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作者
篇一:经典寓言故事
经典寓言故事
你自己最伟大
一个小老鼠从一间房子里爬出来,看到高悬在空中、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它禁不住说:?太阳公公,你真是太伟大了!?
太阳说:?呆会儿乌云姐姐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
一会儿,乌云出来了,遮住了太阳。
小老鼠又对乌云说:?乌云姐姐,你真是太伟大了,连太阳都被你遮住了。?云却说:?风姑娘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
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一片晴空。
小老鼠情不(转载于:www.cSSyq.co m 书 业 网:寓言故事作者)自禁地道:?风姑娘,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风姑娘有些悲伤地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
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地说:?墙大哥,你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了。
墙皱皱眉,十分悲伤地说道:?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呀,你看,我马上就要倒了,就是因为你的兄弟在我下面钻了好多的洞啦!?
果真,墙摇摇欲坠,墙角上跑出了一只只的小老鼠。
经典寓言故事
天 堂 和 地 狱
从前,有一个幸运的人被上帝带去参观天堂和地狱。他们首先来到地狱,只见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这些人看来都营养不良、绝望又饥饿。仔细一看,每个人都拿着一只可以够到锅子的汤匙,但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长,所以没法把东西送进嘴里。他们看来非常悲苦。
紧接着,上帝带他进入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和先前的地方完全一样: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匙。但每个人都很快乐,吃得也很愉快。上帝告诉他,这就是天堂。这位参观者很迷惑:为什么情况相同的两个地方,结果却大不相同?最后,经过仔细观察,他终于看到了答案:原来,在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想着自己舀肉汤;而在天堂里的每一个人都在用汤匙喂对面的另一个人。结果,在地狱的人都挨饿而且可怜,而在天堂的人却吃得很好。
经典寓言故事
谁 来 决 定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 J.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甚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经典寓言故事
请问您在做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您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在这里接受上帝的爱,心中就会激动不已,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经典寓言故事
带一些空杯子上路
在一次培训课上,讲师在他面前的桌子上放了两个杯子。其中的一个杯子是空的,另一个是满的。正在学员们和往常参加学习培训一样要么交头接耳、要么无精打采的时候,讲师清了清嗓子对大家说:“今天的培训课程大家可以不听,但我接下来分享的游戏却会影响你的一生!”这时,培训室里多少静了一些。 讲师拿起一瓶矿泉水向盛满水的那个杯子倒去。台下的学员莫名其妙地看着这一情景,有的人以为讲师的视力不好,赶忙提醒老师——正倒的这个杯子是满的。
没有想到,由于讲师的置若罔闻,满杯子里的水溢了一桌子水。台下的学员终于忍不住异口同声地抗议:“别倒了!杯子已经装不下了。”
讲师这才停住手,慢悠悠地说:“是啊,装不下了。你们也是这样,要想学到更多的学问,就必须把大脑腾出空来,把原有的东西都清除出去。”
接着,讲师又拿起一瓶矿泉水向剩下的那个空杯子倒去,空杯子很快就被讲师倒得满满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要时时刻刻带一些空杯上路。你的杯子倒得越空,你将来的杯子也就会越满。相反,
你的杯子现在盛得越满,你的杯子将来也就会越来越空。
经典寓言故事 大 师 与 凡 人
有个信徒问慧海禅师:?您是有名的禅师,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慧海禅师答:?有。?
信徒问:?是什么呢??
慧海禅师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 慧海禅师答:?当然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不一样呢??信徒又问。
慧海禅师说:?他们吃饭的时候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经典寓言故事磨 刀 不 误 砍 柴 工
有一个伐树的工人,身体非常强壮,而且勤劳工作,每天工作十多小时,可是,他发觉自己的伐树数目却日渐减少。他开始忧心自己到底有何问题?
他想,一定是自己的工作时间不够长,所以伐树的数目才会减少,于是他除了睡觉和吃饭,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伐树,但是似乎于事无补,他这样做,他每天伐树的数目反而有减无增。他更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了。
一天,他的管工看见他满脸愁容,便关心地问:?你为何愁眉苦脸呢??
这个伐树工人回答说:?我对自己失去信心了,我以前每天伐树十多棵,现在每天在减少,但我真的没有偷懒,而且还增加工作时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
管工看一看他,再看看他手中的斧头,心有所悟地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斧头伐树呢??
工人认真地说:?当然啦!这是我从开始伐树工作以来,一直不离手的工具呢!? 管工关心地问他:?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再使用它呢?? 工人回答他:?我每天努力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磨利这把斧头?? 那个管工解释说:?你可知道,这就是你伐树数目每天递减的原因?你没有先磨利自己的工具,又如何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呢??
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总有某些时候曾经像这个伐木工人一样,因为过于沉溺于一个活动之中,而忘了应该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工作更简单、快速。
篇二:10个寓言故事
10个寓言故事与大家分享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 五枚金币 ▲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
在*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那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 扫阳光 ▲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
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 自己救自己 ▲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
求人不如求己。”
▲ 让失去变得可爱 ▲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 请不要开错窗 ▲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
篇三:寓言故事类作文材料及范文7——17(作者:邢建军)
寓言故事类作文材料及范文
【作文材料7】
“抛却外在,追求内在”——
秋天到了,一棵梨树和一棵苹果树都结果子成熟了,人们把果子全摘了下来,把两棵果树的叶子弄得七零八落。梨树看着自己浑身的疤痕伤心地想:明年我说什么也不结果子了。第二年秋天,苹果树依然结出许多红彤彤的苹果,人们像往常一样采摘果子的同时把叶子又弄得七零八落。由于梨树一个果子都没结,身上的叶子完好无损,它得意地对苹果树说:“怎么样,我的叶子长的多茂盛,像你那样多难看啊!”这样连续了五年,梨树被砍成了一堆柴火。
全面理解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清晰。
材料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事情的结果是“梨树被砍成了一堆柴火”。
究其原因,原因是“梨树怕自己难看了,就不再结果子了。”
可见,梨树追求的只是外在的好看,丢掉的是内在的价值、意义、实用。 因此,最佳立意:
外表的虚荣(面子)无关紧要,内在的价值最重要。
华而不实不是最美,实用才是最美。
华而不实、外在的光华美丽与内在的价值或实用的辩证关系。
范文1:
丢下虚浮,让灵魂发光
河北定州中学 邢建军
歌德曾说:“外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可见,只有丢下外在的虚浮,追求人生价值的实现,才能让灵魂发光。
为何枝繁叶茂的梨树会落得被砍成柴火的下场?或许是因为它忘了,不是枝繁叶茂就能取悦于人,那累累硕果才是它生长的价值。一切外在的都是虚无,没有内在的充实,它注定只能被淘汰。
有些人的名字被历史铭记,在岁月的洪流冲刷下,依然熠熠生辉。他们被人们所铭记,并不是依靠光鲜亮丽的外表,而是发光的灵魂。
就像那个自称农民的伟大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那个衣着朴素、皮肤被晒得黝黑的科学家。他并非每天西装革履、空谈理论;也不是每天只考虑自己的衣着是否像个科学家。他在意的只是自己的研究有无进展,自己的理论有无进步,自己的成果能否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更大的福利。他抛却了那些所谓的光鲜亮丽,低下头埋头苦干,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和历史记住了他的名字。
就像我国伟大的学者、文学领域的丰碑——季羡林老先生,他从时代中一步步前行,见证了中国一个世纪的成长历程。他是一个连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尊重和敬佩的老人,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可现实中的他,却一直穿着朴素,与常人无异。人们从未见过他打扮,只见他在北大的校园里,在属于自己的那块儿文学田地上辛苦地耕耘,最终硕果累累。所以,每当提起他的名字,我们都会肃然起敬。
可在如今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人们一直狂热于外在的华丽,却将内在的价值实
现掩埋进时代的尘埃。
我们看到人们互相攀比,只注重外表的华美,却让内心的泉水干涸;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作家、学者只注重表面功夫,却无丝毫的实力内涵;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面子工程”拔地而起,见证着这个社会日益严重的虚浮之气,虚伪之风。
人们或许忘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光鲜亮丽,有时只是哗众取宠;而那些空有华丽外表的虚浮作品,必将被时代淘汰,被人们遗忘。
泰戈尔曾说:“我的存在,是一个永久的惊奇。”我们不要用那些虚浮的外表取悦于人,而是要通过实现内在价值,让自己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
范文2:
除去形式肤浅,保留价值内涵
河北定州中学 邢建军
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形式,都有自己的外表,追求这些的,需要“除去”,保留或残留下来的才是他们的价值、内涵所在。
苹果树仍在结果,梨树如果变成木柴照亮人间提供温暖,也是价值所在。
人是复杂的高等动物,人们追求的华丽外表、功名利禄都是形式,是表面的,对于世界而言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那么他们满足了一些什么呢?满足了人们的虚荣、欲望、享受。一切都那么肤浅,只停留在物质上。
提升到精神上的“消费”具有意义和价值。同样的时间、精力、金钱花到精神上就大为不同了,因此贝多芬又弹奏了一首世界名曲;爱因斯坦又向未知世界前进了一小步;文书著作又出品了。
我觉得从根本上说精神就是价值,有内涵;物质就是形式,很肤浅。从直接来看,那些面子工程拔地而起,带来的是更大的经济损失;那些外表时髦发型前卫的大学生,失去的是珍惜人生内涵的机会;那些政府官员,只是呼喊着“几年变几样”的口号,真正惠及百姓的实事却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沈从文先生向未知世界走去,用生命作赌注的拼搏奋斗精神;陈家顺躬身为民、体恤民生不怕吃苦的精神;梅兰芳先生不为日本人演唱,蓄须明志的爱国精神才是真正的价值和内涵。
人类形式与价值就是如此区分的。
水汇成了海洋,仍然是液体的形式,但内涵和价值却变得浩渺、磅礴;树聚集成了森林,仍然是树木的形式,但内涵和价值已变得广阔、葱郁;沙凝聚成了大漠,仍然以土的形式存在,但内涵和价值已变得令人畏惧。可见,价值越大,力量越大,无关乎任何形式。
我呼吁大家去苦心孤诣地做些什么吧!况且来这个世界一个轮回如此短暂,为何不留下些痕迹就离去呢?果树带给人们果实,木柴带给人们温暖,我们总要留下些什么。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有他自己的思想,并且能够将这些思想表达出来。
人的幸福之处,在于能够让自己留下来的东西,成为他人理解的对象。
除去形式、肤浅吧,保留内涵、价值吧,让它们去影响孩子、大人、人类,乃至世界。
【作文材料8】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木人和泥人是一对刚结识不久的朋友。这天,他俩在河边玩耍,为了给对方一丝清凉,木人调皮地向泥人身上泼水,泥人吓得连滚带爬的逃走,没命地喊:“杀人了,救命哪!”
篇四:如何写好寓言故事
1. 要有明确积极的主题。同其它文体相比,寓言更强调对文章主旨鲜明性的要求,
以达成教训、讽刺、启示的效果。换句话说,寓言的主题是用来表现真理及一个明智的看法,一种宝贵的经验和一种苦乐的感受。寓言不讲求寓意的隐晦,它以明达为佳。
2. 要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因为寓言中所写的人、事、物等都不是生活中已经
有或可能有的,它是一种虚拟的、只用来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或情感的载体,尤其是以动植物为主人公的寓言,更需要充分发挥想象,以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
3. 要掌握主题表达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以故事来寓理,采取暗示的方式,作者的
旨意在故事中并未点出,留给读者自行体会。另一种是作者借故事来说理,采取明喻的方式,也就是说故事末尾作者现身说法,将主旨指出。不必拘于一法,尽可能根据个人的爱好自由选择。
4. 要讲求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文学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
但它仍要求作者保持对生活的敏感,要求作者从大量纷繁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升华出有指导意义的道理,以充分发挥这种文学样式的社会功能。
5. 要把握寓言的构思技巧。在叙述的同时,要有能力在较短的文字中,表现出故
事的机智、诙谐与启示。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浓厚的趣味及深刻的意义,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