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蜗牛
篇一: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1: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这则寓言对你什么启示?
第一,我们应遵循事物客观规律,乌鸦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才落得被捉的下场,由此可见,不能刻意模仿他人,一切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第二,乌鸦做了别人不敢做也不敢想的事,尽管没有成功,依然值得鼓励。第三,呼吁善待弱者,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与意愿。
第四,对于同一个对象、同一种行动,不同的人可能用迥然有别的眼光来审视。辩证的角度看待问题。
第五,上进心。这只乌鸦,它有着“鹰击长空”的追求,对于其“见贤思齐”的动机和“拼命练习”的行动,我们完全可以持肯定甚至欣赏的态度。
第六,儿子的评价亦不无道理,不妨把他的话视为现代的、创新的、更为宽容的观点,把乌鸦当作悲剧英雄来尊重。
[寓言故事]2: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擅于捕老鼠的猫,这只猫擅于捕鼠,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他的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做父亲的却说:“祸害我们家中的是老鼠不是鸡,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坏我们的衣物,挖穿我们的墙壁损害我们的家具,不除掉它们我们必将挨饿受冻,所以必须除掉它们!没有鸡大不了不要吃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这则寓言对你什么启示?
金无足赤,领导者对人才不可苛求完美,任何人都难免有些小毛病,只要无伤大雅,何必过分计较呢?最重要的是发现他最大的优点,能够为企业带来怎样的利益。
现代化管理学主张对人实行功能分析:“能”,是指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长处短处的综合;“功”,是指这些能力是否可转化为工作成果。结果表明:宁可使用有缺点的能人,也不用没有缺点的
[寓言故事]3:狮子和狐狸商量分工,狐狸搜寻猎物,狮子负责捕杀,两人合作很好,平分猎物,但狐狸觉得没有他去找猎物狮子就不能捕杀到猎物(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寓言故事蜗牛),他的功劳
较大应该多分点,后来狐狸自己去捕杀猎物,结果给狼吃了,谈谈你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1)狮子和狐狸的关系就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合作可以使人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心理效应。它能使双方得到更多的好处。
(2)正是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夜游自己的不足之处,一个人去处理可能应付不来,甚至导致失败,从狐狸后来的失败就可以看出这点,合作有利于取长补短,双方都取得成功,就好像狐狸擅长寻找猎物而狮子擅长捕杀猎物一样,一合作,大家都受益。
(3)换位思考最重要,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是维护合作关系的重要条件,互相算计或夸大自己的作用容易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从例子上就可以看出这点来了。
[寓言故事]4:两只陌生的蜗牛在某个路口相遇了,它们彼此碰了碰触角,互致问候,然后继续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俩拥有了相同的想法:对方这么急着朝我来过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路上有许多宝贝我没发现。这样想着,两只蜗牛便同时折转头,朝来路爬去。在同一个路口,两只蜗牛又相遇了,它们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触角,各自继续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辈子的蜗牛不知不觉中又爬回了起点。这则寓言对你什么启示?
①人们往往在忙碌中就会不自觉地迷失了自我以及前进的方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千万不要让盲目的忙碌改变了我们的命运。
②相信自己的选择,让自己始终生活在充满自信的状态,不要轻易否定自己,不要轻易怀疑自己。
③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轮太阳,那是明确的目标,是我们前进方向。有了明确的目标,人生的航船才会找到方向,漫无目的的漂荡终归会迷路。
④失败和成功的最大区别就是,做同一件事情,有的人始终向着自己的目标从不怀疑的一路走了下去,而有的人,却总是会因为人生路口上的一些风景迷失了真的自己。 [寓言故事]5: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对此效应谈谈你的看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些事情或故事给我们启迪,也使我们明白更多感悟更多,就像植物界中的这种“共生效应”,使我在植物的这种生长规律中学习到很多人生道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以下两点。
第一,团结就是力量。植物单独生长显的矮小单调,而同类植物一起生长就根深叶茂,它们相互影响和促进,体现了同类植物间的团结,这也告诉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注重团结同事,时刻注意维护团队形象,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雷锋同志也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我们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和博大的胸怀去对待同事,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形成一个和谐的团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家的合力,顺利完成工作,共同成长。第二,良性竞争有益于个人成长以及团队工作的完成。同类植物一起生长,相互作用,良好的竞争环境使植物生长的更加枝繁叶茂,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正确看待竞争,有序的竞争关系不仅有利于个人工作的完成而且有利于团体效率的提升,反之恶性竞争会损害同事之间的配合及关系,正如一个螃蟹很容易从笼子里爬出,一群螃蟹就不容易从笼子里爬出,终会害人害己。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和谐的同事间相处的环境可以让一个人心无杂念地踏实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强和同事间的合作与交流,把建立良好同事关系当成一种生活中的追求,把维护良好同事关系当成一种责任,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机制,共同致力于团队的工作。
[寓言故事]6:老虎掉到一个水坑里,拼命的叫救命,但水很浅,谈谈你的看法?
老虎本身就是强者的象征,虽然掉落水坑,但依靠自身的力量和能力完全有可以摆脱,而不应高呼救命,况且水坑并不是很深,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都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缺乏自信,有自卑感,遇到小小的困难和挫折就企图借助他人的力量,而有一些人,不知道凭借自身优越的条件创造价值,却装出一副弱者的样子以博得他人的同情,四处行骗,这种行为尤为可耻。总之,人应该有自知之明,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做到自信但不自傲。
[寓言故事]7:猴子称体重,变重了,猴子说,怎么我的毛又变重了?说明其中道理。
这说明的是一个现象与本质,形式和主义的问题。猴子毕竟是猴子,没有学过哲学,也不懂得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猴子的思维呢?我认为是有的:
(1)我国当前的公务员队伍庞大,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原因何在,我个人认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真正的原因是政府职能没有转变,管了不该事的事,这就象猴子身上长了多余的肉一样,政府部门如果不在转变职能上下功夫,总盯着原先手中那些权力不肯放,这个要审批,那个要插手,该管的事情不管,不该管的事情瞎管,势必整天叫喊人手短缺。减员肯定会有阻力,会反弹。
(2)当前我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人员上访严重,于是一些地方,一些官员把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看成是这些上访人员引起的,对上访人员围追堵截。但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公平因素才是罪魁祸首,当这个社会遗忘了农村的时候,农民就只有进城;当城里人不能合理接纳、
安置他们的时候,他们中就会有人爬进你的家。”因为不均衡的教育,因为不公允的分配,因为城里人所制定的游戏规则中那份顽固的歧视,因为这太多的因为,所以,社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要建立和谐社会,单靠一两次运动恐怕是治不了本的。
(3)这件事告诉我们,看待任何问题不能只看皮毛,要看深层,看本质。解决问题也只有抓住了根本,才能做到源头治理,治病除根,从而事半功倍。
[寓言故事]8:鸟含橄榄枝飞大洋之启发?
(1)从这句话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大洋是非常宽阔的,一只鸟想要穿越大洋,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说明了这只鸟有着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2)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生活中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就会失去方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一定要为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发誓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后来才能成为一名军事家、政治家。古今中外,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更加说明了理想的重要性。
(3)小鸟的力量是有限的,却要飞越大洋,结局可想而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理想应与现实相结合,目标不可过于遥远,想当初,我国曾提出要在短期内赶英超美,进行大跃进,大跨越,这就是不合适宜的。新一代领导人提出科学决策观,科学政绩观,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4)成为一名公务员,是我从小到大的理想,为了这一理想,我愿意付出百倍的努力和勇气,我希望通过自己能够为国家为人民担忧解愁,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
[寓言故事]9:有一穷人说:?我看见富人就不舒服,觉得他们欠揍?另一穷人说:“我看见富人就有一种鞭策和动力”,这两个人的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反映了两个不同的人生观。前者是妒贤忌能。后者是有良好的竞争意识。
(2)前者的做法是肤浅的,对其自身发展是相当有害的。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优胜劣汰乃兵家常事,如果失败后,只是一味的自暴自弃,怨天犹人,那么将永远无法走出失败的阴影。
(3)后者的态度是可取的。他面对强者,就是指题中的富人,没有妄自菲薄,而是将其作为一种鞭策和动力。也许他只是一时的失利者,但通过他的努力和他的信心,胜利之门终将向他敞开。
[寓言故事]10:渡河乘客看到捕鱼的一捞一大把,建议梢公改行捕鱼,梢公说:“除非这河上架起一座七彩大桥”,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1)说明了梢公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为金钱所动,始终坚持做对人民有益的事,哪怕辛苦,哪怕不来钱,但他始终坚持岗位。这值得我们提倡。
(2)现在社会存在一种“一切向钱看”的现象,并且很多人为此丧失了自己的原则,放弃了对人民对国家有益的事业,下海捞钱。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活在世上,要有一个崇高的信念,不能一切向钱看,见着什么来钱就做什么。就像前几天去世的巴金老人,他连躺在病床上都不忘写作,百岁老人仍然笔耕不辍,这世上几人有此高尚的信念?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形象。
(3)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诱惑,但我们不能被它迷惑,在拜金主义的洪流中,我们要把自己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连在一
起,把人民和国家的地位放在个人之上,时刻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信念。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寓言故事]11:有人问上帝:天堂和地狱究竟有什么不同?上帝便带他来到了地狱门前,地狱里的人正在吃饭,每个人的勺把都很长,他们尽力往自己口中送,却怎么也吃不到嘴里。面对美味佳肴,他们却饿得面黄肌瘦,痛苦不堪。上帝又带这个来到天堂,天堂里的人也在用长把勺子吃饭,他们双双结伴,每个人都把自己勺子中的东西往别人口里送,一个个神情欢悦,健康丰满,整个天堂充满了友爱和温馨。上帝说:天堂和地狱其实就一点点区别。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解析]:拿着长勺的人可以看成任何单位其中的一员,喝到汤可以看成组织要完成的组织任务。从中就可以引申出一个组织要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时组织安排的重要性.组织安排得合理就能使组织目标比较容易完成。组织不合理,缺乏团队精神,则任务失败。相互协作是衡量团队精神的重要指标之一。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在现代企业组织当中,企业要达成一个特定的目标,往往需要部门之间,同事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企业才能有效运转。离开了协作,任何组织和团队都很难显现其效力。(还可以从相互帮助角度谈)
[寓言故事]12::一个海难的幸存者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有船只的影子。不得已,他好不容易在岛上建了一个简易窝棚安身。当他从树林里兜着一大堆果子回来时,却发现他的窝棚起火了,浓烟滚滚,他的心血全被熊熊的大火吞没了。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沮丧的坐在海滩上,一直到黄昏。在夕阳的余辉下,一艘轮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他得救了,因为船上的人看见了岛上升起的浓烟,并把它当成了求救信号。这则寓言对你什么启示?
①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次的偶然,有的给你带来不幸,有的给你带来好运。不幸也好,好运也罢,我们都要坦然处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②幸与不幸之间仅隔了一层纸的距离,正面是幸反面不幸。
篇二:蜗牛壳的由来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蜗牛跳的比兔子远,爬的比猴子高,跑的比豹子还快,所有的动物都羡慕它。
一天它在海边发现一座十分漂亮的房子,看到很是喜欢,于是每天背着房子到处炫耀,从来不肯放下,所有的小动物都夸它背上的房子漂亮。
夜晚它就在房子里休息,白天就背着房子到处游玩,从来也不肯放下。
小动物们都叫它放下重重的房子,可爱慕虚荣的蜗牛不肯。
久而久之房子和它长在了一起,变成了温暖的壳,蜗牛再也没办法跳的远、爬的高、跑得快了。
后来小动物们见它变了样子,给它起名叫蜗牛。
篇三:寓言故事
陈艳琴
在一条马路的一边,蜗牛站在石
头上,它十分口渴。
蜗牛看到马路的另一边有一个盆
子,盆子里装满了水,。只要蜗牛爬过
去,它就能喝到水。但是,蜗牛知道,
想要爬到路的另一边,必须冒着被汽
车轧扁的风险,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
蜗牛还是准备爬过去。
一分钟过去,两分钟过去??蜗牛还没有爬到路中间。蚂蚁搬稻谷,从它身旁高傲地走过;苍蝇从它头上飞过,嘲笑它;虫子爬到它头上,又爬了下来。蜗牛有点失落,但它还是继续往前走。
一辆自行车从它身旁掠过,它却吓得连忙缩进了壳里。突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鸣笛声,蜗牛只能缩进壳里,任人宰割。一只蜈蚣在路边看见了,便跑到蜗牛身后,用身体把它一顶,把蜗牛顶到了盆子里。汽车从蜈蚣身上跃过。随后,它们成了好朋友。
在我们走向人生的道路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我们要向蜗牛一样坚强地往前走。也许在你伤心时,你的朋友会帮助你,帮你度过难关,直到走完这条漫漫长路。
刘鸿有
豆粒大的灯焰上升起了袅袅青烟。
一只飞蛾向它飞来,背后上的粉墙上立刻映上了一个像盘子大的身影。
“瞧!人家说你渺小,这可都是瞎说的。”跳动的灯焰把那影子指给蛾子看。
“我??我??真的有那么大吗?”蛾子激动不已,可又半信半疑。它想把自己的形象看清楚。于是它慢慢向粉墙飞去。
可是,
影子立刻变小了。“嘿!你怎么不相信我说的话呢?你要真正看清自己,必须站到我这里来。”灯焰胸有成竹地说道。
“来呀,快靠近我。”
飞蛾返身向灯焰飞来,粉墙上的身影立刻变大了。
“靠近些,再靠近些??”灯焰伸长胳膊热情地召唤着。
蛾子扭头看看那盘子大的身影,动情地扑向灯焰。灯焰猛地一亮,霎时又恢复了常态。飞蛾不见了,墙上的影子也不见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对随意夸大你的人,一定要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当别人无端地夸你时,你要想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你真的有这样的优势吗?
邱于雄
乌龟和兔子举行了跑步比赛。这时,乌龟和兔子走到了一条岔道口,有两条不同的路,乌龟选择了看起来杂草丛生的一条路,而兔子选择了看起来宽阔平坦的路。
过了很久,乌龟才爬到了终点,而兔子呢?他还在路上走呢!那条看起来杂草丛生的路到后面却十分平坦,而那条原本平坦的路到后来竟无路可走。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要被表面所迷惑了。人生的旅途中也会有两条路,选择颠簸波折的路,后头必定会是一片坦途。
谢广传
“抽奖了,抽奖了??”,洪亮的声音在森林里徘徊。大象胖胖扯开嗓子叫来了一群人。大家议论纷纷,野牛诙谐地喊道:“是不是真的能抽中大奖啊?”“那是肯定的了,大奖可是一万块钱呢。”大象胖胖面带笑容地说道。
只见,小猴皮皮走了进来,抽起了奖。突然大叫起来“哇,一等奖”,这让一群人产生了兴趣,纷纷走上前来抽奖,奇怪地是没有一个抽中。大象胖胖说:“一等奖有3名哦,现在还有2名,大家快抽吧。”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把钱花完了,只能垂丧地回去了。第二天,小猫花花惊奇地发现大象胖胖和小猴皮皮一块高兴地在街上买东西。小猫花花恍然大悟,原来大象胖胖和小猴皮皮是同谋,他们两个合伙骗了大家,其实小猴皮皮中奖是假的。
小猫花花说:“幸好,我就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在一个图书馆中,有着一本骄傲的故事书,有很多人都想买它,可就是因为价格实在太贵了,它才一直被留在这个图书馆里。
因为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它更加骄傲自大起来,便对旁边的一本历史书说:“你看我多么伟大,这么多人都想买我,却被我拒绝了。”旁边的历史书垂丧着头,应道:“你是很伟大,有这么多人的爱戴。”又转而缩回了书架,静静地呆在角落。
故事书不依不饶的,心里头蹦出了个想法,于是冲里头囔囔道:“我还要到外面去看看。”说着,从书架上蹭了下来,跑到了外面。外面的世界真大啊,它闲适地游逛,最终在一处摆满花草的架子旁住了下来。有一天,它想出去晒晒太阳,可一出来便看到自己弯折的书角,污渍布满地字迹,竟不由得大哭起来。路过的一个小孩子问它为什么哭,讲明了缘由后,小孩把它送回了图书馆。等它回到原来的位置时,才发现旁边的历史书早已被卖了出去。它在图书馆待了很久,开始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时,它感觉书角又直了,里面的字也清晰可辨。过了一会儿,它就一个人买走了,在那个陌生的家中,它发现了历史书,两个又团聚了,开心地聊着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大家时时刻刻都要谦虚,不能骄傲,否则一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篇四:蜗牛的奖1
《蜗牛的奖杯》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课文通过讲述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丧失了飞行能力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这篇课文课文长短适中,但层次清楚,内容通俗易懂,童趣性强,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表演朗读。
我班学生中也有成绩好,骄傲自大的自满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正好是对他们进行一次思想道德教育。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方法,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惟恐、生怕、退化”等。认识
1个多音字“强”。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图文对照来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通过感悟,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内涵,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想用两课时进行教学,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将围绕“猜谜引入、设置悬念,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自主学习、书写生字”这三个环节,引导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首先:以谜语:“虽然叫作牛,不能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引出“蜗牛”并板书,随即贴出蜗牛爬行图,请学生介绍一下蜗牛。(目的是给学生强调蜗牛背着重壳慢慢爬行的模样,为设悬念作铺垫。)其实很久很久以前,蜗牛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是-----出示第一自然段,自读,回答,(相机贴蜗牛飞行图)。然后设置悬念:蜗牛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学了《蜗牛的奖杯》,你就明白了,补充完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入文本。我们说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这里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接着,学生走进文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如:“蜻、强”等。逐段检查朗读,相机理解一些词语。让学生结合做动作来理解一些词语的意思,如:“甩”。对文中较难读的句子如“第二段”,我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读重点加以指导。在读通顺、读正确课文的基础上,试着说说:蜗牛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从而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我们说学生在“我要知道,因此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初读一定会认真、效率一定很高。只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深入的对话,为第二课时的精读感悟奠定扎实的基础。
最后书写左右结构的生字“膀、蜻、蜓、蜂、怕、硬”,其中“蜻、蜂、怕”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学习,教师示范书写“膀、蜓、、硬”。
下面我重点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主要安排了复习导入;精读感悟,;拓展延伸;书写生字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我先复习认读“有力、自由、遥遥领先、得意洋洋”等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并相机进行正音。接着选择其中一两个词,结合课文内容说句话。
第二环节:精读感悟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读出感情。由于课文是寓言故事,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自悟寓意,不以繁琐的分析或抽象地讲道理,而是通过创设情境,图文对照,感受想象来让学生感受、体味到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的深刻道理。
我准备先创设一个飞行比赛的情境:引出文本第二自然段,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接着再在自己的脑
海中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让学生看图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
“遥遥领先、甩”的意思。播放飞行比赛的动画,有感情朗读。有声有色的动画片,一方面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蜗牛遥遥领先,甩下了所有的对手”这段文字的理解。引导观察:参加飞行比赛的昆虫的翅膀,你发现了什么?引出第一自然段,蜗牛赢得比赛的关键是----它有一双“有力的翅膀”。齐读一、二两自然段,从中感悟出蜗牛凭借自己一双有力的翅膀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只获胜的蜗牛,此时你的心情怎样?那你得了冠军以后会怎么做呢?引出第三自然段”。着重理解:“成天、生怕、惟恐”。利用相关的语句,学生已有的经验,理解“成天”;“惟恐、生怕”的区别上有一定的难度:我准备充分运用文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换位思考,让学生说两句话的意思,从而突破难点。
正因为蜗牛成天背着奖杯,日子一长,蜗牛变成什么样了呢?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这里我重点抓“退化”,这个词学生比较难理解,我准备借助图片,充分发挥了图片的作用,通过演示蜗牛前后样子的变化,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原来的蜗牛长着一对有力的翅膀,现在翅膀没有了,已经“退化”了。本段要指导学生读出无奈、后悔的语气。
三、拓展延伸
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老师进行讲解:“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草地上慢慢地爬行,他们看见天上自由飞翔的蝴蝶,老蜗牛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对小蜗牛说??”让孩子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些什么?动画的音、视、图等效果,使学生学习的激情更高涨了,孩子们主动参与讨论,积极的上台戴上可爱的头饰老蜗牛、小蜗牛,进行即兴的表演。一组又一组的演示,使学生更加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揭示了课文所要表达的含义,那就是“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
四、书写生字
我准备引导学生学习剩余的4个生字,其中“翅”字,先教偏旁“支”,提示捺要写得长,“羽”字写得瘦、紧写,要站在捺上面,“蜜”联系蜜蜂是昆虫,记住下面是虫字底。精讲多练,准备留5、6分钟让学生写字,同时播放轻柔的钢琴曲,创设良好的书写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