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医改
篇一: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名单
全国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名单
一、综合医改试点省份:
第一批:江苏、安徽、福建、青海
第二批:陕西省、上海市、浙江省、四川省
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名单如下:
第一批(17个):辽宁省鞍山市、上海市、江苏省镇江市、福建省厦门市、山东省潍坊市、广东省深圳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安徽省芜湖市、安徽省马鞍山市、河南省洛阳市、湖北省鄂州市、湖南省株洲市、贵州省遵义市、云南省昆明市、陕西省宝鸡市、青海省西宁市、北京市
第二批(17个):天津市、浙江省绍兴市、浙江省宁波市、福建省三明市、广东省珠海市、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太原市、吉林省长春市、江西省新余市、海南省三亚市、重庆市、四川省南充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第三批(66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吉林省延边州 辽宁省本溪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乌海市 河北省邯郸市 山西省运城市
山东省威海市、东营市 河南省焦作市、濮阳市 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安庆市、黄山市、滁州市、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 池州市、宣城市 江苏省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泰州市 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 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 湖北省武汉市 湖南省长沙市 四川省攀枝花市、广元
市 江西省鹰潭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贵州省贵阳市 云南省玉溪市 广东省东莞市 海南省儋州市 陕西省延安市 甘肃省白银市 青海省海东市、海西州、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果洛州、玉树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
收集整理:甘肃武威张兴坚
2016年4月28日
篇二: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新医改制度下公立专科医院的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公立医院医改)体制的深化改革,公立医院面临着更多生存的挑战,但是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在新医改制度下我国公立医院要顺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明确发展方向,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为以后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体现医务人员的自身价值,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在我国现阶段而言,公立医院的取向应是以维护公众健康为宗旨,以保护社会劳动生产力为目的,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其行为轨迹就是必须围绕“满足人群基本保健需求,保证人群享有医疗服务公平性。”这个主题。公立医院是政府举办的非盈利性质的医院,既不是“慈善医院”,更不是“免费医院”。但是,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是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的。政府下大力气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在竞争日益激烈,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无疑将大大减轻医院面向市场的压力,减轻医院的后顾之忧。
二、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在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首先要及时进行观念的转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在新形势下公立医院要注重医院的品牌建设,建立新型的医院管理机制,确立医院的服务模式,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专科特色,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的束缚,创新运行机制,更新观念,应新医改政策的要求,把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放在第一位,推行覆盖面广泛的公共医疗改革措施,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
保健需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明确医院的定位,转变发展方式
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要明确自身的定位,重新定位自己的职能,要将保护公共健康的安全作为医院的主要职责,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要将保护弱势群体的健康视为己任。医院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逐渐弱化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要将公益性放在重要的位置,控制和降低药品比例、高值耗材比例等,提高各种医疗保险目录用药的使用率和参保人员诊疗费用的可报销比例,赢得政府和社会参保人员的信任,树立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的形象,真正完成社会赋予医院的“救死扶伤”的使命。同时在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审时度势,根据新制度的要求,适时转变发展方式。公立医院应当从以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方式向以内涵建设为主的方式转变,利用现有硬件、软件条件,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研究深层次服务的道路。
四、实行医院的科学管理
医药收支分开管理和逐步改革“以药补医”的机制,必然会对目前的公立医院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要适应新医改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公立医院必须采用现代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现代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知识促使医院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应用现代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医院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新医改制度的要求下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建立有责
任、有活力、有竞争、有激励的良好运作机制。新的管理体制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核心,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感,建立以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让医务人员在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的同时得到应有回报,充分调动其为病患服务的积极性。公立医院可以创立“双线”医院管理模式,即建立以市场导向的医院内部管理机制,从战略的角度去考虑医院的发展,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优化各级管理系统,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
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之本,其重要性是重中之重。在新医改中要求医院要完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的准入体系建设,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制和体系,制定单病种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制定重点部门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血液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公立专科医院要想在改革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完善自身的医疗质量管理,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和相关医疗护理质量的控制标准,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运行机制。不仅要注重整体医疗质量的管理还要注意各环节质量的管理,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管理意识,防范医疗风险,强化医院的医疗安全的管理,使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有章可依、有据可循,提升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促进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六、创新医院的医疗付费制度
在我国部分医院中存在诱导病人多做检查、多开药的现象发生,
当然公立医院中也存在这种现象。公立医院要想全面改革,当然付费制度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改革支付方式,建立科学的医疗支付制度。公立医院改革要与医保体系有效衔接和协同发展。支付制度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分级诊疗、影响医院和个人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在实现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同时,加快推进以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为主要内涵的支付方式改革,科学确定付费标准,建立医保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医保机构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七、以人为本,注重人才的管理
新医改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保障人民的健康为出发点,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提高全社会人们健康水平。“以人为本”管理上就是不仅要满足“社会人”的医疗和健康需要,也要满足“自身人”的需求和发展。因此公立医院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才的管理。新医疗改革方案指出,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医院最缺的不是资金技术,而是人才,留住和吸引人才已刻不容缓。医院必须针对人才流失的原因,立足学科建设和发展,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稳定学科队伍,留住学科领军人,提升医院学科自身的地位和竞争实力。现在社
会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人才的竞争,医院也不例外。公立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要重视对人才的管理。医院要注重相关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建设,将长期的人才资源规划与医院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最大限度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医院实际出发,建设强有力的员工团队,以强大的整体凝聚力,为公立医院的管理创新,为公立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发挥积极的作用。
八、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专科医院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卫生问题也日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心理卫生问题的人群占总数的近20%,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加以疏导,最后多会发展成为精神病,面对精神病人伤人夺命、纵火毁物、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强对重性精神病(特别是肇事、肇祸倾向的)的治疗与管理,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情,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公共社会问题。狠抓防治工作网络建设,在全市形成以卫生行政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管理体系、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动机制。加强专科医院的基础建设、人才建设,为全市人民的精神卫生工作服务。
二0一四年四月十五日
篇三:XXX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XXXXX医院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XX发[2015]82号文件及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边试边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医院公益性质,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贵的问题。
二、工作目标
按照“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原则,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改革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通过我院综合改革,我院的运行效率、内部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统筹县域医疗卫生体系发展,改进医疗服务,控制医药费用,提升群众满意度,
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基本不出县,预防在基层”,90% 左右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的改革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补偿机制
1、破除以药补医,完善补偿机制。我院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实行医药分开,本着“患者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合理收入不减少、政府和医保可承受”的原则,统筹推进医院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我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具体补偿办法由县财政局商有关部门制定,增加的政府投入纳入财政预算。
2、规范药品采购、配送和使用。按照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原则,落实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医院药物采购品种从网上集中采购,由卫计局或自主确定集中配送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其他能够保障药品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采购供应办法,降低药品价格。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药物品种数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省增补药品。
(二)深化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绩效管理机制
1、科学确定机构编制。结合我院经济发展情况和服务能力,合理确定我院床位和人员编制基数,建立动态调整机
制。适时选聘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我院技术队伍。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确保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80%以上。
2、健全人事管理制度。落实我院用人自主权,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择优聘用。
3、完善我院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学科带头人、做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完善工资收入水平正常增长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待遇。
(三)实行医药分开,建立健全运行补偿机制
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按县级公立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自2015年2月1日起,我院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使用药品以《基本用药目录》为主,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四)加强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我院基本医疗服务水平
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重点加强重症监护、血液透析、病理、传染、急救、职业病防治,以及院外转
诊率排前的病种所在临床专业科室建设。要加大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力度,并不断完善以达到卫生部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通过政策支持、职称晋升等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科带头人,高、中级技术人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我院就业,优化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在我院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健全继续教育制度,落实我院医生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学习制度。加强我院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骨干力量,到城市三级医院学习进修,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力争建立城市三级医院向我院轮换派驻医师和管理人员制度。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健全护士准入制度,到2015年我院医护比力争达到1:2。
3、加强信息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互联互通的原则,加快建立我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我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我院医疗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监管,促进我院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水平。
四、步骤安排
1、准备阶段:认真研读政策文件、明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充分调查摸底,准确测算,借鉴其他试点市、县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我院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思路和模式,开展改革试点的宣传动员工作。
2、试点启动阶段:成立我院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院办公室。医改领导小组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召开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全面部署安排改革试点工作。
3、组织实施阶段:自2015年2月1日起实行药品零差率,全面进行公立医院改革。
4、调整总结阶段:定期召开我院改革研讨会,讨论分析改革存在问题,调整相关政策,制定相关评估方案对改革进行全面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我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要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要明确任务和分工,加强协作与沟通,切实履行职责。
(二)大胆探索,强化保障。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确定的改革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稳步推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