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安全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2018-12-20 11:58书业网

篇一:安全生产寓言故事

安全生产寓言故事

蚊子和狮子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在狮子眼前嗡嗡地吹嘘,接着紧紧盘旋在狮子的脸部周围,找着鼻孔附近没有长毛的地方一口叮下去,狮子只能用爪子不断抓自己的脸,对蚊子毫无招架之力。蚊子看狮子投降,满脸得意高唱胜利歌声飞走。可一不小心掉进蜘蛛的网里,白白成了蜘蛛的美好一餐。

安全警示:安全生产工作并没有终点,时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可能处处藏有安全隐患,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只有谨小慎微,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才能实现安全。

温水煮蛙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青蛙跳进了盛有温水的铁锅里,而铁锅下正在生着小火,刚开始时,青蛙还悠然自得,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沾沾自喜,无比自豪。随着时间的推进,等到发觉不妙时,它的体能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尽,最后,再也跳不出来。

安全警示:第一、青蛙的场所本该在水塘或禾田之中,而它却跳进了本不该它去烧烤着的铁锅里,是“违章”;第二、面对正在升高的温水而悠然自得,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是“麻痹”;第三、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最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扁鹊与安全文化

扁鹊三兄弟从医,有一天,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道:“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回答道:“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安全急救网)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

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说:“你说得好极了。”

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事故不是故事

为更有效保证生产安全,许多单位和部门都以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事故通报的方式教育员工吸取教训,举一反三,防止大家在工作中发生类似的事故,避免重蹈覆辙。然而有些单位在组织学习时,一些员工只是听听了事,思想上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以

至于把事故当成故事来听。

“事故”与“故事”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最大的差别莫过于事故关系生命、关系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安全,而故事仅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对事故通报的学习重视不重视、怎样听很重要。如果只关注事故的经过,并没有认真剖析原因,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一番对照,结果只听了个热闹,没能吸取他人的教训。能不能认真的接受他人的教训,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单位是否真正重视安全工作。能从别人的失误、事故中找教训,对照自己的情况找差距,查到隐患认真加强防范,结合实际

工作抓落实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梯子”故事引发的感悟

最近看到一则故事,在青岛啤酒集团某车间的一个角落,因工作需要放着一把梯子。用时就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就移到旁边。为防止梯子倒下砸伤人,工作人员特地在梯子上写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这件事谁也未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未发生梯子砸人的事件。前一段时间,外方来谈合作事项,来到梯子前驻足良久,外方一位熟悉汉语的专家提议,将条幅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放倒”。

这个“梯子”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感悟:都是九个字,其涵义却有本质的不同,都在讲安全,但前者仅仅是提醒注意,而后者却是完全排除了潜在的危险。

每个故事都是由许多事故隐患“孕育”衍生而来,要消除事故,就要着力排查、消除所有事故隐患,就要坚决铲除滋生事故的所有大小隐患土壤,从而实现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本质安全。

篇二:寓言故事与安全

1.良好的安全习惯

有这样一个“南风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上来就是寒风凛冽冰冷刺骨,结果行人们把大衣裹得更紧了;而南风则徐徐吹动暖意融融,行人觉得暖和,便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最终获得了胜利。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出家后,开始学剃头。老和尚先让他在冬瓜上练习,小和尚每次练习完剃头后,将剃刀随手插在冬瓜上。后来在给老和尚剃头时,也将剃刀随手插在了老和尚的头上。

不良习惯,就好像南风,看似威力不大,却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失去了警惕,长此以往走“捷径”养成了自然行为,成为习惯性违章作业,埋下了事故的火种,成为灾难发生的根源。美国学者海因星曾经对55万起各种工伤事故进行过分析,其中80%是由于习惯性违章所致,80%啊!这个数字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

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工作负责人,在履行工作职责时,习惯的对工作组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习惯的督促、监护工作组成员遵守操作规程;习惯的检查每一个工作组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习惯的检查和关注施工作业环境的瞬息变化;每一个人工作组成员习惯的遵守规定和习惯的互相提醒不安全行为。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都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安全习惯,将麻痹赶出我们的思想,将习惯性违章赶出我们的工作,相信播下一种习惯,将收获一种成功。

2.注重细节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2012年河南高考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故事一我们不难看出,船的漏洞就是一个致命的风险源。船主明知风险存在,却无视。油漆工的本职虽然是刷漆,但强烈的风险意识不容他犹豫就把漏洞给补上了。在安全生产中,有风险有漏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发现了漏洞,却漠视其存在,没有及时查缺补漏,最后导致严重的后果。

从故事二可以看出,这两个条幅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是提醒,后者则把梯子倒下砸人的潜在(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安全寓言故事)危险彻底排除。安全生产,追求的是细节的本质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安全风险管理的终极目标,实现安全有效可控。

综上所述,我们要做的是防微杜渐,不能忽视小的漏洞和差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免造成大祸,也就是注重细节完美,落实本质安全,我们不能去做温水里被煮的“青蛙”。 3.及时消除隐患

有两只同住在一个窝里的乌鸦兄弟,它们住的窝破了一个洞。老大想,老二会去修的;老二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老大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老二也这么想。结果又是谁也没修。一直到了冬天,乌鸦兄弟的窝被风吹到地上,它俩都冻僵了。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曾提出一个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安全上狠抓严管,而安全管理还是漏洞百出,总是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我们扮演了“乌鸦兄弟”。

“失了一颗马蹄钉,丢了一个马蹄铁;丢了一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这句话说明不重视及时解决细小隐患,最后可能酿成大祸。所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一定要设法及时排除,决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任其发展而埋下更大的安全隐患。

4.事前控制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

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

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这兄弟三人治病的区别就是长兄在于病情发作之前采取预防,中兄在于病情初起之时采取控制,扁鹊在于病情严重之时采取手术治疗。安全工作也是如此,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能够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才是安全工作的最高境界。 5.安全投入

据说二战中期,德国生产的降落伞合格率已经提升到99.9%,但军方要求产品的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厂商不以为然,他们强调不可能达到绝对100%的合格,除非出现奇迹。但降落伞99.9%的合格率,就意味着每一千个跳伞军人中有一个人会送命。后来,军方改变了方法,决定从厂商前一周交货的降落伞中随机挑出一个,让厂商负责人背着这个伞,亲自从飞机上跳下去。这个方法实施后,奇迹出现了,不合格率立刻变成了零。

正因为降落伞生产商害怕了,才实现了合格率的100%。当然,仅仅害怕是做不好安全生产的,但从安全行为学角度来看,害怕作为应激的心理状态,会激发出责任人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想办法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怕死”才是好员工。

如何才能做一个“怕死”的好员工呢?那就需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学习永远比小心更重要。

5.安全投入

树上有一只知了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正在瞄准它。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篇三:由寓言故事看安全文化

由寓言故事看安全文化

一、“买椟还珠”——生产先要安全

《买椟还珠》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时代一个郑国人买来了珠宝,看见装珠宝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就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了珠宝商,上演了一出本末倒置的喜剧。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如果将安全环境比做装饰美观的盒子,将职工的生命健康比做“珠宝”,那么,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安全,保护好生命健康,才能谈得上发展和效益,否则,再好的安全环境也会形同虚设,那样岂不是对《买椟还珠》的演绎?

讲生产必须讲将安全,就像企业必须讲效益一样。有人说,安全风险就象一把高悬在头顶上的利剑,又像一种绝对运动,不可阻挡,也不可回避。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这种风险,为安全铺就一条康庄大道,我公司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硬件方面的设备改善、技术投入到软件方面的安全活动、安全宣传、安全培训,为职工打造的安全环境这个“盒子”可谓既精致又美观,但是,如果职工自身不重视安全,造成生命健康这颗“珠宝”的丢失,那无疑就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演绎新时期的“买椟还珠”。

二、“亡羊补牢”——安全重在预防

《亡羊补牢》的故事早已为人们所熟悉,讲的是一个牧民的羊被狼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把羊圈上的窟窿堵上,他起先不听,结果羊又被叼走一只。后来他堵上了窟窿,从此再也没丢一只羊。仔细回味这则寓言,联系到一些企业的安全事故,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故是由于职工本人思想上存在“窟窿”造成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安全投入不是不多,规章制度不是不严,前车之鉴不是没有,为什么安全事故还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通过分析部分安全事故,我们不难发现,有80%

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职工心里放松了安全弦、思想中出现了安全窟窿造成的。“人祸猛于虎”。羊圈破了个窟窿堵上后就能防止羊的丢失,人的生命岂能亡羊补牢!如果说安全事故会给企业制造不和谐音,那么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就是头号杀手,它会永远夺去健康带来的自由,夺去生命带来的欢乐,夺去家庭团圆带来的幸福,而这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因此说,天灾不可挡,人祸一定要防。怎样防?就要在亡羊前先补牢,未雨前先绸缪,堵住思想上麻痹大意的窟窿。我们广大职工只有牢固树立安全贵在预防的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守株待兔”——变被动为主动

一提起安全,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同学习安全制度,遵守安全规程,落实安全措施联系在一起,认为只要不违章作业,做到安全生产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安全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部门的事,而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义务。对待安全工作,我们不能像《守株待兔》中的那个农夫,守着树桩等兔子,而是要变被动为主动,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做好“自我监督”,还要做好“相互监督”,多为安全献策出力。

篇四:安全寓言故事

NO.1 《喜鹊与乌鸦》

寓 言 内 容

国王凤凰安排乌鸦和喜鹊担任监工,督促臣民建造安全家园。喜鹊对工作认真负责,铁面无私、不讲情面,乌鸦对工作松松垮垮。一段时间后经喜鹊监工的巢窝完好无损,而乌鸦监工的却七零八落,于是喜鹊被捧为祥鸟,处处受到欢迎,而乌鸦则遭到唾骂,被认为是丧门星,到处被驱赶。 安 全 寓 意

《喜鹊与乌鸦》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尽职尽责。面对这样一项关乎大家生命财产安全的任务,来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凭借手中的职权而徇私枉法,贪污腐败。否则,不但危害到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自己也终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NO.2 《斑鸠筑巢》

寓 言 内 容

斑鸠兄弟俩都已经长大成人,父母让它俩独立生活。哥哥找了一个粗壮的树叉,在那里筑巢;弟弟不听哥哥劝,因懒惰生活在别人丢弃的巢里,那里枯枝败叶,遇风雨飘摇。初冬的一天,半夜里狂风大作,斑鸠哥哥躺在安逸的房间里享受香梦,斑鸠弟弟不得不随着狂风飞去,飘逝远方??

安 全 寓 意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强调“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安全工作要有预见性,如果自己没意识到,听听别人的建议也是好的,不能因为自己的无知或者一时的懒惰而酿成大祸,更不能抱着侥幸心理面对严肃的安全生产工作,防患于未然总比出了险情再去补救更为重要。

NO.3 《蚊子和狮子》

寓 言 内 容

有只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在狮子眼前嗡嗡地吹嘘,接着紧紧盘旋在狮子脸部周围,找着鼻孔附近没有长毛的地方一口叮下去,狮子只能用爪子不断抓自己的脸,对蚊子毫无招架之力。蚊子看狮子投降,满脸得意高唱胜利歌声飞走。可一不小心掉进蜘蛛的网里,白白成了蜘蛛的美好的一餐。

安 全 寓 意

这则寓言用来讽喻骄傲自大的人,告诉人们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正如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并没有终点,时时都会出现新的情况,处处藏有安全隐患,稍不留意就会酿成大祸。只有谨小慎微,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才能实现安全。

NO.4 《两只蜘蛛》

寓 言 内 容

一座庙里住着两只蜘蛛,一只在屋檐下,一只在佛龛上。一天,旧庙的屋顶塌掉了,它们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织网。此后佛龛上的蜘蛛网总被弄破,害得它修理半天。如此反复,佛龛上的蜘蛛向邻居求助,屋檐下的蜘蛛反问:“你只顾埋头补网,难道就没有发现头上的屋顶已经没有了吗?

安 全 寓 意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修网固然重要,但了解网破的原因更重要。面对接连发生的事故,不愿静下心来考虑事故的根源,寻找根除的策略,而是每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匆匆补救,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就只

第2/3页

能像佛龛上的那只蜘蛛一样,忙碌的只是些无用功而已。

NO.5 《温水煮蛙》

寓 言 内 容

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青蛙跳进了盛有温水的铁锅里,而铁锅下正在生起着小火,刚开始时,青蛙还悠然自得,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沾沾自喜,无比的自豪。随着时间的推进,等到发觉不妙时,它的体能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费殆尽,最后,再也跳不出来。

安 全 寓 意

第一、青蛙的场所本该在水塘或禾田之中,而它却跳进了本不该它去烧烤着的铁锅里,是“违章”;第二、面对正在升高的温水而悠然自得,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是“麻痹”;第三、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最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