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字寓言故事
篇一:龟兔赛跑读后感100字
龟兔赛跑读后感100字
今天我读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是一只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因为跑到一半就睡觉了,没有比上乌龟,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不能做到一半就不做了,否则会一事无成。乌龟不怕困难,坚持下去才会成功,得到了第一名。
我们要向乌龟学习,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一定能成功。
龟兔赛跑读后感200字
重新翻开《伊索寓言》这本书,《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再次出现在我眼前,这次我已真正明白它的道理了。
我相信,这个故事大家在小的时侯就已听过好几遍了,都知道:虽然乌龟爬得慢,但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胜利。于是,在许多幼小的心灵里,都装着这样的一种信念。
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热是如此。艾青说过:“每个人都要做好一件事,都需要一种坚持。”接下来的路很长很长,但是我们害怕什么呢?沿路的困难,挫折算是什么,它们就是乐趣,也是使我们人生更美好的装饰品。
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坚持、自信。它们就像护身符,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你拥有它,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事了。在要放弃之前,要学会坚持,并告诉自己:做事不要半途而废,坚持就是胜利。
篇二:《愚公移山》读书笔记100字两篇
《愚公移山》读书笔记100字 今天我看了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我被愚公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所感动,使我想到了自己,我在父母的疼爱下就象是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困难只会逃避,往往干什么事情都没有毅力半途而废,比如我很喜欢画画,就对妈妈说:妈妈我很喜欢画画能给我报画画班吗?妈妈说:好呀,但你一定要认真学,我说:我一定会认真学的,可是学了几天,我就觉得没意思了,又想学别的,结果什么没学好。 通过学习了这篇故事使我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要有坚强毅力,不怕吃苦认真的学习,只有持之一恒就一定会有收获。 《愚公移山》读书笔记100字 我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名叫《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讲的是:有一个人叫愚公,他房子前面有两座大山,那两座大山挡住了他的去路。于是,他就要把那两座大山移走。他的朋友劝他不要这么做,可愚公却说:“就算我移不走,我的儿子也会移走,我儿子移不走,我子子孙孙也会移走。”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完成。 这个
篇三:100字的读书笔记大全(共3篇)
篇一:100字读书笔记
《伊索寓言》相传是古希腊一位曾经是奴隶可是因为具有聪慧才气而被释放的人——伊索所著的,正是拥有了这种历史,才使我开始看上这本书。 伊索内容的人物设定很有特点,绝大多数是以动物与人或者全都是动物为主角的,这样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作者不用再去费时间来描述主角、配角的独自性格。只要写出一种动物就会马上使人们联想到其本质,从而很好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对于寓言的寓意。而且这种用动物代替人的手法也十分地生动典型,狼代表奸诈、狐狸代表狡猾、牛代表老实、兔子代表急躁或机智、老鹰代表有志气的人。 伊索寓言的内容看上去都是十分的短小精练,没有任何过长的背景描写或者是心理描绘。几乎只是像“流水账”一般的简洁明了,一篇富含深涵的文章就只有四五百字。尽管只是简单的叙述和对话,去更给了读者更大的空间去思索。所谓“横看成林侧成风”,在不同的人眼里对于同一个寓言里都会自有一番见解。简单的构造使得读者可以自由地深掘故事的本质。伊索的故事往往是以某些主角(动物)在悲惨的下场下来京时告诫人们,如:《乌鸦与狐狸》、《鹿的脚与角》、《羊与狼》等等,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就给于了人们强而有力的说服,使人不得不点都赞同。 由于《伊索寓言》是否确有其人现在仍有争论,并且由于在中世纪的一些寓言也被冠于了“伊索”之名,因此现在的《伊索寓言》的版本不尽相同,其中的故事也有些良莠不齐。 当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在看《伊索寓言》时,发现往往在《农夫与蛇》等故事中的寓意很深刻简易,可是有部分的寓言实在难以理解,不知作者在讲什么,甚至有一些寓言荒诞极了,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而编者的一段话解说了原因:因为《伊索寓言》中有的故事良莠不齐,因此不必一定要从一个寓言中获得什么教训,仅仅作为消遣的小故事略读一番即可。看完后,我也觉得的确我太钻“牛角尖”了。 而《伊索寓言》中有些寓言可能只因为作者怕读者太难理解,所以在最后添上一句:“这说明xxxxxxxx”,看上去实在是把我的想法给抑制住了,反而不太合适,有了画蛇添足之感。 总的来说,《伊索寓言》值得学习牢记在心的教训是很多的,故事内容也相对比较精彩,而2分钟就能看完、看懂一篇寓言了,所以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很不错的。
读西游记有感
西游记说的是唐三藏为普渡众生,踏上了西天取经的道路。在路上,他收下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法力高强的徒弟,他们一路上为唐僧降妖除魔,尽心尽力保护唐僧西取真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到达天竺雷音寺,取到真经,德道成仙。
这本书真是把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其中的故事小的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已经了解了一些,现在一看,才突然觉得古人真是了不起,居然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这本书的前言里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是根据以前人们的不断丰富完成的,由各个时期人们的想象,由此我看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孙悟空这个人物简直是写活了,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不像是一个神仙,而是一个真实的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猪八戒的种种毛病好像也变得可爱了许多。这本书真能吸引人。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童年》读后感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小说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腐败、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
小说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对于我来说童年会是我最宝贵的收藏,就高尔基写的《童年 》这本书来说,童年应该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
《骆驼祥子》
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我从中了解到了在当时混乱的社会里,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
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基督山伯爵》
我觉得整部小说都强调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复仇”,因此人们有时把它翻译成〈基督山复仇记〉,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它向我们揭示了命运的相差,从天堂到地狱,再走坟墓走向人间的辉煌殿堂,也许正是这种命运的强烈反差才造就了这部小说的文学成就!!!
读《丑陋的中国人》有感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它主要写了柏杨老先生对现实中国中存在的丑陋的一种强烈抨击、许多同学看过我的这本书都说我有病、看真么极端的书、把中国说得一无是处、从国家到官员再到百姓、在一些时期都表现的十分“丑陋、不过看过这本书后会让每个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智的态度、因此、我觉得这本书这个方面是很有益的。
篇二:读书笔记100字
读书笔记100字
一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故事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有一只一百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猫死了一百万次,又活了一百万次。这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它被一百万个人宠爱过,也有一百万人在它死的时候哭了,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这只猫的100万次生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什么国王。国王爱打仗,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这一次,猫死得很悲惨。
后来,猫又做了水手的猫,魔术师的猫,小偷的猫。。。还有一回,猫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它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最后,猫老死了。这个结局看起来已经很圆满了,可是猫还要复生。
再后来,猫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直到有一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成了一只野猫,猫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但是猫比谁都喜欢自己。有一天,猫碰到了一只一次也没有活完的白猫。白猫也与猫一样特别喜欢自己,它也不想当别人的猫。就这样,猫就一直待在了白猫身边。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猫现在比喜欢自己还喜欢白猫和小猫们了。猫开始想一直与白猫永远生活在一起了。可是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在猫的怀里一动不动了。
猫伤心极了,哭啊哭啊,哭了100万次,终于有一天,猫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想,为什么以前有那么多人爱过猫,猫都还是不在乎生死,讨厌那些生活呢?因为猫一直都不是自己的猫,而是别人的猫,它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它一直不满足,它一直在寻找自己理想的生活,直到它遇到那只平凡的白猫,它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白猫死了,白猫再也不可以复生,它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一只猫可以替代白猫了,它愿意陪白猫去另一个世界生活,所以它陪着白猫死了,猫再也没有活过来。 篇三:100字读书笔记
100字读书笔记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草房子》,我不禁为书中的故事情节感动。桑桑在油麻地小学度过的精彩的六年使他目睹了,不幸的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惨,陆鹤对尊严的执着,和桑桑得鼠疫快要死时温幼菊的发自内心的鼓励??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杜小康面对破产时的坚强。他在学校门口卖东西时,他丝毫没有显露出自卑。他的坚强让我惭愧。我们现在在家里人人都是“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面对困难时,只是想别人来帮助自己。我知道了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胆怯。
篇四:一点点(100字)作文
精选作文:一点点(100字)作文 读书时, 多读一点点。 学习时, 认真一点点。 检查时, 仔细一点点! 生活, 要比别人 好一点点, 苦一点点! 每件事, 都比别人好一点点, 生活, 进步一大点!五年级:薛雯文
篇一:改变一点点作文
改变一点点 改变一点点
成功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当你发现这个舞台已不适合你时,尝试着改变一下,你会发现,一点点改变有很大的不同。成功因改变而精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深山大树,未被移栽,不会被人赏识;山间隐士,若没有一、二篇文章,是少有贤君拜访的,改变意味着又获得了一个舞台,一个新的开始。
举一例子说明:成功需要改变,改变需要魄力,魄力来自于对成功的执着。
比如:刘翔,08年奥运会受伤后,给了刘翔一个思考的机会,他深知强手如云的世界跨栏高手里,取得突破是很困难的。于是,他改练起跑上栏的方法,由八步改为现在的七步,成就了今年在一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传奇。改变有时意味着在这个舞台上你不会有观众,而在下一个舞台上你会收获很多。假如当前的路并不是适合我们的,不如改变一下,成功在下一个路口等着你。 假如爱因斯坦依然拉着他的小提琴,世界物理学史上便少了一位巨匠;假如齐白石依然当着他的木匠,中国近现代史上便多了几分暗淡;假如达尔文依然做个神学教授,世界生物学史上便缺了几分进步。改变意味着重生,改变丰富了我们的世界,改变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来取得成功。一份精彩的人生答卷,不可缺少改变,成功需要改变,世界因改变而美丽。
因惧怕失败,我们选择了安于现状;因不愿被人非议,我们选择了甘于平庸。生命不应该如此,生要如夏花之绚烂,年轻的心需要勇敢的改变。是的,纵使改变之后,我们变得一无所有;纵使改变之后,世界一片黯然;纵使改变之后,舞台死般沉寂,我们也不后悔。既然选择了改变,便要坚强地走下去,直到遇见成功的那一天。
朋友,假如你已厌倦了平庸,请改变一下。坚信:成功有时需要改变一点点。
篇二:2012广州中考满分作文:改变一点点
2012广州中考满分作文:改变一点点 小时候,家里老屋拐角处的屋檐底下,镶着一块青石板。每逢下雨的时节,雨水会顺着屋檐汇集而下,滴在青石板上。
那年月,没有电视、报纸,可阅读的书籍也很少,除了教科书之外,几本搜刮来的小人书早已滚瓜烂熟。没有喜欢的娱乐消遣的时候,坐在小板凳上发呆,也是一项可以反复运用的消遣方式。
发呆并不需要十足的场景。你只需把心收拢,把眼光投向一个固定物,或者射向那遥远的未知,一切便安然就绪。一个人的时候,我常对着天空发呆。而在这样的一个雨季,足不能出户,又无一件饶有
兴趣的事可做,那么,发发呆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雨,时常会搅扰我的静默。雨点们就像一只只小蝌蚪一样,挤进我的视线。屋檐下的地面,经过雨点的多次击打,已经形成了一条细长的沟壑。而那块青石板,似乎没有丝毫的损伤。雨点掉落在它的表面,又被无情地弹射回来。“滴水穿石”忽然跃入我的脑海。如果可以,那又需要经历多少岁月的敲打呢?我暗自思忖。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青石板依旧完好如初。因为求学,我离开了家乡。在那些离乡背井的日子里,我的心变得浮躁与忙碌。渐渐地,故乡远离了我的视线,同时远离的还有那些发呆的日子里的一个个遐思。 多年之后,我忽然想起了那块青石板。只是不知道它是否一如从前那样完好无损。于是,借着一次探亲的机会,我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
青石板还在原地。只是在雨水“滴答”的地方,明显出现了一些“凹”痕。 很多时候,仅凭我们的肉眼,并不能立即看不出事物的某些细微变化,但是时间就像是一架高倍显微镜,让我们能清晰地感知事物任何最细微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反映在事物的表面,也体现在事物的内在特质上。 记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担心他在学校没有充足的时间锻炼身体,于是,规定他上学之前,先跳绳十分钟。刚开始的时候,他跳得相当笨拙。一个、两个就会绊住,最多时也只能跳三个。孩子觉得跳绳很难,以为自己并不具备跳绳方面的天赋。他生气地扔下跳绳。他想要放弃。
“如果你每天能多跳一个,就是进步。”我告诉他。
“真的吗?”孩子天真地看着我,觉得这应该很容易做到。于是,他捡起地上的跳绳,重新跳了起来。这一次,他跳了六个。
“妈妈,我有进步了,我跳了六个!”孩子兴奋的叫起来。我分享着他的成果,与他一起欢呼!
孩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坚持了下来。
因为坚持,他现在的跳绳水平在学校的排名已是遥遥领先。
时间会改变一切!如果你制定了目标后,能够坚持脚踏实地,纵然是蜗牛的脚步,也能抵达金字塔顶。
每天改变一点点,我们的每一次小小的努力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的变化,但是,“积土成山,集腋成裘”,量变的过程中必定会迎来质的飞跃。
篇三:改变一点点作文
改变一点点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应该有许多改变。而我的人生道路中就是通过克服自己的缺点而成长起来的。
我就是通过参加一次体育活动而改变了我对参加体育活动的看法的。由于体育是我的弱项,所以我很不愿意去参加。而这次比赛比跑步还要费劲,我一再推辞。但是我也想到了这是一次班级活动,而且
连我们班最瘦弱的同学也去参加了,顿时感到一阵羞愧,于是迫不得已我参加了体育比赛活动。
训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这次比赛的题目是齐头并进,要求是每两个同学的左脚和右脚绑在一起。训练一开始,我就和我的好朋友一起训练,没想到走一步摔一步,大家都在抱怨。在训练中,有的同学连鼻血都摔出来了,有的同学腿上跌青了,还有的同学想放弃活动,我也想放弃,在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下,我又想起“在集体作业中,不要做
将,冲入决赛,我信心大增。在决赛中,我们又胜利了,大家高声欢呼,庆祝胜利。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认识到了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锻炼了毅力,增强了体质,使我改变了原来怕参加体育活动的看法。从此,我就爱上了体育活动。 各位居民、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都住在这个楼房相处的很好,有事大家办,有活大家干,相互照应,已经形成了一个和谐友好的大家庭,但是我们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对环境不太爱护,乱扔垃圾、废品、杂物,有的人从南北窗户往外扔酒瓶子、葱皮、西瓜皮、塑料等各种杂物,还有人往灰道里硬影大的杂物,使灰道堵塞,如(纸壳、破衣服等杂物),同时还有的居民往便池里倒不该倒的东西,如:塑料袋、碎玻璃、破布、线头等不应该倒的杂物废品,使下水道严重堵塞,为此希望大家今后自觉的共同保持楼房前后左右的环境,保持下水道、灰道畅阻!
谢谢大家!
投稿人:刘少文监督人:刘影发表人:沙鸥
2012年8月30日 希望大家采纳:
但是我们还有不足之处,比如对环境不太爱护,乱扔垃圾、废品、杂物,有的人从南北窗户往外扔酒瓶子、葱皮、西瓜皮、塑料等各种杂物,还有人往灰道里硬影大的杂物,使灰道堵塞,如(纸壳、破衣服等杂物),同时还有的居民往便池里倒不该倒的东西,如:塑料袋、碎玻璃、破布、线头等不应该倒的杂物废品,使下水道严重堵塞,为此希望大家今后自觉的共同保持楼房前后左右的环境,保持下水道、灰道畅通无阻!
六年级:为上膛的机枪
篇四:朝前一点点 作文有洞天
朝(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100字寓言故事)前一点点 作文有洞天
作者:于克彦
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
李白、杜甫把诗歌推至顶峰,苏轼、李清照就在词上书写风骚;唐诗宋词难以超越,元人就在杂剧散曲上缔
造辉煌。高考作文亦如此。有的材料作文所给的材料,特别是虚构的寓言故事类材料,有较为明显的主题。这一主题,往往是材料作文的命题意向,绝大多数考生也围绕这一主题立意谋篇。若一味从众,大多难以出彩。最好对材料进行反向推证,剑刺偏锋,切入巧妙,破中有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反给人以巧妙独到之感、别有洞天之妙。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到底有什么区别?”上帝说:“跟我来。”上帝带他来到了一个房间,说:“这就是你所说的地狱。”打开门,一群人围着一口大锅,锅里有肉汤,但每个人都面黄
肌瘦,骨瘦如柴。有勺子,但勺柄比人的手臂还长,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将肉汤送进嘴里。“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和刚才的一切没有什么不同,一锅肉汤、一群人围着锅、一样长的勺子,但大家都脸色红润,身宽体胖,正幸福地唱着歌。这个人感到十分疑惑:“这是为什么?”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因为他们都会喂别人。”
这个虚构出来的故事的主旨和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非常明显:相互帮助才能解决问题,帮助他人自己才会受益。但是,读完这个故事,我们的感受仅此而已吗?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感悟呢?就拿“天堂人”的做法来说,的确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有效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吗?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我以为,握着勺柄的根部,折断过长勺柄,都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两种办法相比,哪个更好呢?显然,握着勺柄的根部,肉汤是吃到嘴里了,但长长的勺柄易碰着别人;折断勺柄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一劳永逸。虚构故事,映射现实。那么这个故事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反思现实,多少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捆绑人们的手脚,限制人们的行为,不正如那“长长的勺柄”吗?令人遗憾的是,有人却不深思这些“长长的勺柄”(规章制度、办事程序)的危害,却从使用者方面找原因,讴歌那低效、笨拙的做法。这样的思维,影响更恶劣,为害更深广。只有解放思想,转换思维,大刀阔斧,废旧立新,奇技妙法自会娴熟应用,人间天堂自然姗姗而来。
这样立意,承认“天堂人”做法有效,又指出其做法并非最佳,攻守有度,有理有据有节;联系社会现象,提出独到见解,破立结合,新颖深刻别致。需要说明的是,对所给材料进行逆向思考时,一定要合乎情理,有度有节,不能有“抬杠”心理。这样才能言人之未言,如出墙红杏,拂面春风,给人以清新之感。
深一点——注入理性
认识有感性、理性之分,思维有感性、理性之别。这些知识,高三学子,尤其是高三文科学子,可谓烂熟于心。但一到作文审题,就被抛到九霄云外。看问题流于表层,写文章易动感情。虽主题明确、感情丰富、语言优美,但缺乏思想深度,所说的道理你知我知大家都知,不能给读者以启迪和顿悟,当然也难以打动阅卷老师。只有用理性认识去感知,用理性思维去思考,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析得透、见解深,才能开掘出最有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道理,给人以心灵的震颤、精神的鼓舞、情操的陶冶和灵魂的净化,赋予文章以深沉、厚重的内涵。
在一个小镇上,有两处铁轨,镇里的每个人都知道,这两处铁轨中的一处仍在使用,另外一处则已经废弃多年了。有一天,镇上的一群孩子跑到铁轨上玩耍。只有一个孩子选择坐在了废弃的铁轨上,剩下的五个孩子都不顾危险坐在或者蹲在那条仍在使用中的铁轨上。坐在废弃铁轨上的孩子劝说其他孩子换个地方,可惜他的话非但没人听,反而招来了其他孩子的耻笑。这时,一辆火车突然行驶过来,岔道工为难了:搬动道岔让火车改变轨道驶向那条废弃的铁轨
上,这样就能挽救绝大多数孩子,然而,这样做也就意味着牺牲掉那个坐在废弃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假如你是这名工人,你该如何抉择呢?
对于这则材料,不少人仅从人数多少出发,主张搬动道岔。诚然单从数量多少的角度讲,两害相权取其轻,搬动道岔,牺牲一个孩子的生命,换取五个孩子的生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那些在使用中的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可以不听他人的劝告,但不会蔑视火车的鸣笛,会迅速跑开。而另一个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火车会从废弃的铁轨上开过,一定坚守阵地。不搬道岔,六人全活;搬开道岔,在废弃铁轨上的孩子必死无疑。此外,废弃的铁轨潜藏危机,转换轨道,就会让火车上的所有乘客处于危险境地。为了保护几个孩子,不仅要牺牲另一个孩子的生命,还可能搭上车上数百人的性命,这样做值吗?即使废弃铁轨可用,车上乘客安然无恙,但那个做出正确抉择在废弃铁轨上玩耍的孩子凭什么要为了另外五个孩子的无知而付出生命呢?再者,这样做也许会产生纵容人们违规的影响,若“岔道工”不在,难免酿成更大、更多的悲剧。由此可见,大局上面仍然有另一个大局——社会大局。
注入理性,看问题客观公正,著文章高情迈俗。需要说明的是,注入理性和“以情动人”并不矛盾。以理性著称的文章,看似无情却有情。因为理性并不排斥感情,有时,理性是一种更为高贵的感情。以理性著称的文章,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理性氛围,迸发出发人深思的理性智慧,以厚重的理性情感,振聋发聩,照样激情澎湃,“以情动人”。
高一点——上升哲理
哲思睿语,以其深邃的内涵、隽永的语句,闪耀着理性的光芒,放射着灵性的异彩,给人以洞穿心扉之妙,启人心智之感。但不少学生对所给材料的分析独具慧眼,揭示的事物本质也颇有见地,就是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进一步凝练为一种隽永的话语,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若能把观点认识向上抬高一点,上升到哲理层面,定能把材料所包含的关系和相关的道理阐发得生动形象,深刻深邃,从而使观点高屋建瓴,要言不烦。
一个人得到一把珍贵的紫砂壶,为防被盗,夜晚睡觉时都把紫砂壶放在床头。一次,睡梦中失手把紫砂壶的壶盖打翻在地,惊醒后,那人心想,壶盖打碎了,留着茶壶有什么用呢?于是,一手抓起茶壶把它扔到了窗外。
对于这则材料,不少人认为,材料主人公脾气暴躁,做事急躁。在事情结果未确定前,急于下结论,草率行动。也有人认为,材料主人公做事急躁固然是酿造“紫砂壶”悲剧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没有考虑到壶盖落地会安然无恙,茶壶甩出会毫发无损。按说,后者的看法,见解独到,揭示本质,语言也颇具灵性,但仍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有一位学生,看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