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带画
篇一:青少年一定要读的经典寓言故事_画鬼最易
春秋时期有一个很高明的画家,这天被请来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比较起来,什么东西最难画呢?”
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与马,都是最难画的,我也画得不怎么好。”
齐王又问道:“那什么东西最容易画呢?”
画家说:“画鬼最容易。”
“为什么呢?”
“因为狗与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只要画错那怕一点点,都会被人发现而指出毛病,所以难画,特别是动态中的狗与马难画,因为既有形又不定形。至于鬼呢,谁也没见过,没有确定的形体,也没有明确的相貌,那就可以由我随便画,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画出来后,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鬼是很容易的,不费什么神。”
画家的高论证明:如果没有具体的客观标准,就会容易使人“弄虚作假”和“投机取巧”。唯心论最省力,因为它不受客观实际检验,可以瞎说一气,而唯物论则要接受客观实际的检验,所以很费工夫。
篇二:六年级美术第九课:为童画话寓言配画
第九课:为童画话寓言配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自己喜欢的一个故事通过一个或多个画面表现出来。
2、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教学重点:寓言故事的表现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学具准备:绘画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NO: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老师: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在我们的身边以及身边以外的世界里,每天都有事情发生,每天都有人把发生的故事传说,所以同学们从小就知道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孙悟空打闹天宫"、"哪吒闹海"、"嫦娥奔月"等。,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你们应该听过很多吧。同学反应(略)
老师:其实每个同学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每天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读书、游戏等,就是一个个故事。现在请几位同学讲讲自己熟悉的或自己喜欢的故事。
学生讲故事(略)
老师:这几个同学多讲得很好,但是我们只知道故事的内容而眼看不到故事里这一些生动的形象,多可惜啊,要是能知道故事的内容又能看到"孙悟空"、
"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这一些生动的形象,那该多好啊。请问同学们,能不能做到这样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做到?学生回答(略)
老师小结:对,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影、卡通、图片、连环画等做到这一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是要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别人的或自己的故事,用自己一双灵巧的手把它画出来,画成一个或几个画面,让其它小朋友也来分享你的动人的故事吧。
(引出课题)故事画
一、发展阶段
1、回忆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段:
提醒学生注意动画里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
2、教学示范:
老师讲一个故事并出示本故事的画面。
3、教材范例欣赏: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4、学生小组讨论:
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讨论如何选材、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NO:
第二课时
5、辅导学生作业:
学生可以选择中国谚语故事,也可以选择自己编故事或根据自己的经历编一幅或一组故事画。
表现方法:可先画故事的主体再添画背景,然后写上故事的内容。
6、课堂交流: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画"展。
三、课后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泥塑、剪纸等立体制作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
四、课后小记
篇三:课题:为童话、寓言配画
课题:为童话、寓言配画
姓名:刘远莉 性别:女 任教学校:沙坪坝区石井坡小学 教材版本:人美版第十一册第九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插图的美感。
2、 初步学习插图的基本要点及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并学习为作品配画。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
课业类别:创作课
教学重点:学习画插画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如何为一篇童话、寓言配画。
学生学具准备:童话寓言的配画若干、自己熟悉喜欢的一篇童话寓言、绘画工具等。
教师教具准备:学习画插图的课件、步骤图等。
设计思路:这篇教案大约用两课时完成。在设计上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把学生刚从语文课上学的课文插图拿来学习画插图的基本知识,这些课文学生理解较深刻,也很熟悉,从美术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也很新鲜,所以对学习插图的基本知识很有帮助,比单纯的美术书上插图效果更好。在学习画插图时,注重帮助学生理解童话寓言的内容含义,抓住典型情节来表现,并注重童话寓言插图的不同表现手法分析,这样学生才至于摸不着头脑,或者简单到模仿。
设计环节逻辑性较强,层层递进,先从插图的作用引入到插图的画法种类,再具体到童话寓言的几种插图手法,并渗透如何理解文章内容,灵活运用不同手法,再探讨画插图的步骤,丝丝入扣,学生理解起来较形象具体,容易掌握。
另外在教学中注重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学生活动较多。并注重评价,在教学中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价,并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
篇四:寓言故事——画饼
画饼
有这么俩人拜了把兄弟。这一天,二兄弟要出远门,就到大哥家里辞行。去以前,就用秫秸杆儿和细米儿扎了一只鸡,给大哥送礼去了。到大哥家里,只有大嫂子在家里哪。
“大嫂子,我快出门啦,今儿个给大哥辞行来啦。也没有什么好东西送给您哪,得啦,瓜子不饱是人心,您就把这只鸡收下吧!”
大嫂子一看,心说:“真有你的!”
“哎呀,二弟,你怎么这么客气呀,每次回来都叫你破费,”说着就把这只“鸡”收下啦,想了又想说:“二弟呀,你出去一趟不定多会儿才能回来,今儿个别走,无论如何在家里吃饭。也没有什么好的!家常便饭,坐下,坐下!”
说着就在桌上摆了两副筷子,放上两个碟儿,然后拿出她男人用的毛笔来,蘸了点墨,找了张纸,在纸上画了张烙饼。
“兄弟,吃把,趁热儿,凉了就不好吃啦!”
这位二弟用筷子假装而夹着这张“饼”,搁在嘴里嚼了半天,然后放下筷子说: “行了,今儿吃的太饱啦,谢谢您啦。我不等我大哥回来了。”二弟走后,不大工夫,大哥回来了,大嫂子说:“二弟今儿个给你辞行来啦还送了只“鸡”来。”说着把那只“鸡”拿给大哥瞧了瞧。大哥说:
“人家给咱送礼来,没留人家吃饭吗?”
“留他吃啦!”
“烙饼,这不,还在这儿撂着吗!”
大哥过去瞧了瞧这张“饼”:
“咳!这都怨我不在家,就凭这只‘鸡’,说什么也不能给他吃这么大张的‘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