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1000字]

现代故事2018-09-19 16:39书业网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 30 年代现代文学 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 、 《太 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 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 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 “无产阶级文学” 。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 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 年 3 月 2 日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 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 作出了贡献。 (一) 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 《萌芽》 《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 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 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 1936 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 的 6 年时间,对 30 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 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 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 的问题” 。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 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 “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 ,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 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 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 期代表作。 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 作 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 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

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 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 ,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 的道路。 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 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 , 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 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 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 成的《咆哮了的土地》 (后改名为《田野的风》 )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 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 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 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 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的一个重要的转机。 左联作家群的涌现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的时代而向前迈 进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一下几位: 丁玲(1904——1986)原名蒋冰之,湖南临澧县人。是“五四”以后第二代善于写女 性并始终持女性立场的作家。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世家, 其母亲是一个封建家庭的反叛者, 她跟随母亲结识了不少女革命家。曾在长沙读书,1921 年到上海,进入陈独秀创办平民女 校和上海大学,1923 年到北京,开始小说创作。 1927 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处女作《梦 珂》 。写一个单纯热情的女性在冲出没落的封建家庭,进入社会后与周围现实格格不入,充 满那个时代特有的幻灭感。 《莎菲女士的日记》表现了一个时代新女性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深入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女性在追求“灵与肉”相统一的爱情过程中的复杂心理。是其成名作 和早期代表作。这之后,她又创作了《小火轮上》 《自杀日记》 《阿毛姑娘》 《庆云里的一间 小房里》 等一系列表现各类女性不幸生活的小说, 大多以大革命失败后女性的精神苦闷为题 材,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虚无主义的感伤色彩。1930 年,创作了《韦护。 《1930 年春在上海》 (之一、之二) ,标志着丁玲创作的一次重要转变,但落入了“革命加恋爱”的俗套。1931 年发表《水》 ,接着写了《某夜》 《消息》 《夜会》等小说。1993 年被捕前,创作了自传体长 篇小说《母亲》 ,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第一代放开小脚的新型女性,是丁玲思考和研究中国 妇女命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成果。 张天翼(1906——1985)原名张元定,湖南湘乡人,是优秀的讽刺小说家。幼年时随 父亲辗转于江浙一带,1924 年在杭州读完中学后,曾在上海美专学习绘画,1926 考入北京 大学预科,并开始发表一些侦探小说和滑

稽小说,一年后因贫困和对课程的失望而退学,在 失业的威胁中做过小职员,记者和教师,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 生活经验。1929 年在《奔流》上发表短篇小说《三天半的梦》 ,从此步入文坛。他的作品很 多,有《从空虚到充实》 《小彼得》 《速写三篇》等 12 部短篇小说集, 《鬼土日记》 《一年》 《在城市里》 《时代的跳动》等 4 部长篇和《清明时节》等中篇小说,以及童话《大林和小 林》 《秃秃大王》等儿童文学作品。 张天翼表现得最多也是最能体现他艺术个性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灰色”小人物, 他们大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的还曾参加过革命,但是,却没有理想没有灵魂,充满庸俗的市 侩气息。 《包氏父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他的小说的题材十分广泛,农村中的地主,城市 里的官僚,都是他讽刺的对象,而且他还善于运用江浙及湖南一带的方言。 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 京派所显现的是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 有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有废名的黄梅故乡和京西城郊 世界等等。 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感情是诚实、从容、宽厚的。京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 情体和讽刺体样式。 代表人物有:沈从文、废名、萧乾、芦焚、杨振声等。 废名从北大英文系毕业并留校教书。早期乡土作品《竹林的故事》长篇代表作《桥》不仅反 映乡村风景、风俗之美、人情之美,而且更透露出一种独有的人生态度和体悟生命的方式。 1930 年创办《骆驼草》 ,重要长篇《莫须有先生传》及自传性更鲜明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 以后》 。废名的小说样式比他提供的对于人生的文学性阐释更为重要。他的“作为抒情诗的 散文化小说”总是尽量地淡化戏剧型的故事,重在简僻的留有涩味的词句,来托出诗境。所 以废名的小说可以同散文互换,无严格界限。到了“莫须有先生时代” ,小说进一步加入了 荒诞和讥刺,到了续写,由于现实的实际影响,他的审美情趣从探求人性的抽象存在又稍稍 向社会人生斜偏。他的散文化小说对京派文学的渗透力极大。沈从文等比他稍晚的作家,都 从他那里吸收过养料。 京派小说坛主——沈从文。原名沈岳焕,生于湘西凤凰县。他身上流着苗、汉、土家 各族的血液, 这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 带来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 的沉忧隐痛。14岁高小毕业后入伍,看尽人世黑暗而产生厌恶心理。接触新文学后, 他于 1923 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窘困中开始用“休芸芸”这一笔名进行创作。 至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

”, 完成一系列代表作, 《边城》 如 、 《长河》等。 沈从文一生创作的结集约有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早期的小 说集有《蜜柑》 《雨后及其他》 《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 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 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珠》 《旅店及其他》 《石子船》 《虎雏》 《阿黑小史》 《月 下小景》 《八骏图》 《如蕤(rui)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 《新与旧》 《主妇集》 《春灯集》 《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 《边城》 《长河》 。沈从文由于其的创作风 格的独特,在中国文坛中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 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 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 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 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 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 构起了沈从文笔 下的都 市人生与乡村世 界的桥 梁,也正由于这 种对以 金钱为核心的 “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 理想生命之歌 湘西题材的,有反映湘西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最质朴的人性的。有《柏子》 《萧 萧》 《虎雏》 《石子船》等。 《柏子》所写的是有旺盛的生命力却又蒙昧无知的水手, 和与他相好却显得粗犷的吊角楼下等妓女。作者关注农民、士兵、水手、船工、纤夫、 妓女、店伙这些湘西下层人的辛苦劳作。淳朴、讲信义、知天命的性情,以及如自然 生命流淌的生活样式,它们正反衬了都市生命的委琐、虚假、无生气,从而否定了现 代文明在中国初始阶段所显露的丑陋处,表达出一个文化批判者的立场。第二类湘西 题材的是恬静似水的湘西少女故事。 《边城》 《三三》 《长河》就是代表。 《边城》寄寓 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 《边城》 ,描写了撑 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 同爱一个翠翠以致造成的悲剧结局。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 三者描写完美和谐、浑然一体的境地,风习描写注重本色,充满诗情画意,与故事、 人物的情调合一。翠翠的天真纯洁在小说中都表现为她的毫无心

机的,超出一切世俗 利害关系的爱情之中。而作品写翠翠之爱,是十分含蓄,朦朦胧胧的。她对二老的感 情像是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梦境状态。作者细致地写翠翠接触男性不多但在少有的接触 中对二老的微妙印象,写她很少婷周围的闲言但也听到了团总欲与有碾坊陪嫁的人家 打亲家, 而二老偏不要碾坊的传言, 写二老为翠翠唱夜歌而歌声径直进入姑娘的梦里, 层层入扣。到了祖父死后,她才将事情始末串联起来,方明白自己的不幸。翠翠的不 幸,有人的、社会性的各种原因,而沈从文写来平实,把一个生活、侵染在古老风俗 环境中,长久将自己的爱情心思埋藏极深的小女子,写得极有诗意,就是沈从文常说 起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那种境界。乡村故事型则有《雪晴》还有对中国党派政治毁灭 人间温暖力量的小小的抗争的《菜园》 ,讥刺乡村军阀的《顾问官》 。社会性背景下, 表现人的觉醒的。有《丈夫》 《贵生》 《丈夫》里种田的男人把年轻的妻子送到大河 。 码头妓船上去营生,历来视如寻常,可这一次阴差阳错,久失的混合了男性主义的丈 夫意识被催醒了。这里也不包含了具体感受到了人的地位的不平等和屈辱。另一类是 充满浪漫情调的、用少数民族民间传说铺叙而成的优美湘西小说。有《月下小景》 《龙 朱》 《扇陀》 《媚金.豹子.与那羊》这些爱情故事多半是悲剧,或者是男女情人为了反 抗风俗在天国结合双双服毒而死,或者为了寻找避邪的白羊发生误会而先后自尽,说 明死比生更美,更令人心颤,生死爱情升华到了“神”的极致。 都市题材是作为他整个乡村叙述体的一个陪衬物或一个补充而存在的。比如直接 反映都市人的爱情和家庭道德面貌的《有学问的人》 《或人的太太》 《八骏图》则是 。 这类小说的力作,沈从文在这里把性爱当作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符号来看待,所 肯定的是人的自然、和谐、健康的生命,反对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某种倒退,反对生 命的被残害,变得营养不足,睡眠不足,生殖力不足,形成近于被阉过的宦官观念。 三 海派小说 初期的海派小说有一下特点: 一: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 二:过度性地描写都市。 三: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性爱小说成为海派表现现 代人性的试验场,也是归宿。 四: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初期海派的代表人有张资平、叶灵凤等,而 30 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意 识的新感觉派,是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小说。 穆时英(1912——1940)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 “鬼才”等。 、 《

黑牡丹》写从 都市逃离,其中关于动态的舞女的生活段落,表现了穆时英独特的感受。 《夜总会里 的五个人》好像是五个“声部”的回旋、汇聚。是他创作了心理型小说的流行用语和 特殊的修辞,用有色的象征、动态的结构、时空的交错以及充满速率和曲折度的表达 式,来表现上海的繁华,表现上海由金钱、性所构成的众生喧哗。 新感觉派的后续作家是黑婴、禾金。 黑婴著有《帝国的女儿》 《雷梦娜》 《伞·香水·女人》等 禾金著有《副型爱郁症》 《造形动力学》 《蝶蝶样》等。 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 真正代表左翼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茅盾。 茅盾生平 ?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乳名燕昌,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 生于乌镇,一九一 零年春,离乡求学 ? 一九一六年八月,北大预科毕业,无力升学,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改革老牌 的《小说月报》 ,成为文学研究会的首席评论家,参与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筹建中国共产 党,下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的秘书。 ? 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自武汉流亡上海、日本,开始写作《幻灭》《动摇》《追求》 、 、 和《虹》 ,政治斗争的经历铸成他的时代概括力和文学的全社会视野,早期作品题材多取于 此。 ? 左联期间他写出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 、 、 。抗战时期,辗转于香港、新疆、延 安、重庆、桂林等地,发表了《腐蚀》和《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等。 、 ? 1946 年文艺界为他庆贺五十寿辰。 建国之后, 历任文联副主席、 文化部长、 作协主席, 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 《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和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 。1981 年 3 月 26 日辞世, 了解茅盾生平特别注意三点: ?第一,他虽然也去过日本,但与鲁迅和郭沫若等许多新文学作家不同,在学生时代未曾留 过洋,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既不属于东洋派,也不属于西洋派; ? 第二, 茅盾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 在第一个十年时期 (或 曰"新文学初期") ,他主要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在第二个十年(或曰"30 年代")和 第三个十年时期 (或曰"40 年代") 他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 在当代文学史上 (或 曰"50 年代以后") ,他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 ? 第三,茅盾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联系十分紧密,1921 年,在他登上文坛的同时也加入 了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更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而仅仅是一 位业余的文学家。所以,在了解茅盾的生平时,可以与中国革命史的

学习结合起来。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 17 号。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 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 444.25 平方米。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的曾 祖父购作住宅。楼房后面有一个半亩地大小的园子,茅盾的曾祖父曾在那里盖了三间平屋。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草图,翻建成带有日本民房风格的书斋,建筑 面积 104.92 平方米。 茅盾自一八九六年诞生至一九 0 九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 茅盾故居 1983 年依照童年时代的面貌进行了整修和复原。1985 年陈云题写了“茅盾故 居”的匾额,钱君匋先生赠送了由张充仁先生雕塑的茅盾同志铜质半身塑像,1985.7.4 茅盾 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日揭幕开放。 1988 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后的茅盾故居,再现了 茅盾童年时代的生活环境。1991.7.4,故居东邻的“立志书院”,即“茅盾童年读书处”,经拨 款修复, 以保持茅盾母校的原有风貌, 修复后的“立志书院”以“茅盾走过的道路”为陈列主体, 展出了茅盾一生中大量而珍贵的照片、作品手稿、原版书刊、题字、信件及部分遗物,珍藏 并陈列了他最早的墨稿-----十三岁时的作文本,和他最后的手迹。系统地介绍了茅盾同志一 生的革命和文学活动。 茅盾作品 ?长篇小说 蚀三部曲 虹 子夜 腐蚀 锻炼 霜叶红似二月花 续稿 多角关系 ?短篇小说 报施 创造 春蚕 大鼻子的故事 林家铺子 色盲 诗与散文 石碣 手的故事 水藻行 小巫 烟 云 有志者 自杀 ?杂文 青年苦闷的分析 欢迎古物 “自杀”与“被杀” 读《词的解放运动专号》后恭感 谈一件历史公 案 ?散文集 散文小品: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暴 风 雨” 疲倦 严霜下的梦 叩门 卖豆腐的哨子 雾 虹 红叶 速写一 速写二 樱花 ?光明到来的时候 冬天 雷雨前 戽水 人造丝 全运会印象 车中一瞥 鞭炮声中 谈月亮 黄 昏 沙滩上的脚迹 天窗 从半夜到天明 炮火的洗礼 风景谈 白杨礼赞 雾中偶记 大地山河 ?乡镇写真 冥屋 故乡杂记 香市 乡村杂景 陌生人 大旱 桑树 旧帐簿 上海面面观 茅盾小说的意义 ?文学史界近年来公认茅盾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坛主。 ?这一派来源于 19 世纪法国、俄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又同中国古典世态小说两相结合。 ?《霜叶红似二月花》的“续稿”里,写于 70 年代并未经最后修饰的草稿,具有巴尔札克、托 尔斯泰式的叙事,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 ?茅盾代表整整一代小说,直至 80 年代现代派的先锋小说兴起,一种更偏于个人内心的新一 代叙事风行于

世。 ?青年作家的新作,在感到它们“寓言”式的结构的同时,故事、环境、人物这些小说的基本 因素仍然活泼泼地存在着,它们只会变形,而不会彻底消失。 ?茅盾小说的意义正在这里。 小说创作 ?茅盾 30 年代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展示"到"社会剖析"的变化,变化趋势也 成为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发展过程的风向标。 ? 《幻灭》 (发表于 1927 年 9-10 月《小说月报》18 卷 9-10 期)重点描写了以女青年章 静在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坎坷生活。静女士是上海 S 大学的学生,她和同学抱素相爱后,发 现抱素是一个军阀的"暗探",而且已经有爱人,陷入了悲哀的泥潭。在同学史俊等人的鼓励 下,投奔当时革命的圣地汉口,加入了革命的行列。不久,她又产生"幻灭",在短短的两个 月中,换了三次工作,在医院当护士时,遇到一位斯文温雅的北伐军连长强唯力,再一次燃 起了爱情的火花,认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愉快的生活。"可是好景不常在,强连长又要 回军队去了。小说不但写到了雄壮的北伐誓师典礼,而且还写到了刚刚发生不到一个月的" 南昌起义"。 ?作品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 ?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透过未经世故、富于理想的静女士与看透人生、玩世不恭的慧女士 对革命的不同感受, 来反映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特别是他们在革命前夕的亢奋情绪和革命 到来时的幻灭心理及其变化。在对慧的描写中,作者借助慧的个人身世和性格历史,真实地 展示了她性格发展的逻辑, 把她报复主义的病态心理写得合情合理, 具有真实生动的立体感。 《动摇》 ? 《动摇》“是经过冷静思索,比较有计划写的”,虽然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作者的目的 却“是要借写武汉政府管辖下湖北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 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 …… 是要写大革命时期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心理状态, 他们动摇于左右之间, 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 败之间”(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 卷 10 期) , 。 《追求》 ? 《追求》本意写一群青年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幻灭和动摇后,重又燃起希望的火炬去 追求光明,但创作中听到了许多朋友在“左倾盲动路线”造成的失败中,莫名其妙地牺牲和被 捕,临时改变了计划,写成“个个都在追求,然而都失败了”。 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女青年章秋柳的形象,她竭力想振作起来,改变自己在大革 ? 命失

败后的灰色生活,但又陷入了追求享乐和肉欲刺激的泥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干脆以 自己以前所厌恶的报复主义作为武器。 《蚀》三部曲 ? 《蚀》三部曲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先河,但由于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 者当时的矛盾心理, 记录了作者在大革命期间亲眼目睹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 ( 《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 卷 10 期) , 真实地描写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从"幻灭"到"动摇",再到"追求"的曲折过 程, 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 在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人物心理的刻画、 时代特征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等方面, 初步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 个性,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 ? 《虹》 《路》和《三人行》 ? 《虹》《路》和《三人行》在茅盾创作生涯中具过渡性质。 、 ? 《虹》写于日本,作者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增加 一些亮色,以改变《蚀》的暗淡基调,同时也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 ? 作品采用三段式时空切换的方法,通过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家庭包办婚 姻,经过许多挫折,终于冲出了夔门,从成都经泸州到达上海,遇到了革命者梁刚夫,接触 到了革命理论,在“五卅”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踏上了“通向革命天国之虹”。 ? 作者本意是“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 遂不能复续”。 ? 虽然,作者未能完成原来的创作设想,但仍然能看到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寻 求革命的心路历程。此作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成为茅盾史诗性小说的一个标记。 ? 《路》和《三人行》 ? 写于茅盾回国之后,献给新成立的“左联”的礼物。 ? 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的痕迹。其中, 《三人行》最为典型。作品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出身书香门第的许,是 一个侠义主义者,但他救助奴婢秋菊却不被理解,去暗杀欺压女学生的恶霸,又送了性命。 出身破落商人家庭的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抗日浪潮中思想刚有变化,又在席卷全国的 抗日风暴中吓得发狂而死。只有实际主义者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这种表现同龄人不 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的一种最为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 ? 由于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概念化的痕迹。 《子夜》 《林家

铺子》 《农村三部曲》 茅盾未完全结束《三人行》 (写于 1931 年 6 月至 11 月)的写作,就开始创作的《子夜》 (写于 1931 年 11 月至 1932 年 12 月)和随后的《林家铺子》 (完成于 1932 年 6 月)和“农 村三部曲”(第一部《春蚕》完成于 1932 年 11 月) ,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 、 、 等小说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 作者虽然没有放弃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是却努力地为 创作去观察和体验生活, 以弥补自己素材的不足, 并按照社会科学理论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 收集到的素材。 ? 社会剖析小说 ? 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 ,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 ?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 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 《子夜》 ?《子夜》 ,原题《夕阳》 ,1933 年 1 月由开明书店出版。其中第 2、4 两章曾以《火山上》 和《骚动》为题在《文学月报》1 卷 1、2 期上发表。 《子夜》是把主人公吴荪甫作为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的典型形象来塑造的。为突出吴荪甫的阶级特征,特意将他设计为"纱厂老板"。 在当时,纺织业是中国最发达最有代表的民族工业。 《子夜》写作意图 ?“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有关。当时参加论战者,大致提出了 这样三个论点: ?一、中国社会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质。……这是革命派。 ?二、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 这是托派。 ?三、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也反对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与发展, 从而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政权。 这是当时一 些自称为进步的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 ?《子夜》通过吴荪甫一伙的终于买办化, 强烈地驳斥了后二派的谬论。 在这一点上, 《子夜》 的写作意图和实践,算是比较接近的"( 《子夜·新版后记(再来补充几句),人民文学出版 》 社,1977 年) 。 《子夜》创作目的 ?《子夜》的创作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吴荪甫雄心勃勃地企图发展民族工业,而又 在现实迅速地失败,不得不把自己

业卖给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的过程,来揭示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在当时不可避免的命运,说明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实现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吴荪甫的悲剧,也就是他所代表的整个阶级的悲剧。 《子夜》题材特色 ?在题材上,现出“史诗性”特色:“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作品重心是描写“都市”,但又 不单纯地写都市,而是通过农村与都市的对比,来反映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 ?将吴荪甫设计为“丝厂老板”的另一个考虑,就在于丝厂的生产原料都来源于农村。 ?《子夜》的故事发生在 1930 年春夏,当时,各种矛盾都在迅速激化,蒋介石、冯玉祥、阎 锡山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军阀混战,苏区红军也趁机不断壮大,渐成燎原之势。1929 年席 卷全球的世界经济危机,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各帝国主义为了转嫁危机,加紧了 对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侵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破产,工业也摇摇欲坠,劳资双方的矛盾和 斗争也日益升级。当时的吴荪甫就正处于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 级斗争的中心。 ?在作品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争是主线,与裕华丝厂工人和双桥镇农民的斗争是两条副 线。"三条火线"相互交织,构成全篇。军阀混战与红军发展也是两条潜在线索,没有得到正 面展开,但一直以侧写和暗示的方式,与故事主体联系在一起。 《子夜》结构特色 ?在结构上,有张有弛,舒展自如。 ?第 1 章通过吴老太爷进城,拉开了全书的序幕, ?第 2-3 章通过吴老太爷的丧事,请出了全书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为“三大火线”埋下了伏 笔。 ?第 4 章写双桥镇农民的暴动,由于后来没有得到继续,有游离于全书之嫌。 ?第 5-8 章写吴荪甫三面出击,全线告捷,形成一个小高潮。 ?第 9-12 章写吴赵斗法,第 13-16 章写吴荪甫因工人运动兴起而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第 17-19 章写吴荪甫的最后挣扎。 ?宏大的构思和"蛛网式"布局与题材的"史诗化"特色相呼应与协调,概括地表现了中国 30 年 代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现实。 ? 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描写 ?在人物心理和人物性格多样性的描写上,也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才能。 ?如吴荪甫从踌躇满志到强颜作欢再到垂头丧气的心理变化; ?周仲伟在资金周转不灵而又“上天无路,下地无门”时自暴自弃的无赖心理; ?冯云卿为了做公债不惜怂恿女儿冯眉卿出卖色相而自己又不敢直言不讳的尴尬心理等,都 写得既生动准确又传神逼真,使一部原本很理性的作品变得十分引人入胜。 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 ?

?开始小说创作前多年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政治活动,丰厚的社会科学的理论修养,对于他的 “社会剖析小说”创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就小说显示的社会概括的广度与深度、艺术结构的宏大与繁复、人物创造的多姿与传神, 文学语言的华美与丰富、劲健与爽利而言,都与一般作家拉开一大段距离。 ?茅盾所具有的经营较大规模作品的才情、功力和耐性,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人比肩的。 《子夜》在茅盾的文学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林家铺子》和《春蚕》也都是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代表作。 吴荪甫 ?在吴荪甫身上,集中地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具有的“两面性”:即革命性与反动性。 ?其革命性主要表现为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压迫时的反抗与斗争。 ?在作品中,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有着不同的阶级本质。吴荪甫希望摆脱 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控制,振兴民族工业,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赵伯韬则 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利用金融买办资本来控制民族工业,帮助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济。 ?吴荪甫在与赵伯韬的斗争中,希望结束军阀内战,实现政治民主,当他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后,将对政府的希望转而寄托在反蒋派与地方军阀的联盟身上。 ?其反动性主要表现为对工人和农民的剥削与压迫。在作品中,吴荪甫与工人和农民始终处 于对立面,他在与赵伯韬的斗争中,每失败一次,便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加重一层,一方面 延长工时,削减工资,开除工人,一方面收买工贼,镇压工人运动,对工人实行法西斯专制 主义 ?吴荪甫不是理论的概念,作者采用多种手法突出冷静果断、刚毅坚韧的性格。 ?得知厂里的小职员屠维岳为讨好工会,准备将他削减工人工资的消息透露出去时,怒气冲 冲地准备解雇他, 但当他发现此人从容相对, 与手下一贯唯唯诺诺的莫干丞形成了鲜明对比, 立即改变了主意,委以重任,后来成为了他对付工人运动的得力帮手。 ?茅盾笔下的吴荪甫,不但是上海滩上气度非凡的实业家,而且也是中国民族资本家中具有" 法兰西资产阶级大企业家"魄力和自信的佼佼者。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在吴荪甫身上集中表 现并得到有机统一,是吴荪甫形象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 ?吴荪甫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他的两面性和悲剧结局,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产物。 ?无论怎样努力,也最终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林家铺子》和《春蚕》 ?《林家铺子》 (发表于 1932 年 7 月《申报月刊》1 卷 1 期)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 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

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 ?店主林老板是一个典型的民族小商人,既老实厚道又精明能干,他重信誉,懂经营,但面 临破产时却不惜牺牲小债主们的利益,体现出商人的本性。 ?林家铺子的破产过程是作品的主要情节,而推动这一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则是帝国主义 侵略、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官吏欺压以及同行倾轧等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从故事发 展中可以看出,林老板资金周转不灵是因为战乱,林家铺子大伤元气是因为官吏借“抵制日 货”之名来进行敲诈,生意萧条是因为小店的主要对象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等等,表现了作者 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 ?"《林家铺子》是我描写乡村生活的第一次尝试"( 《春蚕·跋》 ,开明书店,1933 年) ,同时 也是自己"短短的五年的文学生涯的'里程碑'"( 《我的回顾》《茅盾自选集》 , ,上海,天马书 店,1933 年) 。 《春蚕》 ?《春蚕》 (发表于 1932 年 11 月《现代》2 卷 1 期创作增大号)是当时"丰收成灾"作品中最 早也最卓越的代表,也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最好的一篇,是茅盾第一篇真正以"乡土农村" 为题材的作品(在《春蚕》之前,写过《当铺前》 ,描写一个农民到镇里去当衣服的景象, 也写到河里的小火轮,写到小火轮曾经冲倒过"田横梗",因此引起农民对它的攻击,不过, 那只是一幅农民穷苦生活的速写) ,当年就被夏衍改编成电影。 ? 《春蚕》的创作灵感,来自报上的一则"浙东今年春蚕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 作品以江南水乡为背景,以养蚕为主线,描写蚕农老通宝一家紧张、艰辛的劳作,赢得了春 蚕的空前丰收, 却反而负债、 卖地, 落得个"白赔上十五担叶的桑地和三十块钱的债"的结局, 反映了 30 年代初期农村经济凋敝、农民丰收成灾的残酷社会现实。作品不但有真实的现实 描写, 也通过老通宝对自己过去的回忆, 从一个老农民的视角展示了中国近代农村的衰败史。 ? 老通宝 ?作品最大的收获,是塑造了老通宝的形象。 ?从老通宝勤劳质朴的性格中,可以看到劳动者的灵魂;从他固执地反对变化,反对洋鬼子、 洋货、 洋水车乃至连换一换洋蚕种也要坚决反对的态度中, 也可以看到小生产者由于超稳定 性经济所造成的落后狭隘观念。 ?至于他那数不清的敬神媚神的清规戒律, 他那小心翼翼地偷看墙脚下的大蒜头变化的行为, 他那毕恭毕敬地向灶君祈求好收成的神态,以及惟恐儿子多多头与“白虎星”荷花接触“传染 了晦气”的担心,都以老通宝的方式,显示了 30 年代中国老一辈农民的灵魂。 多多头 ?在破败的农村中成长起来的多

多头,是一个与老通宝既相对立又相补充的重要形象. ?他不像老通宝那样存在着“发家”梦想,而且还越来越多地滋生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他认 为“单靠勤俭的工作,即使做到背脊骨折断也是不能翻身的”。 ?他与老通宝之间的父子矛盾,代表着农民内部新的变化趋势。 ?作品中充满泥土气息的蚕农生活,蚕农们风趣盎然的劳动情致,以及秀丽恬静的水乡风光 等,都表现出浓郁的地方色彩,使这篇作品在茅盾小说中独具一格。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与文学主张 ?茅盾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最容易受时代“主流思潮”的影响,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 实际上一直处于变化之中 ?早期泰纳的文艺社会学,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茅盾是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文坛的,必然主张文学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但是,作为 一个文学家,任何时候也没敢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 ?在新文学初期,茅盾是“人生派”文学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 有意义是其基本核心,也是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基点。即使是在他对“五四”进行 重新思考和检讨时,也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和初衷。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 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也正 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他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 ?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 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 《腐蚀》 ?《腐蚀》写于 1941 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是最早揭露国民党反共卖国罪行的小 说。连载于 1945 年 5 月 17 日至 9 月底的《大众生活》 ,同年 10 月华夏书店出版。 ?由于政治气候的原故,作品采用了披露一位国民党特务日记的形式,在揭露“皖南事变”真 相的同时,也揭露了国民党特务组织的内幕,一经面世就引起了一场“政治地震”。 ?小说艺术上的主要成就在于,利用"日记体"的优势,塑造了女特务赵惠明的形象,表现了 她的心理变化, 较可信地描绘了她从追求个性解放而走向社会, 在抗战初期曾参加过抗战工 作,因她的个人主义思想误入政治歧途,最后在矛盾与痛苦中终于走上自新之路的过程。 有关茅盾的创作要点 ?(1) 具有“在事记”和“编年史”特点的作品: 写于 1927 年至 1928 年, 描写 1927 年“四·一二” 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及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经验教训的《蚀》三部曲; ?写于 1929 年,描写从“五四”时期到 1927 年近十年时代面貌

和思想发展历程的的《虹》 ; ?写于 1932 年至 1933 年, 描写 30 年代初中国江浙农村小城镇商人破产和农民“丰收成灾”以 及农民觉醒反抗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 《春蚕》《秋收》《残冬》; 、 、 ) ?写于 1931 年至 1932 年,描写 1930 年春夏间发生在上海的政治经济事件的《子夜》 ; ?写于 1941 年, 描写 1940 年 9 月至 1941 年 2 月间“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反共卖国的 《腐蚀》 ; ?写于 1945 年,描写当年重庆"黄金案"内幕的话剧《清明前后》等。 ?(2)在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中受到创造社等革命文学倡导者们批评的小说: 《蚀》三部 曲、 《虹》 ,以及《路》《三人行》等。 、 ?(3)主要体现出"社会剖析小说": 《子夜》《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 、 《春蚕》《秋 、 收》《残冬》,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 、 ) 、 、 。 ?(4)抗战后的"急就章":长篇小说《第一阶段的故事》 、中篇小说《走上岗位》和在此基 础上创作的长篇小说《锻炼》《腐蚀》 、 ,以及他惟一的剧作《清明前后》等。 ?(5)未能按计划完成的作品: 《虹》《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锻炼》《霜叶红 、 、 、 、 于二月花》以及《子夜》等。 ?(6)为追求社会功利目的硬写的失败之作: 《虹》《三人行》《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 、 、 、 岗位》《清明前后》等。 、 ?(7)主要资本家形象:吴荪甫、赵伯韬、杜竹斋、王和甫、朱吟秋、周仲伟( 《子夜》、 ) 唐子嘉( 《多角关系》、林永清、赵自芳夫妇( ) 《清明前后》、王伯申(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何耀先( 《第一阶段的故事》、严仲平( ) 《锻炼》 )等。 ?(8)主要"时代新女性"形象:静(即"静女士"《幻灭》、孙舞阳、方太太( ) 《动摇》 )章秋 柳( 《追求》、梅行素(即"梅女士", ) 《虹》、林佩瑶、张素素( ) 《子夜》、张婉卿( ) 《霜叶红 于二月花》,以及赵惠明( ) 《腐蚀》 )等。 ?(9)主要知识分子形象:方罗兰( 《动摇》、李玉亭、范博文、杜新箨( ) 《子夜》 )等。 ?(10)其他主要形象:屠维岳、莫干丞、唐云山、曾沧海、吴老太爷、冯云卿、冯眉卿、 刘玉英、雷鸣( 《子夜》、老通宝、阿多( ) 《春蚕》、林老板、寿生( ) 《林家铺子》、钱良材、 ) 张恂如、赵守义( 《霜叶红于二月花》 )等。 巴金: 巴金, (1904 年 11 月 25 日-2005 年 10 月 17 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 巴金 , ( 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 巴金的创作历程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从 1928 年 9 月写《灭亡

》起,到抗日战 争爆发为前期;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为后期。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共写了 12 部中、长篇小说和 60 多部短篇小说。题材也比较广泛,有写工人、农 民、城市贫民悲苦生活与抗争的,但更多的是描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的作品。 前期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面描写青年反抗者、 革命者所从事的社会斗争的, 如长篇《灭亡》 《新生》 《爱情三部曲》等;另一类是揭示封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 及其走向崩溃的命运,以《激流三部曲》 《家》为代表。 处女作《灭亡》是 1928 年在法国写成。但是巴金对国内革命屡遭摧残倍感失望 与悲愤,正拼命翻译克鲁泡特金的著作,以寻求精神支柱。 《灭亡》就是立志献身的 年轻的无政府主义的心灵表白。小说写了一群青年为反抗军阀专制统治而进行的种种 社会革命活动,时代背景比较模糊,所着力表现和赞颂的主要人物是从俄国民粹派英 雄衍化而来。主人公得了严重的肺结核,却忍住极大的痛苦为反抗专制制度而拼命地 工作,他对自己的个人前途失去了希望,对黑暗压迫下的人类前途也倍感绝望,然而 他还是要尽力奋斗。虽然他也被爱过,但那种绝望、虚无而又要拼死抗争的心态最终 使他丧失了爱情,甘愿消耗生命以殉事业,求取良心的安宁。 “五四”以来的新文学 大都充溢着伤感情调,很少英雄至上的气象, 巴金的《灭亡》终于让读者有了自己 的英雄,尽管是一个在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 《爱情三部曲》由《雾》 《雨》 《电》 三部中篇合成。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如近似雾一样的性 格的“多余人”的周如水,势力堕落的洋派青年张小川,不满现实却又找不到出路的 病态人物吴仁民,等等。巴金比较注重二三十年代青年复杂变幻的思想情绪,充满了 渴望变革的亢奋焦灼的激情;虽然所构思的故事不那么实在,有模仿外国革命党人传 奇的痕迹,但其如火一般的艺术情境很容易为当时进步青年引为同调,给他们激励的 力量。 《激流三部曲》中《家》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家》表明了巴金在更大程度上 接受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那独具的艺术风格也开始步入成熟的阶段。 《家》以 爱情故事为情节发展的主干。作品写了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 琴等几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比“五四”以后 同类题材作品思想上显得深刻。它不再是那种人们熟悉的自由恋爱和反抗旧礼教的故 事,它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

主义;它 的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高 老太爷是这个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他的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族和专 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他是家族的“君主” ,全公馆上下无不敬畏的“神”《家》 。 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间接都与高老太爷有关。小说用血淋淋的事实,控诉 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于人的青春、爱情、生命的摧残;而封建压迫者再扼杀人性的同 时也丧失了人性。 比起长篇,巴金写起中篇、短篇来,有时似乎更加放手,也更充分发抒其艺术个 性,其结构体式多姿多彩。比如《春天里的秋天》诗意化的中篇,用词的表情性很强, 浸透了情感的液汁,其语气轻重、句式长短,乃至章节段行的安排,都充分依循情感 表抒的起伏,抑制有致,张驰交错,犹如节奏优美的乐曲。 后期小说创作 40 年代中期,是巴金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高峰期,不过他的创作风格变了,他开 始写没有英雄色彩的小人小事,写社会重压下人们司空见惯的“委顿生命” ,写“血 和痰” ,调子也变得悲哀、忧郁,由热情奔放的抒情咏叹,转向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 的揭示。 后期作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继续顺着 《家》 的路子写旧家庭没落的, 《春》 除了 和《秋》外,还有《憩园》 ;另一类是反映抗战时期现实生活的,主要有《火》三部 曲《第四病室》和《寒夜》 。 《憩园》 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的过程。 因此, 《憩园》的构思是企图更全面地揭示封建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罪恶本质,补充并拓展 《激流三部曲》原有的主题。 《寒夜》写成于 1946 年底,是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 作。 《寒夜》是他在新婚不久仍沉浸在甜蜜的幸福之时,纯粹靠想象构思了这个家庭 破裂的辛酸故事 的。作 品描写自由恋爱 的知识 分子家庭如何在 现实生 活的重压下破 裂,这个寒气萧煞的悲剧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时间是抗战胜利前的一年间。 这其实是那个时代人们常见的凡人小事,作者真实地加以揭示,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 暗腐败,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了痛苦的呼声。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 人性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 老舍(1899 年 2 月 3 日~1966 年 8 月 24 日) ,享年 67 岁,原名舒庆春,字舍 老舍 予,满族,老北京人(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 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曾任小学校长、 中学教员、 大学教授。 笔名有“舍予”、 “老

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鸿来、非我等笔名。曾经担任山东大学等名校 、 ,话剧《龙 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红旗下》 须沟》 《茶馆》等。1899 年 2 月 3 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 , 满族正红旗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 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苦旗人家庭。一 岁半丧父,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 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1913 年,考入京师 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 ,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 1918 年毕业。 在老舍的作品中,作者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市民世界”,这个“世界”又是通 过三类形象来构成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 A.“老派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老马(《二马》),张大哥(《离婚》),牛老四(《牛天赐传》),祁老太爷、祁 天佑、祁瑞宣(《四世同堂》)等。 这是老舍市民形象系列中表现得最为深刻和成功的形象。 这类形象的特点是: 虽然生活在城 市中,但只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乡下人”。这里所说的城里人/乡下人, 不是他们的户籍概念,而是表明他们身上的文化符号。城市和乡村,从理论上说代表着现代 和保守,所以有的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中,但他的文化本性并没有城市化,也就是说并没有接 受城市里的现代观念的影响, 而固执地延续着乡土中国的传统观念。 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 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是很“旧派”的,保守而闭塞。 《二马》中的老马,是一个奴才式的人物,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生活得过且过……这 个人物身上,表现出了和阿 Q 相近的品格。(注意和鲁迅的比较:乡村/城市;彻底否定甚 至偏激/温和、批判、眷恋;风俗画/全方位) 《离婚》中的张大哥,知足认命,墨守陈规,他小心翼翼地要保住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一 切的“变”。他的使命和职责是“做媒人和反对离婚”,因为他认为离婚就是对既有秩序的破坏, 而他一生的事业就是调和矛盾,“凑合”着过日子。这种由婚姻观念而延伸出的人生哲理和文 化观念就是封闭和自足。当然最后的失败,实际上也就是“老中国的儿女”因循保守的庸人哲 学的破产以及他们想顺应天命而不得的悲剧。 《四世同堂》中祁老太爷的身上集中了北京市民文化

的“精髓”,他怯懦地回避政治与一切纷 争,甚至当日本人打到北京时,他也就是堵上自己家的院门,准备好粮食和咸菜;依然准备 过生日;依然不忘“礼节”;(P74)“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没有什么奢望,只 要求消消停停地过不愁吃穿的日子, 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安度晚年和全家太平。 甚至可笑地认 为日本侵略是看上了卢沟桥的狮子,因为日本人爱占小便宜。 应该注意的是教材中提到的《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也属于老派市民形象这一点。这个形象 跟巴金《家》中间的觉新的形象比较类似,他们虽然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已经和老派的人不 同了,但他们由于家庭的角色和身份的不同,(长房长孙),承担的家庭的重任决定了他们 的性格中包容了较多的传统成分, 因此往往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一种尖锐的矛盾, 表现出了 现代意识和传统思想的困扰。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能够意识到为国尽力的责任,但又不得 不忍辱偷生, 他鼓励和支持弟弟出走, 去投入抗日斗争,但自己却不能同行, 他得留下来“尽 孝”。“他好象是新旧文化中的钟摆,他必须左右摆匀,才能使时刻进行得平稳准确”。祁瑞宣 的矛盾和痛苦是在“尽忠”和“尽孝”二者不能兼得,而本质是他内心深处的文化冲突,因而只 能在徘徊矛盾中苟且偷生。 对于这些“老派市民”形象,作者主要通过揭示人物的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也 写了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历史进程。 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是体现了对传统文明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是表现出对我们民族保守、 落后、封闭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批判,是对国民性弱点的揭露和批判。但是老舍的批判 态度和鲁迅不同,他没有鲁迅那样偏执和锋芒毕露,不激进,不追赶潮流,同时对西方资本 主义文明也是抱着一种非常谨慎甚至排斥的态度。 B.“新派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张天真(《离婚》),兰小山、丁约翰、祁瑞丰、冠招娣(《四世同堂》)等。 对于新派人物的描写,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着对西方文明包括对西方文明包括 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作者对这类形象的描写,采用的是漫画化,讽刺。 因此,对于这类形象作者的讽刺意味十分浓重。 这与作者对老派市民的态度又不同,对于后者,老舍是抱着既有批判,又有同情的态度来写 的,尽管有的带有悲剧意味,有的具有强烈的矛盾心理,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十分生动,表 现了作者的矛盾心理。而对于前者,作者的鄙视和不屑的态度十分鲜明,传统文明在他们手 中失落了,道德失范

、价值混乱,主要体现在他们这些洋派的人物身上,尽管这种批判比较 肤浅,也不免类型化的倾向,但中间包含了他对传统文明既是批判,又有失落感和对西方文 明反思和愤激的心情。 C.“正派市民”(理想市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赵四(《老张的哲学》),赵景纯(《赵子曰》),李子荣(《二马》),丁二爷(《离 婚》)等。 这类形象, 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 老舍往往在对新派市民的描写中表现城市资本 主义化过程所产生的文化变异与分裂, 但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 这种理想就表现在他 所塑造的理想市民身上。 当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寻一条中国文化转型的出路, 因此文化批判 和文化选择就带上了一定的启蒙主义色彩,这一点也可以跟鲁迅进行比较。 老舍对理想市民的塑造, 就文化立场而言, 是建立在传统的道德观基础上的。 一般表现为“侠 客兼实干家”的形象。锄暴安良的侠客(《老张的哲学》中的王德、《四世同堂》中的钱吟 秋等),身上带有中国文化的道德力量(如《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的形象。)民 族骨气和操守,成为老舍理想的化身。 关于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形象和新派市民形象的用意, 其内涵则在于他们寄托着老舍的一种 理想, 是老舍在描绘城市资本主义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变迁与分裂的图景时, 在对老派市 民和新派市民都失望之后,仍然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的结果,他希望这些"侠客兼实干家"的 正派市民能为社会锄害,从而既使他的作品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也使作品变得更有思 想启发意义。当然,这也正说明了作者思想上的平庸和幼稚。 D.“城市贫民”形象系列: 主要有洋车夫祥子、老马、妓女小福子(《骆驼祥子》),老巡警(《我这一辈子》),拳 师沙子龙(《断魂枪》),洋车夫小崔、剃头匠孙七(《四世同堂》),艺人方宝庆(《鼓 书艺人》)等。 这个形象系列集中体现了老舍与下层人民之间的深刻联系。 在这个形象系列中,同样也贯穿了作者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月牙儿》中表现 母女两代烟花女子的生活,是两种文化观念的悲剧。母亲的“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的生活经 验与女儿“恋爱神圣”、“婚姻自由”的新潮观念的矛盾,是不同文化在同一环境中的演绎。但 最终作者表现的结局,是女儿新潮理论的破产,向母亲靠拢。这样,老舍对西方文明中的所 谓个性解放做出了他自己的独特的判断。 ——在没有生存权的社会中, 穷人处于饥饿状态的 时候,爱情就只能是买卖。女儿的悲剧表明了作者对西方文明的批判。而贫民

形象的内涵, 一方面贯穿着作者批判和排斥西方文明,甚至包括"五四"以来时兴的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 思潮的主题, 另一方面更是从城市文明病与人性的关系这一角度, 体现了作者对二三十年代 中国城市社会的认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分析《骆驼祥子》(注重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在过去的一般评论中, 祥子三起三落的命运, 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想实现自己并不过分的理 想,反映了他淳朴、安分的生活理想,但在社会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从 这个意义上,可以看到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的黑暗图景。 但如果更深入一步进入到文化分析的话, 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一个破产了的农民不断在城市 中市民化,进而被抛入流氓无产者的行列,并不断经历精神的毁灭。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 以进一步考察城市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样子的命运就是一个来自农村的淳朴青年在现代 城市文明中经历的道德堕落和心灵腐蚀的悲剧。樊骏在《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中就 明确谈到“祥子被剥夺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 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小说中重点表现的是他“精神上的毁灭”,是人物身心受到摧残和折磨。 这是老舍“批判国民性弱点”总主题的集中表现。 祥子的形象是一个个人奋斗者的形象,他在不断的城市化的过程中,不断为金钱所腐蚀,因 此他才会形成自身固有的缺点:不合群、别扭、自私、死命要赚钱,(P79),因此也就孤 独、脆弱、最终完全向命运屈服,一步一步走向堕落的深渊。对于祥子来说,他所处的环境 是人伦畸形的环境,人和车厂——虎妞;大杂院——二强子;白房子——小福子;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