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中国何时会加息

优秀范文2019-01-12 10:01书业网

篇一: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美元加息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全球经济包括美国经济刚刚微弱复苏, 甚至在没有通胀、且明显通缩的环境下,为什么美联储却要毅然加息? 由于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国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联储加息的冲击。美联储加息对于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哪些?中国如何应对美元加息?

关键词:美元加息 汇率 债务链条 货币体系

一、美元加息的原因及目的

在正常情况之下,只有在通胀过高,社会投资过剩的情况下,当局才会考虑加息,以抑制通胀和投资。很显然,美国目前根本没有这个条件,美国的通胀率才1%左右,社会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基建和制造业。更何况美国还有大约18万亿美元的债务,加息会增加美国的负担,那为何美联储还要加息?

(1) 确保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确保美债债务链条永续是美联储加息的根本原因。

因为越是危机期间, 黄金对美元的挑战越强烈, 而危机缓和后, 美元加息以恢复信用的动力就越强大,以史明今,逻辑并未变化。当前维系美国金融体系的基石-美元受到了挑战,只不过这次美元的竞争对手不是黄金而是人民币。

20(转 载于:wWW.cSsYq.cOM 书业网:中国何时会加息)08年的经济危机撼动了全球对美元的信用, 美国需要通过加息恢复强势美元的信誉;加息本身会带来美元汇率的上涨,全球资本回流选择持有美元计价的资产同样也会推升美元。

美元的危机也是美债的危机,当美元不再拥有信用的时候,美债的全球避险资产的作用也将不复存在,而当美债的资金逐步撤出时,美债借新债补旧债的债务链条将断裂、美债收益率提高后美国联邦政府融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是无法承受之重。我们看到越频繁的美国债务上限危机,美联储就有越强的加息动力。因为加息后的资本回流会流入美债,从而压低美债收益率。

(2) 控制持续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扩张,舒缓未来通胀压力

二、美元加息对中国的影响

(1) 外汇市场

美元利率变化对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有重要的影响。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国存款收益增加,迫使全球资本回流,进而导致我国短期内资本流出压力加大,进而带来汇率贬值压力,而汇率贬值压力又可能进一步促使资本流出。

但长期看人民币不存在大幅贬值空间。理由有:一、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资本进出相对可控。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将越来越经得起国际风雨的检验,我国国际收支结构会保持长期稳健。三、美国目前经济增长势头并不强劲, 此次加息主要是为了控制持续大规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扩张,舒缓未来通胀压力,加息步伐和幅度不会过快过强。四、国际的长期投资资本仍旧看好对中国的投资项目。因此外资仍旧会源源不断流向中国 ,流出的只是短期的以套利为目的投机资金 ,对长期的资本流动不构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加

息对于中国的跨境资本流动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会非常凸显。

(2) 外贸市场

因为美元升值,人民币相对贬值。对向美国出口型企业极大利好,向美国进口

的企业利空。但由于人民币除对美国的其它国家来说是升值。整体上不利于中国的出口企业。利于进口企业。赴美留学、旅游、购物、代购短期内需求减少。

美联储重启加息进程,美国市场融资成本加大,对房屋信贷规模的挤压力度提

升,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行可能性较大。对美国房地产降温作用明显。而随着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下降,赴美置需求提升。

(3) 股市、债市

短期内热钱不断向美国流进,抽调中国股市、债市的一部分资金。对股市、债

市短期来说是利空消息。但是由于美元加息的消息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利空压力已经释放一部分。由于心理预期,股市、债市在美元加息的当天表现良好。

(4) 房地产市场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国内,受美联储货币政策影响不大。国内

楼市的主力依然是庞大的刚需和新城镇化带来的巨大购买力。伴随高净值人士和投资人群寻找风口赴美置业,中国资本流出会给房地产业带来一定负面冲击。但整体而言对国内楼市供需、价格趋势影响有限。

(5) 大宗商品市场

一般而言,如果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是用美元标示

的,所以当美元升值的时候,大宗商品(包括黄金)的价格就下跌;当美元贬值的时候,大宗商品的价格就上升。

美元和大宗商品之间存在下述关系:1、从整体上看,美元和黄金成负相关关系

2、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是影响大宗商品和美元关联性的重要原因 但是美元对大宗商品长期走势的影响会逐渐软化。

如果未来的加息节奏符合甚至超出预期,意味着美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复

苏,从而带动原油需求的增长,对需求弹性本不强的原油来说将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油价在美国需求增加的支撑下逐步走出低谷。

美元加息会增加新兴国家的债务成本。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有着郑重的美元债

务。更高的美元债务成本或意味着新兴市场经济增速会放缓,而新兴市场本身是近年来大宗商品需求增长的主要来源之一。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体表现不好,原材料需求依然非常疲弱。

综上所述,美元加息可能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长期处于低点。无论是对美国还

是中国普通民众,他们将会迎来一个更为低廉的能源供应时代,以及金银等贵金属不再那么贵的阶段。大宗商品的最需求来源于中国。美元加息在大宗商品市场在有利于中国经济。

(6) 增加中国的债务成本,致使中国外汇资产缩水

中国是美债的最大持有者,美元加息会压低美债收益率。这无疑会让中国持有

的美元资产缩水。中国一部分企业背负大量外债,这些外债多数以美元计价。美元加息造成美元升值,负有外债的中国企业债务成本大幅上涨,增加债务违约风险。

短期看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宏观经济有一定影响,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但长期

的利弊影响还是主要取决于美联储接下来的加息进程。

三、如何应对美元加息

1.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一,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下流出,鼓励国内企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第二,稳步推进人民币离岸市场建设,加强人民币境外循环体制。第三, 合理定位人民币国际化目标,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国际化规模。

2.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中国实体经济

市场存在资金配置的垄断,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存在严格管制,民间借贷市场没有充分竞争,导致中国实体经济中融资成本过高。因此,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需要推进差别化货币政策和促进银行体制改革,构建起普惠广大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

3.坚持推进一带一路政策,把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落到实地。

正确处理一带一路的内生动力与合作共赢、陆路推进与海路拓展、官方推动与民间参与、理念引领与挑战应对等多重互动关系。在"十三五"规划中,继续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精神,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材料,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提高行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大连民族大学:侯松

篇二:中国历次加息

2007年12月20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

0.18个百分点。

2007年9月15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7日(周一)沪

综指上涨109.21点,涨幅2.06%。深成指上涨280.67点,涨幅1.54%。

2007年8月22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内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响,早盘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股指早盘震荡走高,在金融、地产股的轮番推动下,沪深两市先后刷新历史高点。沪指涨幅0.50%,成交1621.98亿。 2007年7月20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7月23日周一两市大幅跳空高开,沪市开盘报4091.24点,上涨32.39点,深市开盘报13615.30点,上涨197.34点。两市大盘高开高走单边震荡上行,做多人气迅速聚集。截至收盘,两市共成交

2351.1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

2007年5月19日 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5月21日,沪市开盘:3902.35点,低开127.91;报收4072.22点,涨幅1.04%。 2007年3月18日 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低开后大幅度走高,开盘2864点,收盘3014点,突破3000点,全天大涨2.87%,随后一路强劲上行至3600

点。

2006年8月19日 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周一开盘后,沪指开盘低开至1565.46点,最低点1558.10点,随后迅速反弹收复失地,收盘至1601点,上涨0.20%。 2006年4月28日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调0.27%,提高到5.85%。28日,沪指低开14点,

最高1445点,收盘1440点,涨23点,大涨1.66%。

2005年3月17日 提高了住房贷款利率。沪综指当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

作反弹后,沪综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点。

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均上调0.27%。一路下跌中的沪综指继续大跌

1.58%,当天报收于1320点。

1993年7月11日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调到10.98%。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3.05

点。

1993年5月15日 各档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项贷款利率平均提高0.82%。

首个交易日沪指下跌27.43点。

中国上调准备金率

2010年5月2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5月1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暂不上调。 受上调存款准备金政策影响,沪指大幅低开49点,盘中一度逼近2800点,两市下跌个股近7成,盘面上,医药板块逆势上扬,黄金、智能电网和通信类股逆势小幅走高。地产板块重挫近4.6%,其中万科大跌

4.49%。银行中板块跌幅近2%,期货类股抛压沉重,西藏、IT等板块弱于大势。

2010年2月12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对股市影响: A股市场小幅增高,开盘后股指快速上攻。银行、地产股集体飙涨。午后开盘,两市一直维持窄幅震荡格局。大盘波澜不惊,但是个股却暗潮汹涌。区域板块全线爆发,新疆、西藏、海南、天津板块强者恒强,板块平均涨幅均超过了2%。两市个股普涨,仅百余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量较前一个交易日放大。

2010年1月18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对股市影响:受存款准备金今日起上调影响,两市早盘低开,银行、券商等金融板块全线走低。午后市场继续维持早盘的震荡蓄势态势,地产股有所活跃;受消息面刺激,世博概念、迪斯尼板块等题材股也因利好刺激纷纷走强。临近尾盘两市双双翻红,然后展开窄幅震荡盘整态势,沪指再度站上10日线

2008年6月15日和25日 分别按0.5个百分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到17.5%

2008年05月20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16.5%

2008年04月25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16%

2008年03月25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15.5%

2008年01月25日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15%

2007年12月25日 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到14.5%。 2007年11月26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到13.5%

2007年10月2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3%

2007年9月2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2.5%

2007年8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2%。

2007年6月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1.5%。

2007年05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到11%。

2007年04月16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10.5%

2007年02月2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10.0%。

2007年01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提高0.5%,达到9.5%。

篇三:中国央行意外加息 金价暴跌36美元触及两周低点

中国央行意外加息 金价暴跌36美元触及两周低点 肖磊:央行加息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2010年10月20日 00:11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字体: 中 】

中国央行的举动与美国不同,每次除了“意外”,还会有“惊喜”。就在各类专家基本都倾向于中国年内不会加息的一片预期声中,央行先是提高准备金率,接着又在今日宣布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虽然是情理之中,但却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面对严峻的楼市调控难题、通货膨胀压力,加息并不是唯一的调控办法,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逐渐明朗的前提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民生等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而将GDP增长有所淡化,这就意味着靠货币刺激去加速经济上涨的政策必须改变,进而偏向于稳定物价,降低资产价格泡沫,为经济改革提供稳定的基本面。加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从货币政策方面证实了这一点。

意料之外:

就在美国中期选举冲刺阶段,众多议员揪住人民币汇率不放的前提下,中国突然提高利率,将会打击美国市场对经济前景恢复的预期,以资本市场为主要导向的美国经济将受到一定冲击,这更加不利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谈判”,加大美国在这一事态方面的冲动行为。

好事:

加息给整资本市场带来了众多不确定因素,这正是好处所在,之前因融资成本骤降、实体经济环境恶化而继续“转战”股市、楼市、大宗商品的资金将有所放缓,有助于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有效互补,而避免出现一边倒或“二元化”的趋势,在大势方面起到了“维稳”的作用。

对各领域投资的影响:

股市,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短期来说,将加速股票市场的分化走势,有助于消减过热效应。而本次加息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后续的跟进措施是温和的,股市的上涨势头不会改变,但如果年内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加息,股票市场所承载的压力将会放大; 楼市就不用说了,如果本次加息有很多理由,那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或许是其中最关键的一个;

黄金作为全球性避险资产,中国加息将削减黄金的避险效应。在央行加息之前笔者已专门就这一问题做了预测,中国一旦收紧货币,黄金首先会面临抛售的压力。

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会在短期内作出反应,但长期来看,由于美元的贬值势头有增无减,大宗商品价格中期上涨的压力依旧很大。

至于央行下一步会采取何种举动,笔者认为,近期中国货币政策的导向主要会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合理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尽可能的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扬、稳定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顺便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作者系世元金行高级研究员

2005年7月21号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cn/viewVideo.action?keyVideoID=6939

美国财长宣布推迟公布人民币汇率报告

.cn/viewVideo.action?keyVideoID=8584

关于人民币复汇率

1981——1984年 官方1美元=1.5元人民币;贸易结算价:1美元=2.8元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与利率的关系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