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白宫往事》:从肯尼迪到奥巴马

好书推荐2018-02-10 22:09快读网秩名

  [书摘]

  「从一届政府到另一届,白宫里面的改变会像死亡一样来得突然。我的意思是说,会在你心里留下一种说不清的空虚。早上你才给共处多年的那家人端过早饭,中午他们就从你的生活里消失了。继之而来的那些新面孔,又有着新的性情、新的好恶。」

  —阿伦佐·菲尔兹,1931—1953年间担任白宫男仆、领班,《我在白宫的21年》

  在每个十年中,美国人总有那么一两次,会在寒冷彻骨的1月某天,被总统之间的公开权力交接深深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国家广场,在一场平静安详、精心排演过的仪式上—第一夫人小瓢虫·约翰逊称其为“美国四年一度的伟大盛事”—见证当选总统宣誓就职。

  但是在幕后,伴随这个平和仪式的却是一系列数量惊人且程序复杂的后勤准备。劳拉·布什把“第一家庭的过渡”称为一件“精心组织的大师级作品,完成的速度超乎寻常”,而其成功的实现则要仰赖官邸员工对程序的熟悉和对弹性的把握。在就职日当天,白宫活动的嘈杂声比平时响起得更早,天刚蒙蒙亮,员工们便会开始工作。而他们一天的工作结束时,美国历史上的新时代也已到来。

  新总统的任期从就职日当天中午开始,所以在这之前,白宫仍然属于即将离开的第一家庭。就职日一早,现任总统会为新的第一家庭举办一个小型的咖啡招待会。第一家庭离开前,员工们会涌到宽敞的国宴厅,在这个他们曾准备过无数国宴的房间里,与第一家庭告别。他们常常会被心里五味杂陈的情绪所困扰,因为在区区六个小时的时间内,他们的老板—有些情况下还是朋友—便被换成了另一位。很多时候,他们有八年的时间和即将离开的一家人变得亲近熟悉起来,但却极少有时间来了解来到官邸的新客人。这时,满屋子都是泪眼蒙眬—虽然很多人可能也会对未来感到很兴奋。

  “克林顿夫妇下来之后,切尔西也跟在后面,他们一句话都没说。”行政管家克里斯汀·利默里克回忆了2001年就职日的情景,“现在想起来,我情绪还有些激动—(克林顿总统)死死地盯着大家每个人看了一圈,然后说了句‘谢谢你们’,整个屋子哄堂大笑。”在告别时,官邸员工会为第一家庭送上一份礼物—有时会是总统就职当天在白宫上空飘扬的国旗—放礼物的漂亮盒子是由白宫的木匠亲手雕刻的。2001 年,利默里克、花卉主管南希·克拉克、藏品总监贝蒂·蒙克曼送给希拉里·克林顿的是一个大枕头,由希拉里为布置白宫不同房间时所选布料的样品缝制而成。

  不过,供大家沉思的时间没有多少。上午11点左右,两个第一家庭就会一同离开白宫,前往国会大厦。从那时到下午5点左右—这时新总统和他的家人会返回白宫休息一下,为就职舞会做准备—官邸员工必须把一家搬出去、另一家搬进来的工作做完。好在在那个珍贵的时刻,当华盛顿与世界的目光都从白宫移开,望向国会大厦时,公众的注意力至少会从官邸内混乱的状况下暂时移开。这是让官邸员工感到庆幸的地方。

  为这天雇用专业的搬家人员需要一系列的安全检查,根本不现实,所以帮助新当选总统一家搬进来、送走离任总统和家人的任务,就完全落在了官邸员工身上。当天,虽然还要继续完成本职工作,但官邸员工也要充当专业搬家人员,在六个小时内把家搬完。这项工程十分浩大,而且非常消耗体力,所以每个人都会被叫来帮忙:厨房里的洗锅工可以帮忙布置家具,木匠可以帮忙把相框摆到边桌上。由于搬家的劳动强度太大,克林顿夫妇到达当日,一个员工在搬沙发时扭伤了腰,而且情况非常严重,几个月都没法回来工作。

  对于运营部主管托尼·萨沃伊而言,就职日是他职业生涯里最重要的日子。运营部一般负责处理招待会、宴会、为电视采访录像重新布置家具以及一些户外活动,但是在就职日期间,萨沃伊说,他们就是“把第一家庭搬进来、搬出去”的队伍。装着新家庭物品的卡车只被允许从一个大门进入,所以十几个运营部员工、修理工、木匠和电工要抓紧时间把家具从车上搬下来,再按照第一家庭的室内设计师的安排,把它们放到该放的地方。萨沃伊开玩笑地说,“最好的政府过渡就是他们竞选连任时没有失败”,还可以再待四年。他用幽默掩盖的,其实是这项惊人的工程背后给人带来的严重焦虑感。

  从第一家庭离开到新总统带着家人到来的六小时里,员工们要把新的小地毯铺好,换上新床垫和床头板,把画作移走,根据第一家庭喜欢的风格把一切都装饰好,把箱子拆包,把他们的衣服都叠好,放到抽屉里,甚至还要在浴室的台子上摆好牙膏和牙刷。任何细节都不能被忽略。

  花匠鲍勃·斯坎伦在2001年参与了白宫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的交接。

  在这件事上,布什一家人相对轻松一些,因为他们比多数第一家庭都了解白宫。小布什在他父亲当总统时就是白宫的常客,所以一家人已经习惯了被一大群员工包围的感觉,劳拉·布什也意识到,他们比其他第一家庭的“条件更有利”,因为第一个布什总统(员工们亲切地称他为“布什老头子”)在这里时,他们就经常待在白宫里。另一个有过这种经历的第一家庭,只有约翰·昆西·亚当斯和路易莎·亚当斯。

  比尔·克林顿非常清楚布什对白宫及其员工的熟悉程度,还开玩笑说,小布什连灯的开关在哪儿都知道。但克林顿在就职前,到过白宫的次数却屈指可数:一次是作为“美国退伍军人协会少年国家论坛”(American Legion Boys Nation)的少年成员,与肯尼迪总统握手时还被拍了下来;另一次是1977 年作为卡特一家的客人(这也是希拉里·克林顿第一次到访白宫);还有几次是在他担任阿肯色州州长时,到这里参加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的晚宴。

  在搬进来之前,希拉里说她只去过一次白宫的二楼—丈夫赢得选举之后,芭芭拉·布什领着她游览了一下——三楼压根没上去过。搬进来之后,希拉里开始研究房子的历史,请求藏品监理们编制一个册子,展示一下每个房间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且要一直回溯到最早的照片和画作。

  【基本信息】

  书名:白宫往事:私人记忆中的真实白宫

  作者:[美]凯特·安德森·布劳尔

  译者:李鹏程

  丛书名:未读·文艺家

  出版日期:2016年9月

  书号:978-7-5502-8166-0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

  美国的第一家庭是地球上最为私密的一群公众人物。从光鲜亮丽的肯尼迪夫妇的神秘色彩,到比尔·克林顿在遭遇弹劾期间与希拉里的争吵不休,再到贝拉克和米歇尔·奥巴马入主白宫时带来的历史意义和两极分化的态度,每届新政府都会给白宫带去一群个性独特的人物——也挑战着那些为他们服务的忠诚、勤劳的人们:白宫的工作人员。

  没人能比这些维持白宫每日正常运转的男男女女更了解美国总统和他们的家庭。现在在《白宫往事》中,你将第一次读到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绵延五十年、历经了十届政府以及无数大大小小的危机。他们每天都在活生生的历史中服务、见证并讲述着那些传奇。

  【作者简介】

  凯特·安德森·布劳尔(Kate Andersen Brower)曾为彭博新闻社报道过四年奥巴马政府。此前,她曾在CBS新闻台纽约分部和Fox新闻台华盛顿特区分部工作过,还为《华盛顿邮报》《彭博商业周刊》《华盛顿人杂志》等撰写过稿件。她与丈夫及两个子女居住在华盛顿特区的郊外。除本书外,布劳尔的新书《第一夫人》也即将由未读推出。

  【编辑推荐】

  全面讲述白宫中发生过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彭博社著名记者凯特·安德森·布劳尔采访白宫百位员工,详述总统及第一家庭在白宫的私密空间中的真实生活。

  肯尼迪夫人在丈夫遇刺后在白宫的生活状态,水门事件发生后尼克松总统怎样做出了辞职的决定,性丑闻爆发后克林顿夫妇之间发生了什么,911恐怖袭击时白宫工作人员又经历了什么?作为与第一家庭最亲近的人,官邸员工亲眼见证,也亲身参与着历史,他们的故事,远比想象得要精彩。

  【媒体评论】

  美国人很少有机会窥见白宫这样一个鱼缸里的真实生活。凯特·安德森·布劳尔这本详尽讲述官邸员工如何照顾第一家庭的书,非常引人入胜。不管事实热爱政治或历史的人,还是《唐顿庄园》的忠实观众,这本书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更加理解了总统们也是普通人,而这一点,在日常的媒体轰炸中,却经常被人遗忘。

  ——查克·托德,《会见新闻界》主持人

  出色的报道——讲述了世界上最著名府邸的幕后故事,让人着迷。

  ——朱蒂·伍德拉夫,PBS电视台《新闻一小时》主持人,前NBC新闻驻白宫记者

  凯特·安德森·布劳尔的《总统官邸》是一本太少见的书,既有着优雅的刻画,又十分好读,是一份重要的白宫历史记录。所有的小故事都新鲜有趣,所有的分析都中肯切实。有关肯尼迪、里根、克林顿和奥巴马的故事让人无法拒绝。强烈推荐。

  ——道格拉斯·布林克里,《里根日记》编者

  《总统官邸》一书文字优美,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独特又吸引人的视角,让大家看到了极为私密的白宫中真正发生的故事。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必读书。

  ——诺拉·奥唐纳,CBS电视台《朝闻天下》主持人,前CBS新闻驻白宫记者

  【目录】

  主要出场人物

  引子

  第一章 混乱有度

  第二章 谨言慎行

  第三章 赤胆忠心

  第四章 强人所难

  第五章 黑暗岁月

  第六章 自我牺牲

  第七章 种族黑白

  第八章 八卦是非

  第九章 长在白宫

  第十章 云开日出

  尾声

  致谢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