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我有着很大的帮助。

毕业设计2018-03-29 10:27书业网

篇一: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工作后的心得体会

一是对待人处事的方式不适应。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可以相互称兄道弟、姐长姐短的,现在呢,对不同职务、不同单位、不同场合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

二是对压力的承受不适应。当学生时做错了事,同学 和 老师、学校和社会都会比较宽容,可一旦参加了工作,我们就是一个独立承担责任的人,有什么错误必须要有勇气自己来承担。

三是时间性纪律性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上大学时,不想听的课可以不听,不想参加的活动可以不参加,落下的课程可以在考试前两周抓紧突击,还不耽误拿奖学金,有时候看哪个同学不顺眼,动不动还想跟他打一架。参加工作后就不一样了,上下班要遵守考勤制度,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得按时完成,不遵守劳动

工作纪律,轻者影响考核得分和工资待遇,重者还会受到处分,甚至有解除劳动合同、丢掉工作的风险。四是对薪酬的不适应。第一次拿工资,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在学校里,不管是当学生会干部还是做党支部干部,做事都是没有报酬的。

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迷茫和苦涩,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踏入社会,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缺乏对职业和事业的了解与认知,导致不能正确处理好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一直从事全省烟草行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工作,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负责大学生招聘管理工作,对大学生有着浓厚的感情,也经常了解、分析行业这么多年来新进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和成长情况。除了上述我就业初的感受之外,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前几年,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还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感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较大。

应届大学生步入社会,就意味要从学生角色向职业化角色转变的开始。大学生刚参加工作,被人认可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刚参加工作,往往会被上级或领导指派做一些简单性、操作性、流程性的工作。就我们行业来讲,可能会派你们到基层的基层去锻炼一两年,干一些最基础的工作,比如去分拣线分拣卷烟、给零售商户送货、去烟站种植、收购烟叶、去卷烟或烟叶仓库当保管员,甚至说是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而我们这些应届大学生,曾经都是学校里的高才生或者说是所谓的“天之娇子”,如今却只是一名普通员工,做着简单的工作;进的是名牌大学,学的是热门专业,但却没有获得期望的薪酬和机会。这种期望值的落差,让许多应届大学生无所适从,无法安心工作,尤其看到本单位的部分领导干部或者中层干部,无论是学历还是能力上都跟自己无法相比的时候,这种心理的落差更大。这种心理的落差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浮躁,无法看见自己的前途,越加对未来迷茫,感觉自己郁郁不得志,最后走向破罐破摔,甚至跳槽的边缘。

二是急于求成,遭受挫折后不能承受压力。

应届大学生一方面对于工作急于求成,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后,心理负荷较大,无法承担工作压力。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知识非常有限,很多书本知识由于教育的滞后性,在工作中已经过时,很多工作知识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锻炼和提高。因此,应届大学生真正参加工作之后,还需要摆正心态,放下架子,重新去学习,以使自己胜任现有工作。而且,在工作中的任何过失和错误都有可能造成本单位的经济损失,所以任何小小的失误也难免招致同事或上级的批评后者斥责,难以承受压力。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或者化解,就可能转化成对企业或同事的抱怨,无法使自己在技能上提高,无法融入集体,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造成心理失衡的现象更加严重。三是围城思想严重,盲目感较强。

应届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跟同事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受外界影响,总认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工作环境甚至行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山望着那山高,公司的月亮不如其他公司的月亮圆,因此,越发对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工作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人们思考问题时的外向型心理,总是认为所有目前的不如意都是企业和他人的错,而没有内向去思考自我,站在社会或企业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分不清到底是自身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这样造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楚,目光短浅、眼高手低、互相攀比,正如俗话说的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当不满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稍不如意就一走了之。

这三种情况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后的普遍心理。

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咨询专家徐小平曾说过,现在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缺少的东西太多。很多人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没有明确的就业意识,缺乏一定的职业素养,造成了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社会化、职业化转变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那么,如何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优秀员工的角色转变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

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向社会化转变。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思考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自我与职业的关系时,将社会化等同为“丧失自我”,并从内心排斥社会化。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化,表面上表现为职业化,但深层的东西其实是对于社会和自我的正确认识,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大学生工作适应最突出的障碍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正确地认识社会、人性、职业和他人。

在校时,我们大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社会和人性的复杂,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准备,过于天真和无知;另一种极端则是对社会和人性过于悲观,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规划抱有强烈的抵触意识,又因为过于理想化而导致苛刻、偏激、狭隘、封闭。事实上,社会和职业既没有有些人期望的那么美好,也不如另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坏,它复杂而真实,需要我们将片面的、绝对的、理性的、批判式的思维转化为感性的同情式的理解认同,用坚强而温和的眼光和胸怀去接纳,这样的人生态度和境界虽然需要(来自:WWw.cssyq.Com 书业网: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我有着很大的帮助。)一定的年龄和阅历才能达到,但职业经历能够促使我们大学生,用一种更现实、更客观、更温情的眼光来看待社会、职业和自我。我们应该牢记,在书本上、网络上抽象地批判人性,与实际地同真实的人接触的感受和看法是不一样的。

我们周围就有很多“太冲、太自我”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自我的结果,直接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和职业角色意识模糊。有一次听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报告,咨询师讲:一个公司在同一年录用过三个大学生,一个纯粹无法胜任工作;一个缺乏主动性,干什么都得告诉他,不说他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另一个太过于强势和主动,他工作是去改造别人的,还得让上司听他的。这三种类型在当今大学生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社会对于个人的改造的力量是巨大的,个人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应该是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等待和望而却步,关键是我们要有足够的自觉,有意识地接受、完成这个改造的过程,让这个过程短一点,让自己和

周围的人痛苦少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大学生都能很好地作好这一点,能尽快地实现社会化的转变。其次,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向职业化转变。

职业素养是我们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点。在人才交流市场上,我们会常常发现,多数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实,大学生就业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离社会的实际要求肯定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单位真正看重的并不是简单的成绩单,也不是表面的学历学位,而是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经验不是阻碍我们大学生角色转化的最大难题,我们本来就是学生出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学习经历让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学习经验,参加工作后的岗位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能轻松搞定,工作经验我们也一样能扎实积累。但是,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才是我们大学生的“软肋”,这些方面的欠缺在职业适应阶段都会表现出来。

那么什么是职业化呢?

从职业素养的角度而言,动态地看,职业化就是个性的发展要适应共性的要求,将外在要求内化为自我修养,按照职业要求改造自我的过程;静态地看,职业化就是训练有素、行为规范。

从外在呈现来看,职业化表现在职业资质、职业态度、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充分符合工作的需要,其中知识、技能、态度尤为重要;而从内在来看,所有看得见的表现都是由看不见的价值观决定的,因此,职业化是内力的外现。如果将这二者结合起来看,职业化给人的观感是,第一层次看穿衣戴帽;第二层次看待人接物;第三层次则是看价值观。我们烟草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就是“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烟草人,作为烟草职业人,这是我们必须要具备的价值观。

如何成为职业化员工呢?

古人云: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再厉害的领导、再称职的部门负责人、再优秀的员工,一旦不按要求遵守职业道德,没有了意识素养,就是不合格,就不能称之为职业人。

为帮助大家提高职业素养,尽快实现职业换型,我总结和归纳了八条注意和八条建议:

职业员工的八大注意,或者说是八大禁忌,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避免的八种现象:

1、拒绝承担个人责任,习惯上推下卸,敷衍塞责。

2、打工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时刻准备跳槽。

3、自认为是“天之骄子”,清高孤傲,不能委曲求全。

4、不主动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

5、没有危机和竞争意识。

6、被动心态,对同伴和工作没有兴趣和激情。

7、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独善其身,不愿主动地帮助他人。

8、借口太多,不能自动自发地努力表现。

成为职业化员工的八条建议,也是我们参加工作后应该培养的八种职业素养:

1、敬业。干工作要积极主动、自动自发,干就干得好,爱就爱得深,做就做得精。

2、服从。接受单位和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讨价还价,也不要过分依赖他人。

3、感恩。感恩你的单位和同事,感恩你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你的竞争对手。你所干的一切最起码要对得起你的良心,对得起你拿到手的工资。

4、超前。要有超前意识,自我管理要高标准严要求,工作标准永远要比上级领导的要求更好,想到他前边,做到他心里。当科员的要想着科长的活儿,当科长的要想着处长的活儿,当处长的要想着领导的活儿。

5、注重人品。不管做什么,先把自己的人做好。要时刻牢记:诚信源于人品,人品比能力更重要。所谓德才兼备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之谓之“君子”,才胜德之谓之“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6、学会包容。工作遇到挫折或受到领导或同事批评,要学会包容和换位思考。不管遇到什么?尽量让自己快乐!不要拿过去、别人、没发生、自己的烦恼折磨自己!

7、培养团队意识。学会主动帮助他人,毫无怨言。要自动自发,彼此负责,相互协作、目标统一。

8、保持竞争意识。要时常主动寻找差距、创新改善、追求卓越,每天实现自我设定目标。如果不思进取,迟早会被他人所取代。

如果大家能做到上述八点,你们就具备了优秀的职业素养,也将顺利实现职业转型,成为对企业对行业有利用价值的人才。

第三,要从现在做起,向行动化转变。

学校是一个同质性比较高的小社会、小群体,人员构成比较单一,相对比较单纯,而在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与学校相比,社会是一所更大的大学。职场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时间安排、人际交往、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不同。因此,当我们在跨出大学的校门、跨入职业的门槛之际,要顺利实现社会化、职业化转变,就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生活、工作、职业发展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向行动化转变。总结我大学毕业十来年的工作历程,在此给大家提7条建议,从现在做起,付诸行动:

1、要正确定位。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与别人一样的工作者,希望大家放下架子,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好高骛远,要摆脱“精英心态”,甘做“普通劳动者”,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2、要学会适应。不要习惯性地像在学校里一样,以对待周围老师和同学的方式与同事、上司、老板相处。千万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而是要学会适应与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求同存异,适者生存。

3、要控制情绪。要自觉地意识到校园文化和职场文化的不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喜怒哀乐全表现出来,更不能随便发脾气,影响工作。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4、要热情主动。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我们更要热情、主动、外向,以尽快、尽可能地让上司、同事和周围的人愉快地接受你。这一点不要说大学生不大会考虑,我们很多人即使工作多年,或者终其一生,

都不大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使自己的整个人,激励、感染、影响、愉悦身边的人,那将会达到超越职业化的境界。

5、要不断学习。大学里学的那些知识不是我们的救命稻草,那些看是丰富渊博的知识根本解决不了工作中的问题、满足不了我们职业发展的需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树立向同事、向上司、向朋友、向社会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政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专业知识和工作方法,来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不断满足你职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需要。

6、要时刻反省。要有自省、自知、自觉的意识和理念,时刻注意在为人处事的细节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要学会通过工作和为人处事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你今后能有针对性地、更加积极主动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技能,使自己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到集体和团队。要永远记住: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与改进才是成功之母。

7、要付诸行动。我们要树立在书本和知识之外的另一种学习观念:行动化的学习。社会化、职业化,或者说改变个人习性的最好方法,就是将社会化、职业化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的言谈举止上,通过改变行动来改变自己,顺利实现角色转变。

当然,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将社会化意识和职业素养体现为态度和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一个积累和准备的过程。多项调查和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和角色转化期大概需要1-3年的时间。而这1-3年的时间正是你职业生涯中最“青黄不接”的阶段:你既不像毕业时的“单纯”,又不像有四五年资历的那样能“独挡一面”,而是处于“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状态。这个时期,也许是你一生中最痛苦,变化最大,对人生的认识、体会和感悟最多的时期,但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如果大家能顺利通过这个阶段,就将稳步踏入“职业塑造”阶段和“职业开拓”阶段,最后登上“事业成功”这个职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实现你曾经一切的豪言壮语和海誓山盟,达到你的职业发展的巅峰。戴高乐曾经说过:“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决心要做出伟大的事。”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和抱负;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森林,承载着收获、芬芳、失意和磨砺。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就要拿出勇气,要付出努力、拼搏和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成功,不相信颓废;成功不相信幻影,未来,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拼!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不会在碌碌无为中消耗光阴,我提议,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大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要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写下一份职业规划书,规划你的努力方向和目标,规划你的前程和未来,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你们的职业规划,在挫折中学习,在行动中改变,尽快完成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逐步迈向你们成功的职业发展通途,到达胜利的彼岸。

篇二:社会工作见习报告

社会工作见习报告

很高兴自己能有这次社会见习的机会,通过这样的见习,我真正学习到了社会经验,它为我积累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它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牢实的根基。社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基地,能将学校学的知识联系于社会。见习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见习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见习,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见习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 、见习目的

对于任何人来说,毕业见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毕业见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在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毕业见习作为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让我们看到实际的中设计生产状况,也我们在就业之前“实战预演”,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车间的生产运作过程,还有大量实际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我们还十分缺乏的实际经验都包含在每个生产设计过程中,通过见习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

对于毕业见习来说,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见习所学的内容来完善我们的毕业设计,当然我们在见习过程中还会收集相关资料、

了解相关产品设计制造的基本技术和发展现状,从而制定毕业设计设计思路与方法,了解相关的工艺以及工序,这也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要符合实际的现成参考文件。认真完成好这次见习,为完成好毕业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不久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见习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无论是对我的毕业设计还是今后的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二 工作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1月

三 见习内容:

具体案例:

1、案主情况:杨某和丈夫结婚八年后离婚,现与儿子一同生活。离异后的杨某情绪很激烈,经常打骂儿子,并进行体罚。邻居多次劝解,杨某不但不接受,还与邻居大打出手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

2、主要问题:杨某和丈夫结婚八年后离异,现在与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同住。由于杨某受尽了婚姻带给她的折磨与痛苦,离婚后造成她性格比较偏激,总是疑神疑鬼,觉得别人对她指指点点,看不起她,在背后议论她。杨某和丈夫的不成功的婚姻生活也使儿子变得很自卑,父母离异后他开始不喜欢上学,逃课,这些问题造成了杨某的儿子成绩逐渐变差,每次开家长会,杨某都觉得儿子让她很丢脸,家

长会上的其他家长们都像在嘲笑她似的,于是她就开始打骂儿子,甚至对儿子进行了体罚。她觉得“棍棒下面出孝子”这句话是非常正确的。孩子表现不好就应该打骂,这样才能教育好儿子。有时甚至把自身的痛苦和怨气都发泄在儿子的身上。

3、具体的过程:这个案例我们是采用“理性情绪治疗法”来解决的。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首先,我们去小杨母子的家进行了一次座谈会。我们考虑到杨某是一名离过婚的女子,被婚姻受到很大的伤害和痛苦,所以谈话的措辞都比较婉转严谨,尽量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使她不再让那么敏感。也许杨某逐渐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便很平和的向我们讲诉了她内心的苦闷。她觉得离婚对女人来说实在是一件太悲惨的事情,离婚对女人来说太坍台了,永远没有可能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而且还要还要遭受别人在背后对她的议论和指点,让她觉得生活真的很痛苦。她的儿子也不争气,读书成绩差,还经常喜欢逃课,连儿子都要和她一样承受离婚带来的压力,儿子也被别人瞧不起,甚至在别人的眼里是低人一等的。

听了她的讲诉,我们就耐心的劝解她:离婚并不是那么可悲的事情,这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失败的经验败了。我们是否应该要求在自己

的人生中每一件事都要成功和完满?事实上,世界上很少有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处处成功和事事顺利,不是在这里经受折就是在那里遭遇失败,所以,你一定要把婚姻不顺利这件事当作包袱背在身上,那么就会带来许多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从而看不到自我价值。其实,你只要在生活中尽力而为,活得充实和有意义,只求向自己交待,就大可不必为求取悦他人而辛苦地活着。过分的担忧和困扰,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令你在面对困难或做许多事情时,难以有效地应对,而且,过份的担心倒会增加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所以,你要对自己说:离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单亲家庭也没有什么可怕,所有的困难我都可以应忖。并且告诉她,要多多加强对儿子的关怀,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儿子逃学也是因为感到自卑不想与小朋友们接触,怕遭受小朋友的非议和嘲笑的目光。孩子的成绩是可以慢慢提高的,但是心灵受到了创伤就很难恢复了。所以自身要抛弃原来那些非理性的想法,如悲伤、挫折、生气、易怒、失望、敌意、自贬等感受,而要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加强心理建设,加强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不再对儿子进行打骂和体罚,而是要用关心和爱心来引导儿子走上正确的生活道路。通过这次的交谈,杨某的心结渐渐的打开了,也很认同我们的想法,并表现自己会走出离婚的阴影,和儿子好好的生活下去。我们同时也向她表明,如果生活中需要我们居委会的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给予她们帮助和支持,希望她们母子二人能幸福的生活下去。

4.发展结果:结束了杨某母子的案例后,在实践活动中我又遇到了杨某的儿子。小朋友变得很乐观开朗,在活动中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还能帮助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杨某也能与邻居友好相处,平日里都互帮互助,看来杨某已经走出了离婚带给她的阴影与痛苦,这让我们都甚感欣慰。

以上案例采用了理性情绪疗法的辅导技巧,以婚姻问题和单亲家庭问题作为例子加以说明。概括地说,理性情绪疗法坚信,人类天生同时有理性和非理性的两种信念,而非理性信念是人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的根源。以此观之,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离婚或身处单亲家庭的当事人,整天凄凄惨惨,精神萎靡不振,或者内心充满敌意、仇恨、绝望等不适当的情绪而导致行为失措或自暴自弃,盖源于她对离婚和单亲家庭的非理性信念。因此,理性情绪疗法主张,需要通过理性治疗方法、情绪治疗方法和行为治疗方法,首先帮助当事人改变原来的思维方式,去除非理性信念,然后协助当事人在情绪上和行为上作出改变,最终推动当事人建立起一个更理性、更充实、更有弹性和更具容忍度的人生哲学。

2、单位见习的处境或问题

我已经见习了半年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所以我就来到了四十四团一社区,因为我想去切实体验一下社会工作的基层工作是如何进行和开展的。我相信通过这些年来我学习的专业知识,我对于社工这个工作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了解,对社会工作

篇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 ※ ※

※※※※ ※※※※※ ※ ※ ※ ※

学生毕业 设计

开 题 报 告 书

课题名称 某综合商业办公楼通风空调工程设计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2015年3月24日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