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希腊神话和悲剧的片段收藏

神话故事2018-09-09 11:42书业网

<永具魅力的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动人是举世闻名的。

古代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包括现今的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和地中海东部各岛屿。此外,他们很早便与黑海沿岸地区的居民交往,向意大利半岛南部沿海和西西里岛等地区移民,足迹远至西地中海和北非。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神话的产生历史久远,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征服自然力的产物。由此,古代神话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更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像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

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古希腊神话也是包括了这两个方面。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普遍知晓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立力图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3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

古罗马神话受物物有灵论的影响,对神灵缺少形象性思维,神话故事贫乏。英雄传说也主要表现为历史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具有的更多地是现实性而非超人性。古罗马人在接触了古希腊神话后,很快被娓娓动人的希腊神话所吸引,从而广泛吸收了古希腊神的形象和故事,出现了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特有的融合。

古希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曾几经变迁,他们的神话观念也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人们所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常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人类弱小,会死,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作恶。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人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批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的性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古希腊神话正是以这种人本精神,以动人的故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历来吸引了广大读者,发出魅人的力量,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后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的材料源泉。

摘要 中希神话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复苏,神话在表现命运、反抗、婚姻爱情、哲理等主题时所蕴含的悲剧意识愈见鲜明,孕于海洋文明的古希腊民族具有一种勇于冒险和探索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而孕于农耕文明的古华夏民族更多的是具有一种安于现状、任劳任怨的消极抵抗的精神。本文就中希生存环境、婚姻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尤其是中希民族对悲剧意识的体验进行了分析与解剖。

关键词:希腊神话 中国神话 悲剧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41 文献标识码:A

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原始初民以简单直觉的神话思维方式不自觉地建构了一个神话世界观。随着几乎每个民族历史的不断前进,孕育于不同民族文化形态中的神话也在不断演

变和发展,加之人类自我意识的蒙醒,表现在神话中的各民族对生命悲剧的体验也大大增强了,对于中希神话而言,亦如此。本文就中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婚姻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尤其是中希民族对悲剧意识的体验,鲜明的体现在中希神话关于命运、反抗、婚姻爱情和哲理等悲剧主题上进行了分析与解剖,发现中希文化溯源于中希神话,二者有较强的对比性,也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是可以互补的,它们共同丰富了人类的宝贵文化。

作为西方文化发展演变的重要思想资源,古希腊神学植根于希腊神话这一古朴的人文精神共同体中.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它在希腊原始初民长期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形成基本规模,后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反映。它产生和反映的地理位置是西起希腊半岛,东至小亚细亚半岛,南到克里特岛的广大爱琴海地区。希腊神话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派系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的纽带,存在一个基本脉络,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希腊神话中的神祗像人一样,有情欲,有善恶,有计谋,互有血缘关系,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如天父宙斯就经常下界追逐引诱凡间女子,而他的妻子赫拉则如同一个妒忌心极强的女人一样迫害她的情敌。但神祗和人的区别也很明显:长生不老,可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其中地位最显赫的神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个主神。

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的,具有过人的才能和非凡的毅力。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许多系统,主要包括赫拉克利特的传说,忒修斯的传说,伊阿宋的传说等等。

希腊神话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神的性格和职责以及故事情节都有发展变化。可以说古希腊神话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后世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曾从古老的神话中汲取养分。

在西方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希腊悲剧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 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题材通常都很严肃。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产生在希腊自由民反对儹主独裁政治和波斯侵略,为建立民主制而奋斗的时期,因此剧中充满着崇高的思想和爱国精神,而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由此看出,希腊戏剧的精华大都集中在悲剧,而悲剧意识则是引导希腊悲剧不断发展的主线和精神所在。

虽说希腊悲剧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神话与荷马史诗,但是剧作家们通过自身对神话的见解,将神话故事改编或深化以表现自己对当前的各种现实问题的看法和态度,从而更适合揭露尖锐深刻的社会矛盾。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希腊悲剧中更存在着命运的观念,这是当时的希腊人的意识形态的特点。他们看到现实和历史中,都存在着许多人类所不能左右的事情,但是他们无法解释,便把这些事归命于命运和定数。在希腊人的观念中,人和神都无法逃避命运的支配,命运不可抗拒,但同时,他们又尊重个人的意志独立,因此二者之间构成一种悲剧性的冲突,因此有了悲剧

意识的存在。记得在课堂上,老师曾这样解释悲剧意识:其核心主题是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转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奠定了西方经典作品的基础,是西方经典作品的主线。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悲剧也正是反映了以上特点,例如古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洛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就像是一个人类哲学意义上的训导者,为坚持原则,为民众和人类的利益,不向暴君屈服。而普罗米修斯也向人类展示出他强大的意志力,和高尚的精神境地,以当时的角度看来,普罗米修斯的经历绝对是个悲剧,但是他带给希腊人思想上的影响确是深刻的,即使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和神的惩罚,也要有一个大无畏的为人类和文明而献身的精神。因此,从普罗米修斯展现英雄受苦的境遇开始,古希腊的悲剧诗人和先哲们便不断对人生智慧进行追求与探问,悲剧意识的主导地位也由此奠定。

在我看来,悲剧意识建立下的戏剧比喜剧带给人的印象往往要深刻的多,首先,在感官上带给人痛苦,其次,在心灵上给人以震撼。因此,我认为悲剧意识的产生是必然的,因为只有透过某种悲剧的情绪,才能让我们感觉到在事件中直接影响我们的,或存在于未知领域的紧张和不安,悲剧意识就是在反应一种现实的悲剧性,正因为现实生活所遇到的困窘或社会现状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沉重,悲剧不仅能够及时的反应现状,同时还能使人们的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的舒缓,从而映证了悲剧将人们的痛苦转化成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这一说。无论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易卜生的社会悲剧,还是奥尼尔的当代悲剧,基本上都表现了西方的悲剧意识。通过这些悲剧我们也能更好的审时度势,了解现今社会所缺少的,和激发人们内心的正义与意志。所以,我认为悲剧意识是时代发展下与人们思想意识日益深刻的产物,沿着理性的思考前进,才能抵达悲剧意识。只有理性才能激发出悲剧意识带给人们的深刻教育,帮助文化的成长,帮助人们发掘人性的潜质,达到优化人类素质和提升思想的效果。

西方文化是一个在剧烈的斗争中发展进步的文化,从古希腊开始就有各种意识形态的诞生,冒险与开拓,技术和力量,批判的精神等,西方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文化成长的悲剧意识形态,因此,悲剧意识是我们值得学习探讨与延伸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将悲剧意识上升成为一种美学,可见,悲剧能带给我们的还有很多,但我们将戏剧中的“小我”上升成“大我”,融入更广阔的天地,真诚的剖析,勇敢的思辨,我们的人生将不再是悲剧,而是充满人性的力量和生命的热度。

最佳答案<永具魅力的古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的宿命论与悲剧精神作者:墨长痕 分类:未分类 提交日期:2008-10-27 18:35:00 | 访问量:153 作为世界文明起源之一的古希腊,其灿烂辉煌的文化,一直影响着整个西方世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思维方式在改变着,知识的积累也越来越丰富。终于造就了今天这复杂的信息时代。但是,人类的智力和感情也一定进化到了更高的层面了吗?二十一世纪的人一定比公元前的祖先更聪明吗?现今的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证明世界确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类似于此的重大理论的提出,现今世界一定比古代世界多吗?答案是明摆着的。在感情领域则更是如此,无外乎的爱恨情仇,无外乎的喜怒哀乐。穿越千年的艺术作品可以轻而易举地打动我们,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诸神的传说—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这本书自己标榜为诠释一生的伟大作品,其实它是名副其实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是人类艺术史上华丽的一笔。它的从无到有,简直就像人类的诞生一样是个奇迹。其天才的创造,迄今还在指引着人们前进的道路。

希腊神话中,神和半神的英雄都被赋予了人的品格,有爱情、有欲望、有阴谋、有仇恨。在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欢乐、痛苦、贪婪、恐惧、权利与荣耀、希望与失望,乃至于死亡都可以在那些英雄的身上看到影子。

在所有的故事中,最让我着迷的是《俄狄浦斯的传说》。忒拜的国王拉伊俄斯婚后很久没有子女,因为渴望得到子嗣,他便向阿波罗神请问理由,得到的神谕却是:他可以到到一

个儿子,但命中注定他将死在亲生儿子的手里,并且这个儿子将娶他的亲生母亲为妻。这个神旨是为了惩罚拉伊俄斯年轻时曾在伯罗奔尼撒所犯的罪行。拉伊俄斯很害怕,于是就和妻子分居了一段时间。但是因为他非常爱自己的妻子,后来还是不顾预言生了一个儿子。孩子降生以后,他们又后悔了。于是,他们让一个牧羊人把出生仅13天的俄狄浦斯扔到荒山老林中去。但这个善良的牧羊人懂了恻隐之心,将这个孩子送给了邻国的国王。俄狄浦斯长大后,听说了这个预言,他害怕命运女神会驱使他的手杀死他亲爱的父亲(其实是养父),让他与他的母亲结成邪恶的乱伦婚姻。于是决定出走。他在流亡的路上,遇到一个驾车的老者,赶车的驭手想要把俄狄浦斯挤出大路,天生易怒的俄狄浦斯顺手就给了这个粗暴的家伙一拳,被激怒的老者用马鞭抽了俄狄浦斯一下,拥有神力的俄狄浦斯用他的木杖狠狠地打了这个老者,当场毙命。俄狄浦斯以为自己不过是自卫,但被杀死的老者正是拉伊俄斯,忒拜的国王。后来,俄狄浦斯又猜中了斯芬克斯的谜语,做了忒拜的国王,并且娶了王后做妻子。预言还是实现了。一场瘟疫降临在了忒拜,人们祈求到的神谕上说,只有弑父娶母的罪人永远离开忒拜,神对这里人们的惩罚才会终止。真相终于大白了。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放逐,接受命运的安排。

故事中的俄狄浦斯因预言而生,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诸神就安排了他的命运。诸神的意旨拥有绝对的权威,不可抗拒。俄狄浦斯一生所作的努力,目的是为了摆脱命运的箍束,但自以为对命运的背离却恰恰是走向了宿命。

文学作品中的宿命论,可以营造一种悲剧的美。

悲剧往往更能反映现实(现实总是残酷的),并且对现实进行诗化,从而使人产生一种真实的凄厉的美感。

多年以来,我一直深深地感动于安徒生《海的女儿》的凄婉之美中,这是悲剧的力量所在。如果人类的精神力可以度量,那么这个值在苦难之中一定高过在幸福之中。所以悲剧给人的震撼力一定高于喜剧。

反宿命论者认为,未来总是充满变数,因此通过个人的努力,一定可以达到改变自身命运或至少可以使眼下的状况得到改善。然而,个人的意志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因此人生可以说就是一场悲剧,这是人的宿命。任何对命运的抗拒,将会导致加速地走向宿命。因此,希望就在于放弃希望。人之所以可以继续活下去,缘是因为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没有实现,所以,永在制造者下一个希望,永远活在希望里。这便是一个悲剧。但是放弃希望,无所追求的人,将不能称之为人。这是一个矛盾,永远解不开的结,比较好的方式是接受命运的安排。 然而,存在宿命吗?在没有实现“预言”的那一刻,一个人永远不知道他的宿命到底是什么。但他可以知道,他的人生有一个宿命,这个宿命就是:人生是一场悲剧。一定有一个角度可以对生命做此解释,不管人生的道路有多少种走法。至于人生中的幸福感,不过是短暂的衍生品而已。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可以很形象地解释:在意志没有实现的时候,是一种求之而不可得的痛苦;当意志得到满足的时候,是一种厌倦的痛苦。这是人的宿命,也是人的悲剧。

其实宿命,尽管是好的宿命,也因其不可抗拒而成为悲剧。

论《俄尔浦斯王》中的悲剧意识

丁书新 董亚娟

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尔浦斯王》一直被许多人看作是“最完美的悲剧”。其原因首先是它在艺术上堪称是希腊悲剧的典范,尤其是它的结构艺术,历来为批评家所称道。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总结希腊悲剧的结构艺术时,正是以此剧为例证。然而,对于历史而言,这部作品之所以不朽,不仅仅在于它结构艺术上的成就,而在于这部剧中所表达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是构成悲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悲剧创作的前提。

一、英雄遭难

在这部剧中,俄尔浦斯是作家笔下一个理想的英雄人物。他意志坚强,力图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神谕所定下的厄运,为此,他抛弃了王位的继承权,离开自己的父母,逃亡异乡;他智慧超群,在忒拜,猜破了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认为最难的谜语,令斯芬克斯慑服于人类的智慧,羞愧难当,从巨石下跳下,从而解救了忒拜;成为忒拜的国王后,他又因贤明治国而得到人民的尊重;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坚定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精神。即使在他发现自己无意陷入了命运的罗网后,仍然毫不迟疑地履行诺言,惩罚了自己,刺瞎自己的双眼。从头到尾,俄尔浦斯都表现出英雄的气概,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可结果如何呢?当他得知事实的真相后,他绝望地高呼:“哎呀!哎呀!一切都应验了!天光呀,我现在向你看最后一眼!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剧中人对他说:“你最好死去,胜过瞎着眼睛活着。”但他却没有办法选择死亡,“假如我到冥土的时候还看得见,不知当用什么样的眼睛去看我父亲和我不幸的母亲,既然我曾对他们作出死有余辜的罪行??”这就是一个英雄的苦难,生不如死的苦难!而他苦难的根源就是命运的安排。

《俄尔浦斯王》中,坚强、正直的英雄与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构成了一种尖锐的悲剧性冲突。在作者索福克勒斯的观念中,命运是不可抗拒的,却又同情英雄俄尔浦斯。命运是如此的不公正。这种对于命运的合理性怀疑及对个人独立意志的肯定,正是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兴盛时期民主派思想意识的特点。索福克勒斯是民主制的拥护者,希望雅典能够繁荣昌盛,但是,他看到了现实中的重重矛盾,甚至感到了不可避免的危机。一方面,索福克勒斯相信民主,相信人的力量,另一方面又感到惶惑不解、束手无策。《俄尔浦斯王》中,人与命运斗争而不能战胜的思想,正反映了作者和雅典人民的矛盾心理。

二、悖论

悖论是悲剧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这是谢劲秋提出的观点。“我们始终面对一个费解的事实,或曰一个费解的现象,那就是一个努力创造完美的世界,却在制造光荣的善的同时,却带来了恶,而且这个恶只能用自我折磨和自我消遣来克服。这个事实或现象就是悲剧。”悲剧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它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而“狄奥尼索斯崇拜涉及生命的循环:新生,成长,成熟,衰亡,再生;涉及春尽夏来、秋尽冬来的季节更替;而他又确保了春天的复苏”。同样欣赏悲剧的过程也是由痛感到美感的过程。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让人在痛苦中得到净化和愉悦。短暂的情绪压抑之后,读者会感动、惊奇甚至产生令人鼓舞、钦佩和赞叹的感情。在《俄尔浦斯王》这部悲剧中,也充满了悖论。俄尔浦斯越是想抗拒弑父娶母的命运,就越是向“神谕”一步步逼近。他越是急迫地追查杀害国王的凶手,就越陷入毁灭的命运。他是最洞悉自然的人(解开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之谜),却又是违背自然的人(弑父娶母)。他是最幸运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当上一国之君,他又是最不幸的人,无意犯下滔天罪行,弑父娶母。他是最受人爱戴的人(解除忒拜城的灾难,关心人民的疾苦),他又是最卑微的人(弑父娶母的事实为人民所不齿)。剧中,歌队长最后唱到“忒拜本邦的居民啊,请看,这就是俄尔浦斯,他道破了那著名的谜语,成为最伟大的人;哪一位公民不曾带着羡慕的眼光注视他的好运?他现在却落到可怕的灾难的波浪中了!因此,当我们等着瞧那最后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正是通过悖论这种悲剧意识,索福克勒斯表达了他对当时极

盛的雅典民主制的担忧与不安。

三、无辜者的灾难

在希腊神话中,神即命运对人的惩罚也是有原因的,只是这个原因可能不是由受害者本人的过失造成的。这种命运对无辜者的伤害就构成了悲剧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都会对无辜者心生悲悯之情。在《俄尔浦斯王》这部剧中,俄尔浦斯是最大的无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俄尔浦斯王》这部戏剧取材于古希腊古老传说。在《希腊神话和传说》中,关于俄尔浦斯的出生,有这样一段描述:忒拜的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许多年没有孩子。由于渴求子嗣,拉伊奥斯到得尔福请求阿波罗的神谕,但所得到的答复是:“??你将有一个儿子。但命运女神规定你将死在他的手里。这也是克洛诺斯之子宙斯的意愿,因他听到珀罗普斯的诅咒,说你过去曾借去他的儿子。”拉伊奥斯在年轻时候犯过这个错误,当时他被迫逃离本国,投靠珀罗普斯国王,结果却以德报怨,在涅墨亚赛会时劫去珀罗普斯的美丽的儿子克津西波斯。拉伊奥斯终究为他的罪恶受到惩罚,死于非命(被自己的儿子俄尔浦斯误杀)。但俄尔浦斯又何罪之有?一出生,就被父母刺穿脚踝,遗弃在深山。长大后,又因命运的安排弑父娶母。俄尔浦斯是一个英雄的人物,应当受到神的庇佑而不是惩罚。然而由于父亲的罪恶遭受到被毁灭的厄运,他是何等地无辜!除了俄尔浦斯,要数无辜的就是王后约卡斯塔以及她同俄尔浦斯所生的孩子了。约卡斯塔害怕神示,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命令杀掉自己的儿子,可她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给丈夫生丈夫,给儿子生儿女”,高贵的王后怎能接受自己乱伦的事实,最后只有选择死亡。而她和俄尔浦斯的儿女就更无辜了。他们从一出生就注定遭到世人的唾弃。用俄尔浦斯的话说,“你们能参加什么社会生活,能参加什么节日典礼呢?你们看不见热闹,会哭着回家。等你们到了结婚年龄,孩儿们,有谁来冒挨骂的危险呢?那种辱骂对我的子女和你们的子女都是有害的。什么耻辱你们少得了呢?‘你们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把种子撒在生身母亲那里,从自己出生的地方生了你们。’你们会这样挨骂的;谁还会娶你们呢?啊,孩儿们,没有人会;显然你们命中注定不结婚,不生育,憔悴而死。”由此可见,在《俄尔浦斯王》这部作品中,悲剧的受害者都是无辜的。他们因亲人的罪恶不得不遭受命运残酷的惩罚,他们的悲惨结局是不折不扣的悲剧。

综上所述,《俄尔浦斯王》这部作品中的悲剧意识通过英雄遭难、悖论、无辜者的灾难这三个方面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主人公俄尔浦斯的厄运让人为之动容,悲从中来;王后及俄尔浦斯子女的不幸更增加了作品的悲戚成分;而剧中的悖论把这部悲剧的美感完美地展现给读者,让人掩卷沉思,赞叹不已。尽管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因为“神示”不可违,但主人公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映。

作者简介:丁书新,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董亚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索福克勒斯.俄尔浦斯王[A].古希腊悲剧经典(上)[M].罗念生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2]谢劲秋.论悲剧意识及其表现形式[J].外国文学,2005,(6):25-26.

[3]斯威尔.希腊神话和传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70.

原载:《外国文学研究》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