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父墓志铭
篇一:夫妇墓志铭
夫妇墓志铭
刘君德芝,才德兼称。孺人黄氏泽荣贤淑堪钦。
婚后,刘服务省冶金白沙矿务局,廉洁奉公,关爱人民干群赞赏。
孺人理家政、鸡鸣而起,日入而息,条理井然,侍翁姑孝,妯娌和睦,深获好评。
刘君生平几历风险,忠心为国,矢志不渝,诚可敬也。 君寿晋七旬,光荣退休故里,善心公益事业,选为十三届县人民代表。孺人废寝忘食,助建华堂,迎宾待客,贤如截 。夫妇慷慨解囊,资助邻村孤儿升学成名,修路建校,莫不赞赏,政府誉为五好家庭,双文明户。
二老子一,女三,孙一孙女二,曾外甥二男,皆头角峥嵘。志而铭曰。
挚友寿莹,千古长青,稀龄已逾,期颐必增。孺人??德,吉地护灵。嗣裔返怀兮,永固佳城。乾坤合德兮,蔚启人文。
谊兄茶园村张昌建修初
谨 撰
族兄永安村刘德钦、步
二??七年十一月十八日
敬赠七绝一首
德高望重世称贤,芝馥兰馨香满园。
泽惠儿孙长发达,云开雾散乐陶然。
对 联
望重德高兰馨芝馥,国泽爱民雾散云开。 族兄刘德钦,字步赠二??七年十一月廿八日
挚友刘德芝(生平录)
处世风云破浪前,相机应变适时然。
千头万绪人生事,得总宜之不?僭啊?/p>
高家村黄天臣题赠
挚友夫人黄泽荣(人生录)2007年10月
七秩余生淑式彪,佐夫国事理家搽。
孝慈独侍儿孙育,和娌睦邻躬占 。
高家村黄天臣题赠
族叔刘德芝叔母黄泽云
七律志长辈
德政韧坚除厄难,芝兰繁茂施芳芬。
永吭绝唱歌尧世,生就丰碑誉舜臣。
泽润祖孙皆赞颂,云谐天地尽称尊。
不辞疾困持诸业,朽转隆兴创旺春。
族侄刘治平敬上 2007年10 刘公德芝刘母黄氏泽云赞
德树昭陵世颂贤,芝馨桂馥两周全。
生为代表辉方志,望重湘中耀故园。
泽毓儿孙多福寿,云开日月少风烟。
乾坤典范千秋灿,后继莫豪著史篇。
(刘公:系县十三届县人民代表)宗族弟刘益和敬献
2007年7月
二首 黄氏泽荣赞 (西江湖)
自幼极贤淑聪颖,通情述理柔和。
芬龄待阁适刘门,总满姻缘前定。
节俭扑素劳为本,抚儿育女倾心。
贤妻良母四邻称,懿德后人钦敬。
宗族弟刘益和敬赠
刘德芝先生千古
毕生拼搏几沉浮,含笑归来无怨尤。
造福乡邦垂史志,莫名业绩耀山丘。
龙山野老 邱子行敬题于邵水之滨
先父墓志
严父刘公德芝老大人,生于民国廿一年,公元一九三二年,壬申岁九月廿七戌时殁于年月 日时享寿岁。
怀念父亲,岁月生平,出身殷室家,幼甚聪颖,伶俐牙齿,性格刚强,读几年经馆,颇有文化。祖父决定他弃学,从事农商,父亲不甘寂寞,志在四方,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建设需要人才,乃投笔从工,一九五三年,参加省冶金九冶,白沙局湘永矿,才德兼称,几历风险。一九六三年,蒙冤下放农村,自找工作,十余年,在武汉铁路局汉丹铁路管理处,四海为家,全国各地,留有身影,亦留业绩。
一九八七年,平反昭雪柳暗花明见青天,复职后,廉政奉公,干群赞赏,评选先进生产者,职工代表。
一九九0年,退休梓里,荫妻育子,沐雨栉风,不慕利名,历
袖清风,待人和气,正直公平,勤勉治事,善心公益事,建校慷慨解囊,方志族谱,备文赞赏。
稀龄已逾,期颐必增,乾坤合德永固佳城,为报父恩,筑墓修陵,刻骨铭心,浩德永存。
孝男 ?俑 孝媳 周氏菊香 孙 祖仁 具
慈母墓志
刘母黄氏泽荣孺人,生于民国十九年,公元一九三0年三月初四,正时,殁于公元二00五年乙西岁正月十一日卯时享寿七十五岁。
怀念母亲,风雨平身:身历三朝,堂开四代。
十九出阁,早适刘门:柔婉其容,淑慎其身。
贞静端庄,淑仁温恭:三从有道,四德维仁。
相夫以敬,教顺养亲:克勤克俭,内外兼承。
一男三女,历尽艰辛:哺我育我,心血绞尽。
劬劳之德,养育之恩:贞操美德,亮节高风。
深恩未报,负疾殊深:美德百世,芳名千秋。
长眠吉地,永卧佳城:藜阁子孙,头角峥嵘。
为报母恩,筑墓修陵:懿德百世,刻骨铭心。
孝男?俑 孝媳周氏菊香孙 祖仁 2008年8月1日谨具
墓碑题词
仪为千秋表 型堪百世师 仪范千秋不朽 德望百世长存
碑 联
(一)
坐北龙山,眠圣地风景佳天下;朝南沙帽,耸长空英气满乾坤。
(二)
夫妇同莹莹钟灵秀,乾坤合德德启人文。
(三)
邵水环绕千年旺;龙山钟灵一脉来。
(四)
遗容永在;灵墓长存。
(五)
龙 圣地安先祖;山象灵光毓后贤。
(六)
父德勤俭昌百世;母仪贤淑著千秋。
(七)
坐金龙天赐千秋福祉;观马水禄荫万代荣昌。
(八)
龙山峰峦,听邵水泪泪瑶琴奏;沙帽冠带,看蛇山巍巍仙鹤栖。
墓圈园型内
山川壮丽,钟灵毓秀。
篇二:最不能不看的墓志铭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地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 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灵魂的一种自省。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治暴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灵。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 世界名人的墓志铭
1、牛顿
死去的人们应该庆贺自己,因为人类产生了这样伟大的装饰品。
2、美国人约翰·特里奥
可怜地生活,可怜地死去,可怜地掩埋,没有人哭泣。
3、德国数学家鲁道夫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8
4、物理学家玻尔兹曼
墓碑上只写着他发现的公式“S=KlnΩ”。
5、马丁·路德·金
我自由了!感谢万能的主,我终于自由了!
6、日本导演大师小津安二郎
“无”
7、康德
有两样东西一直让我心醉神迷,越琢磨就越是赞叹不已,
那就是——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秩序。
8、大文豪萧伯纳
我早就知道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情还是一定会发生。
9、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
37,22,35,R.I.P
(这三个数字是梦露的胸围、腰围和臀围的英寸数,缩写字母的意思是在此长眠。)
10、海明威
恕我不起来了!
11、莎士比亚
看在耶稣的份上,好朋友,切勿挖掘这黄土下的灵柩;
让我安息者将得到上帝的祝福,迁我尸骨者定遭亡灵诅咒。
12、傅奕
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
13、意大利画家拉斐尔
活着,大自然害怕他会胜过自己的工作;死了,它又害怕自己也会死亡。
1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
印刷工富兰克林
15、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美乐女神要寻找一所不朽的宫殿,终于在阿里斯托芬的灵府发现。
16、英国诗人雪莱
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的变幻,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17、济慈
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
18、法国作家司汤达
米兰人亨利·贝尔安眠于此。他曾经生存、写作、恋爱。
19、普希金
这儿安葬着普希金和他年轻的缪斯,爱情和懒惰,共同消磨了愉快的一生;他没有做过什么善事,可在心
灵上,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20、日本医学家野口英世
生于日本猪苗代,死于非洲哥尔多克斯,献身科学,为科学而生,为科学而死。
21、法国前总统戴高乐
墓志铭:夏尔·戴高乐
22、维克多·雨果
希望我的坟墓和他们的一样,这样,死亡并不使人惊慌;
就像是恢复了过去的习惯,我的卧室靠着她的睡房。
23、冯玉祥
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
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
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
24、爱尔兰诗人叶慈
对人生,对死亡,给予冷然之一瞥,骑士驰过。
25、美国空军麦洛维奇(被发现是同性恋者解除军职)
当我在军队时,他们因我杀害两个人给我一枚勋章,却因我爱一个人解除我的职务。
26、《物种起源》的作者、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虽然并不完全。
27、北美独立战争时期民主派代表人物、《常识》的作者托马斯·潘恩
《常识》的作者。
28、美国总统、《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的墓志铭
是他生前写好了的:在这下面埋葬的托马斯·杰斐逊,著有《独立宣言》、《弗吉尼亚宗教自由法规》, 他还是弗吉尼亚大学之父。
29、俄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拿破仑对外征战的克星是库图佐夫
1813年4月28日率军追击拿破仑时,病逝于普鲁士本茨芬俄军司令部。库图佐夫率领战无不胜的俄军到达此地,不幸的是死神终止了他光荣的事业, 但他拯救了自己的祖国,开辟了欧洲解放的道路。他的英明永存。
30、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
暮内躺着的是一位知道选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来为他服务的。
31、美国电学研究的先驱富兰克林
从苍天处取得闪电,从暴君处取得民权。
32、法国思想家卢梭
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33、德国音乐家贝多芬
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为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34、苏联著名科学家奥尔科夫斯基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于世界和空间, 起初小心
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
数字铭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穷其毕生精力,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他的墓碑上就刻着这一组数字。
“37,22,35,RI.P”是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的墓志铭,这几个数字给影迷留下了一个谜。
最终梦露研究会将谜底揭破,它们分别表示着梦露的胸围、腰围、臀围,说明死者生前的爱美心愿。
图示铭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上刻着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2/3这条著名的几何学原理。
德国数学家高斯因其发现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法,他的墓碑上刻上了一个正17边形。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墓碑上刻着许多小鸡、小羊和小狗。
美诗铭
英国诗人雪莱的墓志铭是莎士比亚《暴风雪》中的诗句:“他并没有消失什么,不过感受了一次海水
的变幻,他成了富丽珍奇的瑰宝。”
篇三:父母碑文范例
父母碑文范例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聪慧能干从不弃 慈爱如母感天地
英年早逝痛不已 清风明月永思念
谁在我跌倒时将我扶起,给我创痛的地方一个吻——我的母亲母仪千古、福寿全归、典型宛在、勤劳一生
俭朴家风、教子有方、忠厚待人、德及梓里、名留后世、永垂不朽、千古流芳、间容宛在、松柏长青、驾返蓬莱、骑鲸西归、哲人其萎、鹤归华表、宝婺星沉、凤落长空
留给儿女的很多很多,儿女们给你的太少太少
爸爸妈妈,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身处贫贱,志行坚贞;积善成德,宜享其隆
庇佑子孙,事业有成;铭碑纪表,后世显荣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清名终古长留 有才有德事业长存
道至今犹在 为国为民斯人可法
留有勤劳典范 美德堪称吾侪典范
继承革命家风 遗言长示后世儿孙
长记慈惠传后世
永留典范在人间
多年教导,音容笑貌永铭心下,教子耕读成大器
一朝诀别,言谈举止化为儿行,嘱孙文武继良风
寿越八秩,惠言惠行炳后世 含辛茹苦,独当风雨四十载仙游九天,仁爱仁心传千秋 呕心沥血,力践耕读一百年节俭律己,抱儿育女,恩情难忘 严父荣归,想念惟流伤感泪勤力持家,养子扶孙,功德圆满 子孙哀悼,惭愧未报养育恩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慎终不忘父母志
追远常存孝子心
正气一身昭日月
仁德两字传子孙
养育千恩,海阔天长。铭记于斯,喻嗣不忘!
养子女功德比山重 敬父母不忘养育恩
忘不了的养育之恩,割不断的儿女情
爸爸妈妈 原谅我用这普通的墓碑,表达无尽的思念和永恒的追忆。
篇四:江苏省徐州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徐州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60分。凡选考历史科目的考生要做附加题40分,延时3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县区、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用书写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按题号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内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抱怨中。其实生活永远是公平的,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如果说有,就该抱怨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棱角分明,遇事宁折不弯,还自以为是一种 ▲ ,却常常碰得头破血流。后来渐渐明白,真正的处世之道当足 ▲ 。
A.蹉跎 执拗 外圆内方 B.蹉跎 执著 外圆内方
C.徘徊 执著 外柔内刚 D.徘徊 执拗 外柔内刚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知名民校“横空出世”,受益的将不仅是对优质教育资源有迫切需求的家长们,还有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也将依托这些知名民校得到扩张发展。
B.研究人员发现:1300名糖尿病患者喝凉开水泡的茶,持续半年,82%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减轻,大约9%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完全恢复正常。
C.2016最热韩剧《太阳的后裔》在中国首播时,凭借14.3%的收视率毫无悬念地夺得了荧屏收视冠军,其收视率远超同时段其他电视剧。
D.出现突发情况时,应急车道被占用,会导致执行紧急救援任务的车辆受阻,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处理事故、排险、抢救伤员以及疏导交通。
3.下面各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3分)
A.绕过假山草坪,范大昌奔向两幢平行建筑的新楼,楼房在夜里呈现出银灰色,静静地盘踞在雾气沼沼的地平线上。
B.每条山岭都是那么的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都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C.灯笼草不在意生存环境的优劣,不在意花朵的大小,不追求果实的甜美与赞誉,它活得单纯,甚至是清心寡欲。
D.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清晨,登上山顶眺望骆马湖,,,。样充满灵气,那样富于魅力。
①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
②缓缓地轻轻地揭开
③湖面露出少女般妩媚的笑靥,敞开慈母般博大的胸怀
④笼罩在湖面的乳白色晓雾,如轻盈飘逸的绢纱
⑤初升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
⑥远处的霞光渐渐显出了青绿色
A.⑧⑥⑤①④② B.③④⑥②①⑤
C.⑥①④⑤⑧② D.⑥⑤①④②⑧
5.对下面这幅漫画寓意的解说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B.拥有物质再丰富,精神追求也不停步。
C.拥有资源的多少并不重要,要懂得利用。
D.生活工具的利用方式是多样的,不要僵化。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修
嘉祜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属路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耶?何致客之多也!”.
居八日,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 自丞相以下皆有以赙①恤其家。六月甲申,其孤增载其柩南归,以明年正月丁丑,葬于宣州阳城镇双.
归山。 。
圣俞,字也,其名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淡,久则涵演深远,.
间亦琢刻以出怪窍,然气完力余,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他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
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欢,而.
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丈康公见其文,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余辄不报。嘉祜元年,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梅某经.
行修明,愿得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化。乃得国子监直讲。
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历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又知襄城.
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
九。
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篇。余尝论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
(选自《毗陵横山梅氏宗谱》,有删节)
注:① 膊: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②询:梅询,梅圣俞的堂叔.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属路不绝 属:嘱托 .
B.吾能得之,用以自矜 矜:夸耀 .
C.未尝忤于物 忤:抵触 .
D.未奏而卒 奏:上书
.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葬于宣州阳城镇双归山 .
②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言于朝曰 .
③以明年正月丁丑 .
④圣俞初以从父荫补太庙斋郎 .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家世颇能诗,而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4分)
▲ ▲ ▲
(2)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分)
9.梅圣俞去世后,为什么“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多”?请联系全文加以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过鉴湖
戴 ?m
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夜泛西湖
苏 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1)《夜过鉴湖》中“推蓬四望水连空”一句,有什么作用? (4分)
(2)《夜泛西湖》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分)
(3)两首诗写的都是夜晚在湖上泛舟,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庄子《逍遥游》)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
(白居易《琵琶行》)
(4)蜂房水涡, (杜牧《阿房宫赋》)
(5)舞榭歌台,(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子曰: “自古皆有死,。” (《论语·颜渊》)
(8)月儿弯弯照九州, (杨万里《竹枝歌》)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孤独的庄稼
赵 新
①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见过这样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旱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
②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
③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哪!人们出去打工,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乞,那是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有钱,你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任说:你真是,这还用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别想入非非啦,好好打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 ④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粑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戍了一滩绿色的汁水。
⑤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
⑥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可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门前的那棵玉
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任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棵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吵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们村只有你这一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乙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⑦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
⑧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足好庄稼。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
⑨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去买嫩棒子,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人家,求求你……
⑩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13期,有删改)
12.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4分)
13.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4.小说第⑧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对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4分)
15.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文艺与观众,另一场相爱相杀
聂昱冰
①关于中国戏剧和西方戏剧的区别,钱穆先生有一个观点:西方戏剧力求真实,百分
之百还原生活。而中国戏剧的要求则是始终和生活隔着一层,它通过各种艺术方式,告诉
大家,这是在演戏,不是生活。
②所以,在西方,是“戏如人生”,而在中国,是“人生如戏”。
③由此联想到,中西方小说也是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西方小说是在不遗余力地追求细
节和逻辑上的真实,力求还原生活,再进一步凝练出生活中的秩序和道理。即使是所谓西
方魔幻主义题材,也只是装在魔幻的壳里,反映现实生活。中国的小说,则仍旧是“和生
活隔了一层”。
④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钱穆先生也有论述,他认为:在西方,宗教是人们的慈母,
而丈艺作品则是人们的严父。在中国,日常规范人们行为的是伦理道德,这些礼教更像是 严父,文艺作品则承担起了慈母的角色。这是一个很贴切而且通俗易懂的比喻。
⑤在生活中,人们对父亲和对母亲的期待是不同的。尤其是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严父慈母,父亲永远都是要板起面孔,让孩子们望而生畏。母亲对孩子则是更多了关爱、
宠溺和放纵的。
⑥回过头来,再看现在流行的,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散文、电影、电视剧,大多具有
一个共同的特点:甜甜的、浅浅的、看完后没任何意义的。即使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战争
的,情节和细节也大多是荒诞不经的,经不起推敲的,只为了让观众取乐的。其实这些书
和剧的内容,都是对观众平日里受束缚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存在于想象中的放纵。 ’
⑦把文艺作品当成母亲,是一种融入骨血的习惯。人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需要的就
是一位盲目纵容着我们、宠溺着我们的母亲,和不是一位不断说教的母亲,更不是一位让
人望而生畏的父亲。所以,一旦小说和戏剧中蕴含的说教重了一些,马上就被读者和观众
排斥。即使“母亲”真想要说点什么,也是要以漫不经心的态度、荒诞不羁的方式。
⑧现在有了网络,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和“母亲”平等对话的机会与权力,所以就
不再仅仅满足于像婴儿期那样,只能无要求的接受母亲的宠溺:妈妈给什么,自己就得到
什么。于是就开始向母亲提要求了:我不仅要宠溺,而且还想让你按照我们想要的方式来
宠溺我们,否则,我就不再爱你了。母亲肯定是会宠溺孩子的,但她也不想无限度的宠溺。 可每一个孩子对宠溺的要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同样的,在观众和现在的流行文艺之间也是
如此。就这样,“母亲”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坐到谈判桌边,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拉
锯战,争夺着对“宠溺尺度”的决定权。
⑨估计每一个做了妈妈的女人,都有过一个愿望,“我不仅要做慈母,还要做一个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