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美元银行理财产品

优秀范文2018-04-28 12:06书业网

篇一: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介绍

普益:201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总结与展望

截至2015年6月25日,2015年上半年中,301家商业银行发行了34731款个人理财产品。从整体趋势上看,理财产品发行量保持了相对平稳,微幅波动的趋势。其中,从收益分类上看,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占比较高;投向分类中,组合投资类产品的发行量在今年上半年超过了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产品的发行量;由于长期限产品的收益率相对于短期限产品没有明显优势,因此投资者更加偏爱流动性强的短期产品,短期限产品的发行量也水涨船高。 从收益上看,2015年上半年,保本人民币非结构性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呈现较明显的下滑趋势,而相对的非保本人民币非结构性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虽然也呈现下滑趋势,不过幅度较保本类小不少。结构型理财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 目前,已有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正逐渐企稳。我们预计下半年监管层仍然会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结合可能出现的大额存单利率调整,以及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下半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将继续下滑,尤其是保本类理财产品将受到更大的冲击。从发行量来看,2015年上半年的预期收益类产品发行量呈现微幅波动的趋势,预计下半年将维持这种趋势不变。而在预期收益类产品收益率降低之时,净值型产品将更受欢迎,发行数量将继续增多。 2015年上半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行量相关信息总结

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6月25日,2015年上半年,共有301家商业银行发行了34731款个人理财产品。

从发行主体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2986款产品,占比37%;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了9160款,占比26%;国有控股银行发行了6989款产品,占比20%;农村金融机构发行了5076款产品,占比15%;外资银行发行了574款产品,占比为2%。

13507401461

截止6月25日,选取前5个月的发行量进行对比,除农村金融机构个人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从一月的1207款下降到5月的691款外,其他几个发行主体总体变化不大。同时,就周期变化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1月至5月总体变化不大,仅从1月的1613款增加到5月的1659款,但各月份之间波动较为明显。

2015年上半年中,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个人理财产品发行了23162款产品,占比67%。这表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在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中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了8185款,占比23%;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发行了3384款,占比10%。

截止2015年6月25日,上半年前5个月的发行量走势变化如上图所示,总体变化较为平稳。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有一定幅度下滑,从一月份的714款下滑到5月份的477款。从走势图可以大致判断,除了2月份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大幅下滑导致其占比减少外,其它各月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都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

在2015年上半年中,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发行量超过50%,达17389款,而债券与货币市场类占比则为44.98%,发行量为15620款。相对于2014年而言,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发行量有所上升。结构性产品发行1587款,占比4.57%。

从走势变化来看,进入2015年后,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虽然始终比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要多,但差距却一直不大。而从发行量变化来看,债券与货币市场类以及组合投资类的发行量都呈现一个向上的趋势,而结构性产品的发行量变化则较为平稳,变化不大。

2015年上半年,美元理财产品仍然是主要的外币的产品,共发行了420款,占比58%,紧随其后的澳元理财产品发行了127款,占比18%。港币理财产品发行了90款,占比12%。欧元理财产产品发行了64款,占比9%。而英镑理财产品发行了21款,占比3%。

2015年1月至5月的数据显示,各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少且变化幅度较小。除美元外,其他4类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为接近。

在2015年上半年中,1个月以下理财产品发行669款,占比2%;1-2个月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为10081款,占比29%;2-3个月期限产品发行9271款,占比27%;3-4个月理财产品发行3466款,占比10%;4-6个月理财产品发行6010款,占比17%;6-12个月理财产品发行4585款,占比13%;1年以上理财产品发行649款,占比2%。从不同期限的发行量上来看,短期限的理财产品仍然更受市场偏爱。

篇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分类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分类

广义的说储蓄、保险、证券、基金、外汇、地产等都是理财的途径,与这些途径相关的产品就是理财产品。

狭义的理财产品则专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目前常说的"理财产品"是指后一种说法,即由银行面向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方法很多,本文只介绍投资者在选择时最常用的2种基本分类,即按标价货币分类和按收益类型分类。

按标价货币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的标价货币,即允许用于购买相应银行理财产品或支付收益的货币类型。如外币理财产品(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美元银行理财产品)只能用美元、港币等外币购买,人民币理财产品只能用人民币购买,而双币理财产品则同时涉及人民币和外币(见图1)。

图1 银行理财产品分类(按标价货币分类)

外币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产品的出现早于人民币理财产品,结构多样,创新能力很强。外资银行凭借自身强大的海外投资能力,在这一领域表现及其活跃,并提供了多种投资主题,如新兴市场股票、奢侈品股票篮子、水资源篮子股票等,帮助投资者在风险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把握资本

市场的投资热点。

人民币理财产品

伴随近年来银行理财市场的蓬勃创新,在基础性创新方面,各家银行将投资品种从国债、金融债和央行票据,延伸至企业短期融资券、贷款信托计划乃至新股申购等方面;在差异性创新方面,流动性长短不一而足,风险性则由保最低收益到保本再到不保本,品类齐全。从投资方向分,最常见有债券型、信托型、新股申购型和QDII型。

1.债券型,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低风险产品,是风险最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之一。比起购买单期国债来说,这类理财产品通过各种债券搭配来提高收益率,投资期限短,因此更具投资价值。

2.信托型,投资于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回购的信托产品或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收益权信托产品。

3.新股申购型,集合投资者资金,通过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提高中签率。

4.QDII型,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的委托,将人民币兑成外币,投资于海外资本市场,到期后将本金及收益结汇后返还给投资者。

双币理财产品

根据货币升值预期,将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进行组合创新。

1.投资本金由本外币两种货币组成,以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币理财产品的模式运作,到期后分别以原币种支付本金及收益。

2.以人民币作为投资本金,将此本金产生的利息兑成外币以外币理财模式运作,以外币返还本外币理财的整体收益。

3.其他交叉投资模式。

按收益类型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类型,即相应银行理财产品是否保证或承诺收益,这对产品的风险收益影响很大(见图2)。

图2 银行理财产品分类(按收益类型划分)

保证收益类

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比较传统的产品类型,按照收益的保证形式,可细分为以下两类。 收益率固定 银行按照约定条件,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若客户提前终止和约,则无投资收益;若银行提前终止和约,收益率按照约定的固定收益计

算,但投资者将面临一定的再投资风险。

收益率递增 银行按照约定条件,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相关风险,其他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共同承担。若银行提前终止和约,客户只能获得较低收益,且面临高于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再投资风险。

比如,一个一年期的产品,银行有权半年后提前终止,收益率为6%,而目前市场上普通一年期产品收益率为5%。如果半年后银行行使提前终止权,而客户将提前收回的本金重新投资于半年期的产品时,市场上的半年期产品收益率可能只是3.8%了,用单利计算,客户一年下来投资的收益为6%/2+3.8%/2=4.9%而已,反而低于投资于一个普通一年期产品5%的回报。

2008年2月,北京银行(7.06,-0.01,-0.14%)推出一款名为“心喜2008027”的4个月信托贷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到期日或提前终止日将支付投资者5.3%的年化收益率。这是一款典型的信托类保证收益产品。北京银行把自身给某信托公司的一笔信托贷款打包做成理财计划卖给投资者,产品设计类似国外的“信用互换”,视该贷款的归还情况确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因为有国家开发银行提供该贷款的本息偿还连带责任担保,因此贷款风险很低。该款产品的主要风险是由银行拥有提前终止权而投资者不能提前终止所引起的:假设利率提高,则此项投资的收益反倒可能低于调整后的利息收入;另一种可能是银行提前终止带来的再投资风险。

投资者购买了这类产品,就意味着与商业银行签订了一份到期还本付息的理财合同,并以存款的形式将资金交由银行运营,银行在固定期限里,将募集资金集中并开展投资活动。由于产品投资于协议存款、商业票据等特定领域,且客户没有提前赎回权利,使得产品有封闭操作的便利,有助于提高产品收益。该类产品通常会取得比同期存款高的投资收益,适合对本外币理财产品不甚了解但希望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取保守收益的投资者。

非保证收益类

该类产品又分保本浮动收益类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两种。

保本浮动收益 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的理财产品。

此类产品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的特征有机结合,是我们常说的“结构型理财产品”。这类产品在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争取更高的浮动收益,投资者在存款的基础上,向银行出售了普通期权、互换期权或奇异期权,因此得到普通存款和期权收益的总收益。衍生部分品种繁多,所挂钩的标的物五花八门,比如利率、汇率、股票波动率、基金指数、商品期货价格、甚至天气等。

商业银行通常通过购买零息票据或期权等保本工具来实现保本,再将剩余的钱去购买挂钩标的,这种策略以小博大,如果投资者认同挂钩产品的走势,最多也只是输掉投资期利息,以一笔门槛不高的投资,便可以参与诸如商品市场、海外资本市场等平日没有途径进入的领域,有较强的吸引力。

2008年3月,东亚银行推出一款名为“聚圆宝8”的理财产品。该产品提供到期日100%投资本金保证,并根据1.5年后结算日牛奶及小麦两者中的最逊色商品的表现(即收市价相对其开始价格而言),来厘定到期投资收益。该产品风险揭示中明确表示:“若结算日挂钩篮子商品内最逊色商品的表现下跌(相对其开始价格),投资者于到期日只可取回原本的投资金额,但投资收益将不获派发”,说明投资者可能面临零收益的投资风险,但是确定有到期日100%投资本金保证,由此可知该产品属于典型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保本浮动收益从收益计算方式划分,主要可以分为区间累积型、挂

钩型、触发型三种。

1.区间累积型:预先确定最高、最低的年收益率并设置利率参考区间,根据利率/汇率/指数等标的物在参考区间内运行的情况确定收益率。

2.挂钩型:产品实际收益情况与存续期内每一天的利率等标的物成正比(反比),挂钩标的物越高(低),产品收益率越高(低)。

3.触发型:为挂钩标的物设定一个触发点,在产品观察期内,触碰或突破触发点,可获得约定的投资收益。

投资者需要对挂钩标的物有一定了解和基本判断能力,如果产品设计对标的物走势情况判断失误,产品收益率有可能就大打折扣甚至颗粒无收。即使走势判断正确,收益计算方式的选择也极为重要。拿区间累积型来说,即使产品设计者对某一挂钩市场走势判断正确,但假设参考区间设计得幅度过于狭窄,一旦投资标的物的表现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扬(下挫),直接跳开该设定区间,则会直接影响实际投资成果。

非保本浮动收益 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且不保证本金安全,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

招商银行2008年2月推出的“金葵花”新股申购17期理财计划,产品期限9个月,持有到期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20%,收益上不封顶。产品收益主要来源于申购中签的新股在公开交易市场出售后的价差收入,产品说明书中所指的预期收益并非保证收益,新股申购中签率及其上市后的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投资收益甚至本金安全。

这款“打新股”概念的产品是典型的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面向投资者推出的类似衍生金融产品的理财计划,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产品系统。现阶段常见的是一些打新股、类基金等产品,但是鉴于本质没有太大差别,更多要考虑的是此类产品的入场时间而非产品设计。

资本市场繁荣周期的到来、IPO 重启的新股赚钱效应显现,使得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增速迅猛,已经取代了保证收益类产品的主导地位。2007年1~11月,该类产品发行量占所有银行理财产品的比率从8.3%一路攀升至37.9%,更一度逼近40%。可以预见,非保证收益类产品会有很大空间。

保证收益类和非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对比

参考资料:

1, 搞清银行理财产品分类 适合才是最好

http://money.hexun.com/2010-11-01/125349054.html

2,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http://finance.people.com.cn/forex/GB/11946157.html

3, 银行理财产品的2种分类(即上文)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bank/bank_yhpl/20080318/19484637294.shtml

4, 百度百科:理财产品

http://baike.baidu.com/view/1295765.htm

5, 展银行理财产品被指噱头大 最高年收益超19%

http://bank.hexun.com/2012-09-14/145854469.html

6, 和讯投资:理财产品

http://data.bank.hexun.com/lccp/AllLccp.aspx

篇三: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类

按照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两种。大家一般听说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实是指商业银行提供的综合理财服务。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猛。从2004年至2012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已由最初的132只发展到上万只,市场规模达到了数十亿元。现在各大商业银行都有理财产品发售,甚至连邮政储蓄银行和一些城市信用社等,也在发行自己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都可以统一归类到银行理财产品中。

一、

按照标价货币分类

根据货币种类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划分为外币理财产品、人民币理财产品个双币理财产品。图(P21)是个人理财产品的币种结构分布图。

1、 外币理财产品

外币理财产品是指用人民币以外的美元、港元、日元等外币来购买的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主要投向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存款等货币市场工具,以及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债权类资产、上市公司股票收益权信托计划、结构化证券投资优先级信托及其他产品,具体的投向以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为标准。

例如交通银行发行的得利宝FE11236期,就是典型的外币理财产品,发售范围是全国发售,币种有英镑、美元、港元、日元、欧元。澳元,年化收益率从2.1%到7.2%不等。

所谓年化收益率,是指把当前收益率,如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等,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是一种理论上的收益率,并不是已经取得的真正的收益率。

比如某银行发售的一款理财产品,号称91天的年化收益率为3.1%。如果投资者购买10万元该理财产品,实际上获得的利息是100000元×3.1%×

91/365=772.88元,绝对不是100000元×3.1%=3100元。

需要提醒的是,银行理财产品不像银行定期存款那样,当天存入当天计息,到期就返还本金及利息。银行理财产品都有认购期、清算期等,这期间本金是不计算利息的,或者只计算活期利息。

还是以91天理财产品为例。此款理财产品的认购期为5天,到期日和还本清算期之间还有5天时间,那么投资者实际的资金占用周期就是101天。以此来计算,如果投资者在认购期的第一天买入,在还本清算期的最后一天收回该项投资,那么该理财产品实际的年化收益率只有2.79%,其计算方法是:

772.8元×365÷(101×100000元)=2.79%。

绝对收益率则是0.7728%,其计算方法是:

772.88元÷100000元=0.7728%。

对于较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来说,认购期、清算期这样的时间也许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于7天或1个月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来说,这个时间就对年化收益率有非常大的影响了。

比如某银行的7天理财产品,号称年化收益率是1.7%,但至少要占用8天资金,实际的年化收益率为1.7%×7/8=1.49%,这已经与银行的7天通知存款收益率差不多了。

银行通知存款无论是方便程度,还是稳定可靠程度,都远高于存在一定风险的7天理财产品。所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绝对不是看商业银行声称的年化收益率数字,而是要看实际的收益率数字。

外币理财产品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使用外币购买,其二是在银行发售的非人民币理财产品。表(P23)为证卷之星网站2012年4月24日显示的银行外币理财产品,其中每款产品标示了产品名称、发行银行。始销日、停销日、委托币种、委托期、预计最高年收益率及购买起始金额。

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外币理财产品,主要包括挂钩型产品和信贷型产品两大类。

(1)挂钩型理财产品。包括挂钩股票型理财产品(外币为主)和挂钩本币理财产品(也称为结构性产品)。产品最终收益率与相关市场或产品的表现挂钩,如与汇率挂钩,与利率挂钩,与国际黄金价格挂钩,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与道琼斯指数或与港股挂钩等。和汇率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主要特点是收益率通常设定在一个区间,获取收益的高低往往和两个币种之间的汇率相关。

对于挂钩类外汇产品,比如和利率挂钩类产品,又可根据收益率是否固定分为两类。

① 收益率在一个区间内浮动,并常和国际市场拆借如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或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挂钩的外汇理财产品。例如,如果2005年LIBOR在(0,3)的范围内波动,投资者可以获得4%的年收益,但是超出此范围的期间,投资者将不能获取收益,这样投资者就需要了解HIBOR或 LIBOR近年来的走势,并对今后的变化加以分析,以便了解可以获得收益的银行间拆借利率波动范围。

② 完全固定的利率。如果一款理财产品3年的累计收益率为10.5%。那么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该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为3.5%。但是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固定收益并非如此简单,投资者仍需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果合同中解释为第一年收益率为2.3%,第二年收益率为3.7%,第三年收益率为4.5%,而且银行每3个月权终止合同,那么该理财产品就要遵守合同的约定。

(2)信贷类理财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是信托型理财产品的一种,其运作原理是银行将其信贷资产,通过信托公司转化为理财产品向客户发售。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这样的理财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发放新贷款。一般情况下,银行推出的

这类产品都会选择优良的信贷资产,到期收益率都能达到预期的收益水平,因其按期兑付、收益高、安全性高,因此备受投资者欢迎。

信贷类理财产品与银行的贷款利率密切相关。如果原信托合同中利率保护约定条款,如借款企业的利率随央行利率的下调而下调,那么遇到贷款利率大幅下调时,会造成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另一种情况是信贷资产的借款方因利率下调提前终止原有贷款,那么银行就要提前收回贷款并清算收益,随后终止相关信贷理财产品。

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时,信贷类理财产品被定性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所以投资者千万不要将此类产品认定为“隐性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信贷类理财产品如提前终止,投资者将承担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等多重风险,所以应谨慎防范。

目前商业银行推出的外币理财产品,在起息日、期限、结构复杂程度、挂钩标的物、期权设置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同安排,推出的产品也是多种多样。体现在收益率上,差别就更大了,低的只有1%,高的则可达到10%。投资者在购买外币理财产品,尤其是高收益浮动型外币理财产品时,一定要做到“五看”。切莫一味贪图预期的高收益率。

一看收益率与期限的设置。期限长短直接决定了其流动性。目前美元、港元利率变化较为频繁,美元利率处于升期。随着存款利率的上升,美元投资的机会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外币理财产品的优势就相应减弱。

二看产品挂钩方式,产品的挂钩方式是决定浮动型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挂钩方式一般分为与利率正向、反响挂钩,与汇率挂钩或与基金等其他标的物挂钩,标的物的走势直接影响收益率。在利率上升期间,客户因尽量选择与利率正向挂钩的产品。

三看是否有提前终止权。目前外币理财产品一般分为银行拥有提前终止权和客户拥有提前终止权两种。一般而言,银行拥有提前终止权的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但是只要收益率持续在浮动利率高端区间,银行一般会提前终止。对于这种理财产品,客户虽然可以享受到较高的收益,但持有时间较短。

四看伦敦同拆借利率水准。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大多与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息息相关。市场上部分收益率高达8%以上的外币理财产品,大都是期限较长或是与利率反向挂钩的产品。

五看利率观察区间是否宽泛合理。利率浮动型产品,只有利率落在利率区间时,才能享受到较高的收益。如果当日利率超过观察区间,银行当日则按最低收益支付或不计收益。投资者持有期间,如果利率经常突破观察区间的话,将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应尽量选择观察区间较大的理财产品。

如果投资者能掌握上述5种分析方法,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外币理财产品中慧眼识精品,提高外币理财的收益回报率。

2、 人民币理财产品

人民币理财产品,顾名思义就是用人民币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几乎所有和银行打过交道的投资者都能接触到。例如中国工商银行推出的工银财富理财产品,中国建设银行发售的乾元共享型(周末版)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都在5%左右,期限从26天到147天不等。

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是普通投资者接触最多的银行理财产品,表(P26)中“币种”一栏标注人民币的品种,就是的人民币理财品种。

3、 双币银行理财产品

所谓双币银行理财产品,就是人民币和外币都可以购买的银行理财品种。 现有的双币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大银行的产品模式,该模式以人民币作为投资本金,将人民币本金及产品投资期内的预期收益兑换成美元,然后将美元作为投资本金,以外币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进行操作,产生的收益和本金以美元形式返还。光大银行产品模式的特点是:人民币投入,美元形式返还。

另一种模式是招商银行产品模式。该模式中,投资本金有两种货币组成,包括人民币和美元。招商银行首先将美元资金以起息日当天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以此作为投资本金,到期后本金以人民币的形式返还。然后将人民币资金在产品投资期内产生的预息兑换成美元,和美元部分的初始资金在产品投资期内产生的利息一起,作为产品的整体收益。到期后产品整体收益以美元形式支付,整体本金以人民币形式支付。该模式的特点是:投资本金由两种货币组成,以避免人民币升值所引发的投资风险;返还是投资本金部分用人民币支付。收益部分则用美元支付。

举例说明:招商银行最早的双币理财产品“钻石2号”,每个认购单位为人民币50000元+美元600元,投资者可获得最高8%的预期年收益率。

这款产品与单纯外币理财产品不同之处在于,银行和客户都不享有投资提前终止权。投资期满后,投资者即可获得54965.90元人民币的本金支付(按1美元兑换8.2765元人民币计算,返还本金为50000+600×8.2765.90元),再加上投资收益。 其中投资收益部分为两个币种资金预期收益之和,且以美元支付。其计算方法如下。

人民币资金投资收益:50000元×8%=4000元。

该收益兑付时需兑换为美元。假设1年以后1美元=8元人民币来计算,那么此时的人民币投资收益:4000元/8=500美元。

美元资金的投资收益:600美元×8%=48美元。

两个币种资金的整体收益:500美元+48美元=548美元。

也就是说,该外币理财产品到期后的整体收益兑付为548美元。

从中可以看到该理财产品本金以人民币形式兑付,收益以美元形式兑付。其中汇率的变化会间接影响收益和本金。

二、 按照投资类别分类

1. 债券型

主要投资于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与企业短期融资券等低风险产品,是风险最低的银行理财产品之一。

个人无法直接投资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因此银行推出这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实际上是为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

2. 信托型

信托型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项目,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收益权信托的项目。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都有购买门槛的限制,起步资金动辄100万元,好的信托项目甚至300万元或者500万元起步,一般的投资者无法投资并享受到这一高收益。银行通过打包购买的形式买入,然后再以收益率拆散发售,让普通的投资者也能享受到这些固定收益,同时银行也通过这一渠道为自己赚到了超额利润。

通俗地说,信托型理财产品就是银行将信托公司的优质信托项目打包买入,然后拆散发售给一般的投资者,这也就是常说的银信合作。例如某信托产品收益率10%,银行用1000万元“批发”过来,然后以5%或者6%的收益零售给普通投资者,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5万元、10万元起步,门槛较低,一般的投资者都可以参加。

3. 新股申购型

新股申购型理财产品是指投资者资金,通过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新股,所得收益返还给投资者的一种理财产品。

2008年前后,是新股申购暴利时代,这种理财产品非常盛行。据有关机构统计,2008年发行并已经到期的26款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18.5%。

之后,随着股票市场的调整,新股频频破发,“打新股”收益率大幅度下降,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丧失了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商业银行发行的数量随之不断减少。

4. QDII型

QDII意指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它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投资基金。和QFII一样,它也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