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不系安全带的隐患
篇一:隐患!开车时司空见惯却攸关生命的细节
隐患!开车时司空见惯却攸关生命的细节
开车打手机,双手不扶方向盘,穿高跟鞋开车等等,对许多驾驶员来说,这些事似乎已经司空见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正是因为驾驶员们在这些细节上的疏忽,为行车安全留下了诸多隐患。
向车外抛掷杂物
自从买了车以后经常发现,一些司机开车时向车外吐痰并且在开车的过程中随意将垃圾扔出车外。“那天有一个出租车司机在等红灯,突然,他摇下车窗,把一口浓浓的痰吐了出去,我当时恶心得要吐。”读者李女士气愤地向记者表示,有些人把自己的车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却随意向车外抛弃废弃物。比如有些人车里明明有烟灰缸,却偏要将烟头弹到车外。“最令人感到恶心的就是向车外吐痰,有些司机不光趁着停车随意吐痰,更有甚者开着车还随意向外吐痰,常常会吐到行人身上,真是不讲道德。”李女士说,虽然这些行为并没有违反交通法规,但是很影响城市形象,也暴露出一些司机的素质低下。
支招:“车主应该尽量在车里留一些塑料袋(最好是纸袋)统一处理车内的垃圾。”读者吴女士建议,对于一些不自觉的司机,应通过重罚的办法让他们收敛一下。
开车时接打手机
如今,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大家似乎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开车打手机似乎成为再正常不过的事。“我那天在经三路正好好开着车,原本在旁边车道上直行的一辆桑塔纳轿车突然靠了过来,要不是我反应快,赶紧打了把方向,肯定就跟那车碰上了。”提起这事,张先生就一肚子火,“前面的人在干吗?”等他超车赶上去一看,是一个男司机边开车,边打手机,还悠闲地聊天呢,全然不知刚才差点引发的事故。记者随机采访中也发现,不少车主对开车使用手机无所谓:“不就接个电话吗,能有啥事儿!”“谁都知道开车接电话挺危险,但有些电话很重要,不接不定会耽误多大的事呢。”一位车主如此解释开车打手机的无奈之处。
支招:对于开车打手机的现象,一位读者在来信中建议,车主可采用车载免提或者蓝牙耳机接听电话,但一定要尽量缩短通话时间,不要开着车打手机聊天,如果电话很重要必须要接听,车主尽量把车停靠在路边,等车辆停稳后再接打电话。
开车不扶方向盘
开车时,要打手机就避免不了单手扶方向盘的情况,如果是开手动挡车,再加上换挡,很容易出现双手都不扶方向盘的情况。“开车在路上,经常可看到有些司机左手接打电话,右手挂挡,不用手扶方向盘。”车主王先生表示,这些司机可能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开车技术水平够高。但如果这时车速过快,路面出现坡、坑颠簸时,手不能把握方向盘而偏离方向,交通肇事概率极高。
无论驾车技术有多好,驾龄有多长,驾车时只用单手握方向盘,例如边听手提电话边开车、边抽烟边开车等坏习惯戒不掉的话,很容易在遇到转弯或突发事情时,引发交通事故。 支招:正确的方法是双手时刻不离方向盘,保持最警觉的驾车姿势,就算是开手动挡车,右手一换完挡后,亦要立即握回方向盘,确保汽车方向时刻都在自己的双手操控之下,以策安全。
开车着装不适宜
开车又不是去健身馆,有必要准备套开车服吗?但是开车时,由于服饰造成的车祸比比皆是,比如高跟鞋带来的危险。由于高跟鞋把后脚的支点抬高,无形中增大了踩制动踏板的力度和角度,驾驶员有时需要踮着脚尖去狠踩踏板,才能达到正常踩踏的制动效果。因此,一旦发生紧急事故,高跟鞋将可能带来很大危险。还有些女士为了漂亮,开车依然长发飘飘,这会直接影响到驾车人观察左右路况,引发刮碰事故。此外,随着天气渐渐转热,一些男士图凉快穿着拖鞋开车,有些司机甚至光着膀子开车,这些行为严重危害了一个城市的道德素
质。
支招:建议女士在车内备一双便于驾车的平底鞋,同时,开车时把头发扎起来。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只对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违规开远光灯等少数陋习可以依法进行处罚,其余的则只能进行口头提醒和依靠司机的自觉。驾驶员不要不把细节当回事,抱着侥幸心理,等遇到事了,后悔都已来不及了。建议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尽量要遵守驾车准则,并且要注意开车道德。
篇二: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成因分析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论述了交通安全意识及其特征,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行为表现及其社会危害性;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安全意识淡薄的形成原因,并提出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驾驶员;安全意识;行为;原因;措施
1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及其特征
所谓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于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现象的感受及其所采取的态度的总称,是一个泛义综合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们对安全问题的心理状态,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1)
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是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安全准确而清醒的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驾驶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驾驶道德、操作技能,对道路交通法规的遵守以及交通安全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包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健康意识;事故严重、灾害频繁的风险意识;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超前意识;行为规范、技术优先的科学意识;时刻注意安全的警觉意识。反之,则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及弱化的表现。
根据其特点,交通安全意识分为初级、高级和超脱三层境界:(2)(1) 初级境界:它是以不发生交通事故为准则。人们主要关注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而致力于采取措施,抑制交通事故发生;(2)高级境界:就是在参与交通活动时,不仅注意自身和他人的交通安全,而且时刻规范自己的交通行为,自觉维护交通秩序;(3)超脱境界:不但具有高级境界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而且能从社会角度考虑交通安全的全局性问题。它是自尊自爱意识、大众意识、遵章守法意识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象征。
2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2.1 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表现
意识决定行为,交通安全意识影响和支配着驾驶行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必然引起交通违章行为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表现繁杂多样,超负荷运转,疲劳驾驶;超速行驶,无牌无证驾驶,遮挡、涂改号牌,闯红灯,转向不打转向灯,违章超车、会车,违章挤道、占道、抢道、逆向行驶,开车不系安全带、聊天、打手机等等;这些交通违章违规行为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交通部门对交通肇事死亡的主要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驾驶员超速行驶、违章占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违章超车、酒后驾车、疲劳驾驶、违章会车、逆向行驶和纵向间距不够9种交通违章行为是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是最主要 的,占23.13%,其次是疏忽大意,比例达21.86%,疲劳驾车的比例为13.11%,还有违章驾车、判断错误和违章停车所造成的事故也占有一定比例。
2.2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
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违章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它严重威胁着交通安全,也给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严重后果。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2009道路交通事故情况,本年度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死亡人数高达67759人,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频繁多发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与稳定,妨碍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是对家庭的伤害和破坏,甚至造成人亡家破;二是给社会造成很大负担。由于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社会福利部门增大了工作难度,加重了社会负担;三是引发社会治安案件。个别驾驶员因为违规违章受罚心怀怨恨,无故闹事,扰乱社会秩序;四是引发民间纠纷。发生交通事故后,因误认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不公而产生过激行为,有的会触犯法律,走向犯罪道路。(3) 交通事
故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应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和重视。
3 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形成原因
造成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二是内在的个人因素影响。
3.1 社会环境因素影响
3.1.1 交通违规违章现象在社会上普遍存在,很多人见多不怪并产生"从众心理"。最近修订的交通安全管理法,加大了对违规违章的处罚,交通安全管理部门也依法加大了查处力度,交通违法行为得到一定遏制,但各种违规违章现象还是普遍存在,时时发生,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违章违规现象的社会普遍性也使一些驾驶员错误地认为"法不责众",产生一种"从众心理",不考虑个人对交通安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的"骨牌效应",对社会的交通安全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违规违章行为"久治不愈"的结症所在。
3.1.2社会尚未形成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交通法规还未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习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交通安全问题还没有真正引起人们普遍的高度重视,交通法规的贯彻落实还没有完全到位。在某些驾驶员的心目中,交通安全只是一句口号,是职业的一种提示,是培训中的一句教导,是宣传中的一幅标语,是培训教材中的一个符号,除此之外并没有在具体行动中体现任何价值和意义。社会上不少人对各种违规违章行为也是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听之任之,不纠正,不制止,有的甚至明知可预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会危及到人身的安全也无动于衷。诸如此类的近似于麻木的思想,助长了驾驶员交通违法的歪风习气。
3.2 驾驶员个人因素影响
3.2.1法制观念不强。有些驾驶员交通违法并非不知法,不懂法,而是法规意识淡薄,明知故犯。对遵守交通法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甚至错误地认为"法规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不出事,就是好样的",无视法规的严肃性。
3.2.2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观念缺失比一次交通违章更可怕。驾驶员职业道德出现偏差,就会改变行为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如:开"英雄车"、"斗气车"、"霸王车",不觉愧疚,反感到某种英雄式的自我满足;在随便停车而引起交通堵塞时,不觉难堪,反行若无事地享受其"言行自由";在弄虚作假逃避了交警检查处罚时,不羞愧改过,反因认为手段高明而自鸣得意。(4)
3.2.3社会责任感缺失。驾驶员职业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乎着人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有的(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开车不系安全带的隐患)驾驶员缺乏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应有的珍惜和尊重,缺乏对国家、集体、家庭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有的责任心和高度负责精神,开起车来,把责任、安全、家人统统抛脑后,任所欲为,不计后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缺乏安全意识、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3.2.4 安全与利益关系不清。交通安全关系到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安全意识淡漠就是对生命的淡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懂"皮之不存,毛何附焉"的道理,摆不正安全与利益之间的关系,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甘冒事故风险超载、超速;为蝇头小利不惜以个人或他人的生命财产作赌注,以违章作为实现价值的"捷径",甚至有"要想富就不能将交通法规顾"的错误观念。
4.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方法及措施
提高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首先要加强驾驶员的法制和安全教育,组织驾驶员定期学习交通法规,强化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事故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驾驶员的道德文明教育,使驾驶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文明驾驶的良好习惯。遇事要遵章守纪,礼让三先,理解和尊重别人,保护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安全;三是要加强驾驶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增强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让驾驶员明白自己所承担的维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的重任和保障交
通安全的社会责任。时刻把"安全第一"放在心上,坚决杜绝一切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行车安全;四是加强驾驶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驾驶员的情绪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如发现驾驶员有影响行车安全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及时疏导,消除不安全的心理隐患,保证驾驶员的身心健康;五是要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管理出安全,管理降事故,要加大安全监控设备投入,完善安全监管措施,扩大监管范围,加大监管力度,消除监管的"死角"和"盲点",预防和阻止违章违规行为的发生。
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不断努力,长抓不懈,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实现交通安全,不单单是驾驶员一方面的问题,需要人们的广泛参与和配合,需要人人从自我做起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需要安全交通,社会呼唤安全的驾驶员,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安全、文明的交通环境。
篇三:郧西交警:23天抓拍549起驾车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
龙源期刊网 .cn
郧西交警:23天抓拍549起驾车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
作者:李茂康
来源:《驾驶园》2015年第10期
8月17日起,湖北省郧西县对驾车不系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实行电子监控自动抓拍取证。截至9月10日,抓拍取证已过23天,据郧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统计,全县电子眼抓拍驾车不系安全带违法共有549起。
随着郧西城区陆续增设更新升级电子监控设备,自动抓拍各类交通违法。从8月17日开始,县公安交警部门的电子眼开始对不系安全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自动抓拍。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不系安全带的,处50元罚款、记2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道路上驾驶不系安全带的,处以50元罚款,不扣分。
据市公安交管部门统计,从8月17日至9月7日,全市公安交管违法录入系统抓拍的不系安全带违法行为共有1052起,其中城区343起,县市709起。在十堰城区,负责东片区交通管理的交管局直属一大队录入量最多,达到111起;在县市大队中郧西大队最多,达到449起。
随着对驾车不系安全带处罚力度的加大,如今在郧西街头发现,和未开罚之前相比,司机驾车不系安全带的现象少了很多。很多司机也坦言,其实开车系安全带不仅是遵守法律.更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
经调查发现,自从郧西城区对驾车不系安全带开罚以来,绝大多数的哥、的姐只要一上车,第一件事就是系上安全带,在郧西抓拍的549起违法行为中,的士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