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建立健全全县干部培养激励机制的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2018-10-01 20:10书业网

篇一:华安县村干部激励机制的调查与思考

华安县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华安县委组织部

近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着力解决村干部的生活保障等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有效地调动和激发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了农村党建工作活力。

一、主要原因

1、进一步稳定农村干部队伍的需要。华安县是典型的山区县,有91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仍有个别村“零收入”。县财力仍然比较薄弱,对村干部工资补贴也有限,每年每个村1.9万元,在扣除办公经费等必要的开支以后,作为工资报酬能落实到每个村干部身上的为数不多。村干部待遇低,这就致使一部分村干部思想上产生不稳定情绪,认为村干部当不当无所谓、干不干都一样。人心不稳,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削弱了村级干部队伍力量。因此,为进一步稳定农村干部队伍,就有必要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解决村干部的待遇问题。

2、进一步发挥离任村干部作用的需要。大部分村干部离任后,继续关心农村各项事业,继续为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作出贡献。但是,因主、客观条件所限,各级对他们离任后生活补助、建立老有所养的保障机制方面没有明确政

策,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失落感、产生了“人走茶凉”的感觉。因此,要继续发挥离任村干部的作用,就有必要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3、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处在建设新农村的第一线,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导力量,它只有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广大农村干部也只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因此,只有建立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才能有效地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积极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当中。

二、主要做法

为建立村干部“干有所为、退有所安、老有所养”的长效机制,我们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村干部工资制度、帮扶培训、养老保险、生活补贴等一系列激励保障机制,让村干部生活上稳定、政治上光荣、工作上安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1、提高经济待遇,让村干部“干有所得”。为使村干部安稳过日子、安心投入工作,我们通过建立工资保障、创业帮扶、走访慰问等制度,逐步提高他们的经济待遇。一是建立村干部工资保障制度。实行村干部工资转移支付,把村

干部工资列入财政预算,每位村干部每月工资200元,由财政全额核拨,这就为村干部提供工资保障。二是推行村干部行为规范工作。在漳州市率先制订并实施以“六要六不准”为主要内容的《村级干部行为规范》,在12个行政村先进试点后全县推行,对村级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采用每月跟踪、季度述评、年度回头看,把村级干部行为规范工作与村干部政绩、报酬、荣誉进行挂钩,促进村级干部勤政为民(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建立健全全县干部培养激励机制的工作方案)、廉洁奉公。三是建立村干部创业帮扶制度。对于有创业能力、又缺乏创业资金的村干部,实施创业帮扶。比如:我们开展评选农村“三培养信用户”活动,对“信用户”可享受小额信贷免担保的优惠政策。又比如:在扶持西部片区发展优质铁观音茶产业中,实行财政补贴和贴息的办法,对村干部带头发展茶叶种植超过3亩以上者,每亩补贴200元;对村干部带头发展茶叶加工者,实行财政贴息50%,2007年全县共扶持发展资金315万元。四是建立走访慰问制度。建立生活困难村干部信息库,利用春节、元旦等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组织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对慰问对象进行走访,切实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到每一位困难村干部家中。

2、加强政治激励,让村干部“干有所盼”。我们坚持既用经济待遇留人、也用政治待遇留人的原则,建立从政治上关心培养村干部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评先评优制度。每年评选和表彰一批先进村级党组织、村主干“好搭档”以及优

秀村干部,培育、树立和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县村干部中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推荐优秀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让他们政治上光荣。二是建立公开选聘机制。为解决村干部的出路问题,按照上级的政策要求,我们从现任村主干中公开招录3名进入公务员队伍;推选1名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乡镇党委委员,享受副科级待遇。同时,加强对下派驻村任职干部的待遇保障,两年来,共有16名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驻村任职干部被提拔重用,占县、乡下派驻村任职干部总数的65%。

3、强化教育培训,让村干部“干有所学”。我们把提高村干部的素质摆上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位置,落实培训经费,统筹规划,实行分级负责制。一是积极实施“村村社社有大学生”计划。鼓励村干部参加党校函授学历教育,对学员的学杂费采取“县财政、组织部、民政局、乡镇、村”分级负担的办法筹集资金解决,化解村干部教育培训资金难题。比如:2007年共招录54名村干部参加省委党校举办的“农村经济管理大专班”函授教育,每年需投入教育经费10万多元。二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村主干培训由组织、民政部门负责,分专题授课,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一般村干部培训由乡镇负责,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5天;县委党校还不定期组织师资力量,采取“送课下乡”的形式,

为各乡镇村干部进行巡回培训。比如:2006年,我们对近200名村主干进行任前培训,对近1000名村干部进行巡回培训。同时,我们还与开展党员干部驻村任职工作结合起来,从驻点村选送一批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参加漳州市统一举办的函授教育,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培训扶持制度。

4、完善综合保障,让村干部“干有所靠”。一是建立村主干养老保险制度。对任职时间满六年以上、发挥作用较好、工作成效突出的现任村主干,进行考核评定、择优投保,符合条件的对象,保险费采取“县财政、乡镇、村和个人”四级按一定比例承担的办法(其中县财政占40%),实施养老保险,每人一次性投保1万元,每年投保16人,目前,已为62名现任村主干进行养老保险。二是建立离任村主干生活补贴制度。对离任的村主干按任职年限,采取一次性和固定两种方式进行补助。对累计担任村主干满六年(含六年),且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任职期间没有被组织上撤去职务或停止其继续履行职责的,实行固定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实行基础补贴加工龄津贴,每月基础补贴50元,工龄津贴每年1元;对任职时间不满六周年的,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任职一年补助100元。目前,全县共有373名离任村主干享受该补贴,全年共发放补贴金额14万多元,所需资金全额列入县财政预算。

三、主要成效

篇二:XX县2011年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XX县2011年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 2011年,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紧紧围绕司法行政工作大局,以加强干部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按照市司法局、县委组织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1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平安隆安建设,坚持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重点,全面提高队伍执法能力和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司法行政队伍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干部队伍。

二、工作目标

(一)工作目标:以培养“四能干部”(站起能说,坐下能写,出门能办事,下基层能指导)为工作目标,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促进社区事业协调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司法行政队伍等内容对全系统干警开展轮训,教育培训面达到达100%,处级干部每年参训不少于110学时,其他干警参训不少于100学时。

三、培训对象及培训内容

(一)培训对象: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全体干警、街道、镇乡、村(居)委专职调解干部。

(二)培训内容:

1、强化理论武装。一是切实抓好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平安隆安建设提供坚强

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大力开展 “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解决司法行政队伍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执业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在系统内开展以强化“四项观念”(大局观念、群众观念、民生观念、实干观念)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以此贯彻落实好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熙来书记在全市政法暨平安重庆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和全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使全体干警进一步明晰“为什么执法,怎样执法,执法为谁”这一根本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促进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制保障。

2、扎实开展执法大培训。一是抓好领导干部能力培训工作。以学习领导科学、管理学等知识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司法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管理和协调能力。二是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通过以案析理、以案释法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为保障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三是在所长参加市级政法部门组织的执法培训班的基础上,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进行培训,下大力气抓好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干警运用法律政策、群众工作、信息化实战应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3、加强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培训。一是在全面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化与电子政务、法律知识等培训的同时,着力现代经济知识培训,组织干警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不断增强司法行政干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二是以岗位练兵为抓手,加强司法行政干警业务素质培训,以司法行政干警“基本功”培训为重点,着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加强法律知识培训,以新法律和新司法解释为重点,努力提升广大司法行政干警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三是加强前沿理论知识培训。以司法行政前沿理论知识为重点,通过深度培训,努力打造一批精英型、复合型、专家型的司法行政人才。

4、扎实开展平安建设业务培训。举办人民调解干部培训班,着力平安建设、民间纠纷调解知识应知应会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调解干部的业务能力,为做好基层创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培训方式

1、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期培训和多种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原则,突出针对性,丰富培训内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围绕全市政法干警“大练兵”活动的精神,采取举办短期培训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理论研讨、业务练兵、专业培训、应用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培训。

2、突出实效性,注重针对性,不断创新培训方法。一是创新教学模式。推行“两段式”教学,完善教学方式,大力推广案例式、体验式、拓展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以致用,强化实践锻炼,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推行自主选学。根据培训对象和需求的不同,定期有针对性地发布各类培训信息,鼓励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实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三是鼓励在职学历培训。提倡和鼓励在职干警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考、函授培养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优化干警知识结构。

3、切实抓好新任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和新进人员集中培训工作,着力抓好岗前业务培训,把提高执法能力的着力点放在向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上,尽可能地把调解、处理案件纠纷放到农村和社区现场,既教育群众,也教育自己,不断提高司法行政干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文明执法、群众工作、社会服务能力。

4、积极组织派员参加政法系统、市局组织培训,切实加强青年人才的培训和使用,积极发现优秀青年人才,研讨推进政法工作良策,展示司法行政队伍全新形象。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为了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党组书记任组长,其余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局办公室负责教育培训的具体日常事务工作。

2、建立健全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激励机制。按照干部参训管理权限,建立教育培训考试成绩档案,凡未经培训或无正当理由拒绝参训以及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当年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并取消评选先进资格。

3、切实抓好保障工作。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经费投入,并将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单位开支预算,购置必要的培训教材和科技教育设备,切实解决干警外出参训和考察经费。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师资准备,确保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附:XX县司法局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XX县司法局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日

XX县司法局2011年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表

篇三:关于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研报告

关于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调研报告

中共**市委组织部:

接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调研通知后,我部庚即行动,从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于5月24至5月29日奔赴各乡镇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处川渝结合部,总面积**平方公里,属盆周丘陵

地带,总人口**万,农业人口**万。2006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全县辖**个乡镇、**个村、**个村民小组,其中500人以下的村**个,500—1000人的村**个,1000—1500人的村**个,1500人以上的村**个,现有村“三职”干部**人。

二、我县在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方面的主要做法

1、以提升干部素质为重点,建立健全村干部快速成长机制。一是建立选贤任能机制。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对成绩显著者优先提拔使用。在2004年全县村级组织换届中,我县从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拔了**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去年全县乡镇领导班子换届时,其中8名干部被提拔为乡镇副科级领导;二是建立政治激励机制。积极推选村干部为各级党代表和人大代表,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村党支部书记**等一批优秀村干部被分别推选为市、县党代表,**党支部书记**还当选为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三是建立定期表彰机制。坚持“七一”定期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近三年受县级表彰的村干部达**人,表彰覆盖面达到**;四是建立村干部定期培训机制。采取上岗培训和主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村级班子换届当年,对全体村干部进行上岗培训,重点加强政治思想、法律法规及管理等方面学习。以后每年由县上组织一次、乡镇组织两次主题培训,重点进行致富技术、新农村建设等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

2、以激发干部热情为目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报酬分配机制。一是实行定额误工补助加绩效考核的分配机制。村干部误工补贴每人每月**元,由县财政局按季度打卡直发。此外,县财政按照预算每年**元的标准将村民小组长的误工补贴拨付到各乡镇,由各乡镇根据村干部联系村民小组工作的实际情况统一考核、发放。二是落实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县财政统一将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拨付到各乡镇,由各乡镇代发,每村每年**元。三是出台离职干部定额补助政策。对正常离职的村“三职”干部一次性发给离职补助费。连续任职15年以内的,按任职年限每年30元的标准发放;对连续任职15—30年的,按任职年限每年40元的标准发放;对连续任职30年以上的,按任职年限每年50元的标准发放,所需资金由县财政和乡镇财政各负担50%。对正常离职且生活确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将其列为农村低保对象予以帮扶。年龄达到60岁以上、生活又比较困难党员干部,县委组织部将其作为救助对象,每年给予300元经济扶助。四是实行村干部商业养老保险。从2005年2月起,对在任的村“三职”干部全部纳入了商业保险,每人每年缴纳180元(每月15元),资金由县、乡、个人各负担三分之一,主要针对村干部的意外伤害和养老保险。

3、采取多种措施,积极营造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宽松环境。一是加大投入,努力改善村干部的办公条件。采取“县财政拨付一点、留存党费补贴一点、乡镇匹配一点、村级组织自筹一点”的办法,切实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添置办公设备,解决村干部无处办公和办公条件差的问题,先后投入360余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室建设和添置办公设备。二是坚决打击“村霸”及各种黑恶势力影响村干部正常开展工作的违法行为。对阻碍、威胁、甚至打击报复村干部的现象和人员予以重点打击,坚决遏制农村“村霸”和黑恶势力干扰、左右村干部工作的不良势头,先后对3名干扰村干部执行公务的“村霸”给予了治安处罚。三是在项目上对村级组织倾斜。积极省市争取项目和资金用于村级组织扶贫济困、兴修水利设施、修路打井、改善基础设施等,并努力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提供帮助。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干部受提拔表彰面窄,政治上难“出头”。村干部的身份“说官非官,说民非民”,他们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在选拔任用方面只能下不能上,既不能进事业单位,更难进入公务员行列。在晋级晋职方面除极个别的情况外,村干部要想成为国家公务员、享受级别待遇是十分困难的。在职时倍受重视,退职后缺乏关心,家庭不理解,社会有偏见,自己心理上也不平衡。同时,村干部受表彰面也很窄。全县**名村干部中,每年各类表彰的村干部比例仅占2%,而且受表彰的基本都是村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表彰则微乎其微。

2、村干部误工补助偏低,经济上无“想头

”。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大量的工作需要村干部去落实,工作非常辛苦。但在经济待遇上,村干部的误工补贴标准却与实际工作量和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不成正比,每人每月的误工补贴还不如现在一个普通小工一周的工钱。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力多数比较困难,村干部联系村民小组的工作补助和村集体办公经费大多数都未能完全落实到位。

3、村

干部保障机制不健全,离任后无“靠头”。目前,对村干部还没有健全的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村干部退职后,在生活补贴、医疗保健、政治荣誉等方面没有什么照顾。许多年老的离职干部生活艰难,晚景堪忧。离任村干部生活保障差,对在职村干部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一些村干部觉得自己既无前途,又无“钱”图,产生了“撂担子”的想法。我县虽然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商业保险,但到龄后领取的金额很少,不能彻底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4、村级债务化解难,抓发展无“奔头”。大部分的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造成集体公益事业无钱落实,出现村干部“有心办事,无钱落实”的尴尬局面,村干部对群众许下的承诺不能兑现,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此外,村级债务较大,班子运转困难,债务化解难,成为压在村干部身上的沉重包袱。截止去年,我县村级债务达**多万元,其中,村干部垫支**万元,沉重的村级债务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制约着村级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对策及建议

1、切实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一是完善培训与学习机制。坚持县乡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县委把村干部培训纳入每年干部培训计划之中,加强宏观指导,将培训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在思想上,着力解决村干部“不想干”的问题,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村干部的头脑,坚定他们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强化他们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使他们乐于奉献,谋求发展。在业务上,着力解决村干部“不会干”的问题。在突出抓好村干部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在丰富村干部科技知识、增强村干部工作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坚持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提高基层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使干部掌握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依法办事等工作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放在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上。同时积极鼓励在职村干部参加自学、函授等学历教育。二是建立健全村干部政治激励机制。除“七一”表彰外,每年年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评选活动,评选比例控制在2%左右,对获得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主任)荣誉称号的由县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凡在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岗位上连续任职15年以上的村干部离任时,由各乡镇党委、政府颁发荣誉证书;连续工作25年以上的由县委、县政府授予“服务群众老支书”等荣誉称号。三是建立长期稳定的选拔使用机制。对年富力强、表现优秀、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每两年拿出少量的名额,通过推荐、考核、考试等程序选拔进入乡镇事业干部;每5年从村干部中录取一定数量的公务员,特别优秀的可以吸纳为乡镇的领导班子成员。

2、适当提高村干部的经济待遇。在调研中,我们共走访座谈了37名镇村干部,普遍认为现有的误工补贴过低,其中8名干部建议村干部误工补贴提高到每月300至400元,17名干部建议村干部误工补贴提高到每月400至600元,12名干部建议每月应在600至800元,9名干部建议区别对待村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副主任的误工补贴。我们建议将村干部每月的误工补贴提高到每月500元左右,考虑到工作责任、工作量的差距,建议村支书、村主任与副主任的补贴差距控制在50元左右。

3、建立健全养老保险机制。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的长效机制,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建议将村“三职干部”(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0周岁)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范围,可以参照现目前城市企业工人缴纳的方法,采取“三个一点”交纳保费,每年缴纳保费:年报酬合计×28%,由县、乡财政负担20%,村干部个人负担8%,不在职村干部则财政不再补贴,保费全部由个人负担。同时,结合村干部任职时间和自身年龄差异较大的实际,灵活选择交费方式和领取方式,即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交纳保险费,不在职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定额或不定额地交;也可根据所交保费确定领取标准,到时按月领取;也可中止合同,领回所交保费。在县经济条件等允许的情况下,逐步解决村干部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

4、进一步优化村干部的工作环境。一是实行“强村并组”。我县1000人以下的村有57个,占总数的11.1%,1000人至1500人的村有281个,占总数的54.5%,1500人以上的村有177个,占总数的34.4%,人数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作量,可以考虑把1000人以下的小村适度进行合并,扩大村的规模,减少行政村的个数,同时可以减少村干部人员数量和节约开支。二是调整村级班子职数。在没有实行“强村并组”工作前,对于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村,可以进一步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对于村人数较多的,建议以人数1500人以下的村,配备3个村干部职数,人数每超500人,增加一个村干部职数。三是重视村级债务的化解。几乎所有的村干部都有为完成以前农业税等任务欠下的债务,村干部手中的债

务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化解,疲于应付债主,严重影响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建议应实际着眼,从长远出发,制定积极稳妥的债务化解措施,并尽快实行,营造一个村干部公平、宽松的工作环境。

5、建立帮扶解忧机制。一是要加大对村级的帮扶力度。加大对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的帮扶。转变帮扶思路,将扶贫资金以及部门扶持资金“捆绑”起来,每个乡镇每年集中扶持、集中解决1—2个难点问题,增强村干部攻坚克难的信心。二是要关心爱护村干部。要关心在职和离职干部的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强化乡镇党政领导驻村工作责任,每月集中2到3次驻村帮助村干部开展工作,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对离职村干部,各乡镇要单独建档备案,密切关注离职干部动态。要健全在职和离职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机制。对家庭特别困难和遇到天灾人祸的,组织上要给予一定的救助,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

6、逗硬落实村干部待遇。切实加强对村干部误工补贴、组干部工作待遇、村集体办公经费等到位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乡镇不折不扣地落实各级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各项激励保障措施。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