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新宁县现代名人

名人故事2018-09-19 12:34书业网

篇一:古镇项目建议书

湖南省新宁县(紫禁城)古城

二O一四年月

目录

一、新宁古城基本概括与历史沿革 ................................................................................ 2

1、基本概括 .............................................................................................................. 2

2、 历史沿革 ............................................................................................................ 2

二、新宁古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外部环境 ................................................................ 3

1、 国际环境 ............................................................................................................ 3

2、 国内环境 ............................................................................................................ 4

3、 新宁县境内环境 ................................................................................................ 4

三、新宁古城的文化旅游特色 ........................................................................................ 5

1、自然地理 .............................................................................................................. 5

3、 深厚的文化底蕴 ................................................................................................ 6

4、 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 7

四、 新宁古城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 7

五、 新宁县便捷的交通条件 .......................................................................................... 9

六、新宁古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 9

1、明确和突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主题 .............................................................. 9

2、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进行资源深度开发 ............................................ 10

七、新宁古城旅游开发对新宁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 11

八、新宁古城总体项目规划与投资规模 ...................................................................... 12

九、新宁古城旅游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 16

3、资金保障 ............................................................................................................ 19

4、市场保障 ............................................................................................................ 19

5、人才保障 ............................................................................................................ 19

十一、结论与战略步骤 .................................................................................................. 20

一、新宁古城基本概括与历史沿革

1、基本概括

新宁县地处东经110°18′~110°28′,北纬26°15′~26°55′。位于湖南的西南边陲。东连东安,南接广西全州、资源,西靠城步,北抵武冈市、邵阳县。

新宁县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素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新宁”之誉。现在,县内工业门类齐全,农业全面发展,崀山被辟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全县总人口58.02万人,其中汉族占97.35%。现辖18个乡镇,聚居着汉、瑶、苗、壮、侗、回等14个民族。

县境东西直线距离84.3公里,南北直线距离73.8公里。总面积28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9.41万亩,林地182.36万亩,草地 37.67万亩。耕地中,水田 34.68万亩,旱土4.73万亩。人均耕地0.91亩,人口密度210人/平方公里。

2、历史沿革

新宁县自西汉建立夫彝侯国起,四易县名:夫彝汉夫彝侯国、夫彝县名。为何称夫彝:《新宁县乡土志》云:境内金城山上脉有芙蓉岭,因“芙蓉”与“夫彝”古时音近,水以山名,故有夫彝水,国以水名,故有夫彝候国之称。

扶县东晋时县名。安帝元兴元年(402),桓温号,为避其父桓彝夫讳,去彝,夫无实义,不可单独为县名,故改称扶县。

扶阳南北朝梁代县名。清康熙《新宁县志》云:“邑东金城山其峰似手状,如手之扶阳,曰扶阳也。”又清光绪《新宁县志》云:“因地今其下十余里有扶阳山,又东城外号扶阳乡,皆梁城之佐证。”由此可见,扶阳县是因山而名。

新宁宋绍兴年间沿用至今。因绍兴初,杨再兴起事,社会动荡。南宋立新宁县,意即起事平定之后,不可不有新的“安宁”。

中华民国初废宝庆府县直属湘江道。民国11年(1922)撤销道制,县直隶湖南省。民国26年,县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0日新宁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4月更名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管辖。

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宁县改属邵阳市。

二、新宁古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的外部环境

1、国际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业已形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从1950年到2003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从2528万人次增加到7亿多人次,增长近27.69倍,全世界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5500多亿美元,增长261.91倍,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每年直接

和间接依赖旅游业就业的人数达2.12亿。已经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当今,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仍将保持稳定性发展,和平和发展仍是主流。世界客源市场需求仍持绩见旺。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国际旅游人数将从2003年的7亿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0亿人次,年均递增率为

5.3%,旅游收入将从5500多亿美元增长到10000亿美元,年均递增9%。

2、国内环境

我国旅游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看,2003年与1995年的实绩相比:来华旅游入境人数选5500万人次,增长1.64倍;外国旅游者人数达820万人次,增长了3.21倍;全国有组织的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近1000万人次,增长1.88倍;全国旅游外汇收入110亿美元,增长3.61倍,国内旅游人数11亿人次,增长2.29倍,国内旅游收入达3100亿美元,增长7.31l倍。中国已经跃居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3、新宁县境内环境

新宁县地处越城岭与雪峰山两大山系之间,属中亚热南侧,具有南岭植物区系和雪峰山植物区系的特点,有比较完整的天然植被,境内植被类型丰富。1982年4月5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新宁县建立了紫云山、万峰山、舜皇山3个自然保护区。对县境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篇二:邵阳概况

邵阳概况

邵阳市,史称“宝庆”,资江与邵水交汇穿城而过,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古城。市现辖8县1市3区,即邵阳市区(大祥区、双清区、北塔区)和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及代管一县级市--武冈市人口面积:人口760万,为湖南之最;面积2.1 万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其中市区面积为 411 平方公里

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先民栖息屯居。春秋末期楚国大夫白善在此筑城,称白公城,属楚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邵阳属长沙郡,东汉末属零陵郡。三国初属蜀,后入吴。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26年),分零陵北部为昭陵郡,郡治设今邵阳市。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移郡治于资江北岸。唐代设邵州,与邵阳县在今城区同城而治。宋崇宁五年 (1106) ,分邵州西部置武冈军。南宋理宗赵均作太子时,曾被封为邵州防御使。南宋宝庆元年 (1225 年 ) ,理宗登极,用年号命名曾领防御使的封地,升邵州为宝庆府,宝庆之名始于此。元代设宝庆、武冈 2 府。明初设宝庆、武冈 2 府,后降武冈为州。中华民国 2 年 (1913 年 ) ,废宝庆府,设宝庆县,境内各县隶湘江道;民国 11 年直隶于省。民国 17 年,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 26 年,在邵阳县城设置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 年 10 月设置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同时建立邵阳市,隶邵阳县。 11 月,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为行政专员公署。翌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县级市。 1955 年 4 月,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为邵阳专员公署。 1968 年 2 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邵阳专区改称邵阳地区。 1977 年 7 月,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仍由中共邵阳地委、地区革委会代管; 10 月,分邵阳地区东北部置涟源地区。 1980 年元月,邵阳市由省直隶。

1986 年元月,国务院批准撤销邵阳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1994 年 3 月,撤销武冈县建制,设置武冈市,武冈市由邵阳市代管。 1995 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市共辖 8 县 1 市 3 区。全市有 199 个乡镇, 80 个乡级镇, 5819 个行政村。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25 人,较全省平均密度高出 38 人。中、东部人口稠密,西南部山区人口稀疏。邵阳又是湖南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辖市,除汉族外,繁衍生息着苗、瑶、回、侗、土家、壮、仫佬、满、布依、拉枯、黎、彝、白等 39 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39. 38 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5. 94 %。建有 1 个苗族自治县 ( 城步苗族自治县 ) , 25 个民族乡。

邵阳境内山环水复,风光秀美,景色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有被誉为“山水甲桂林”的丹霞地貌崀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十里南山的江南草原风光;有全国七十二佛地之一的武冈云山武冈城南,云山投地而起,海拔1372.5米,属雪峰山余脉。东西绵延数十里,毗连着武冈、新宁、城步三县疆界。 云山之名,据清初新化人邓显鹤游云山后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见脚底白烟一线,蓬蓬出石际,老僧日:‘云起矣’,已而蓊然满山谷。乃叹云山之名不虚也。”可见云山是以云缭雾绕的特异景色而享其名。 云山极富神奇色彩,《道书》载为中国第69福地。相传原有72峰,l峰飞往靖州,即靖县城外之飞山。据《湖南考古略》载:“卢生、侯生,(秦)始皇道入海求神仙茶,不获,居云山”。《重建云山梵刹碑记》也有“昔卢、侯二生,避秦炼丹于此”的记载。香炉峰上的“卢侯二仙祠”,石基尚存。五里庵道旁石崖有隶刻“秦人古道”4字,相传当年卢、侯二生,即沿此道入山,同当地谭真人~起修炼。秦始皇派陶、邓二将军追至云山,亦留不去,后成仙飞升,遗体石化,成为云山一景“将军石”。此外,尚有侯仙迹、卢仙影、仙人桥、扫坛竹、炼丹井、飞升台、棋盘石等景点,皆为一方胜迹。除了美丽的传说和自然风物外,她还是一座巨大的森林公园。在她两万余亩核心植被的保护区域中,稀世的珍贵树种,罕见的奇异花草,以及偶然出没于深壑幽谷间的珍禽异兽,使她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认为她是一个“天然的果木园,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闪光的价值”。经科学考察,初步查明的云山树种有457种,分88科,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植物13种,列为省重点保护的6种。此外,还有名贵的观赏树种如云山白兰花、白玉兰、凹叶厚朴、云山木犀等,大都树龄较长、花大清香、红白相映。天麻、竹节人参、鸡爪黄连、猴头菌、党参、

七叶一枝花等草木植物,是名贵药材。动物中的娃娃鱼,锦鸡、麋、麝、猛豹等不时可见。 云山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明,1982年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有原始次森林绥宁黄桑自然保护区黄桑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省绥宁县南部,是绥宁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绥宁县寨市镇黄桑和长铺二苗族乡内。南北长25公里,东西最大宽度19.5公里,属山岳地形,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峰有16座,最高峰牛坡头1913公尺,溪流5公里以上的有14条,有森林面积25.5万亩,其中原始次生村23.5万亩,这里有堪称稀世之宝的名贵树木,花草、药材、动物,木本植物101科740余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树种7种,三级保护树种18种,陆栖脊椎哺乳类动物21科47种,主要鸟类1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钱豹、黄腹角雉等,二级保护的有水獭、大小灵猫、娃娃鱼等。

它是一座真正的自然王国,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大自然的旅游区。

黄桑自然保护区原始次生林旅游区,是一方美丽的天然,一个未被人工雕琢的自然王国。风景幽雅,各具特色。每年春季,百花盛开,飞泉涌翠,万紫千红,相映成趣,令人流连忘返。夏季凉爽清润,是避暑的好去处。

城步南山、城步南山牧场位于城步县城西南80千米处,从县城乘车可直达山顶。景区位于雪峰山脉南段,绵延80余里,

人称八十里大南山。平均海拔1760米,象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23万亩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建有南国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平均气温10.9C,夏秋最高气温28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炎炎盛夏,地无暑热;数九寒冬,亦无长寒”。山势平缓,草地辽阔,集中连片的草山达23万亩,1975年建立的南山牧场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空气新鲜,土壤、大气、水质无任何污染和公害,南山翠谷颠连;水草丰茂,既具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之灵秀神奇。是一处集天然牧场、奇风异景、疗养、避暑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特别是炎热季节,上南山观光、避暑的游客络绎不绝。南山风景名胜区以中国最大的高山台地草原为中心,景区内有连片天然草山23万余亩;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风景如画,其气候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被社会各界公认为休闲避暑胜地和人类生存的天然氧吧。

邵阳山川地理,秀丽天成。崀山景区,是天下风光之胜;南山牧场,为江南草山明珠;黄桑森林王国,云山佛门圣地,绥宁神奇绿洲,龙山地下藏金。银杉国宝,铁杉群落,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泛舟资江三峡,寻幽舜皇秀色,无不风光奇绝,引人入胜。邵阳更是一方人文荟萃之区。“衣冠王化染,耕凿古风同”。邵阳开化甚早,民风淳厚,智慧勤劳,尚武崇文,文明绵远,代有才人。唐代胡曾,工诗味史;车氏一家,才俊满门;清代魏源,倡师夷制夷之说;民元蔡锷,有护国倒袁之勋。比及民国,志士接踵。御外侮而谋解放,袁国平沙场献身;求真理而竞自由,尹如圭血写春秋。他们都是邵阳人杰,千古风流,民族精英。

邵阳名人

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号良图,晚年法名承贯,清邵阳县金潭(今隆回县金潭乡人)。清乾隆五十九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出生。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携母亲、妻子迁居江苏宝山父亲魏邦鲁任所。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扬州新城抄关门内仓巷购宅基营建家园定居。

道光二年(1822),中顺天乡试举人第二名。五年,受江苏布政使贺长龄之聘,辑《皇朝经世文编》120卷;撰《筹漕篇》、《筹鹾篇》、和《湖广水利论》等,?后又助江苏巡抚陶澍办漕运、水利诸事。

道光六年(1826),入京会试,刘逢禄分阅试卷,力荐龚自珍、魏源二卷不售,作《两生行》哀之。

其中称魏源为“无双国士长沙子,孕育汉魏真经神,尤选理砾鲍谢,暗中剑气腾龙鳞”。对魏源才学非常赏识,预言“且看明日走马填城 ?”九年,再次会试,又不中,捐内阁中书舍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投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浙东抗英战役,并在前线亲审俘虏。后见清廷和战不定,投降派昏庸误国,愤而辞归,潜心著述。?二十崐年《南京条约》签订时,他完成《圣武记》一书。?后又将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和历代史志等编成《海国图志》50卷,后几经修订、增补,到咸丰二年(1852)成书100卷。该书对强国御侮、匡正时弊、振兴国脉等经国大事,?有深入探索。他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等论点,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战舰、火器,以及选兵、练兵、养兵的方法,改革中同军队,还提出“以甲兵止甲兵”的主张;他告诫人们在“英吉利蚕食东南之时, 忘鄂(俄)罗斯并吞西北“之野心;提倡创办民工业,允许私人设立厂局,自行创造与销售轮船、器械等,使国家富强;主张革新,要求“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并在《默觚》中抒发“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和“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思想。对清王朝长期固步自封的闭关政策和媚外求和的投降路线予以犀利的批判。

咸丰四年(1854),魏源与全家避兵侨居兴化(因旧居 园先年二月毁于炮火)。自归不与人事,惟手订生平著述。七年农历三月初一(1857年3月26日),?卒于杭州东园僧舍,享年63岁,葬于杭州南屏方家峪。去逝后,兴化人民将他与北宋名官范仲淹同祀,香火不绝。 刘长佑

新宁县概况

新宁县自西汉建立夫彝侯国起,四易县名:夫彝汉夫彝侯国、夫彝县名。为何称夫彝:《新宁县乡土志》云:境内金城山上脉有芙蓉岭,因“芙蓉”与“夫彝”古时音近,水以山名,故有夫彝水,国以水名,故有夫彝候国之称。

扶县东晋时县名。安帝元兴元年(402),桓温号,为避其父桓彝夫讳,去彝,夫无实义,不可单独为县名,故改称扶县。

扶阳南北朝梁代县名。清康熙《新宁县志》云:“邑东金城山其峰似手状,如手之扶阳,曰扶阳也。”又清光绪《新宁县志》云:“因地今其下十余里有扶阳山,又东城外号扶阳乡,皆梁城之佐证。”由此可见,扶阳县是因山而名。

新宁宋绍兴年间沿用至今。因绍兴初,杨再兴起事,社会动荡。南宋立新宁县,意即起事平定之后,不可不有新的“安宁”。

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县境属楚黔巫中地。

秦统一中国后,县地属长沙郡。

西汉置昭陵县,地属昭陵管辖,隶长沙国。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三月析昭陵县置 夫彝(亦作夫夷)侯国,县境为夫彝侯国地,隶属零陵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夫彝侯国除。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立夫彝县,隶属零陵郡。

三国昊后主宝鼎元年(226)冬,县属昭陵郡。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昭陵为邵陵,县属邵陵郡。

东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夫彝县改称扶县,属邵陵郡。

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改扶县为扶阳县,隶属邵陵郡。

南朝陈文帝天嘉年间(560^-565)改扶阳为扶彝(亦作扶夷),隶属邵陵郡。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废邵陵郡为邵阳县,扶彝县并入邵阳县,隶属长沙郡。

隋炀帝义宁元年(617)建武攸县(治今城步儒林镇),县地属武攸管辖。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武攸为武冈,历梁、唐、晋、汉、周五代至宋初,县地均为武冈地,隶邵州。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置莳竹县(后改绥宁县,治今绥宁县寨市),县地属之。徽宗崇宁五年(1106),绥宁县地分置临冈县(治今通道临口),县地属临冈,隶邵州,次年改隶武冈军。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扶夷旧地建新宁县,属武冈军。“新宁县”县名始于此。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改武冈军为武冈路,新宁县属武冈路。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三月,改武冈路为武冈府,新宁县属武冈府。洪武九年(1376),改武冈府为武冈州,辖新宁县。新宁县随州属宝庆府。

清初因明之旧。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县直属宝庆府。

中华民国初废宝庆府县直属湘江道。民国11年(1922)撤销道制,县直隶湖南省。民国26年,县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0日新宁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4月更名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管辖。

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宁县改属邵阳市。

新宁风土人情

相传八峒瑶山的会仙桥头,很久以前长了一棵会唱歌的榕树,日夜唱着优美动听的瑶歌。时间久了,会仙洞里的萨香老祖嫌它聒噪,一斧头将榕树砍倒,扔进河里。从此鱼儿吃了榕树叶了,学会了唱歌;鸟儿啄食了飘在水上的榕籽儿,也学会了唱歌,一个叫细崖的打鱼人发现了鱼肚子里有歌,就把歌装到箩筐里,挑向七宝龙图,九百贯峒去。不料挑到兰峒桥上扁担断了,满锣的歌撒到桥面和河里。有的被鸟衔飞,有的被风吹散,有的被水推走。抓到一把歌的人,就成了著名的歌手。吹散的歌被瑶民们吸到了肚里,所以瑶族自古以来歌多,人人会唱。

凡是从寨子来的男女青年,要村寨的见面就和他对歌。姑娘来,小伙子就上前对歌。小伙子来,姑娘就上前对歌。接待客人也是这样,客人进门先唱“赞歌”,称赞这个家庭的兴旺发达,称赞主妇的贤惠能干。主人就致“谢歌”,表示谦虚。对过歌子后,就热情地请客人喝茶抽烟。吃饭时拿出桐禾糯米酒,让客人吃得酒醉饭饱。晚上又请他参加寨子里的歌堂。好歌手,无论走到哪个寨子去都会受到最丰盛的招待。成年男子要是不会唱歌,那就很难找到爱人。生理上有缺陷的青年只要有满肚子的歌,姑娘们也会跟他相爱。

峒歌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分“随口答”、“烂口讽”、“祝祷词”三种。劳动和迎宾客时,随编随唱,有感而发,因此称“随口答”,字数不等。

嫁娶

传统婚俗,礼仪繁琐,有提亲、订婚、报期、迎亲等程序。男女择定对象后,请媒人去女方提亲,叫说媒。女方父母同意,就开具生庚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由媒人转交男方,给算命先生推算,双方八字相合,就算有缘,于是备衣料、酒肉等礼物,连同庚书择吉日送往女方。庚书一式两份,各执一份,作为定婚凭证,叫换庚。待到结婚年龄,由男方择定婚期,备衣料、酒肉(数量依家境而定),向女方报期,叫送日子。女方同意后,即准备嫁妆,等待迎亲。迎亲礼仪隆重,新娘坐4人抬的花轿,若干亲人送亲,由两个儿童提灯笼火把前导,后面跟着抬嫁妆、花轿和送亲的队伍,一路鞭炮不断,鼓乐齐鸣。新娘身着大红新衣,头顶红巾,到男家下轿时,由两个接亲妇女搀扶,过堂屋门坎时,必须踏烂预先放好的一片瓦。接着,新郎新娘同拜天地、拜父母、拜媒人和亲友,然后送入洞房。受拜者馈赠礼钱。随即开席,宴请亲友。晚上闹洞房,喝抬茶。第二天(也有在当天的),女方小舅子接新婚夫妇去女方探亲,拜见岳父母,当天返回,叫回门。

新中国建立后,迎娶礼仪逐渐从简,坐轿改为步行、乘车。有的举行集体婚礼,有的旅游结婚。80年代以来,社会上出现攀比之风,大操大办时有所见;而有些地方则成立红白喜事理事峨娜助从简办理婚丧事宜。

生育寿诞

生育孕妇分娩,要向娘家报喜:生男,送雄鸡一只,书一本;生女,送母鸡、剪刀和尺子各

一。娘家用胡椒、红糖、鸡等回礼。婴儿出生三日,办“三朝酒”,娘家送小孩衣、裤、帽等物;亲友送布料祝贺,叫“打三朝”。婴儿满月,剃除胎发,去外婆家住3-5天,叫“移窝”。

70年代以来,由于推行计划生育,对产妇“坐月”尤为重视,不满月不出大门,以避风寒。多吃鸡、肉、蛋等营养品。但受传宗接代,特别是受人多势大的思想影响,不少人仍有重男轻女思想,因想生男孩而造成多胎生育。

寿诞尊长生日,谓之寿诞。晚辈庆贺长辈生日,叫祝寿。男女分别进、满五十、六十、七十岁??尤为隆重。子女献鞋帽、衣料、酒肉。族人和主要亲友送寿匾、寿联、寿帐、寿酒、寿面。诞日,寿匾、寿帐悬挂中堂,寿诞者坐堂上,子女及至亲晚辈下拜,名曰“拜寿”,主家做赓侧友。新中国建立后,祝寿风气尚存,礼仪从简,一般是子女和主要亲友前往祝贺,办十、二桌酒席即可。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逢寿诞多有操办之风,有的二十岁、三十岁也大摆筵席,少则几桌,多则十几桌。

建房开业

修屋上梁清至民国时期,房屋多为木质结构,正屋中堂两个正柱上的梁木叫正梁,择吉日安放,叫上梁。上梁时敬神,两个木工师傅坐梁木两端,用吉利话语“断(during)梁”,达兴旺。一边断梁,一边向下面围观群众丢糍粑或糖果,然后宴请亲友,叫请上梁酒。80年代以来,城镇建钢筋水泥结构的楼房,不用梁木,不行此俗。

新屋落成进居,叫“进伙”,择吉日凌晨,携柴薪、油盐、点燃火把,放着鞭炮进屋入居。亲友送大米、鱼、肉、鸡蛋和镜屏等礼物,鸣鞭炮前往祝贺,屋主设宴,叫请“进伙酒”。

新店开业要举行开业典礼。当日,新店张灯结彩,布置一新,亲友鸣放鞭炮,赠送镜屏、字、画,前往祝贺。店主以烟、糖、水果招待,有的设宴款待。

丧葬

民国以前,民间十分重视丧葬礼仪,凡中等人家,都力求办得热闹,其主要程序有:一是化落气纸。死者落气,放鞭炮,化纸钱,儿孙跪床前,表示送老人上路,打发盘缠,曰“送终”。二是装殓。死者断气后,沐浴更衣,按神位座向,男左女右,移尸堂前,曰小殓。死者身着寿衣,里外三新,鞋帽齐全,口中含金,头盖纸钱,身盖被单,脚下点菜(茶)油灯,供亲友拜奠。三是报丧,小硷完毕,向亲友报丧,孝子下跪,名下礼,亲友前往吊唁。四是人棺,主要亲友到齐,即刹俗称大殓,棺木称老材、寿材或千年屋等,多为生前所备。入棺时,如儿女未到,只入棺,

篇三:暑期三下乡“古村落文化“调研报告

湘潭大学物理

赴飞仙桥乡开展古村落文化保护

指导老师: 张佑祥 调研实施地点: 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调研时间: 2012年7月1日——7月15日 团队名称: 湘潭大学物理院赴飞仙桥乡开展古村落文化保护调研团

摘要

我们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古村落文化保护不仅仅是几个重点古村落的保护,这一系列的保护带来的光明同样需要照耀到那些很难被注意到的角落,因此我们团队准备从邵阳市新宁县麻林乡这个少有人知的瑶家聚居地入手,开展我们的调研行动。我们此次调研行动将通过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出近年来当地的村落文化主要发生了哪些变化,哪些变化是积极的,哪些变化是消极的,并分析出这些变化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最终提出保存和发展古村落文化的一些建议,希望我们的调研成果以及这些建议,能够为全国的古村落文化保存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我们所有调研成员,都真心地希望古村落文化,在跟随时代潮流的过程中,保存其优良的传统,不断优化自身,得到最好的发展。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 ,瑶族 ,峒语,八峒瑶山跳古堂,崀山风景区

目录

第一章 调研背景??????????????????????3

第二章 调研目的??????????????????????4

第三章 调研时间地点及参与成员???????????????4

第四章 调研采集的资料???????????????????5

第五章 调研过程及收获???????????????????6

第一节 实地采访??????????????????6

第二节 名人采访??????????????????10

第三节 新宁县电视台????????????????12

第四节 其它行动??????????????????12

第六章 调研结论?????????????????????12 结束语??????????????????????????14 附录???????????????????????????16

第一章 调研背景

随着新农村建设活动在全国各地的迅速推进,古村落和古村落文化的抢救、保护、研究、探索,也越来越受到人的重视。作为传统乡村聚落和居住空间的历史遗存,由于其中生生不息的居民而成为一种活的历史,成为诠释过去农耕时代特定生活方式及其文化习俗的空间文本,厚载着我们民族先人的嘱吒和期望,传递着先辈们筚路蓝缕、前仆后继的创业精神,具有特别珍贵的价值。通过思考,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有必要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了解和研究,带着这一种责任感和好奇心,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去实践,试图了解、探寻这些南方小村落文化里的种种。邵阳市新宁县麻林乡位于湖南中西部的一个瑶族聚居地,那里竹木叠翠,风景秀丽。其生产方式、居住条件,传统服饰和经济生活方式也很特别,但是这个瑶族聚居地并不出名。因为它面积小,特色文化不够明显,因此在全国性的古村落文化保护工作中容易受到忽视,而且据居住在当地的一位同学所说,当地的古村落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保护情况并不乐观。“古村落,特别是少数民族古村落,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古村落和建筑相关,但首先它是一个文化聚落。当地民众的传统文化主要在村落保存,保护古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的关键节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现代化进程中的古村落保护。我们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认为古村落文化保护不仅仅是几个重点古村落的保护,这一系列的保护带来的光明同样需要照耀到那些很难被注意到的角落,因此我们团队准备从这个少有人知的瑶家聚居地入手,开展我们的调研行动。

第二章 调研目的

农村,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更是中华文明的起源。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现实,是一个双向活动的过程。参加三下乡调研活动,同农民们接触,既是对自己人格的洗礼,更是像小学生一样汲取人类优秀文化基因的途径。农民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我们在农村既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从书本上学不到的技能,这是一种良好的正反馈机制。只有置身于农村的现实,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农村的发展状况和农民的生活水平,认识到一个真实的农村,读懂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结构,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同时,实践中也是我们进一步检验理论和丰富发展理论的途径,我们利用专业知识为农村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但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所以,三下乡调研的根本目的不是做纯理论的学术研究,而是在调研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我们掌握的知识,做到能够熟练地应用;通过我们对农村的实地考察,最终提供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参考价值的调研文章,为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及新农村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则更是锦上添花。

第三章 调研时间地点及参与成员

时间:2012年7月2日-18日

地点: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

麻林瑶族乡

、一渡水镇、八角寨、新宁县电视台、县政府宣传部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