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面纱 (3000字)

历史典故2018-09-19 12:02书业网

拍摄地黄姚古镇广西

还有像对那个托比·琼斯扮演的小军官和吕燕扮演的没落满族末裔在大烟中的爱情的描述,像在上海戏院的看戏场景表现,以及加入的诺顿发明出用水车和竹子做成传输管道给当地居民送去未被霍乱污染的事迹等等,都可以看出诺顿和导演约翰·卡兰在试图通过这样的手法,使得电影更有中国味,更关乎于中国,可是,结果并不如人意,总觉得流于表面。诺顿以他的视角来看中国,并期待中国人能产生一样的共鸣,未必太过想当然也,事实上,任何老外所拍摄的电影中的中国,无论他们看来是如何的真实可信,无论其中有多少华人演员和群众,但在我们眼里,总还是呈显着异国情调。

《面纱》:好莱坞视角诠释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

影片的魅力不仅源于两位主人公的故事,还与古老文明的动荡背景密不可分。——《芝加哥太阳时报》

电影讲述了20年代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美丽却凶险的环境中,他们经历了在其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并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

故事以女主角吉蒂开篇,为了逃离20年代伦敦浮华却又空虚的社交圈,也为了防止自己变成一位老姑娘,吉蒂接受了沉默寡言的医生沃特?费恩的求婚。费恩在把吉蒂带到上海后,便迅速地投入到了他的细菌学研究中去。孤独的吉蒂和迷人的已婚男子查理?唐森发生了婚外情,当费恩发现时,他羞恨交加。为了报复,也为了重整自己的生活,费恩决定孤注一掷,带着吉蒂远走霍乱肆虐的偏远城镇。沃特从一尘不染的研究室走向了瘟疫流行的最前线,他慢慢地协助控制了当地的疫情。吉蒂则开始在一家由法国修女住持的修道院兼医院中做义工,并逐渐找回了生活的勇气和意义。沃特和吉蒂终于可以互相敞开心扉,但就在他们日渐亲密的同时,沃特染上了霍乱。沃特的生死决定了他们新近迸发出来的激情能否转化为永恒的爱。

一 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与深切的人文关怀

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男主人公费恩是一位携爱人一起来上海工作生活的医学博士,费恩平日不苟言笑专心工作的习惯加上人在异国不可避免的孤独感,使得女主人公终于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妻子的越轨行径使得费恩十分的气恼,如同影片《白》中的男主人公设下圈套令不忠的妻子锒铛入狱,费恩也对妻子采取了报复性行为,他给自己戴上了一张冷酷无情的“面纱”对妻子的一切爱理不理、漠不关心,并且强迫妻子随自己到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疫情重灾区工作。然而,不管是《白》中的男主人公还是本片中的费恩医生,在他们报复性行为背后难以隐藏的是对妻子深深的挚爱。在疫区工作生活、患难与共的岁月里,费恩逐渐感受到了妻子忏悔的心灵以及对自己的真爱之情,并最终摘去了脸上冷酷的“面纱”和妻子再一次走到了一起。

如果说,影片中男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是逐渐摘去“面纱”的话,那么女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则是日久生情。的确,在影片的开始阶段,女主人公吉蒂对于丈夫是不存在那种挚爱之情的,她之所以随费恩医生来到中国完全是为了摆脱母亲的烦扰,而他随费恩到疫区工作也是迫于费恩离婚的威胁。然而,在疫区患难与共的岁月里,吉蒂却逐渐发现了丈夫身上那些可敬可爱的品质,对自己之前的不忠行为感到了深深的忏悔,并最终与费恩产生了刻骨铭心的相爱之情。但是,不幸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费恩医生染上了霍乱并且不久就撒手人寰,只把深深的悲痛遗憾之情留给了他的妻子、留给了片中和他一起战斗过的人们,留给了荧幕前感动不已的观众们。就这样,影片通过男女主人公两段不同的心路历程,将一幕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含情脉脉。

当然,除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之外,《面纱》对于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命运的深切人文关怀则陡然间提升了影片所具有的思想深度。如同《走出非洲》对于西方殖民政策的拷问,《英国病人》对于战争、种族、道德伦理等问题的探讨,《面纱》也涉及了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给我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中国民众对于西方洋人们也是采取一概的敌对仇视的态度;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费恩医生自愿到疫情重灾区领导救治工作并最终因公殉职,地方教堂的修女则照料收养无依无靠的孤儿们,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这些举动多多少少都有些许利己的成分搀杂在其中,但我们从中更能感受到的是其体现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或许,片中于团长对费恩医生说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贵国的军队不把枪口对准我们,也许我们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

叙事一流 制作精良

或许是影片描述的霍乱蔓延的中国南方小镇远比雄美壮阔的非洲草原更能拨动我的神经,《面纱》在叙事节奏上带给我的感觉比《走出非洲》、《英国病人》等片还要紧凑流畅。影片的一开始,便是费恩医生与妻子行进在前往疫区工作的途中,其间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将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背景以及他们之前的情感经历一一道来,镜头剪辑流畅凝炼,决不拖泥带水,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洁的方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之后故事的地点便转移到了霍乱蔓延的疫区,此时,费恩医生与当地百姓紧张严峻的控疫工作、费恩与妻子之间逐步的情感变化两条叙事线索有条不紊的铺展开来,高低潮衔接过渡自然,人人自危的严峻疫情以及费恩医生与妻子的最终命运时刻压迫着每一位观众的神经。影片在摄影、美术、外景等环节上的表现同样相当出色,完美的再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个普通南方小镇的风情面貌,虽然影片的气氛始终笼罩在霍乱疫情的阴影之下,但小镇群山环绕、依山傍水的如画风景依旧令我们心旷神怡。除了优美的风景之外,影片对于当时中国时代脉搏的把握也是相当的准确:轰轰烈烈的工人罢工、青春热血的进步青年、愚昧保守的落后村民、地方军阀与国民政府的势力斗争??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特征都在影片中一一展现,使得影片具有了浓厚的历史感与时代感,也令作为中国观众的我们对影片倍感亲切。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影片的配乐也是相当的精彩,配合着剧情的发展,音乐时而紧张急促,时而婉转优美、时而大气磅礴,令每一位观者闻之心动,其中朗朗的三处钢琴独奏无疑是影片配乐最为华丽的篇章。影片一开始,配合着一幅幅刻画时代特征的资料画面,凄凉哀婉、如泣如诉的钢琴独奏想起,一下子就把观众的思绪拉回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民不聊生的旧中国。朗朗的第二次钢琴独奏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此时的男女主人公已经在患难与共的岁月里真心的走到了一起,配合着他们一路游船观光的经历,优美动听的钢琴配乐、风景如画的山水风光、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心心相印??这一切构成了影片最为浪漫的一处段落。影片的最后,费恩医生不幸染病因公殉职,此时哀婉悲痛的钢琴声音连同天真烂漫的童声合唱一齐响起,影片进入了最为感人的高潮段落,每位观者都会为男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黯然神伤。

,《面纱》中的两位主演爱德华诺顿和诺米瓦茨在影迷心目中享有着极高的声望与口碑,这次,他们同样没有让观众失望,两人用一场场针锋相对、火花四射的对手戏完美的演绎了一对英国恋人在异国他乡的情感经历,明年奥斯卡影帝影后的小金人似乎已经在向他们招手。片中另一名重要演员托比琼斯的表现同样相当出色,扮像酷似杰克尼科尔森的他以不着痕迹的演技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精明老练的“中国通”形象,而其许多颇具英式幽默的台词更是时不时的缓和了观众因为严峻疫情而时刻紧绷的神经,很好的起到了调节影片气氛的作用。至于片中出现的两位中国影帝,夏雨因为戏份太少而没有什么表现,戏份稍多一点的黄秋生则抓住了有限的出场机会成功的秀了一下自己过人的演技,其第一次开口说话以及以强硬手段威胁地方军阀首领的两场戏令人过目难忘。

被野蛮的中国:《面纱》中中国意象的迷思

一、去中国

可以肯定20世纪在中国发生过许多类似《面纱》的故事。无数来华的传教士、旅行者、科学家、学者乃至摄影师,至今留下的文献足以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我出于对旅行和“想象中国”这一主题的关注,一直在收集各种来华的外国游记。许多人就像故事里的那个细菌学家沃特先生一样,把年轻的生命留在了中国。我记得1911年前后,有一位年轻的物理老师,一个摄影爱好者,叫那爱得的年轻人也是这样死掉的,当时他是川大的教员,印象里面,也留下一段并不完整的感情。好莱坞电影,喜欢讲那类“出门在外”的故事,尤其是爱情片,总是要设计一些奇异的旅程,于是我们熟知的许多爱情故事,就离不开战争、灾难和旅程。他们的共同的地方就是,都强调人在通往外部世界的途中,寻找或者迷失了自己的爱,于是爱的故事,和异域,和野蛮人和远离都市文明的自然世界保持着更加亲近的距离。

中国可以上演无数这样的故事。从明代开始,我们就听说许多传教士在中国的故事,满清时代,在雍正以前,传教士也是满清皇室的座上宾,雍正的一位皇位的竞争对手,拉丁语就说很不错。但后来不幸失势,以至传教士被逐。此后改变中西格局的就是1840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事虽然未必是一次多么国际意义的冲突,但却为此后的中国巨变开了一个头。我们历史课程中有著名的“八国联军”,但事实上,1900年前后,西方列强不止八国“逐鹿中原”,实际的数字要大的多。而进入中国的方式又多种多样,炮舰与军队不过是一种底色,更日常的还有贸易往来,意识形态上的争夺以及各类学科建设所需的旅行与考察。于是,在西方人的中国旅途中,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物,有邪恶之徒,有善良之辈,有野心勃勃的殖民者,也有为稻粱谋的普通平民。那些活在中国或死在中国的人也各有各的命运。《面纱》中的死,在片中仿佛只有“爱情意义”,但有的人的死,却改变了一个地方历史,引起了许多人的陪葬,成为一次次重要的政治事件。所以,那些以中国为背景的外国人的故事,恐怕不是某一类型所能概括的。但《面纱》毕竟做了很好的尝试,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虽然在重大环节上严重走样的故事

二、错置的历史

影片的背景是1925年的中国。这几个以字幕列举出来的数字,让人十分为难。因为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又错误的很不值得。如果是改成1928年,或者总之在大约1935年之前,这个故事的许多细节都没有那么明显的问题。但偏偏在影片开头就给出这样一个未必那么有实际意义的年份。

具体说来,1925年作为一个时间点,也是有某些可以照应的历史情节。这一点尤其明显的是工人运动和反帝风浪。1925年的中国,工人运动是十分激烈的一年。5月中旬发生的顾正红事件,后来导致了轰轰烈烈的集体抗议,此后引发了著名的“五卅惨案”,有十位游行示威者被打死。影片似乎有意用了这个历史典故。但又并非全部。因为顾正红是日本纱厂的工人,死在日本人的枪下,和英国无关。不过同年六月不久发生的沙基惨案倒是和英国人有关。但事发地点在广州,导致了59人死亡。影片中他们离开上海时,沿途水稻已经快要扬穗了,时间到是很接近的。但也许不一定要对应一个真实的历史,毕竟帝国主义者制造的杀戮,中国人的反帝斗争也不只一次两次,所以,影片即使虚构,也合乎情理。

但随后出现的一些细节,让这部影片与“1925年”的时代提示,确实相去甚远。首先,这一年,上海的局势,与蒋介石实无太大关联。著名的北伐战争是1926年开始的,此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蒋介石控制的国民党的军队才从两广打到长江流域,而进入上海则是1927年3月间的事。但这时上海的力量还有一部分控制在共产党手里。直到“四一二政变”的大

洗牌,蒋介石清理了共产党势力,才实现上海的实际控制。所以,影片中那群“俱乐部”会员讨论要不要请蒋介石出面的事,实属胡扯,根本弄不清蒋介石是什么时候才成为中国头号人物的。

与此类似的历史疏漏也发生在梅潭府。湄潭府没有给出具体的位置。但作为长江支流的地区,又与武昌靠近,应该是湖北境内小镇。1925年,湖北还是吴佩孚的控制区,片中那个“国民党于团长”似乎还早了一两年。我们知道拿下武汉时,有著名的叶挺独立团的英勇表现,但这些都是1926年国民党挥师北伐后的事情。而且,影片又说于团长有莫斯科受训的经历,就更典型的说明这位团长是1923年后,孙中山的“联俄联共”策略转变的结果,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准备效法苏俄,于是派了一批军人去学习。那么真实的“于团长”应该是回国后参加北伐才进入长江流域的(不过影片暗示他似乎也是当地土生土长的)。那都应该是1926年后的事,而不是1925。

但“于团长”这个角色,也提示了影片编导们对中国的理解某种程度的深入。虽然搞不清时代,有些犯错,但他们至少知道,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国地方社会的实际控制权往往掌握在军人手中,而军人又有不同的出身,他们彼此矛盾着,斗争着。影片中的黄秋生饰演的这位团长,虽然着力不多,但个性还是有所呈现。他是作为中国新军人的形象出现的。他们受到现代政治军事的训练,一方面成长为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另一方面又能够保持对西方人的区别对待。他们对当今世界和西方的知识都有所掌握,因此他们与过去旧军阀,从知识和信仰上都存在极大差异。影片暗示了这群军人对于未来中国有明确的主张并且也能够担当大任。比如,在处理与“督军”的关系时,团长就比那位细菌专家更懂得“迂回”之道,斗争技巧更为成熟,也更具实效。还有片中夏雨饰演的那位年轻医生,也是一个相当正面的形象,他们并不比远道而来的细菌专家表现得更差,其敬业和专业性都得到足够的正视。这些人物身上,影片并没有凸显那种我们熟悉的西方知识分子的优越。某种程度上,关于中国人的塑造方面,于团长和医生的塑造都是最可能接近于历史的身份,也给中国知识分子足够的尊严。但影片对中国普通民众的塑造则又问题多多,后文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做一些评说。 影片在对中国地域文化的认知上似乎也存在严重问题,以致影片看起来无法和我们印象中的“长江支流”发生联系。梅潭府这个地方,逻辑上应该属于汉人的社会,一个水运可以沟通长江的地方。尽管可能也以水稻作为基本作物,但应该不是影片中所看到的那种过分明显的广西风光。影片中那种稻田,草帽以及村民的面孔和口音,让我们看了心中仿佛又刺,产生了一种可笑的疏离感。仿佛这不是一个向内的封闭的传统好莱坞电影,而是一个要引发我们反思反感和产生间离效果的“文艺片”。但我想着肯定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对中国辽阔土地上的人民和他们的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缺少深度理解,至少它的理解没有超越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已经树立和塑造出来的个地方的刻板印象。

三、想象中国:文明与野蛮的混合物?

影片中的主人公从上海穿越乡间,抵达梅潭府,正好完成了对中国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一次巡视。这番旅行,为我们展示了关于中国的两种景观,一个是现代都市,一个是汉人的村庄。影片前32分钟,交代了他们在上海的生活,为我们呈现了中国都市的一面。在这里,聚集了不少的西方人,他们生活在西方式的派对和艳遇之中,自成一个社会,患难以共。这群人的存在,以及遭遇的中国抵挡,为我们诠释着上海的“半殖民地”性质。然而,作为中国的一个城市,这里也有着和欧洲不一样的文化景观。大街上的“人力车夫”,舞台的中国戏剧,都吸引着西方人的眼球,成为他们中国体验的一部分。

上海其实着墨极少,中国意象的呈现主要都集中在农村。影片描述了这次旅行的艰苦。十多天的旅途,经历了从现代化的火车,做中国传统的马车,再到滑竿、轿子这些更为独特

的交通方式,最后他们抵达一个叫梅潭府的地方。

梅潭府也是具有某种“半殖民地”性质。这里驻扎着一个英国的领事馆的“副官”,此人的政治身份实难在历史上作出考证,不过,从个人的观影经验而言,这个“副官”在许多设计到非洲或者战乱地区的影片都会涉及到。这个“副官”或许可以视为某种殖民地“总督”意象的降格处理。当殖民地变成“半殖民地”的时候,“总督”就沦为一个没有军政实权的摆设,他和当地实权人物保持联系,但仅仅是通过某种“友好”的方式,或者权柄,实施一些保护本国侨民的工作。尽管已无实权,但这样的角色表明了殖民主义者的野心,实在是耐人寻味的一种角色。

据我有限的知识,我并不知道在中国的内陆腹地,还有这样的殖民势力存在。不过影片让我想起许多来华西方人在中国扮演的各种各样的角色。首先,要提到的是某种“顾问”,这类人物,从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从国民党到共产党都不缺乏。德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有不少的充当过这类角色。“顾问”一般是政治军事方面的职务,可以表明西方人对中国的渗透,但和殖民的机构设置没明显联系。而且尤其重要的理由是,这类顾问,并没有所谓“辖区”的概念,他不会定点在“梅潭府”或者别的什么行政区域,因此和土地与人民以及进而可以说国家主权没有关联。其次,要提到“传教士”。在中国,法国天主教势力十分强大,在中国长江流域和西南诸省,这些教会划地而治,把中国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区域。著名的有巴黎外方传教会等。美国的教会组织在中国也十分繁荣,虽不如法国那样深入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但在中国各大城市创办了许多著名的大学,与法国的各大教会组织成竞争与割据中国之势。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梅潭府,就有法国的教会组织,他们负责收养孤儿和医院护理的方面的社会救助的工作。但这并非全部,他们还不失时机的向中国传教,想把中国年轻的一代规训为上帝的子民。但这些法国教会组织与英国科学家之间存在矛盾,影片能为我们呈现到这点,实属难得。教会组织和那些“顾问”的流动性不同,他们几十年都会在一个地方呆着,所以更像一个殖民性质的“工作站”,长期为宗主国的情报收集者,旅行家以及学者提供帮助,成为他们中国旅途中歇脚或者倾述寂寞的对象。最后,在中国的各通商口岸,不仅有外国的领事馆还可能有外国的军队。他们如何运作,至今我也不清楚,但他们的势力只是在部分中心城市,而非深入到中国的诸如梅潭府这样的小镇。但是,就影片而言,借用这个可能虚构的“副官”形象,这部关于中国的电影,就有借用非洲、东南亚或者其他西方殖民地的经验,于是这也让我们看到的梅潭府有点不太像中国。或许,我们可以说,借由“副官”,中国的腹地小镇,也“半殖民”化了。而影片中那些跟上海一样的只是规模更小的学生反帝斗争,更是把这群西方人塑造成“帝国主义者”。

“副官”的角色,尽管可能不够合理。但他的形象可能最足以表明西方人想象中国的方式。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影片为“副官”设计的那个家。在中国木头建构起来的小楼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近乎妖魔化的中国文化展示。我们是随着片中的女主人公进入这个居所的。镜头呈现的是这个“导游”的诧异,但其实也是我们观众的诧异。我们的视线被眼前的无数个鸟笼占据,镜头在旋转,鸟笼一个接一个,让人眼花缭乱。最后我们看到那个副官的中国女人,裸露着上身,用一种仿佛是从鸦片中醒过来的声音,说着一番令人迷惑的话。她身上的迷离与场景中黄色调的暗淡的灯光,搭配得很完美。这也许就是一种中国的颓废美学,表明了这个主人精神世界的那种难以测度的幽暗。他或许真是一个“好人”,但不幸地被派往了这个小镇。他和那些生活在上海的风光无限的殖民者不同,他显得很落魄,仿佛是一个放逐者,远离了“文明”的国度,来到这个没有明天的世界。他放弃了任何崇高的追求,虽然未必自暴自弃,但他抽鸦片,喝威士忌,听那些早已听厌了的音乐。不过,影片最后通过女主人公,对他的蜕变表示了理解。他依然是一个有爱的人,虽然他爱的那个对象,一个中国女人身上混杂的东西或许让这位漂亮的西方女人难以理解。其实作为中国人,片中这个女人也难以理解。以我们的审美,这个女人,实在并不好看。她身上那种迷离和脏兮兮的东西,似

乎不太像中国女人的味道,更像某种美国电影的越南女人,过分分明的轮廓,黝黑的皮肤,以及那种对性的坦率和野性。显然这样的形象是某种“野蛮”的女人形象,借由这样的形象,中国无疑也被野蛮化了。

副官的房间,那种诡异的风格,或许提示着西方人对中国的某种认知混乱。在这个充满鸟笼的世界里,我们看到其中养着不仅有鸟,还有别的动物。屋子里海有一个金鱼缸,在昏黄的灯光下,散发着一种恐怖的压抑氛围。这些东西,到底是多少是中国的,除了鸟之外,大概别的都不太能承认了。不过作为一个电影,鸟笼这段的确很精彩,鸟笼如果不是因为让我们想到中国,或许还有许多诠释的空间。那个屋子里面的女人,其身上散发出来的动物性,让人觉得她也就是一个更大的笼子关着的一个宠物而已。这个宠物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性交的。但让人矛盾的,也许是更具张力的是,影片的另一次聚会,当那个女主人公显然接受了这里的一切时,我们居然探听出,发生在这个屋子里的那种来自心灵的爱,那种不离不弃,到底该如何评价“副官”和他的女人,我又糊涂了。

梅潭府三个字,让我想到一个词语,“龙潭虎穴”。要是借用这个意象,这部影片,或许会在气氛上更加恐怖一些,那会是另一部电影。或许也应该是不错的电影。理由是,对于这位女主人公而言,这个小镇之行,本就是恐怖之旅。她夜半听到河对岸那种丧礼做法事的声音,就渲染了这种恐怖。当然,对她而言,霍乱不只是唯一的恐怖。另她恐怖的还有她丈夫的难以沟通的精神世界,以及小镇上人们那些诡异的面孔和表情和习俗,还有更具暴力色彩的那些反帝斗争。总之,从身体到精神,从文化到政治,她的生存与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但影片没有这样做,而是回到一个相对平实的叙事上来。她的那些异域体验,以及那种对这个陌生世界的反抗,适可而止一笔带过,而是专注于她与丈夫的关系的转变。在82分钟的时候,他们终于可以坐在一起悔过,说笑了。

梅潭府作为一段独特的中国经验,更多的是成全了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尽管这已经是一次对好莱坞电影英雄主义的一次颠覆,但片中的细菌专家依然还是实践了那种千篇一律的拯救世人的行动。他发现水源被污染,他为保护村民受到村民的误解和憎恨,他打破当地人的习俗,搬迁尸体而引发反帝斗争,他为用竹竿引水为村民提供了未受污染的水源,他为阻挡霍乱疫情蔓延,冲锋在前,最后他光荣死去。这些所作所为,一旦列举出来,就会让人觉得有些可笑。可笑之处并非因为他的事迹不值一提,而是他的事迹充满了太多神话。这种神话的根源就是影片对于中国梅潭府这样一个地方自救经验的忽视。影片描述的这个世界,除了来自现代医学的医生在救治之外,就是法国的修女在护理,其次就是诺顿饰演的这为医生的疲于奔命。影片中的那些中国农民,仿佛是那种全无感情之人,他们除了一味的反对外国人外,阻碍救治计划外,全无作为。影片用那种正派反派的戏剧结构,把中国农民视为一种反派,借此产生影片的对抗,进而推动救世故事的情节发展,最后再用这个情节落实到他们夫妻关系的改善中。中国梅潭府的村民扮演了“坏人”,以至我们看到了这群不可理喻的“野蛮人”如何面无表情的生活。他们没有一点医学常识,他们连用竹子引水也需要一个外国人去发明,并且为这种发明感恩戴德。对于一个习惯用文明与野蛮模式去认识世界的美国电影而言,把中国的农民描述成这个样子,实在并不让人惊讶。当然,另一方面,也表明,他们用来讲故事的那些技巧,正反冲突等手法,在讲爱情故事,在讲述发生在中国社会背景中的爱情故事时往往要黔驴技穷。

霍乱对于中国并非一种罕见的疫病。中国广大的农村并非因为没有西方医学知识的普及,就对这种疾病缺乏基本的了解。中国有自己的医学观念和治疗理念。这点并不需要证明。中医如此发达的知识体系以及它对农民社会的深入广泛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即使不能有效即使的控制疫情,但中国人对于村落空间的设计并不会愚蠢到把坟埋在水源边上,把霍乱死的人放在家里供奉。这是十分可笑的认知。别说是长江支流的汉人地区,就是那些更为保守,更具“原始信仰”的那些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对于死亡也是分了很多等级的。一个正常

人的死和一个因各种难以描述的疾病或者灾祸而死的人,他们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在中国,霍乱横行的时候,那些亲属比外人更懂得保护自己,保护子代儿孙,不会愚蠢到把尸体放在家里,舍不得扔掉。这部电影的编剧们没有搞清楚中国社会“慎终追远”的那种观念还有其辩证的一面。人们对于死的认识并非要西方的医学观念来启蒙,并不需要一个细菌专家来拯救。

这部影片中那种西方人的世界观让人十分反感,但有时又觉得这种世界观的愚蠢。影片最后,那个医生病倒在床上。如果以隔离的观念,此刻已经怀孕的女人,不应该靠近她的丈夫。但她居然不顾一切的靠近。这个行动,在电影的逻辑里,表明了一种爱已经超越了霍乱的距离,爱战胜了恐惧。但如果我们像西方人那样刻板的理解霍乱,那这个女人此刻的行为无疑就是一个“反派”的行为,因为她违背了一种对于霍乱的医学常识。她所违背的正如那些梅潭府的人所违背的一样。不过,这部影片允许西方人用“爱情”来违背,但却没有给中国人以同样的自由。爱情的观念在好莱坞电影中,是某种具有超越性的力量。它往往打破许多社会规则,这部片子在最后也回到这样的传统认知中。但遗憾的是,这种超越的力量并不能赋予那些别人,那些“野蛮”的中国人,他们的死看不到家庭,也看不到那种爱,反而体现出的是他们的那种“愚昧无知”。所以,最后影片还是把所有的中国梅潭府变成一个摆设,让他们的爱情在这种奇异荒诞的国度去实现自己的回归。他们的爱是可歌可泣的,但也仅仅有此一类。

片中的梅潭府是一个稻作发达的地方,那个水车之大之精致足以代表这里原有的水利经验的成熟。对于这样的一个地方,用木头用竹子引水应该不是一件多么新鲜的事情。所以,为了解决水源,即使不排斥细菌专家的作为,但这种行为本身,应该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发明。但影片给出的气氛仿佛这个行为就是史无前例的创造,让人觉得太小题大做了。

总归一句话,关于中国的描述,实在不是一个俗套的好莱坞叙事所能全面顾及到的。中国的“地方性知识”在这部片子里我们还是没有看到多大的进步。这或许不简单是客观的中立的那些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而是某种西方意识形态的局限了。但关于中国,关于中国的统一性以及地方差异性,都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连中国人都没把自己拍好,何况一群老外呢?姑且听之任之吧。

另外,随便提一下,本片在表演的细节上也出现一些低级错误。比如最后男主人公下葬时,铲土的人,居然从近景到全景时,换成了两个人。这点看上面的图片就可以看得很明显了。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