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栗子
篇一:励志寓言故事大全
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僧人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过?"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留心碰到了。"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我了。"僧人顿悟,感到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身边啊! "生活禅理: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
三个引人深思的笑话
一、当老婆刚刚冲完澡出来,老公正要开始淋浴时,门铃响了。 在几秒争吵谁该去应门之后,老婆裹了条毛巾急忙下去开门。 她打开门看见bob,他的邻居。 在她还没开口之前,bob就说:「如果你把那条毛巾拿下,我就给你800美元!老婆想了想,就脱下毛巾,裸站在bob面前,过了几秒bob给了钱就走了。 老婆既困惑又兴奋地裹上毛巾上楼。 当她回到浴室,老公问她:「刚刚是谁?」
「隔壁的bob啦!」她回答。 「很好,」老公说「他有没有将他欠我的800美元还我?」
故事的寓意:
在未了解事情的漏洞之前,永远不要轻易自行判断而造成错误,而且还不知道自己有多难堪。
二、有个牧师开车在路上,见到路旁有个修女,便停车主动载她一程。 她进车后便翘起脚来,让她可爱的美腿从长袍中露了出来。 牧师看了一眼高兴的差点让车子出了意外。 在控制车子后,他偷偷摸摸的将他的手往美腿上移动。 修女看了看他便说:「神父,记得圣诗129吗?」 神父脸红,连忙道歉,他被迫移开他的手。 但是他的视线却离不开他的美腿。 在几次换档之后,他的手又再次滑向美腿。 修女又说:「神父,记得圣诗129吗?」 神父又一次道歉:「对不起,姊妹,肉体是虚弱的。」 到达修道院后,修女下车给了他一个寓意深长的一
眼就走了。 当神父回到教堂,他急忙拿出圣经想找出圣诗129是什么。 圣诗129节:「走向前并寻求,再更深入一点,你会找到荣耀的。」
故事的寓意:
永远对你的工作保持熟悉,不然你会错过很多机会的。
人生成功的秘诀:令你受益匪浅的十个寓言故事
有很多人去听一位哲学家讲授人生成功的秘诀,结果那位哲学家给每位听众一本小册子,上面有10个寓言故事,人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 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
秘诀1: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币
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秘诀2: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 扫阳光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卧室的窗户整天都是密闭着,他们认为屋内太阴暗,看见外面灿烂的阳光,觉得十分羡慕。兄弟俩就商量说:“我们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阳光扫一点进来。”于是,兄弟两人拿着扫帚和畚箕,到阳台上去扫阳光。 等到他们把畚箕搬到房间里的时候,里面的阳光就没有了。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扫了许多次,屋内还是一点阳光都没有。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看见他们奇怪的举动,问道:“你们在做什么?”他们回答说:“房间太暗了,我们要扫点阳光进来。”妈妈笑道:“只要把窗户打开,阳光自然会进来,何必去扫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就能驱散失败的阴暗。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来?? 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秘诀4:有成功心态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 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 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 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诀5:成功者自救。
▲ 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 请不要开错窗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秘诀7:打开失败旁边的窗户,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 人生的秘诀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 “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秘诀8: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 司机考试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秘诀9: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
▲ 狮子和羚羊的家教
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们就开始奔跑了。 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在另外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他们吃掉。”
秘诀10:记住你跑得快,别人跑得更快。
误会的故事:
终身受用的4个经典故事
1.误会: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他的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于看家,因没有人帮忙看孩子,就训练一只狗,那狗聪明听话,能照顾小孩,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 有一天,主人出门去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遇大雪,当日不能回来。第二天才赶回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接主人。他把房门开一看,到处是血,抬头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主人发现这种情形,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来向着狗头一劈,把狗杀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没有了,旁边有一只狼,口里还咬着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却被主人误杀了,这真是天下最令人惊奇的误会。
篇二:寓言故事精选
拔 苗 助 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孟 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述编辑为《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成熟。
郑 人 买 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日:"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韩 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鹬 蚌 相 争
一只蚌正张开两壳晒太阳,鹬鸟飞过来,伸出长长的嘴巴来啄食它的肉。蚌一下子合住双壳,把鹬鸟的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把你干死!"
蚌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就会把你饿死!"
它两个各不相让,谁也不肯放谁。这时,一个打鱼的老人走过来,一下子把它们都捉走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原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战国策·燕策二》
亡 羊 补 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准备出去放羊,到羊圈里一看,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的了。
说明:羊丢了,把羊圈修补起来,剩下的羊就不会再丢。: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战国策·楚策四
画 蛇 添 足
楚国有个人搞祭祀活动。祭祀完了以后,取出一壶酒来赏给门人们喝。 门人们见只有一壶酒,就互相约定说:"这壶酒几个人一起喝,肯定不够喝;如果一个人喝,才会有点剩余。我们可以一起在地上画蛇,谁先把蛇画好,这壶酒就归谁喝。"
于是,大家找来树枝和瓦片,飞快地在地上画了起来。
有个人先画好了蛇,端起酒来正准备喝,发现别人都还没有画好,就一手端着酒壶,一手又接着画,并且一边画一边得意洋洋地说:"我还可以给蛇添几只脚呢!"
还没等他把蛇的脚画好,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了,他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
说罢,他仰起脖子,"咕嘟咕嘟"地把酒喝光了。那个给蛇添脚的人楞楞地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失去了一次喝酒的机会。
寓意:把功夫用在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就会失去宝贵的机会。
原文: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个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战国策·齐策二》
南 橘 北 枳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左右的大臣说:"晏婴是齐国能言善辩的人,如今到来我国,我想羞辱他一番,大家看用什么办法好?" 有个大臣献计说:"他来了以后,请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他是哪里的人?'回答说:'是楚国人。'大王再问:'他犯了什么罪?'回答说:'他犯了盗窃的罪。'"楚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晏婴来到楚国,楚王用酒招待他。宾主正喝到兴头上,两名小吏捆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
楚王故意问:"这捆着的是个什么人?"
小吏回答:"是个齐国人。因为盗窃犯了罪。"
楚王转过头来望着晏婴说:"齐国人生来就喜欢偷盗吗?"
晏子离开座位,走到楚王面前,回答说:"我听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结橘子,如果生长在淮河以北,就会结出枳子。橘子和枳子,叶子差不多,但果实的味道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捉到的这个人,生活在齐国的时候,并没有盗窃的行为,来到楚国以后却偷盗起来,难道是因为楚国的水土容易使人变成小偷吗?"
楚王听了,尴尬地笑着说:"圣贤的人是不可戏弄呀!我反而是自讨没趣了。"
寓意: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良好的环境可以让人学好,不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变坏。
原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 子(?--前500年)不祥。名婴,字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史称晏子仲。春秋时齐国的大夫,曾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相国,以节俭、善辩闻名于世。《晏子春秋》共8卷250章,都是后人摭拾他的言行轶事,辑录而成,语言生动,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
井 底 之 蛙
住在浅井中的一只青蛙对来自东海的巨鳖夸耀说:"我生活在这里真快乐呀!高兴时,就跳到井外面,攀援到栏干上,尽情地蹦跳玩耍。玩累了,就
回到井中,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跳进水里时,井水仅仅浸没我的两腋,轻轻地托住下巴;稀泥刚刚没过双脚,软软的很舒适。看看周围的那些小虾呀、螃蟹呀、蝌蚪呀,谁也没有我快乐。而且我独占一井水,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美极了。您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吧!"
巨鳖接受了井蛙的邀请,准备到井里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跨进去,右腿已被井的栏干绊住了,只好慢慢地退回去,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海的奇观:"海有多大呢?即使用千里之遥的距离来形容也表达不了它的壮阔,用千丈之高的大山来比喻,也比不上它的深度。夏禹的时候,十年有九年下大雨,大水泛滥成灾,海面不见丝毫增高;商汤的时候,八年有七年天大旱,土地都裂了缝,海岸也丝毫不见降低。不因时间的长短(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寓言故事栗子)而改变,也不因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东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它这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多么渺小。
寓意:人如果长期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就会变得目光短浅,自满自足。
原文: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虾、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脚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 子《庄子·秋水》
庖 丁 解 牛
庖丁为梁惠王宰牛。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
篇三:一二年寓言故事
跳蚤 从前 ,有个大跳蚤 ,不知怎么跑到了黄牛 的鼻子尖儿 上。它轻轻地抖动了一下后腿,又用前腿擦了擦嘴唇 ,然后郑重地宣布:“我确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我更大的动物 了!”
正巧一只小蜜峰 从它身边飞过,连忙说:“哟,我的小乖乖 ,你也不看看,你是站在什么地方?”“嗯?嗯?从我这个方向来看,这是一座高山嘛 。”人越是无知,越是自命不凡。
狼和小羊 大热天 ,一只小羊 到河边儿去饮水 。喝着喝着,一抬头,一只恶狼 正在上游瞪着它。“哼!你好大的胆子 ,用你那脏鼻子 ,把水 都搅混了,这还让我怎么喝?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想让我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尊敬的狼先生 ,您站在上游,我站在您的下游,水是从您哪儿流到我这儿来的,我怎么会把您的水弄脏呢?”“好哇,照你这么说,是我撒谎了?两年以前 你就说过我的坏话,别人都告诉我了 。”“可是狼先生,两年以前我还没有生下来呢,我现在才只有一岁啊 !”“少废话,不是你,就是你哥哥 !”“我?我根本就没有哥哥啊!”“不是你哥哥,就是你爸爸!我非吃了你不可 !”说着,恶狼一下子扑过来,就把小羊吃了。恶人做坏事,还要什么理由呢?
羊和水牛 羊掉在河里,大喊:“救命 啊!救命啊!”“羊啊,你怎么会跌在河里 ?”“我不小心掉下来的。”“你没学过游泳吗 ?”“没学过,我不会游泳。”“难道你不知道,游泳是多么重要吗?”“我知道游泳是重要的。”“那你为什么不学游泳呢。”“牛 哇,请你先把我救上来再慢慢问吧!不然……”“不,不先把你问清楚,我是决不开始办事的。”“唉呀”你如果再问几句,我就要淹死了!”“那么好吧,我们把话精简些,我问你,你以后到底愿意不愿意学游泳?”“愿意 ,愿意 ,快把我救上来吧 。”“那很好,既然你已经觉悟,懂得了游泳的重要,那么我马上回家去拿一本《游泳初步》你看吧!”
水牛回头就走,一边走一边想:我得先让他把《游泳初步》念熟了,然后得叫他天天跟着我学。水牛说完就走了。这时候学游泳,还来得及吗?
麻绳和狐狸 猎人 刚进山,就抓到一只狐狸 。因为他还要去打猎 ,就用麻绳捆好狐狸,把它暂时放在一个山洞 里。
狐狸不死心,想来想去,想出一条炒计。他就对麻绳 说:“喂,你们三位是谁这么用力地绷住我呀?”三位朋友一齐回答:“这还不明白,是我们大家呀!”狐狸故意撑了撑身子说:“不对,我觉得只有一股麻在用力,还有两根是没有用处的。”
三位朋友听了,都有些不相信。狐狸又说:“你们自己总该明白,究竟是哪一位的力气这么大。”第一位朋友 试了试身子说:“那一定是我。”第二位朋友 试了试身子说:“我也绷得很紧嘛。”第三位朋友 跳着叫起来:“难道我会不用力吗?”三位朋友越争越厉害,谁也不让着谁。“好心”的狐狸出来打圆场了:“大家都别伤和气,我有个办法 ,你们分开来,让我一个一个地撑一撑,不就明白了
吗?”三个朋友都同意 了,第一位朋友先试,另外两位朋友都放松了身子。狐狸轻轻一撑,第一股麻“啪”地断了。第二位朋友又给狐狸试,狐狸又轻轻一撑,也断了。这一来,第三位朋友可高兴了 ,满以为出力气的是自己。谁知狐狸轻轻一撑,它也断了。狐狸拍拍身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山洞。
躺在地上的三个朋友这时候才明白,它们上了狐狸的当!
狐狸和猴子 河中间有个小土墩,墩子上长了一棵桃树 ,上面结了好多好多的大桃子 。狐狸 想吃桃子,可是过不了河 。猴子 也想吃桃子,可是也过不了河。狐狸就和猴子商量:“唉,咱们一块儿架一座桥 ,过去摘了桃子,一人分一半,好吗?”猴子说:“好啊!”就和狐狸一起去扛了一根大木头,搭了一座独木桥。这座桥太窄了,只能走过去一个人,狐狸说:“让我先过去,你再过去吧。”黑心的狐狸想自己吃桃子,刚一走过桥,就把木头推到河里去了。他哈哈大笑起来说:“猴子,请你回去吧,你吃不到桃子啦!哈哈哈!”猴子真生气啊。可是,他马上也笑起来了:“哈哈哈!你能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也回不来啦 !”
是啊,过河拆桥,是不会好结果。
鼻子和嘴的斗争
鼻子下面有张嘴,嘴的上面有个鼻子。自从盘古开天地,三黄五帝到如今,从来都这样。它们相安无事,合作得很好,好像从来没人听说它们闹过别扭。 不过有一天,古怪的事情发生了,它们突然吵了起来,而且越吵越凶,一直吵得不可开交。鼻子说:“你老横在我下面,真讨厌 。”嘴说:“你老竖在我上面,太可恶。”“好吃的东西都叫你吃了,就数你馋。”“香味都叫你闻了,就数你独。”“哼!我不呼吸 ,我憋死你。”“我不吃东西 ,不吸取养料,保准你憋也憋不住。”
于是,鼻子停止了呼吸,嘴也不吃任何东西。就这样,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也平安无事 ,到了第三天,可这第三天怎么说呢?耳朵说:“哎哟,我怎么总是嗡嗡响呢?”眼睛 说:“我怎么什么都看不见了?你们打架,我们也跟着倒霉。”最后,鼻子 终于松开了,有气无力地说:“好兄弟,咱们别闹了。”嘴 也顿时觉得轻松了,深深地吸了口气:“哎约,亲爱的!我也不愿意再跟你斗气了。”
狐狸的分配
有一天 ,老虎 和狼 、狐狸 一起出外打猎 ,捉到了一只兔子 ,一只野鸡 和一只黄羊。该怎么吃这些东西呢?老虎对狼说:“请你把这些东西分配一下吧!”“是!”狼想了想:“兔子是小动物,让狐狸吃好了,野鸡我吃,大王身体壮,请吃黄羊吧!”老虎 不听则已,一听差点气昏,就使劲地给狼一个耳光“啪!”,狼 的眼珠子一下子从眼眶里溅出去了。老虎又对狐狸说:“请你把这些东西分配一下吧!”“是!”狐狸说:“兔子请大王做早点 ,野鸡请大王做午饭 ,黄羊请大王当晚餐 。要是有剩余嘛,给我们吃点儿,要是没有也就算了。”老虎十分满意这个分配,就问狐狸:“这么公正的分配你是从哪儿学来的?”狐狸 马上回答:“大王,我是从狼 的眼珠子的教训里学来的。
两只螃蟹
沙滩上,有两只螃蟹受到两只狐狸的进攻,一只进攻肥螃蟹,一只进攻
瘦螃蟹。
两只螃蟹自知不是狐狸的对手,转身就逃。狐狸当然不肯放过,在后面紧追不舍。在这危急关头,瘦螃蟹忍着巨痛弄断了自己的一只脚,将它抛给后面的狐狸。狐狸见美味来了,便扑向了那只断脚。结果,瘦螃蟹趁机逃进了大海。 可胖螃蟹却没有这样做,只是拼命地逃。在海中的瘦螃蟹见此情景,赶紧喊道:“伙计,快弄断自己的一只脚,抛给后面的狐狸吧!不然,你会逃不掉的!”胖螃蟹叫道:“这是我自己的脚,我怎么舍得弄断并丢给别人呢?”“我们螃蟹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过不了多久就会长出一只新脚来的,快弄断一只吧,救命要紧!”
瘦螃蟹焦急的催促。然而,胖螃蟹还是舍不得。结果,追捕它的狐狸不
久就逮住了它,把它吃了。
记住:舍不得抛弃局部,往往会失去全部。
木偶探海
木偶想测量一下大海的深浅。他便到大海上游历了一番,回到海滩上,就召集听众做报告了。“海,人们都说很深,其实,这并不然。我在海里游历了几个月,走了好几十里,可是海水从来没没过我的膝盖。我躺在上边,它也只是湿了我的后背??”话还没说完,全场早就乱起来了。螃蟹“哧哧”地笑,蚌挥舞着两片硬壳敲打,连沙子也嘈嘈地吵起来。木偶生气了 ,两只手拍着讲台大叫:“你们吵什么?我亲眼观察了海鸟,它们从高处猛飞下来,海水也从来没没过它们的胸脯。难道???”他自以为什么都知道了,可是他不明白,要想真知道,非钻进去不可!
五指相争 一天 ,不知因为什么事,五个指头互相争吵起来。大姆指昂着头说:“五指中我数老大,人们只要一提到什么英雄 啊,模范 啊,都要把我一伸,多威风 啊!”其它四指听了都不服气。二指说:“别神气,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人们要问个路什么的,难道不靠我指一指吗?”不等二指说完,中指就暴跳起来,大声叫喊:“我比你们都长,裁缝 、木匠 拉墨线,谁离得开我?”无名指自知才能不够,但也不甘示弱,于是说:“我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却做了许多你们不知道的事,你们有点小功劳就夸夸其谈,真不害臊。”小指听了越发冒火,愤愤地说:“我短小精悍,投手榴弹时没有我拉线,根本就不会响的。”
五个指头争得正起劲,小皮球 过来了,问明情况之后笑嘻嘻地说:“你们都别逞能,如果谁能拿得起我来,那才算有本事呢。”于是,五个指头都来试了试,可是谁也拿不起来。小皮球说:“你们五个一起来。”五指一起动手,同心协力,小皮球被拿起来了。这时,五个指头相对地看了看,不好意思地停止了争论。
狮子和老鼠
狮子占山为王,非常骄傲,一只老鼠王跪到狮子大王身边说:“亲爱的大王,您是这个森林里最厉害的动物了,谁也没您的力量大。我很愿做你的朋友。我虽然是个鼠王,但也许大王日后有用得到我的地方,那时您让我为您效劳,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狮王听后大吼一声:“你说什么?我既然是这个森林里最厉害的动物,又怎么会让你这个小玩意儿帮忙?赶快给我滚,如果不滚,我就先吃了你,快滚!“老鼠王吓得魂飞魄散,什么也没敢说就溜得没影了。这天,狮王外出觅食时,被一张大网给网住了,无论它怎么挣扎也挣不开,即使它有再大了力量在
大网里也施展不开。最后,狮子累得精疲力竭,只好等着猎人把它带走。这时,它想起了老鼠王,它想,如果现在老鼠王在的话,让它发动老鼠们用牙齿咬开这网,我就有救了。想到这里,狮王不禁悔恨交加老泪纵横地喊到:“骄傲自大就是自取灭亡啊!
飞虫和猪笼草 有一大一小两只飞虫在草丛上空飞行,突然发现下面有一种形状特别的草。这种草的叶子正在变化形态,只见一片叶子正分成了明显的三部分,并且有一个瓶子状的东西,瓶口朝上,上面还有叶状的小盖子。盖子和瓶口上还有不少蜜汁,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哇,下面有瓶蜜汁,盖子都揭开了,咱们去尝尝吧!”大飞虫叫道。“这种草长得很奇怪,最好别去碰它!”小飞虫提醒道。“你呀,不光个子小,而且还胆子小!”大飞虫说,“这么好的蜜汁不去吃,不是太可惜了吗?”“反正我不去!”小飞虫说。“你不去更好,我一个人吃个饱!再见,我去单独享用喽!” 于是大飞虫喜滋滋地飞下去,尽情地吃着瓶口的蜜汁。“啊,太香甜啦!”它边吃边叫。
忽然,大飞虫脚下一滑,竟然滑进瓶子里面去了。而它刚落下,上面的盖子就立即盖住了瓶口。瓶中盛有许多液体,且四周非常光滑。大飞虫掉进去后,怎么爬也爬不出来,只好不停地喊:“救命啊!救命啊!但此时,谁也救不了它…… 原来,这种草叫猪笼草。因为这个瓶状的东西极像一个关猪仔的笼子。里面的液体其实是消化液,大飞虫在里面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消化液消化掉,反而成为猪笼草的美味营养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图享受,最易掉进致命的陷阱!
篇四: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寓言故事
中国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
中国民俗故事
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了,猴子们也很得老人的关心。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干死你。"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不取,明天你的嘴不取,就会有饿死你。"两个不肯互相放弃,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寓意
它告诉人们: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如果对立的双方
相持不下,就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坐收渔利。所以,在生活中应该学会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因小失大。它告诉人们:大敌当前,弱小者之间要联合起来,消除矛盾,团结一致,共同对付敌人。处理内部事务也是这样,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否则,内部争斗不休,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面积方圆约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山都削减不了,又能把太行、王
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刚开始换牙(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这么大的岁数和剩下的力气,连魁父山上的一根草都不能拔掉,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泥土和石头又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何必愁挖不平呢?”河曲的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操蛇之神(一位手中拿着蛇的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岗高地阻隔了。
点评:这个故事从前也和别的普通寓言一般,鲜为人知。自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后,就变得家喻户晓。通过写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弱,以及“愚”与“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他一拉弓野兽就会倒地,飞鸟就会落下。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本领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甘蝇。
纪昌又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梭子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两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他的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不眨眼)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的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没有断。
纪昌把自己练习(视物)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地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 《纪昌学射》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人物个性鲜明,好学的纪昌,堪称名师的飞卫,本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让学生通过这则寓言体会到自己在良师的引导下,也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会成为祖国的栋梁。(即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