过分追求文辞的华美,并以此为荣,夸示于人。其实,文章的美并不在于用了多少修饰语,有多少名言警句,而是要看它词句是否通顺,表现是否合理确切,因此我们在修改作文时应先求“清通”,使作文文从字顺,简洁明了,在此基础上,再对语言进行适当的加工润色。
3.推敲润色文字,调整结构,深化主题。对一篇文章,要从中心、内容、段落结构、字词句各方面都进行评析和修改,不是轻易能做到的。因此,学生开始修改时,要强调夯实基础,做好保底工程,然后再考虑中心是否正确、鲜明、集中,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典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通顺等;最后才要求推敲润色文字,调整结构,深化主题。这样层层推进,降低了订正难度,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当然,这些要求并不是在一次作文修改时都要面面俱到,除基本要求每次相同之外,根据不同的作文要求,重点训练其他一、两点即可。
(三)落实订正方法
作业订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古老”的环节。其他的作业发生了错误要订正,我们的作文当然也要订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做这项工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精心组织学生训练,让学生置身具体的教学过程,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领悟理解和掌握作文订正的精华所在。故针对学生作文订正存在的问题,通过自身实践总结,我们提出并在班里实施了这些作文自己订正的方法。
1、范改引路,授之以渔。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的权力首先应属于作者本人,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养成自己修改的能力。”在学生乐于修改以后,老师还必须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即“授之以渔”。
(1)示范订正
每次作文收上来,教师不要忙于下笔批改,而应把学生的作文浏览一遍,根据习作训练的要求,概括出主要优点,找出存在的共性问题,然后有针对性进行范改引路,教之以法。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作出样子。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修改作文时,教师要下水示范,由易到难,秩序渐进,带着学生走一程,让他们从老师的范改中领悟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
教师可选择某个学生某篇习作中典型的片段投影出来,引导学生通过读、议,找出错漏的地方,说说修改意见;教师用彩色笔在原文上修改,着重说明修改的
理由和方法。如在校运会结束后,我要求学生写运动会的一个场面,其中有一个学生这样写:“八百米跑比赛非常激烈(漏用标点)(缺少主语)在跑道上你追我赶。他们都跑得很快,观众不停的(错别字)喊‘加油’(漏用标点),都愿望(用词不当)本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于是我便选定这一典型片段,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方面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理由。这样,学生通过范例,在老师引导下发现问题,找准“修改点”,领悟该改什么,怎样改,为什么这样改。经过多次范改,反复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修改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
(2)点拨修改
教师在批阅全班作文时,根据这次作文的要求,把学生作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划出来,稍加提示性批语,如:“这里能写具体点吗?这些词语用得准确吗?”等。然后引导学生对照作文要求,读读、查查自己的作文,想想老师画的符号,参照老师的意见,自己动脑筋修改。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订正,经历这“发现——修改——提高”的三个过程,能有效地提高他们自改作文的能力。比如六年级上册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小学语文自主订正作业的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自主订正作业的研究总结 白云区穗丰小学 谢文星
时间飞逝,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本学期《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自主订正作业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扎实开展活动,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1.回顾与梳理
新的一学期又到来了,《生本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自主评价作业的研究》课题组迎来了一些新的成员,大家都围坐在一起,对这个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及前期所开展的一些活动做了一次回顾与梳理。、
2.计划与分工
我们还一起商讨课题组的活动安排。大家各抒己见,纷纷出谋划策,共同制定本学期的课题计划,显示了三小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每个人都主动要求每一次活动自己要负责的板块,展现了三小教师的自主。
3.交流与学习
这学期我们还一起交流了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困惑,比如学生对订正作业的认识还不够,自主订正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只重视订正的结果,轻视订正的过程。并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探讨中,研究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研究成果。
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课题组的成员们认真地在各自分工的领域上展开课题实践。大家对自主订正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有了自己的想法。束晨一老师和金婷婷老师还分别撰写了课题相关论文。束晨一老师的论文《自主学习 共同进步》、《学会学习 自主订正》都分别获得了
短短的一学期很快过去了,,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将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力求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篇三: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数理化作业做错了,教师会让学生订正,学生也会自觉去订正。这种学习习惯有效地防止了做错的习题再发生错误的现象产生。学生作文也有错误发生,或审题错了,或主题错了,或材料处理错了,或字写错了,或句子有语病了??一篇作文,教师批改讲评之后,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觉得万事大吉了,其中的错误和缺憾,学生自己恐怕都没有想,便束之高阁了,最多写几句“作文后记”,大多也是应付之作。下次作文,同样的毛病照出不误,几次作文,甚至几年作文下来,作文水平未见明显提高。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滞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忽视作文的订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每次作文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作文技巧,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巧不可能完全掌握,作文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之后,教师虽有详细批语或作认真讲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没有重新实践(即订正)环节,学生还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并准确运用作文技巧,形成自己的作文能力,以后仍有可能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我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会遇到这种现象。
我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修改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作文订正这一环节,作文修改这一训练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被放弃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向数理化教师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养成认真订正的好习惯。
学生要订正好作文,就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评,仔细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就能养成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至于写一篇扔一篇,连教师的批语和讲评也不认真看,不仔细听,每次作文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培养和强化作文订正意识,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少数同学马虎作文的坏现象,因为写不好要订正,“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唯有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作文。
作文的订正当然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把错题从头至尾做一遍。照搬这种方法,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而且还会淹没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可以把作文订正内容分成:①常规内容,包括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等,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③材料处理,包括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等。④结构安排,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等。⑤开头结尾。⑥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
根据订正内容和每次作文的要求,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该生的作文能力和本篇作文的情况)确定一个学生具体的订正内容,可直接在原文上订正修改,也可偶尔重新作文。订正后的作文,教师还应批改给分,肯定成绩,激发写作的兴趣,并进一步发现该生作文过程中的难点,给予点拨指导。
篇四: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
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江苏省如东县中学
龚建新数理化作业做错了,教师会让学生订正,学生也会自觉去订正。这种学习习惯有效地防止了做错的习题再发生错误的现象产生。学生作文也有错误发生,或审题错了,或主题错了,或材料处理错了,或字写错了,或句子有语病了??一篇作文,教师批改讲评之后,教师也好,学生也好,都觉得万事大吉了,其中的错误和缺憾,学生自己恐怕都没有想,便束之高阁了,最多写几句“作文后记”,大多也是应付之作。下次作文,同样的毛病照出不误,几次作文,甚至几年作文下来,作文水平未见明显提高。笔者以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滞后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忽视作文的订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每次作文要求学生掌握一种或几种作文技巧,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这些技巧不可能完全掌握,作文中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之后,教师虽有详细批语或作认真讲评,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但是由于没有重新实践(即订正)环节,学生还是不可能真正掌握并准确运用作文技巧,形成自己的作文能力,以后仍有可能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我相信许多语文教师都会遇到这种现象。我们常说,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修改在学生作文训练中的地位是谁也不能否定的,但由于我们忽视、甚至是放弃了作文订正这一环节,作文修改这一训练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也被放弃了。因此,我们有必要向数理化教师学习,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作文订正意识,养成认真订正的好习惯。学生要订正好作文,就必须认真听教师的讲评,仔细研究自己的作文,这样就能养成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不至于写一篇扔一篇,连教师的批语和讲评也不认真看,不仔细听,每次作文都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培养和强化作文订正意识,还可以有效地杜绝少数同学马虎作文的坏现象,因为写不好要订正,“过得了初一,过不了十五”,唯有认认真真写好每一篇作文。作文的订正当然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把错题从头至尾做一遍。照搬这种方法,学生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允许,而且还会淹没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我们可以把作文订正内容分成:①常规内容,包括行款格式、错别字、标点符号和病句等,这是每次作文都必须订正的内容。②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③材料处理,包括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等。④结构安排,包括过渡衔接、记叙顺序、说明顺序、论证结构等。⑤开头结尾。⑥表现方法,包括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根据订正内容和每次作文的要求,以及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该生的作文能力和本篇作文的情况)确定一个学生具体的订正内容,可直接在原文上订正修改,也可偶尔重新作文。订正后的作文,教师还应批改给分,肯
定成绩,激发写作的兴趣,并进一步发现该生作文过程中的难点,给予点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