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悦美文网

俄罗斯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2021-01-13 18:42书业网

篇一:俄国寓言

俄国寓言

作者: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

有一次,天鹅,大虾和梭鱼,

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

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

拼命的拉呀拉呀,

大车却一动也不动了,

车子虽说不算重,

可天鹅伸着脖子要往云里钻,

大虾弓着腰儿使劲往后靠,

梭鱼一心想往水里跳。

究竟谁是谁非,我们管不着,

只知道,大车至今仍在原处,

未动分毫。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一个世界著名的古老寓言故事,它从反面讲了不合 作办不成事的道理。天鹅、大虾、梭鱼都很用力,都想把车拉动,但是因为不合

作,彼此不配合,所以大车“至今还在原处”。懂得不合作、不配合是办不成事的道理。

篇二:寓言时间

寓言世界

打小喜欢阅读寓言故事,国外的以欧洲的、亚洲的居多,国内的就不必说了。但作为世界三大寓言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罗斯的《克雷洛夫寓言》只看过第一个,因此,假以时日,购买并阅读此书。发现有好多寓言似曾相识。尤其是《兔子与乌龟》,颇似中国的《龟兔赛跑》。世界原不同,但在妈妈读音上相近,而不管不顾什么语言。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大”在人类越小的时候,所有自然环境中的童心未泯,相似的童话世界,是童年不可抹去的胎记。共同点说明,人之初性本善。不是吗?!

篇三:励志寓言故事大全

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僧人顿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生活禅理: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三个引人深思的笑话

一、当老婆刚刚冲完澡出来,老公正要开始淋浴时,门铃响了。 在几秒争吵谁该去应门之后,老婆裹了条毛巾急忙下去开门。 她打开门看见bob,他的邻居。 在她还没开口之前,bob就说:「如果你把那条毛巾拿下,我就给你800美元!老婆想了想,就脱下毛巾,裸站在bob面前,过了几秒bob给了钱就走了。 老婆既困惑又兴奋地裹上毛巾上楼。 当她回到浴室,老公问她:「刚刚是谁?」

「隔壁的bob啦!」她回答。 「很好,」老公说「他有没有将他欠我的800美元还我?」

故事的寓意:

在未了解事情的漏洞之前,永远不要轻易自行判断而造成错误,而且还不知道自己有多难堪。

二、有个牧师开车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个修女,便停车主动载她一程。 她进车后便翘起脚来,让她可爱的美腿从长袍中露了出来。 牧师看了一眼高兴的差点让车子出了意外。 在控制车子后,他偷偷摸摸的将他的手往美腿上移动。 修女看了看他便说:「神父,记得圣诗129吗?」 神父脸红,连忙道歉,他被迫移开他的手。 但是他的视线却离不开他的美腿。 在几次换档之后,他的手又再次滑向美腿。 修女又说:「神父,记得圣诗129吗?」 神父又一次道歉:「对不起,姊妹,肉体是虚弱的。」 到达修道院后,修女下车给了他一个寓意深长的一

眼就走了。 当神父回到教堂,他急忙拿出圣经想找出圣诗129是什么。 圣诗129节:「走向前并寻求,再更深入一点,你会找到荣耀的。」

故事的寓意:

永远对你的工作保持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

人生成功的秘诀:令你受益匪浅的十个寓言故事

有很多人去听一位哲学家讲授人生成功的秘诀,结果那位哲学家给每位听众一本小册子,上面有10个寓言故事,人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成功者自救。

▲ 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 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 “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误会的故事:

终身受用的4个经典故事

1.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篇四:管理寓言小故事汇总

绩效管理寓言故事:三只老鼠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喝。他们找到了一个油瓶,但是瓶口很高,够不着。三只老鼠商量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叠罗汉轮流上去喝。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上另外两只老鼠的肩膀上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惊动了人,三只老鼠逃跑了。回到老鼠窝,他们开会讨论为什么失败。

第一只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觉得第二只老鼠抖了一下。 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是因为最底下的老鼠也斗了一下

第三只老鼠说,没错,我好像听到有猫的声音,我才发抖的。

于是三只老鼠哈哈一笑,那看来都不是我们的责任了。

想必多数人都能明白这则故事所表达的含义,但是,在职场上,在我们身边,这样的“老鼠”却随处可见。就如在某企业季度绩效考核会议上,

营销部门经理A说:最近的销售做得不太好,我们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也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研发部门经理B说: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时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太少了,就是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部门削减了。没钱怎么开发新产品呢?

财务部门经理C说:我是削减了你们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成本一直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投在研发部了。

采购部门经理D说: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不锈钢的价格上升。

这时,ABC三位经理一起说:哦,原来如此,这样说来,我们大家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

人力资源经理F说:这样说来,我只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

就是在我们的企业中类似的情况似乎总在发生,而老板、主管们却也似乎总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就只能归咎到中国人的通病:一出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各部门并不应该把所谓的客观因素当原因,责任人人有份,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会是“自古华山一条道”,每个部门应该都多少能找到解决之道,这就是主观态度问题了。推诿只是表面现象。主要是素质问题。

1、没有团队精神;2、没有责任心;3、没有面对错误的勇气;4、不能反求诸己;5、凡事归罪于外;6、饱汉不知饿汉饥,自己吃饱了万事大吉......

管理寓言:摘自《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爱丽丝说。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这个故事讲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一个目标。有目标,你才知道(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俄罗斯寓言故事)自己想要到哪里去,有目标你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想要去哪里都搞不清楚,再高明的人也无法给你指出出路。

天助先要自助,当一个人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建议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企业也是如此。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统一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如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清晰,员工即便想努力,也会有无从下手的无力感。

没有组织目标的企业不要奢望员工可以自动自发地工作,不要奢望员工可以自动产生归属感。一个企业,首先要制定组织的目标,用组织的目标指导员工制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并把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兔总经理的困惑

南山住着一群兔子,在兔总经理的领导下,过着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生活。可是最近一段时间,兔总经理发现兔子采摘回来的食物越来越少了——原来很多兔子在偷懒。

兔总经理很生气,它发现偷懒的兔子不仅自己消极怠工,而且对其他兔子还宣扬“干多干少都一样”的负面思想。于是兔总经理决定奖励那些表现好而且不乱说话的兔子,给它们最爱吃的胡萝卜。

一只小灰兔得到了兔总奖励的第一根胡萝卜,结果引起了兔群的轩然大波。几只老兔子在把小灰兔嘲弄了一番之后,还责问兔总奖励小灰兔的理由。兔总说:“我认为小灰兔表现优秀,很听话,如果你们积极表现,自然也会得到奖励。”

兔总此话一出,兔子们开始研究获取胡萝卜激励的秘诀,几乎所有的兔子都认为:只要善于在兔总面前表现得好一些、多说一些好话,就能得到奖励。于是,日久天长,在兔群中兴起了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变脸式工作作风——当面是兔子,背后是魔鬼,极尽阿谀奉承之能势、弄虚作假的风气盛行。

兔总请来了咨询公司,从咨询公司的调研分析报告中知道了兔群的现状,很受不了,为了改革弄虚作假的作风,兔总废除了按照“是否听话是否表现好”进行奖励的做法,让咨询公司制定了一套有据可依的激励办法。办法规定:兔子们采集回来的食物必须经过验收考核,按照完成的数量来进行奖励。一时间兔子们的工作效率为之一变,食物采摘大丰收。

兔总经理没有得意多久又犯愁了:兔子们的积极性在盛极一时后很快又变差了。兔总经理感到奇怪,调查发现,原来最近一直干旱,南山的食物早已被过度开采得差不多了,兔子要到很远的西山才能采摘到食物,有兔子指责他的政策——不考虑爬山的因素、不考虑干旱的因素,激励没有增加,只考核食物采摘量的方法是短期和片面的。

兔总觉得很有道理,陷入了沉思,难道用咨询公司制定的考核方案也不行吗?有一天兔总发现小红兔虽然没能完成月度采摘任务,但小红兔是多次带病去采摘食物的,兔总经理对小红兔带病工作的行为大加赞赏,给了小红兔双倍的奖励。

此例一开,兔子们又开始大吵大闹,一到月底考核,说情者有之,抱怨者有之,辞职者有之,弄得兔总经理烦躁不安。

兔总经理想用时间来消化这些矛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局面越来越恶化了,如果月底没有高额的奖励,谁都可以抱怨,谁都可以说上自己有多辛苦干得多好得到的太少之类的废话,谁都可以把咨询公司的考核方案大骂一顿。

无奈之下,兔总经理宣布:不用考核了,取消咨询公司的咨询方案,制度一出,兔子们很高兴,一些老兔子拍着胸脯纷纷向兔总经理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而且会干得比以前更好,并赞扬兔总是一个善于创新、人性化管理的高手。

一个月后考核时,兔总发现所有的兔子居然没有一个如期完成任务的——不是有很多兔子向他保证会干得更好吗?兔总经理气坏了!兔子们私底下嘲笑他说:“这个傻瓜,既然已经提前把奖金发给我们了,还不用考核,谁会费劲爬山头去折腾呢?谁去不是傻瓜吗?”

思考:这是一个关于绩效管理的寓言故事,兔公司的考核系统:

从无——有——无,从失败——成功——失败,这个生动的演绎过程说明了哪些问题? ——为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总经理开始激励表现好的员工

——单评德能勤绩,导致员工只注重自己的行为表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激励政策失败

——改变绩效体系评价标准,以KPI为导向,业绩大幅度提升

——环境变化,KPI和激励政策未及时修正,出现很多问题了

——时间长了之后,绩效体系和激励政策出现疲态,公司无奈下放弃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改革彻底失败,最后的结果是员工只要高薪激励,不要考核,改革了一圈,又改回去了

猎人和猎狗的故事

一条猎狗满山遍野地追逐兔子,追了很久,一只兔子也没有抓到,牧羊犬嘲笑猎狗,说:“你真没用,兔子比你小,反而比你跑得快,你连兔子都抓不到!”

猎狗回答说:“呵呵,我和兔子各自跑的目的不同,我只是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而已——兔子是为了逃命,而我只是帮猎人打工而已。”

猎人从牧羊犬那里得到这个消息后很不爽,想炒掉这个胡说八道的家伙,但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当前只有这么一条猎狗,炒掉它就没人做事了。后来猎人从狗市上带回了几条猎狗,为猎狗们制定了新的制度: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可以得到奖励(骨头),捉不到的则没有饭吃。于是,猎狗们个个争先恐后抓兔子。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来了,猎狗们发现小兔子比较好捉,大兔子很难捉,可是捉住大小兔子的奖励都一样。于是,猎狗们都去捉小兔子,没人愿意去捉大兔子。

猎人很头疼,决定不再将猎获兔子的数量与奖励的骨头挂钩,而是采取多个指标同时考核的方法进行考核——统计每只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按照数量和重量来评价猎狗的绩效。新政策很快就取得了成效,猎狗们捉到的兔子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

可是,好景不长,猎人发现猎狗们捕捉的兔子数量又明显下降了。原来猎狗们私下里正在讨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一只老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主人,当我们老了,捉不了兔子了,主人还会给我们骨头吗?”

猎人非常愤怒,对这些培养了多年但又忘恩负义的猎狗感到很失望,但迫于无奈,还是制定了一个新的政策:捉兔子超过一定数量,年老后在若干年内都可以领到相应数量的骨头。

但好景还是不长,过了一段消停日子后,一些猎狗开始辞职了,一只老猎狗,曾获得过“十大杰出青年”,对主人说:“我这么努力抓兔子,只得到几根骨头,现在还没房没车,而你什么都有了!现在我想找几个朋友一起开个捉兔子的公司。”

于是,一些猎狗离开了猎人,另立门户开捉兔子公司去了。

思考:这是一个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给总经理提出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员工打工心态很重,缺乏责任感,企业盈利能力偏低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该如何做?激励工作该如何做?

——绩效管理体系及考核指标该如何制定?

——企业创造的价值该如何分配?如何满足员工中长期激励?

——企业如何看待员工创业的问题?内部股份制改造还是人才流失?

动物界的考核标准

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进行选美大赛,很多动物都报名参赛,吵吵嚷嚷好不热闹。由猫头鹰、麻雀、老鹰、蚂蚁、棕熊组成的评委会,开始安排赛前的准备工作。这时,森林之王——狮子召集动物评委们,讨论如何组织这次选美比赛。

Copyright @ 2012-2025华悦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