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交友“内容”重于“形式”

交际礼仪2018-09-05 03:36书业网

精选范文:交友“内容”重于“形式”(共2篇)

英国有一位著名哲学家对于交友有过精辟的论述:“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希腊作家斯托贝对交友也有高度评价:“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可见交友于人是十分有益的。然而,交友也有学问,友人交谈更有技巧。只有讲究交朋结友言谈技巧的人,才能享受友谊带来的快乐。1.交友需选择《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旅人与熊》的故事:两个好朋友走在一条路上,一只熊在他们的面前出现,一个人率先爬上一棵树躲了起来。另一个无路可逃,只好倒在地上屏住呼吸,假装死人,因为据说熊是不吃死尸的。那熊走近他,用鼻子嗅了一会儿便走了。熊走后,那个躲在树上的人跳下来,问那个装死的人,熊在他耳旁说了些什么。他回答说:“狗熊给了我简短的忠告:对于一个在危险时把你抛弃的朋友,决不可与他一同旅行。”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交友须选择。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早就将朋友分为益友和损友两种类型,鲁迅先生认为骗子与屠夫间有交朋友的。这些都是我们交友时应记取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择友标淮,但是,品德好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真正的好朋友应该在政治上互相促进,工作上互相支持,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上互相关心,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次,还需考虑性格是否接近,爱好是否相投。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择友的标准是:是否志同道合,有没有共同理想,志向是否相同,以及对事物是不是有共同的看法。2.朋友间乐交谈经常促膝交谈,是深化感情的纽带。而朋友间的交谈,其形式和内容有别于其他关系,首先是措词不必那么严谨,其次,话题也不必仔细斟酌,就是服饰也可以比较随便。但是,如果由此而认为友人交谈不必讲究语言艺术,那就大错特错。口才对于维系和发展友谊是至关重要的。(1)直率诚笃,肝胆相照。直率诚笃的交谈是朋友间真诚相待,关系融洽的表现。不能做到这一点,友情便会淡化。已故维也纳著名心理学爱阿尔弗列德·阿德勒在《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一书中写道:“谁不对自己的友人真诚,谁就会在生活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最容易伤害别人。人类的一切败事曾出于此。”事实的确如此。设想一下,假若你有甲乙两位朋友。甲朋友与你谈话经常拐弯抹角,闪烁其词,而乙朋友说话却不加粉饰雕琢,而是心诚意委直抒胸臆。其结果必然是你与乙朋友的友情与日俱增。所以,当你不能满足朋友要求时,直截了当地向他说明原因,将能获得谅解;当你求助于友人时,开诚布公地提出来,友人会鼎力相助;当朋友言行出了毛病时,你不妨直抒己见,给予帮助……总之,直率诚笃是指朋友间交谈不隐瞒自己的想法,不讲客套话,不采用“外交辞令”,相互信任,肝胆相照。这样才能深化友谊。应该指出的是,直率诚笃的谈话并不等于“赤膊上阵”,它同样应讲究语言的艺术,在语速、语调、体态语及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应力求适当,以利于对方接受。我们不妨看看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直言帮助友人宋祁的一段有趣的故事。宋祁写文章有个爱用别人看不懂的冷僻字的毛病,以此显示自己博学多才。欧阳修同他一起修《新唐书》时,很想找个机会指出他这一毛病。一次,欧阳修去探望宋祁,宋祁不在,他便在门上写上一句话:“宵寐匪贞,札闼洪休。”宋祁回家看后感到莫名其妙,只好去问欧阳修。欧阳修说:“你忘了,这八个字是‘夜梦不祥,题门大吉’啊!”宋祁埋怨欧阳修不该用冷僻字眼,欧阳修大笑道:“这就是您修唐书的手法呀!‘迅雷不及掩耳’,多明白的字句,您偏写成‘震雷无暇掩聪’,这样写出的史书谁能读懂呢?”听了欧阳修的话,宋祁深感惭愧,表示以后要改掉这个毛病。欧阳修以诚笃之心、直率之言给了宋祁帮助,增进了友谊。(2)谈笑风生,亲密无间。老王和老张是一对好朋友,由于误会产生了隔阂,有一段时间没有交往了。有一天,老王跑到老张家,进门便说:“老张啊,我今天是来唱‘将相和’的。”老张感到很不好意思,忙接过话头说:“要唱‘将相和’也该我‘负荆请罪’啊!”两人在笑声中握手言欢。试想,老王与老张若不用这种说笑式交谈,要驱除各人心中的云雾,该说多少话呀!而且效果未必有这么好,所以说,说说笑笑,谈笑风生,是朋友间交谈的一大特色。友谊往往就在这亲密无间的说笑声中得到了升华。有时,相互间生了点小意见,开个玩笑,说句逗趣的话,比正儿八经说道理效果更佳。生活中,大概谁也没见过老是板着面孔说话的一对朋友吧!(3)言而有信,相互尊重。1797年3月,拿破仑偕同他新婚妻子参观卢森堡的一所小学,受到师生的热情款待。拿破仑夫妇很受感动。当场向校长送了一束价值3个金路易的玫瑰花,并说:“……只要我们的法兰西国家存在一天,每年的今天我将派人送给贵校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后来,由于许多原因,这位伟人没有实现自己的诺言。1984年,卢森堡政府重提此事,向法国提出“玫瑰花悬案”的索赔,连本带利高达137万法郎。法国政府不忍为一句话而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但考虑到拿破仑的声誉,只得写了一张措词委婉的道歉书,这“一诺千金”的“玫瑰花悬案”才算了结。这件事虽然是发生在两国之间的,朋友间又何尝不是信用第一?中国人历来把“言而有信”看得很重,把它当作做人的美德,看人的尺度,交友的准则。因为一个讲信用的人,能够做到前后一致,言行一致,人们便可以根据他的言论判断他的行动,进行正常的交往。所以,朋友间说话一定要守信用,别人才会信赖你、尊重你。生活中有这样一种人,他对人表现是非常热情,而且经常在朋友面前夸耀自己如何有能耐。当你委托他办事时,他满口应承,似乎唾手可得。但事过之后,便“泥牛入海”。这样的人,失信于朋友,便会失去朋友,切不可仿效。来源:中华礼仪网 [交友“内容”重于“形式”(共2篇)]

篇一:会计继续教育基础会计练习答案

一课 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 企业在给计时工人发放工资采用的依据是(劳务计量) 3、 货币是主要并唯一的计量单位(错误) 4、 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5、 下列属于会计核算的内容有:(ABCD) A款项及有价证券的收付B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C财务增减及使用情况D资本基金的增减

2课

1、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内容。简称资金运动(√) 2、 企业的资金运动分为哪几个阶段:(ABC) A 投入 B使用 C 退出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分为收入和付出两个阶段(√) 4、财物报告的使用都有哪些(ABCD)

A 投资人 B 债仅人 C 政府及有关部门 D 社会公众 5、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AB )

A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

B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履行责任。

3课

1、 在下列组织中,可以作为会计主体的是(ABCD) A 事业单位 B总公司 C 分公司 D车间

2、法律主体必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也必定是法律主体。(X) 3、下列不属于会计中期是(年度)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生产活动。(X)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应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5、持续经营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4课

1、可比性的要求意味着企业SDD所选择的会计核算方法不能做任何变更。(X)

2、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是依靠(C)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债权发生制 B实质重于形式 C可比性 D可靠性

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法律形式为依据是(A)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实质重于形式 B可比性 C可靠性 D相关性 4、谨慎性要求会计人员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ABD )

A不高估资产 B不低估负债 C 预计任何可能的收益 D确认很可能发生的损失 5、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 ABCD )

A可比性 B可靠性 C相关性 D可理解性 E 实质重于形式 5课

1、 账户是会计信息的存储器。(√) 5:56

2、 企业用银行存款500元购买材料,则该企业应怎样记录(A) 8:28

A 银行存款减少500元,原材料增加500元 3、会计凭证是登记帐薄依据。(√) 11:35

4、某公司购入A材料4件,买价1000元,支付运费80元 购采购材料单位成本为(C) 16:27

C 270元

5、财产清查中发现财实不相符,需要按照实有数调帐账面数(√)

六课 1、 下列侧重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有(ABC)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 2、 下列侧重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有(DEF)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F利润

3、 资产就是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给所有者权益带来的经济利益(错误) 4、

下列属于资产形式的有(B) A预收账款B应收账款C应付账款D其他应付款

5、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正确) 5、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6、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有(ABC)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C留存收益

7、 债权人一般可以直接控制或参与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错误) 七课 1、 会计等式分为(AB)A静态会计等式B动态会计等式 2、 以下工作中不以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的是(B)成本计算

3、 会计要素中表现的会计等式(AB)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收入-费用=利润 4、 公司将30000元短期借款转作长期借款(负债总额不变) 5、 静态会计等式反应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正确) 八课 1、 下列不属于流动资产的是(B)生产用机器设备

2、 会计科目名称是由(A)国家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3、 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依据(正确) 4、

下列属于损益的科目有(ABC)

A 主营业务成本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 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ABCD)

A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B 必须符合财务会计报告目标的要求 C 贯彻统一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D 须简明实用 九课 1、 按照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可将会计科目分为(AB) A明细科目B 总分类科目C其他科目

2、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正确) 3、 下列各项对账户描述正确的是(ABCD) A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B具有一定结构C是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工具D是会计核算是一种专门方法 4、 账户的基本结构有(ABC)

A增加数B减少数C结余数

5、 会计科目和账户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正确)

十一课 1、 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1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涉及到了哪些账户(A) A银行存款、实收资本 B 银行存款、应收账款C现金 应收账款 D 应收账款 实收资本

2、 企业宣告发放投资者利润15万元,则(BC) A利润分配贷方15万元 B应付股利贷方15万元,C利润分配借方15万元 D应付股利借方15万元

3、

企业宣告将短期借款转为长期借款,则(AB)A短期借款计入借方10万元,B长期借款计入贷方10万元。C短

期借款计入贷方10万元 D长期借款计入借方10万元

企业收到甲公司预付的货款32万元,则借记(A)A.银行存款 B.预收账款 C.应收账款 4、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正确)

十二课

1、试算平衡分为(AB)A 发生额平衡法 B.余额平衡法 C.期初余额平衡法 D.期末余额平衡法

3、 下列属于试算平衡公式的是(CD)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期末借方发生额合计=期末贷方发生额

合计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表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正确) 4、 完整的会计分录包括(ABC) A账户名称 B.应借贷方向 C.金额 5、 会计分录分为(AB)简单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

十三课

1、下面符合复合会计分录定义的是(BC)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多借一贷 2、某公司收到投资40000元,则分录应为(A)借:银行存款40000贷:实收资本40000

3、某公司用商业汇票抵付贷款20000元,则分录为(A)借:应付帐款20000贷:应付票据20000 4、下列账户属于借方增加、贷方减少的账户结构的是(ABC)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 十四课课件14

1. 明细分类账户采用(ABC)计量方式 A. 货币计量 B.实务计量 C.劳务计量

2. 明细分类账实对其总账资料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正确 3.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表现为AB

A. 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B.相互配合的关系 C.相近含义的关系

4.根据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要在同一天登记明细账和总账。

错误 5.平行登记的要点有(BCD)

A.凭证相同 B.记入的借贷方向相同 C.记入会计期间相同 D.金额相等

十五课

1、甲公司2009年3月份销售商品一批3000元,货款暂欠,2009年5月收回货款,该笔货款应计入(C)的收入,假设甲公司按照收付实现制确认 A.3月份 B.4月份 C.5月份 2、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下列收入费用应归属本期的(AD) A本期销售产品款项对方尚未付款 D尚未支付本期借款的利息 3、 按照收付实现制要求,下列收入费用应当归属于本期的(BCD)

A.本期销售产品款项对方尚未付款B 预付明年的保险费 C 本月收回上月销售商品的款项 D预收销售产品的款项 4、下列哪些企业采用收付实现制(C)A.金融企业 B.制造企业 C.行政单位 5、权责发生制适用于所有企事业单位(错误)

十六课 1、 企业筹资渠道(AB)

A向债权人借入资金B吸收投资者投入资本

2、 投资者投入资本的特点(ABC) A投资者享有经营权B多赢多分、少赢少分、不赢不分C投资者享有收益权

3、 借入资金的特点有(C)风险小

4、 投入资本可分为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部分(正确) 5、 实收资本按照投资形式可划分(ABCD)

A货币投资B实物投资C有价投资D无形资产投资

十七课 1、 企业借入资金期限(AB)为短期借款A小于1年B等于1年

2、 短期借款支付的利息金额较小的,企业可以在实际支付时计入当期费用(正确 3、 为构建固定资产借入专项借款发生的利息费用应计入(A) A固定资产成本

4、 短期借款利息费用较大时,利息应计入(C)应付利息 十八课

1、构建材料的定义,下列符合材料的有(ABCD) A原料B辅助材料C修理用备件D燃料

4、 所在地县城企业所要缴纳城建税的税率为(B)

A 7% B 5% C 3% D 1% 3、属于价内税种有(BCD)

A B消费税 C 营业税 D 资源税 4、下列各项税金中,应计采购成本的有(C)

A以库存商品对外投资应交增值税B购入用于不动产工程物资所支付增值税 C小规模的纳税企业购入材料已交的增值税 5、 购买生产用的机器设备产生的增值税进项税应计入该机器设备的采购成本(错误)

十九课

1、 在计划成本法下需用“材料采购”账户替代“在途物资”账户(正确) 2、

材料采购过程中运用到的账户有(ABCD)

A在途物资B原材料C应缴税费D应付账款

3、2009年6月份,甲公司向乙公司购入两种材料,甲材料4000千克,单价10元,乙材料

[交友“内容”重于“形式”(共2篇)]

2000千克,单价15元,增值税率17%,根据增值税发票等凭证,企业以已通过银行支付款项81900元,但材料尚未运达企业,则甲公司此时在途物资金额为(C)

A 4000 B 3000 C 7000 D 81900

4、2009年1月份,甲公司向乙公司购入两种材料,甲材料2000千克,单价10元,乙材料4000千克,单价15元,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运费、包装费、装卸费等共1800元,采购费用按材料、重量进行分配,则甲材料分配金额为(C) A1200元 B 1800元 C 600元 二十课 1、 固定资产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所持有的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正确) 2、 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应计入(C) A、

固定资产B、固定资产减值损失C、累计折旧D、固定资产清理

3、2009年8月2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买家为5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款为8500元,运费3000元,该设备已运达公司并已达到使用状态,已用银行存款支付,甲公司应计入固定资产账户的金额为(53000元)

4、4、2009年8月2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设备,买价为500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8500元,运输途中发生运杂费3000元,该生产线已运达公司,款项未付。甲公司应将该设备计入哪一账户( )在建工程

二十一课 1、 下列符合生产费用的定义的有(C、D) A、管理费用B、财务费用C、制造费用D、直接材料

2、 生产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正确) 3、

下列符合期间费用的定义有(D)

A、直接材料B、直接人工C、制造费用D管理费用 4、行政部门耗用的材料计入(A)

A、管理费用B、制造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二十二课 1、 生产成本期末借方余额表示还未入库,正在加工的在产品成本(正确) 2、 下列各项符合制造费用的定义是(AD) A借方登记各项间接费用的发生数B贷方登记待摊费用的摊销数C月末借方余额反映实际支出D月末一般无余额 3、 管理费用属于(C) A成本类账户B、资产类C损益类账户D负债类账户 4、 对于企业生产部门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通过(B)核算 A、制造费用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 二十三课

1、 下列属于生产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有(ABCD)

A生产耗用材料B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C产品成本的计算 D组织生产发生的各项费用 2、 企业接触与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不在“应付职工薪酬”这一账户核算(×)

3、5月甲公司对本月工资费用88000元,进行分配,生产用产品工人的工资40000元,生产乙产品工人的工资25000元,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15000元,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甲公司5月份应计入管理费用的工资金额是(D8000元) A 40000 B 25000 C 15000 D 8000

4、企业支付职工日常工资这一行为应借记应付职工薪酬(正确) 正确)

5、6月末,甲公司按100元/人的标准提取职工住房补贴,企业职工共计123人,其中生产甲产品工人56人,生产乙产品工人43人,车间管理人员20人,行政管理部门人员10人,甲公司应“制造费用”账户的金额为( 2000)

二十四课 1、 累计折旧账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正确)

2、 固定资产账户和累计折旧账户之间的差额为固定资产净值(正确)

3、 累计折旧账户又被称为固定资产账户的(C) A补记账户B调节账户C备抵调整账户

4、 制造费用分配标准有(ABC)

A按生产工人工资分配B按产品生产工时分配C按机器工时分配

二十五课 1、 收集整理成本计算资料是计算成本的(A) A前提B本质C主要内容D计算对象

2、 成本计算对象即生产费用的归属对象(正确)

3、

3、2009年9月甲公司生产的AB产品均本月投产,其中生产A产品600台,本期完工300台,期末有在产品300台,在产品成本36000元,生产B产品500台,本期全部完工,A产品本期耗用人工22500元,原材料24000元,那么甲公司完工A产品的成本是(D)

A 36000元 B 25000元 C 24000元 D 13000元

4、甲公司将完工产品—A产品进行结转,应做的分录为(B)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A产品 二十六课 1、 销售过程是指从产品发出销售给购买单位开始直到收回款项为止的过程(正确) 2、 下列属于销售费用的是(ABCD) A商品包装B运输费C装卸费D广告 3、 下列描述中(A)符合主营业务收入

A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B核算企业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是各项费用C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向客户收取的货款 D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及附加 4、 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应计入(B)

A生产成本 B本年利润C利润分配D实收资本 5、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预收款(正确) 二十七课

1、 下面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的经济活动有(CD) A销售商品B出售无形资产C销售材料D出租固定资产 2、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发生是所有费用(错误) 3、 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ABC)

A个别计价法B先进先出法C加权平均法

4、2009年12与末甲公司结转已销400千克乙材料的成本6000元,应计入(C)账户 A主营业务成本B主营业务收入C其他业务成本D其他业务收入

二十八课 1、 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就是利润(正确) 2、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收入(错误) 3、

下列描述中(B)符合营业外支出

A核算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B核算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C核算企业销售部门为销售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D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生产发生是各项费用 4、 营业外支出与营业外收入之间没有配比关系(正确)

5、 本年利润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总额、净利润(亏损)总额的结转及余额情况(正确) 二十九课

1、 企业按照(B)提取盈余公积A5% B 10% C15% D20% 2、 提取盈余公积的用途是(AB) A弥补亏损B转增资本C分配利润

3、 企业进行利润分配的顺序是(A)A、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4、 企业在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可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错误) 5、

甲公司根据董事会决议,年末向投资者分配现金利润480000元,该分录应该为(A) A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利润 贷:应付股利 B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C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利润 贷:本年利润 D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应付股利 三十课 1、

下列符合收付实现制描述的是(ABC)

A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B比较简单C收入和费用配比不合理D收入和费用配比合理 2、下列符合权责发生制描述的是(C) 收入和费用配比合理

2、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用于其它用途的长期借款、利息费用发生后计入(C) A固定资产成本B管理费用C财务费用D销售费用

下页 余下全文

篇二:实质重于形式的一些理论

摘要:由于经济现象表现的多样化、复杂化,法律规章的制定并不能够把所有经济活动发生的内涵实质描述出来;当经济活动发生的法律形式与其内涵经济实质不一致时,为了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即会计核算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 原因 分析,不难看出:

首先,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由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定义可知,合法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只要符合规定即可;而真实性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透过现象观察到本质。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考虑到可执行性和认识的局限性,准则的要求只是大多数情况上的反映。这样就造成了真实性和合法性在侧重点上不一样,同一个经济业务基于真实和合法所得出的结论不同情况的产生是必然的。

其次,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限规定。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国际的会 计制度中,都有一些数字化的界限,如过去投资核算中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中 有20%的界限等。但是界限的规定是为了提供一个合理的确认标准,以限制判定过程的主观和随意,但这样又造成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在十分接近界限的两种几乎相同的经济事实,可能因微小的差异,最终导致会计处理结果的迥异,并可能使公司利用这种规定完成在技术上遵循准则却在实质上规避准则的意图。在会计准则和会计标准中保持适当的界限仍然十分必要,但界限导致的合法性和真实公允性冲突也不可避免。

最后,会计核算中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会计准则在编写时是无法预计所有可能发生的经济事项,理论性规定的完善是以现实中存在的多样化的事实为基础的。而且随着经济体制,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业务的复杂化,新的概念,实例会慢慢出现。认识的有限性必然导致未来大量例外事项的存在,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情况出现没有具体的理论依据。在没有具体准则指导时,就必须依照概念性的规定大体上规范。

但是可以推断会计信息失真,才是我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出台的真正背景。

长期以来,造假和恶意操纵会计信息,是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根源。会计造 假是违法行为,而恶意操纵会计信息导致会计数据失真的方法具有形式上的合法 性,体现了操纵者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相关法规的深刻理解,是操纵者不顾 职业道德规范的不诚信行为。

相关概念的界定: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里讲的“实质”是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是交易或事项及其涉及的对象所反映出的特定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内在规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经济真实,其目标是提供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由此可以看出,尊重经济事实去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事实是会计的基本功能,是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中要达到会计目标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里讲到的“形式"是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通常指某一特定

会计主体对其交易或事项及其涉及的对象是否拥有所有权的法律、规章、制度之 规定性及其外在表现形式。在现代法律经济社会中人们通常采用法律、法规等形 式和方式去掩盖经济现象。对交易或事项及其涉及的对象是否拥有法律、规章、 制度等所规定的所有权,并由此就成为特定会计主体在会计实务中从形式上判断 对交易或事项及其涉及的对象是否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简便方法。

经济实质是指经济活动开展时所经历的真实过程和存在的客观结果,是经济 活动的内在本质体现[交友“内容”重于“形式”(共2篇)];经济形式是经济活动发生或完成时的外在表现形式。经济 活动并非都能通过其外在表现形式反映其本质目的;同时由于经济活动本身的复 杂性和人类认知局限性,因此,往往人们不可能都利用经济形式来复原经济活动 发生的本来面目。从而导致经济实质与经济形式的分离和不统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调的是形式与实质不一致时偏重于实质的一种选择。实质决定形式,形式用于反映实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范围更广,形式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因而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并非总能及时地反映经济事实,法律形式和经济实质不一致的现象在所难免。实质重于形式就给我们处理类似问题的一种依据。当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出现不一致时,企业在进行判断和选择处理方法时,不仅要看法律形式,更要注重经济实质,要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出发,以达到客观、公允地反映经济事实。

会计之所以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并非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会计学中强调的经济实质是经济活动在会计中的具体表现,会计所要反映的经济实质是会计概念框架下的经济实质。会计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是通过会计 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基本环节,建立一个会计数据库并对这个数据库进行加工后输出会计信息的过程。并非对经济活动的全景图进行简单的摄取和保留。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建立在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原则这一套理论框架之上。因此,会计信息和经济活动是一个映射关系,这种关系是解读经济活动的一把钥匙。但这种映射和法律活动对经济活动的映射有时是意蕴重合的,但也有不一致之处,正是由于会计和法律对经济活动的映射关系的不同,导致了会计意在反映的“经济实质’’和经济活动的“法律形式"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会计的目标、假设、要素的定义、原则等诸多方面。

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两种观点:

一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这种观点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实质重于形式作为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我国许多会计学者也将实质重于形式归于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是对其他会计原则的修正

这种观点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会计其他原则的修正。其认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信息要想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项,那就必须根据它们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是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与反映。我国也有

许多学者认为实质重于形式是对其他会计原则的修正。而我国的原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却没有明确指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与应用标准。

我本人则趋向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其他会计原则进行修正的观点,因为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可能离开其他会计原则而独立存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关系: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中的运用是对我国已有会计核算原则和会计核算前提的补充和完善"@。会计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及时性、谨慎性、重要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等八项原则要求,然而在会计实务中运用这些原则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处理,往往是多项会计原则相辅相成作用的结果,而不应该是单一原则发挥单一作用。例如,在进行资产减值处理时,有些人认为它仅仅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实际上它是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以反映真实的资产价值和规避财务风险。在会计政策的选择或变更时,同样也是多种原则作用的结果。

1. 与可靠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是可靠性的另一构成因素,要真实反映信息,使信息可靠,就要求根据经济业务的实质而不是仅仅根据法规形式进行反映。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能否有效执行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想会计信息能够可靠地反映其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又没有恰当地反欧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的结果不仅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反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这样下结论:没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那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难以保证。

2. 与可比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可比性原则的补充。可比性原则的内容包含了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某种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能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时,可以恰当地变更。这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如过去企业对固定资产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目前科学技术进步了,采用加速折旧法更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不必拘泥于一贯性要求的形式,而应看其经济实质,采用加速折旧法。

3. 与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不得设置秘密准备。如对资产计提各种跌价准备,一方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资产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减值,在年度终了时,其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发生背离,原账面价值已不能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状况,根据发生时所作的记录也只能作为形式上的参考。因此,对于企业的一些资产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计提减值准备,对原有的账面记录作调整,更能真实、恰当地反映资产的经济实质。

4. 与重要性原则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从经济业务的性质出发考虑问题,而重要性原则通常

是从金额大小出发来考虑问题。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即对重要的事项要进行重要的、单独的反映,对不重要的事项可以简化处理。“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的披露对于决策的重要性,即实质需求,而非形式地不分主次的将所有核算项目详细披露。因此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重要性原则的度或者量"@。

4. 与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一般(新准则中作为会计核算要求,在旧准 则及会计制度中均成为原则)要求,通常在确认收入和费用时要遵循这一基本要求,但是过去的会计对于收入的确认和计量过分单一、过分表面化,不能适应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交易类型。针对企业处在纷繁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权责发生制核算的净利润及销售收入不能反映企业的资金流及其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的现时偿债能力。而利用企业的现金流量也许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其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以权责发生制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基础上,仍然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不只是看企业收入的法律形式,更关注企业实际可支付能力

实际运用时存在的不足:

1. 容易被企业规避和滥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现实运用很容易被企业从自身利益角度加以滥用和规避。比如修订后的非货币交易准则,规定对非货币性交易不再区分同类交易和非同类交易,一律按同类非货币性交易进行处理,即视为盈利过程并未实现,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除非涉及收到补价的情况,一般不确认收益,这样就将实质上属于关联方赠予的通过非货币交易,取得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压缩了上市公司直接通过资产置换调节利润的空间,于是出现了将一次非货币性资产置换分解为两次货币交易的行为,例如2007年底某公司发布公告称A公司拟以2亿元的价格向关联方收购其下属一子公司60%的股权,而在两个月前该上市公司就以同样的价格向其

失,但冲减的资产减值损失仅限于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的账面余额,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当相应调整已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从2007年上市公司年报中发现,有的上市公司在本年度扭亏无望的情况下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高达几个亿,以此为借口掩饰经营亏损的真正原因,以期来年予以冲回,有的上市公司则为了能保证连续三年盈利, 只是象征性地计提了少量的资产减值损失,前者中有许多公司在2008年首季实现了盈利,而后者则实现了增发配股的目的,这种形式与实质的背离,是值得管理层关注的一个问题。

3. 容易过分强调

实质重于形式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与证券市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要求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是该原则出台的背景。运用得好,有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但如果被过分强调,反而又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核实性,甚至为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观臆断提供借口,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首先,在我国市场经济刚起步阶段所制定的财务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缺陷, 会计准则体系也不完善。原有准则和制度所规定的某些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已不 能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需要,导致企业所反映的各项会计要素缺乏可靠性;其次,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原则中的修正性惯例, 同时也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 它是为客观性原则服务的,当经济业务的外在形式和经济实质不一致时,运用该原则能使客观性原则得到真正贯彻;最后,这项原则只有在形式和实质不一致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常见的情况是两者一致, 所以它的适用范围不能过宽, 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利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操纵利润的情况, 这与出台这项原则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对此必须严加防范。

1. 会计基础薄弱

由于原会计准则和制度尚不完善,经常出现真实性和合法性相悖的事例。就算日后规章日趋完善,也不能穷尽所有实际发生的情况。“合法性”是指会计核算及财务列报时对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及标准的遵循,只要是遵循了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及标准的规定,就被视为遵循了“合法性”原则。而“真实性”是会计核算及财务列报反映业务的经济实质。仅仅根据表面情况做出合法的判断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会计的确认与计量是为了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使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很多情况下合法的处理并没有达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另外我国会计人员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以会计准则制度为核算规则的规则导向会计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模式。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较差,会计核算按部就班。因此,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和制度,全面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贯彻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2.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差异

有效地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离不开高素质的会计职业队伍。而会计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前提是:在会计师的判断中,实质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经济实质本身不是一个像圆周率一样的常数,而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探究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许多经济实质不是独立于社会结构之外单独存在的,不同国家的入文环境差

下页 余下全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