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中国的饮酒文化

饮食礼仪2018-09-05 03:20书业网

精选范文:中国的饮酒文化(共2篇)

  中国的酒有50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中国的酒有少量的果酒,主要是以粮食原料酿制而成的,以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半固态发酵为特征,这成为东方酿酒业的典型代表。近代以来,啤酒在中国的发展很快,目前年产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 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 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 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 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它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 来,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   总之,酒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研究社会的文明史,不可不研究酒文化史。中国酒文化中的丰富内涵,会给人们带来乐趣和启示   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   中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 ,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过年,也叫除夕,是中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新年尹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 饮此酒可以避瘟气。   朝鲜族的“岁酒”:   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 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   哈尼族的“新谷酒”:   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 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菊花酒”由来已久,《西京杂记》曾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婚姻饮酒习俗   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满族人结婚时的“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 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的“谢亲席”: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 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   “会亲酒”,订婚仪式时,要摆的酒席,喝了“会亲酒”,表示婚事已成定局,婚姻契约已经生效,此后男女双方不得随意退婚,赖婚。   “回门酒”,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 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交杯酒”:这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节,在古代又称为“合卺” (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嗽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联,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 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婚礼上的交擘酒:为表示夫妻相爱,在婚礼上夫妻各执一杯酒,手擘相交各饮一口。  来源:星辰在线 [中国的饮酒文化(共2篇)]

篇一:中国的饮酒文化

中国的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场饭 局,既能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生 意对手间的交锋谈判。

所谓人脉,圈子,社会关系,资源,一个 人的能量,友谊,生意和交易,最后都绕不开 饭局。

饭局在中国,也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 体系。看一个经常人混迹于何类饭局,几乎便 可以洞悉其兴趣、爱情、财富、身份、地位。

有识之士往往能透过饭局见微知著,识人用 人,洞察饮食之道里的经济利益、社会关系、 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 而尽在“局”也———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饭局是识人用人最佳场所

有的人不喜欢坐在领导身边,老是挑离 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 里有鬼??

每一个企业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识人方 法,虽各有妙招,但不外乎以小见大、见微知 著。“饭局”,作为平时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方 式之一,当然是企业家识人用人最佳场所。

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有一套识人招 数。他认为在集团内要成为一个总经理,就要 懂得带兵、带心。而如何看出一个总经理有没 有这种特质,他认为可以从饭桌上观察出来。

许胜雄说,他和员工去吃饭时,会观察 员工的吃饭行为。他举例,如果八个人去吃, 刚好有一道菜是八块肉,这时,如果有一个员 工只顾自己,一直吃眼前这道菜,忘了别人还 没吃到,在许胜雄眼里,这个员工的表现如何 呢?答案[中国的饮酒文化(共2篇)]是:这种人,即便能力再强,最多只 能当副总,不可能当总经理,他没有分享的概 念。他说,自己会从细处观察一个人,因为这 种时间最不会伪装。

李嘉诚选座位王石看吃

李嘉诚喜欢从选座位识人。如果吃饭 时,有哪位喜欢选领导身边的位置坐,他觉得 此人过于积极,心术可能不正;而有的人却偏 偏不喜欢坐在领导身边,老是挑离领导最远的 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他 也不看好。

而王石却很注意吃什么。早年,一位想 和他合作的老板请他吃饭,那人介绍说猴子非 常聪明,人若吃了它的脑汁大补。于是,老板 让人牵来一只猴子,抡起铁锤向猴子脑袋砸 去。一声惨叫,猴子死了,脑袋被砸开,只见 那老板拿起勺子掏猴子脑汁便吃。王石被此人 的残忍震惊,看着这个没有善心的人,认定与 他合作肯定是极其危险的,便没有与他合作。

后来,这位老板果然在与别人合作时卷款而 逃。

格力集团的董明珠很在乎吃相。她不喜 欢女孩子吃东西不注意形象,比如在路上看到 有烤红薯,买了就吃。还有的人吃东西,咬得 碎碎的,再吐到桌上,她看见就会摇头。对于 不注意形象的人,她是不会重用的。

怎样喝酒可以放心重用

潘石屹有一次想挑一名财务人员,本来 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可是一次吃饭时,他发现 那小伙看到桌上有名牌香烟,便很主动地拿着 烟来给大家发。不过由于很多人不抽烟,于是 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直到吃饭结束后,还剩下 不少,他就把剩下的烟放进自己口袋带走了。

就这样,潘石屹否定了此人。

玻璃大王曹德旺喜欢吃饭时非常清醒的 人。早年有一次他招人,四个年轻人都很优 秀,让他难以定夺,于是他便请四个人去吃饺 子。吃的时候,他与大家谈笑风生,饭后他问 四个人吃了几个饺子,其中三个人都说不知 道,只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了32个。于是,这个 人被录用了。

马云却喜欢看人在饭桌上喝酒的表 现:“自己不会喝酒,但好强硬撑,结果三杯未 下肚,就面红耳赤,开始手舞足蹈,之后又是 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类人我不会重用;自 己很能喝,但装着不会喝,并一边想方设法唆 使别人喝,不看到别人烂醉倒地不罢休,这类 人阴险狡诈,我也不会重用;那种自己会喝 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对别人不劝酒、不唆 使,悉听尊便,则可以放心重用。”

饭局里的人情世故 潜藏在菜单下的“尔虞我 诈”

从点菜开始就埋伏着尔虞我诈,这话通 常用来形容商场中的饭局,其实生活中的饭局 同样不可小觑。当男男女女开始交往,饭馆酒 楼就成了他们的

据说,“饭局”一词是宋代人发明的,距 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把“饭”与“局”连成一 体,玄妙尽显。对于商人来说,吃饭是个严肃 的社交游戏。王中军说起华谊兄弟和马云、江 南春的合作,总是轻描淡写:“就是一块吃顿饭 喝喝茶,也不用多说,事情就谈成了。”

饭局向来在社交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 圈人有机会团坐席间,要办的事先不说,先 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 让彼此顿时比平时亲近三分,事不成就喝酒, 也不伤面子。在推杯换盏中,许多在办公室里 无法搞定的事情,在酒酣耳热之际就会轻松搞 定。饭局的意义在哪里?吃饭事小,出局事 大。一个人的饭局很多,意味着几个潜台词:

他是有很多朋友的人;他是重要的人;他是受 欢迎的人;他是事业有成的人。没人带你玩, 是一种比失业、失恋和失明更令人恐惧的事, 这意味着你成了社会的弃儿,圈子外边的人。

男人的饭局江湖 人生如饭局坐首席频率有限

在中国,有一件事能让两个陌生男子很 快熟络起来,那就是喝酒。

不成熟的男人会在任何人面前酗酒,包 括老婆,一不小心就酒后吐真言,其结局悲惨 不堪;成熟的男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在太太面前 喝太多的酒,这样可以守口如瓶,心中的秘密 永远也不会见光。上海男人精致而不拘谨。和 许多人一起用餐,和他坐在一起的有他的领 导、朋友,还有陌生人。不小心,他把酒杯碰 倒了,酒流出来酒在腿上。他从容地拿面巾纸 去擦,轻声招呼小姐更换酒杯,并不感觉狼 狈。因为他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观 众。领导、朋友、陌生人都在喝酒,都在高谈 阔论,没有人会注意这个偶发的小事,他根本 不必觉得丢了面子而自寻烦恼。

通过喝酒这件事,可以有些领悟:许多 人都高估了自己,总是认为自己会有许多的观 众,其实你只是自己的观众。人生就是饭局, 你能坐在酒席上首位的频率有限,多数时间只 是个配角,你只能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饮自 乐,这方为人生上策。

会敬酒的靠语言艺术,善斗酒的靠游击 技术,装酒醉的善于玩骗术,灌不醉的肯定防 身有术。

提前一天预约是真请你,提前半天你是 作陪,上菜了才请你是凑数的。

常与领导吃饭,升官是迟早的事;常跟 大款吃饭,发财是迟早的事;常跟老婆吃饭, 厌倦是迟早的事;常跟情人吃饭,花钱是迟早 的事;常跟小秘吃饭,犯错是迟早的事。

一周一饭局是正常人,一天一饭局是大 红人,一天三饭局是交际花,一天N饭局是端 盘子的。

一请就来叫爽快,三请才来叫摆谱,怎 么请都不来叫原则,不请自来叫蹭饭。

县长主持宴会喝高了,大声喊:我再提 三杯!

饭局三大悲:想请的没来,来的都是作 陪,结账时就你一人清醒。

一顿饭,你看透了别人,别人也看透了 你。在高人眼中,饭局中人已经一丝不挂 了.......

篇二:浅谈中国酒文化

浅谈中国酒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象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酒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的综合载体。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酒的功能实在是太多太多

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中国酒文化还承载了许多社会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

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中国的饮酒文化(共2篇)]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发布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在教育方面;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在社会生活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

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酒文化是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源远流长、根深叶茂。我们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酒文化中重德明礼、尊祖交友、人际和谐、身心和谐、浅饮养身的精华。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