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1000字
篇一: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儿—我眼中的传统节日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重 要途径。在中华传统节日中春节是最具代表性、庆祝方式最隆重、节日 气氛最浓郁的节日。
关键词:民俗;传统节日;春节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随着时间的沉淀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的节日文化就是众多文化中独具意义一种。春节在众多传统文化节日中又最为重要,它是最重大、最热闹、最具文化内涵的节日。那么在如此之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春节保留至今并成为众多中华传统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必存在其独特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本文就以春节特点以及新时代下春节活动现象的调查所体现出的春节那些永远都不会散去的年味儿。
一、春节的特点
(一)全民性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凡是中国人每当春节的到来都可以庆祝节日,享受节日氛围和乐趣。无论是男女老少,无论是身处何地,无论是远在他乡,无论是身份地位的贫贱高低,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华侨同胞都会在春节到来之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庆祝这一盛大的节日。春节期间,农村各家各户已经休息开始准备来年的耕种,城镇里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学校都会迎来春节假期。各大卖场、超市会打折促销以迎接新年的到来。大街小巷间也都挂满红灯笼为春节增添了更加欢庆祥和的节日气氛。每家每户都开始紧锣密鼓的置办年货,将自己的家重新打扫布置一番。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在外的子孙儿女都会回到自己的父母长辈身边陪伴他们,使其享受天伦之乐,感受家中的温暖和幸福。举家团圆,在一起闲聊一些家长里短,分享过去一年的喜悦和收获,展望新年的到来。在国外的游子即使不能回家,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爱国之情,来和所有的中国人一起共度新年。
(二)永久性
“中国的传统节日甚多,最重要的有7个,即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和重阳节。”其中春节为各种节日之首,表现了其地位的重要性。春节在漫长的历[1]
[1]王玲. 张克复. 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 2012(4)
史长河中,经过各种朝代的更替、时代的更新而从未消失,更表现了其历史悠久、经久不衰的特点。古时春节专为代指节气中的立春,后改为以农历正月初一为伊始的新年节日。据史料记载春节至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汉朝未统一之前就早已存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将农历正月初一设为岁首,由此春节沿用至今。在任何时期和情况下老百姓都从未停止过过年,每家每户从小年开始都开始张灯结彩,外出务工着无论春运的大潮多么汹涌也要抢一张车票回家过年。尽管社会快速发展,科学迅猛进步,春节的文化习俗都不会消失,反而春节的文化习俗活动正以更加多面化的形式随着时代的潮流迈进。这些活动永远都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富强,民族繁荣昌盛的祝愿。
(三)持续性
纵观国内外的各种节日,春节是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根据传统习俗腊月二十三即为“祭灶日”开始到持续到新年的正月十九都属于过年时期,其中以除夕、初一最为热闹,是过年的高潮。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依据传统民俗都会又这种各样的活动,如祭灶、扫尘、守岁、拜年等。丰富多彩的节日内容和传统习俗使春节成为了最具有持续性的传统节日。
二、春节的新形式、新载体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经济的繁荣昌盛,人类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春节民俗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从形式和载体两方面都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载体都与现代的科技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碰撞。
(一)新形式
当今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速度迅猛,与以农耕时代为主的古时生活方式早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继承传统节庆文化时,不断地创造出一些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过节方式。”而如今的春节文化生活方式更是出现了创新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由于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需求,也更加注重精神追求。追求精神享受和身心愉悦已经是春节过节时期一种新的习俗文化风尚。春节之前各个单位都会组织团拜活动,以单位的形式组织成员们相聚一堂,增进彼此间友谊。除夕夜一家人相聚在一起除了游戏聊天、吃年夜饭,看春晚也同样必不可少。自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出现至今,“春晚”已经成为了除夕夜人们必须享受的视觉盛宴。人们有了多种多样的自己更加喜欢的方式来欢度春节,利用假期年轻人约上三五好友一同到健身房锻炼、去图书馆充实[2]
[2]李荣启. 陈亦水. 中国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 2012(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家乡的年味1000字)(5)
自己、去电影院看贺岁大片。更可以同家人一起以唱KTV、滑雪、登山、旅游等。2016年2月13日北京市旅游委称,春节7天假期,北京接待旅游总人数达918.6万人次,比去年同比上涨1.9%;旅游总收入4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化,当代人过传统节日也更加重视娱乐休闲、轻松快乐、愉悦身心。
(二)新载体
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进入高科技信息化时代,这些高科技手段在我们过年时以新载体的模样走入了我们的民俗文化中,使古老的春节文化活动更加有生命力。新载体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过年时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庆祝活动的多样化。
春节期间,拜年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民俗礼仪。随着时代的变化,拜年的形式也出现了变化。互相交换礼物,寄送新年贺卡、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等都已经平常不过。如今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QQ发消息互相贺新年送祝福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中推出的虚拟红包更加全民参与,人们互相发着红包恭贺新春。在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也同样加入了“集齐五福抢红包”的活动。“抢红包”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民庆贺新春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王玲. 张克复. 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12(4)
[2]李荣启. 陈亦水. 中国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 2012(5)
篇二:故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
穿着厚厚的棉衣 掮起沉甸甸的行囊 伴随滚滚的人潮 踏上漫漫的归程
跨越万水千山 不惧旅途劳顿 任凭风霜雨雪
阻挡不了回家的脚步
千百万张面孔 闪烁着热切的眼神 不同的行囊 装着同样的期盼 回家过年
瞧一瞧家乡的沧桑变迁 闻一闻故土迷人的芬芳 品一品家乡美酒的醇香 听一听亲切无比的乡音
一幅幅春联贴起 火红的灯笼挂上 熊熊的灶火烧上 喷香的碗碟端上 爹娘将乳名唤起 激情的爆竹点燃
在年味浓浓的故乡 游子的心儿 蘸满甘甜的蜜汁 融化在浓情的海洋
篇三:家乡的年味实践活动反思
家乡的年味实践活动反思
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全新的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胡欢迎。它仿佛是一种催化剂,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空间,使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着、探索着、体验着、创造着。在这次“家乡的年味”的教学活动中,体会最深的应当是教师,而受益最大的应当是学生。
反思之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有人说:学校课堂不仅是知识和实践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教育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人的价值体现,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这次“家乡的年味”活动课教学,我们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更让学生获得丰厚的人文修养——对家乡文化的了解、积累,对各个领域的探索,对社会的关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活动前,学生了解了家乡的人文、地理、历史,了解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因此,学生们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拍了一些照片,搜罗春联,帖窗花,做家务,买年货这个准备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吸收、积累本土优秀文化,丰富“内存”的过程。 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了解了很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与很多亲朋好友交流,亲自参加劳动,明白身边司空见惯的生活原来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热烈的过年气
氛更让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我们的文化构建紧密相连。在长久习惯了在课堂里通过文本阅读来学习的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耳目一新,原来课外的很多东西其实也是我们构筑精神家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的观念与做法。潜移默化中,学 反思之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所以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在校学习只完成文化知识的积累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让教育走出课堂,让校园、家庭、社会共同发挥教育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所以我们要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我们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给学生带来了广阔的学习及展示的空间,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或方式,选择方式,有的拍了食物照片,有的拍了风景照片,有的拍了全家福,孩子们有的自己动手帖春联,自己剪窗花。很多帮着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获得一手资料,最后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们的自觉学习的能力、提高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和口际交际能力,还能够锻炼孩子们各种实际生活能力,为自己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展示了孩子们富有个性的学习。
总之,在实践中我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充分的了解。我欣喜的感到,改变学生接受式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差的现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方良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任重而道远。我们将迎难而上,不断反思,积极摸索新的教学经验,使孩子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