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技术报告
篇一:机械加工技术调研报告
2012年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市场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机械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办成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加快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建设步伐,我校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确实可行的专业培育方案和措施。机械专业教师深入到制造类企业进行考察,现将调研及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1.本区域内机械行业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是机械类企业所必需的,无论是简单的机械加工,还是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机械加工技术专业。随着入世后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械加工产业有望迎来30%的增长。制造企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而掌握数控技术的设计与加工人才奇缺,“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工资再高也难找设备安装与维修技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短缺已引起中央领导、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关注全国职业中学的学生技能比武就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为了进一步了解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行情,专业调研组走访调研了许多机械设备生产行业的骨干企业,它们均是集产品设计开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企业,均具有一定的规模。这些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这些企业颇受重视,他们在本行业内代表着制造业的精英。
2.经济发达地区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方位人才的需要,我校调研教师还走访调研了一些经济开发区的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及机械类企业,好多单位大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增长点,重点发展微电子、数控机床、模具设计与制造、智能仪器仪表、电子专用设备、机器人等主导产业。机、电、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是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被调查的单位都涉及到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应用,大部分岗位需求综合素质高,具备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海西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作为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等专业的补充与延伸,机械类应用型、技
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一线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中等技术应用人才,而当地的职业学校根本无法满足这一行业的需求,这也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调研表明,本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需求是巨大的,目前用人单位急需的人才主要有:机械产品的制造加工;机械产品的组装、调试;机械设备的操作、维护;机械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生产一线服务人才;生产现场工艺技术人员等。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机械产品和大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如激光加工、数控加工等等。这些岗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急需,我校对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革调整。改革调整后的该专业以社会发展对机械专业中职人才需求为着眼点,企业在建立一个科学、完善、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的原则,使毕业生既能掌握机械设备的安装、维修、调试、检测、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又能熟练进行机械产品的加工、维修及数控机床的操作、维护等实用技术。这一措施是我校对社会需求做出的快速反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状况是同步的,适应了本地区和其它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适应了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了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改革调整后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提高课程的整合性、技术的先进性、知识的综合性,加强实践性,使该专业的毕业生明显具有实用型人才特色。
二、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机械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械产品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性功能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械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机械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我校位于全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周边崛起的大中
型机械厂,给我校机械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各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尤其是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这种通用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量更大。另一方面,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的应用面广,在诸如农、林、牧、渔产品的加工企业,食品加工、造纸、印刷以及交通运输以及现代商业企业等都离不开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
2.我国急需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 在我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对数控、模具、机加工操作人员的大量需求反映了这一趋势。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专业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就业前景很乐观。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员的需求将会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加大对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迅速扩大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在市场中的份额。
3.本区域及其它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我省机械行业的发展速度超前,许多大中型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更是占主导地位。目前,我国机械类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较高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满足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的需求,各职业学校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械类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械类技术应用性人才。 近些年,学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械制造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人才,但是在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从业人员中,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加强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数控技术系
2012年6月
篇二:机械技术实习报告
浙江科技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技 术 实 习 报 告
( 2008级)
实习单位 湖州客车厂有限公司
实习课题 抗震救援车部分组件设计安装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机制081
学 号 108011014
学生姓名袁复明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1年12月25日
实习报告目录
摘要·······························································I
第一章绪论······················································1
1.1 实习目的···················································1
1.2 实习企业概况···············································1
1.3 实习内容···················································2
第二章 抗震救援车概况·············································3
2.1抗震救援车的改装研发········································3
2.2抗震救援车简介··············································3
2.3救援车技术指标和性能介绍····································5
第三章 电瓶支架····················································8
3.1电瓶支架基本组成············································8
第四章救援装置··················································9
4.1各类救援装置简介············································9
4.2救援装置简图绘制···········································10
第五章 救援车车箱·················································11
5.1 救援车车箱组成及作用·······································11
5.2 救援车车箱的绘制···········································12
第六章 总结·······················································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附件
抗震救援车部分组件设计安装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袁复明
摘要
本次实习主要是学习和了解,重点学习和掌握了CAD和汽车结构改装的原理及其制造过程。通过本次在湖州客车厂有限公司的实习,初步了解了抗震救援车的改装过程,参与了抗震救援车部分组件的设计安装过程。在这次实习中学会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锻炼了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以后走上社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改装 电瓶支架 救援装置 车箱
第一章绪 论
1.1 实习目的
通过在实习公司的两个月的实习,结合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分三个阶段完成单位给我的安排任务:(1)参观熟悉汽车改装生产车间的流程,基本概念和工艺流程。(2)了解公司的生产制度和设计理念(3)参与工程师的设计和改进,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和学习处事水平,为毕业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实习企业概况
1.2.1 公司简介
湖州客车厂有限公司隶属湖州市经济委员会,其军工生产纳入信息产业部军工计划管理渠道。公司坐落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的湖州经济开发区杨家埠,水陆、铁路、公路便捷,毗邻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三面紧邻市政干道,一面紧邻其它区块,杭宁高速湖州北出口位于项目工程东约4公里,104国道3公里,交通极为方便。
公司是民用生产厂家,也是军品生产企业。始建于1956年,1973年开始承制军用改装车生产任务,当时承担国防科工委下达的核试验遥测监控车空军机场用的制氧制氮车,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杭州地区军代表室负责监督企业军品生产的进度与质量。承接军工生产任务后,企业开始步正规,在搞好军品生产的同时,公司也注重民品的开发和生产,70年代末期起,批量生产大客车供应给国防科工委系统及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及海、陆、空部队等,用户遍及全国各地。1987年7月获得交通部客车“生产许可证(编号为XK18-008-0037)”。
为更好的完善公司的产品种类,我司与国内知名的特种车辆研发机构合作,携手共进民品生产。并联合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了专业的工程车设计研究所,加快了工程车设计、造车工艺等方面迅速的同步国际发展步伐。
主要产品:工程抢险车、移动电源车、消防车、电力工程车、照明车、电缆检测车以及市政环卫车等多类型的特种车辆。
公司特别注重售后服务工作,设有服务科、大修车间和修理分厂,负责公司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提供备品、备件,免费举办用户培训班等。为了适应不断扩大的产品市场需要,公司还将逐年增设维修网点,以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公司致力追求在安全、环保、高效、节能、人性化及自动化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强调产品的美观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发展简史
湖州客车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56年,隶属湖州市经济委员会,其军工生产纳入信息产业部军工计划管理道。
▲ 1968年开始为杭州汽车制造厂配套生产汽车驾驶室。
▲ 1973年批量生产大客车。
▲ 1976年承制机械部军工司下达的制氧制氮工程车。
▲ 1976年开始生产军用改装车并成为机械工业部军用改装车定点生产厂。 ▲ 1985年开始为空后军械部试制生产X8100雷达综合修理车。
▲ 1986年开始研制屏蔽车辆及屏蔽方舱,屏蔽效能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 1988年根据总参谋部下达的科研计划,承担了伪装勘测系统试制。 ▲ 1995年承担了空后军械部X8200雷达抢修车试制任务。
▲ 1995年改装车项目列入湖州市朝阳工程,产品多次获奖。
▲ 1997年建立军工产品质量体系。
▲ 2006年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1.3 实习内容
首先,熟悉下我们的工作环境。因为我是在湖州客车厂有限公司的新厂区技术部实习,所以总工先把我放到电力工程车生产车间熟悉生产流程。第一天,总工带我参观了整个车间的工作任务和安排,然后给我布置了实习期间的任务:
1)了解各类改装车及工程车的整个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一般的设计理念和实际知识;
3)在车间熟悉后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
4)完成一些框架结构的测绘与CAD Solidworks图绘制。
篇三:机械设计报告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一 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机制专102班
姓 名 王清虎 学 号 2010543217
指导老师吕海鸥、孙泰鹏
完成日期2012年05月21日 至2012年06 月8日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专业班级: 机制102班 姓名: 王清虎学号: 2010543217 总成绩: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 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1.1 课题题目 1.2 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1.3 传动系统工作条件
1.4 传动系统方案的选择
第二章 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
2.1 减速器结构 2.2 电动机选择 2.3 传动比分配 2.4 动力运动参数计算
第三章 齿轮的设计计算(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
3.1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3.2 齿轮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3.2.1 按照接触强度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 3.2.2 齿轮弯曲强度校核 3.2.3 齿轮几何尺寸的确定 3.3 齿轮的结构设计
第四章 轴的设计计算(从动轴)
4.1 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4.2 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4.2.1 按照扭转强度初步设计轴的最小直径
4.2.2 轴的结构设计
4.2.3 轴的强度校核
第五章 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5.1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5.2 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 5.3 联轴器的选择
第六章 减速器润滑、密封及附件的选择确定以及箱体主要结构
尺寸的计算
6.1 润滑的选择确定6.2 密封的选择确定6.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
6.4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第七章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