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合肥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500字)

历史典故2018-08-31 01:36书业网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3届)

宿州地名与文化研究

院 系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贾雪

指导教师 刘桂华

职 称 副教授

宿州地名与文化研究

摘 要

地名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为众多学者关注。宿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众多地名与文化密切关联。宿州地名的命名方式丰富多彩,有的以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命名;有的则反映出特定的宗教信仰,彰显了宗族文化。根据宿州地名的命名方式,挖掘宿州地名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宿州的历史、经济、政治、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意义十分重大。地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分析宿州地名与经济旅游之间的关系,探讨宿州地名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意见,以期加强宿州地名命名的规范化,促进宿州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宿州 地名 文化内涵 经济发展

ABSTRACT

Place names, as a part of the culture, have been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Suzhou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Many place names in Suzhou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ulture. The naming style of Suzhou is colorful. Some names after historical events, myths and legends; Some reflects a particular religion and reveal the clan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place naming of Suzhou ,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se name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to show the history , economy, politics, daily life and other aspects of Suzhou. Place names, as a part of comprehensive culture, play a great role in economic promo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lace names in Suzhou and the economic tourism, explores a series of problems that exist in the name management of Suzhou, and gives some target-oriented suggestions with an attempt to strengthe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lace naming in Suzhou,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uzhou region.

Key Words:Suzhou place names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economic tourism

目 录

前言 ?????????????????????????1

一、地名含义、功能 ???????????????????1

二、宿州地名命名方式和反映的文化内涵 ??????????2

(一)以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命名 ???????????????2

(二)以古代历史遗名命名 ??????????????????2

(三)宿州地名反映出来的宗教信仰 ??????????????3

(四)宿州地名凸显的宗族文化 ????????????????3

(五)以地貌特征或地物来命名 ????????????????3

(六)再现历史上的经济生活 ?????????????????4

(七)其他 ?????????????????????????4

三、宿州地名与旅游开发、经济发展 ????????????4 (一)历史体验价值 ?????????????????????5

(二)特产宣传价值 ????????????????????5

四、宿州地名的管理及可行性的建议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前 言

地名,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正因为太常见往往容易被忽略。地名并非单纯地指一个地理空间或者行政区域的称谓、命名,而是一种文化资源,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文化的传承,镌刻着时代的痕迹,传递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透过地名的由来和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当地社会经济、种族民俗、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等文化现象。[1]地名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底蕴极为深厚。在开发地名文化价值的时候,应该注重结合地方的特色资源,将传统和现代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性地包装地名文化并且进行优化组合,把这一潜在的资源转化成极具吸引力的产品,从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地名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地名的形成与命名,往往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语言文化, 同时也反映出该民族的心态和风俗等。本文将以地名为切入点, 探讨安徽省宿州的地名与文化。

一、地名含义、功能

地名,据《说文解字》记载:地,形声,从土,也声,本义是大地;名,自命也。甲骨文字形从口夕。简单地来说,地名就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交际需要,赋予一个地理空间的称谓和名字,以更好地区分不同地理空间。它具有地域性、社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点。

地名从第一天出现起就开始了服务,因此服务功能也是地名的最主要功能。[2]人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地名,比如:我们结婚需要登记、生孩子要报户口、成年要办理身份证、出门不认识路要问路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名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地名还具有文化传承功能,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具有联系的,地名也不是孤立的,它和历史文化融为一体。比如江苏的南京,六朝古都,每一个朝代,都要在这里留下无数的人物故事。在南京城下随便挖一块砖、挖一片瓦、抓一把土,都会牵连出一连串的古代故事人物。不只是南京,中国还有很多历史古城,这些地名蕴含的古文化是挖不尽的。地名就如同阳光、水、空气无处不在,无人不用。世界上有很多长得差不多的事物,包括河流、山、村庄、城镇、道路、街道、小区等,甚至人、食物、植物动物等,如果都没有名字,没有一个区分它们的标准,就会相互混淆,无法辨别了。为了把各事各物区别开来,必须给它们起个名字,由此可见地名还是具有区别功能的。地名还可以帮助人们区别各个地方,帮助人们记住这些地方,可见地名还具有记忆功能。地名的存在方便了国家的管理,尤其是在边防地区加强了主权功能。另外,从中国地名的特点上看,地名还具有纪念教育功能。比如一提起井冈山,人们就会想起红军反围剿,想起长征;卢沟桥,人们就会想起七七事变,想起抗日战争等,这就些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告诫国人不要忘记前辈的辛苦,不要忘记国耻等,这都充分显示了地名的教育功能。

地名体现着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包含了许多功能,是人们窥探区域文化内涵的重要指针。地名与文化密切关联,宿州地名也是如此。宿州地名命名也反映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二、宿州地名命名方式和反映的文化内涵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9°,北纬33.6°,唐置宿州。据《史记》记载“殇公秋立,封孙文子林父于宿。”据《元和郡县志》,宿州是“取古宿国为名”,1979年设市。1987年宿州全区辖砀山、萧县、宿县、灵璧、泗县、宿州市五县一市,县辖55个区、10个标准镇,县市辖7个街道办事处,352个乡镇,2882个行政村。[3]宿州地名的命名方式丰富多彩,根据宿州地名的命名方式,挖掘宿州地名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宿州的历史、经济、政治、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历史事件、神话传说命名[4]

宿州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在地名用语里都有所体现,有些地名不仅体现历史史实,而且带有一些传说色彩。比如:皇藏峪原名是黄桑峪,根据旧志的记载,早年是因为峪内长满了黄桑而得名的。据说秦始皇为了压天子气而东巡,刘邦隐藏在峪中。他的妻子吕雉不期而至,人们问她原因,吕雉回答说:“刘邦所到的地方,上面有瑞云缭绕不散,所以能够找到。”后来刘邦果然称帝了,黄桑峪也因此改名为皇藏峪。(另外,民间还有传说是王莽赶刘秀,刘秀藏在山洞中而得名)现如今,皇藏峪已被列为省重点自然保护区。

又如:因楚汉相争、霸王别姬而得名的虞姬乡,是灵璧的东大门,在灵璧城东十里,有一片终年常绿的树林,林中沉睡着一座古墓。园内贴着一副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就是虞姬墓,让来者思古伤怀。虞姬是项羽的宠妾,当年项羽四面楚歌,虞姬自刎埋葬在这里。现如今,虞姬乡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着重打造虞姬的旅游文化经济,这是历史真实存在的,我们在历史的基础上加强发展,宣传旅游文化,受到很多人的好评。

再如,萧县的山泉中的“拔枣泉”,拔枣泉位于永堌饶钹山北,水库的西边,是季节性的山泉。泉名是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相传赵匡胤、周世宗和鲁郑恩结拜为三兄弟,落魄的时候在永堌避难,住在一家王姓客店,因为付不起食宿费,和店家的伙计发生了争执,以至于打了起来。赵匡胤等三个人赤手空拳不能敌众,鲁郑恩一怒之下,拔起了一棵枣树,顿时泉水喷了出来,因此得名。[5]

像这样的以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传说命名的,宿州还有很多。人们来到这些地方,既可以欣赏自然景色,又可以浏览历史典故由此生发爱国怀古之情。当今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也在寻求历史痕迹,带有历史色彩的地名,不管是传说还是真实存在的,人们都抱着好奇的眼光欣赏,这样的地方对人们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这些地方发展旅游经济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决策。

(二)以古代历史遗名命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深远,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选择性地发展和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宿州现存地名有很多就是沿袭了古代的地名,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比如,州是因古国为名的,宿州“取古宿国为名”;春秋时萧县是萧国的管辖

范围,秦置萧县,以古萧国为名;[6]宿县因宿州得名(现如今人们习惯上读为xū xiàn);再如泗县,北周设泗州,1912年才改为泗县;灵璧,宋元祐元二年(938年)以零璧镇置零璧县,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灵璧县一直沿用至今等。宿州地名在传统地名的基础上有继承有改进,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而且对后人也有教育意义。

(三)宿州地名反映出来的宗教信仰

地名本身就具有宗教功能,我国带宗教色彩的地名有很多,像中国的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九华山( 供奉地藏菩萨)、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另外还有道教的武当山等,这就使得地名具有传宗说教的作用。宿州也有很多的地名呈现出宗教色彩,很多是以“庙”命名的地名,比如:薛庙、徐庙、程庙、大庙、郑庙、邱庙、草庙等。庙,是古代贵族供奉祖先灵位或者逝世的贤圣者。还有一些旅游景点也是体现出宗教色彩的,比如:圣泉寺原名菩萨泉,相传有一个书生路过此地想要找水喝,遇到一个老妇人端坐在石头上,书生相问,老妇人不语笑指书生背后的岩下,书生往下看果然有一泉,喝毕,想要答谢老妇人却找不到,看见泉旁的岩石上刻着碗大的“菩萨泉”。[7]菩萨属于佛教术语,可见当地对宗教的态度和信仰。在皇藏洞中,有一块天然的巨石,它的形状像床可躺一个人,传说度遇和尚常年睡在石上,最后长眠在这里,110岁成了仙人,后来称此石为仙人床。这个是我国土生土长道教的反映。再如宿州地名禅堂,也体现了宗教文化。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地名体现出来的宗教色彩也不一样。宿州地名反映了当地人有的信佛教,有的奉道教,但是对于宗教地名应该正确引导,严格管理。

(四)宿州地名凸显的宗族文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血缘关系,不管是母系氏族还是父系时代,血缘始终是中心。古代的宗法制、分封制都体现了浓郁的宗族色彩,故以姓氏、人名命名在国内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地名中的姓氏是地名文化的一个反映。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此,以姓氏命名在中国地名中是最多、最常见的。其格式一般为“×(某)村”、“×(某)庄”。

宿州以姓氏命名的还是比较多的,如:秦庄、张庄、曹村、马庄、褚庄、汪庄、郭庄、梅村、朱仙庄、时村、杨庄、程庄、唐庄、文庄、娄庄、高庄、曹庄等。宿州人很注重同姓而居,故形成的同姓村落很多。但也有一些是混合姓居住的而形成的地名,如:张王庄、汪林、孙李等。当今由于历史上的人口迁移、交流的频繁和方便,完全同姓而居的情况已不多,但以姓氏命名保留的村庄依然很普遍。

(五)以地貌特征或地物来命名

自然地理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不仅给我们提供生活的物质材料,而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宿州有很多地名都反映了当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比如:泗县。据地方志记载,北周设泗州,因泗水得名,1912年才改为泗县。圩,是中国江淮地区低洼地区防水筑的堤,而宿州位于安徽北部,圩在当地也是很常见的,故以“圩”命名

的有很多,像:蔡圩、吴圩、黄圩、戚圩、杨圩、蒋圩、金圩、单圩、宣圩、张圩、李圩、昌圩、秦圩、刘圩、陆圩等。这些与圩有关的地名大多和姓氏联在一起,形成“×(某)圩”,可见这些村庄是处于低洼地区并且在堤的附近,而且是属于某一个姓氏管辖的;除此之外,以“山”命名的有:山头、屏山、四山、大山、童山、土山、贡山、鹤山等,这些皆因当地的地理位置上有凸起的小土丘类型,没有很大很高的山,但都在地平线之上凸起,人们故而习惯称之为山,以山命名;在宿州,还有一些因“水”而命名的,像“×沟”、“×河”、“×湖”、“×湾”、“×池”等,这种命名方式在宿州地名中还是很常见的,如:丁湖、九里沟、黄湾、曹河、水池、洪河、耿湾、沱河、渔沟、草沟等。

(六)再现历史上的经济生活[8]

历史成为了过去,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中,许多过去经济的痕迹如今已经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高楼大厦、繁华街灯。以前的作坊店铺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回忆,但地名却浓缩成古代经济的一幅缩影画,镶嵌在当今社会繁华中。地名中的“集”、“市”、“店”、“铺”、“坊”就是对以前经济的再现,包括现在北方农村中大家还是把“上街”说为“赶集”。宿州的地名中以“集”、“铺”、“店”命名的比较多,比如:朱集、木集、杨集、郝集、韦集、芊集、马集、王集、三铺、二铺、大店、方店、吴店、戈店、彭铺等;也有少许以“坊”命名的,反映了小商业城市的兴起,如:瓦坊、面坊;类似的还有“×场”,但“场”和“集”却是同中有异,因为“×场”表明的是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在宿州也有一些地名以“×场”作结,如:马场、曹场、李场等。由此可见,宿州以前的手工业、商业、个体经济、官营经济发展都是很不错的。

(七)其他

除了上述的六种,宿州的地名命名还有一些其他的方式。由于历史上战乱、自然灾害等给人们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伤害,人们在面对灾难面前,祈求全民团结,渴盼希望光明,所以在宿州的地名中也有反映,比如:团结、红星、大泽乡、朝阳、永安、胜利、永固等。在宿州地名中以方位命名作为地名标示也是很常见的,比如:冯北、冯东、西二铺乡、城西乡、城南乡、城东乡、城北乡、道东等。另外类似的还有以“大”、“小”开头的也是很多的,像小集、大秦、大营、大屯、大路、小路、大王、大庄、大梁、小良等都大量存在。宿州的方言属北方方言,和普通话很接近,但也有一些区别。在宿州地名的命名中就有一些是因为读音差别而造成地名命名的不同,比如:找沟,据说是一位书生带着一条狗出门,在街上把钱包和狗都丢了,然后他在大街上到处找,路人问他这么着急干吗,他说:“找狗”。就这样,不停地重复着,这条街就因“找狗”成了“找沟”。再如,刘马,是一个小村庄,以前一个地主得了一匹好马就牵出去显摆,别人问他干嘛去,他说“遛马”,就这样,这个村庄就为“刘马”村。就这样地名因为读音的错误而存在,并且一直为后人延续下去。

三、宿州地名与旅游开发、经济发展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与旅游、经济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开发地名文化旅游价值的时候,应该着重挖掘地方的特色资源,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创造性地包装地名文化的旅游资源,尽可能地让其完美化。[9]通过开发地名文化旅游资源来提升当地的形象,创造当地品牌,推动经济的发展。对于像宿州这样的小地方,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应该更注重品牌效应,彰显好的、有特色的,以此推动宿州经济快速发展。 宿州地名的价值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体验价值

历史已成过去,万事万物都有所变化,但是很多地名却一代代地传承下来,通过地名我们可以透视到当地的种种历史痕迹。地名虽然只有几个字,但足以让游客感受历史的迁变,体味历史的韵律。宿州因历史名人而发展的旅游经典地名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皇藏峪因刘邦而有名,如今在发展宿州旅游经济的时候,政府和当地都在重视发展皇藏峪这一旅游品牌;再如,灵璧的虞姬乡,因楚汉相争、霸王别姬而得名,游客来此感受到项羽“拔山盖世”的气势,来者无不思古伤怀;陈胜吴广起义旧址名是涉故台(也称射故台、射鼓台、射鹿台),以前是一片很荒凉的沼泽地,所以叫“大泽乡”。[10]这些都带有浓浓的历史韵味,将这些地方发展为旅游景点,不仅可以向人们传授历史知识,而且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宿州的发展前景一定会很不错的。

(二)特产宣传价值[11]

在地名价值开发中,要注重宣传那些有特产文化的地名。我们出门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乡村,不仅寻找当地的美景,还寻当地的特产,宿州也有一些地名打造出了当地的特产文化。比如:灵璧,宋元祐元二年(938年)以零璧镇置零璧县。据《名胜志》:“以县产磐石,珍之如壁,故名。”宋政和七年(1117年)改为灵璧县。[12]现如今,提及灵璧我们就知道当地盛产名石——灵璧奇石,这个曾被清乾隆帝誉为“四大美石之首”的灵璧石,如今名闻中外。再如:砀山县,据《水经注》:“应劭曰,县有砀山,山在东,出文石。秦立砀郡,盖取山之名也。”而砀山如同灵璧,提及县名就想到当地的特产——砀山梨。砀山酥梨,作为安徽省最著名的水果品牌之一,已经成为砀山县的一个名片。除了这两个地方,还有一些地名也是一经提及就让人想到当地特产,像一提及符离集,人们就会会想到符离集烧鸡;一提及萧县,人们就想到萧县葡萄和羊肉等,这些地方特产远比当地地名有魅力。特产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往往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出门旅游总会带些当地特产回家送给亲朋好友。因而,宿州地名打造出来的这些特产价值,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要想保护和传承地名文化,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位,这就要求合理地真实诚信地开发地名的文化旅游价值。中国人讲究诚信,但还是有些地方出现不法商家对消费者进行欺骗,这就要求依靠地名文化打造文化旅游牌子时,不能无中生有,不能欺骗旅游消费,必须要尊重文化、历史,将目光集中于长期效益。在挖掘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的

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努力配合、深入研究,让导游成为游客与相关部门的媒介,向我们的游客传递当地的旅游价值资源。[13]另外,结合宿州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在发展旅游经济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特产资源,创造自己的品牌,将我们的灵璧奇石、砀山梨、符离集烧鸡等这些老牌子做好做稳,同时也要开发新牌子,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增添当地地名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味。

四、宿州地名的管理及可行性的建议[14]

《宿州市地名管理办法》是宿州市政府对地名管理的一个文件法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宿州对地名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地名的命名也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宿州政府对地名的管理还是比较重视的,制定了详细的法则法规,但是在实施管理中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推进,宿州也已经融入了这个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宿州市政府利用灵璧奇石、砀山酥梨、符离集烧鸡等,也在开拓国际市场,把宿州产品推出去。但是有些人对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却没那么在乎,以至于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很多东西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埋没了。在宿州市,一些人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个别的街路的标牌上,仅仅采用英文拼写地名,这种做法是不太合适的。我们的母语是汉语,应用中英文标注的方式会比较好,这不仅体现我们与国际接轨,而且体现我们对母语的重视。

宿州市政府一些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法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执行人员缺乏对地名的使用和保护意识,监督和惩罚不到位,以至于出现了地名混乱使用的现象。近年来房地产业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开发商在进行房产经营时,为了实现品牌效应,所以十分注重宣传品牌。因此,建筑物包括住宅小区和综合类办公楼,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带有商标性。开发商对外进行宣传和卖房,均采用自己的物业名称,像玉兰小区、东方明珠、港利小区、银河绿苑、美庐奥城小区、香林丽景湾等,这些地名全国各地都有,十分雷同,根本没有宿州当地的特色,传统的地名在现代经济的充斥下也渐趋消逝。因而我觉得有些小区命名如果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则比较好,比如:在砀山,我们可以采用“梨花小区”、“梨园小区”、“砀山梨区”等;在灵璧,可以采用“奇石区”、“虞姬小区”等;这样,我们在做房产宣传的时候,可以将当地的特色介绍给大众。

在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状况下,各项管理都趋于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地名也应该如此。由于宿州在地名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上述的一系列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给予重视,加强管理。因而,为了加强宿州地名的管理,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5]

其一,地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等各个领域,传播着各种信息。尤其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再是仅仅追求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的建设也在步步提高,人们闲暇的时候旅游,逛街,寻找刺激等都为我们的地名文化建设提供了契机。因而,宿州地名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大力宣扬特色文化。比如打造因特产而闻名的地名,像灵璧、符离集、砀山等,不仅可以将特产物品宣传出去,而且可以吸引人们到当地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带动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再比如,大泽乡、皇藏峪、虞姬乡等完全可以大力

建设纯粹的旅游,这样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可以宣传宿州地名文化,利用地名文化来为社会服务。

其二,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全民团结起来,力量就是庞大的。因而,在建设宿

州地名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宿州人民对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全民共同建设宿州地名文化。

其三,政府建立完善的地名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地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至今,宿

州各区县规划局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联网工作已初步完成。建议以此为契机,分步骤地开发宿州地名管理信息系统,并将其作为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以提高规划管理和地名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地名与文化密不可分,地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16],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透过宿州地名,我们可以看到宿州地名不仅反映了宿州地区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关系,而且反映了宿州各个时代的经济和政治,也折射出了宿州人民的宗教信仰和内心的愿望[17]。通过宿州地名的变迁和文化内涵挖掘,我们看到了宿州地名命名方式的多样性,看到了地名与经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也看到了宿州地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可以让大家更熟悉宿州地名,对于促进宿州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地名蕴涵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但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却疏于对地名的保护、挖掘和管理,这既阻碍了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 同时也制约了宿州旅游经济发展。针对这种情况, 现在对于宿州地名的整理和研究以及规范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地名的作用,怎样充分利用宿州地名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当地旅游和经济事业服务,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需要更多研究者关注和加入。我在这个可以说是“荒地”的领域进行着摸索, 言语比较肤浅, 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确切的地方, 希望给出建议和指导。[18]

参考文献

[1]牛汝辰.中国地名文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1~5.

[2]文鹏陵,晓畅.旅游地名的功能分析[J].中国地名,1999,(4):14~15.

[3][5][6][7][10][12]宿州地方志编委会.宿州志[Z].合肥: 黄山书社, 1996.

[4][8]谢蓓.蚌埠地名的命名方式[J].中国地名,2010:322~323.

[9]胡阿祥.老地名是古都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资源[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2):10~13.

[11][13]花露,张洁玉.地名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浅析[A].商业经济 ,2009:100~101.

[14][15]俞志壮.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地名工作的文化内涵[J].中国地名,2010:6~7.

[16]周佳泉.地名文化的感悟作用[J].中国地名,1993,(3):38~39.

[17]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M].济南:齐鲁书社,2006:117~120.

[18]张爱萍.寿县地名文化透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146.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