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诗三首理解性默写

诗歌2018-10-10 01:51书业网

篇一: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全面清晰)

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1.《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

2.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

3.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4.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5.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

4.《诗经》两首

《诗经·氓》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5.本诗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6.《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7.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9.《氓》是女主人公在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在回忆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对比。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0.婚后,当女子年老色衰,男子再也不是那个憨厚的小伙,终于露出了他凶恶的嘴脸,竟然残暴的对待女子,女主人公不仅辛苦而又蒙受耻辱,思想上起了深刻的变化。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2. 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13.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14.《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采薇》

1、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的句子是(诗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诗句是):昔我往

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烘托作者哀伤之情的景物描写的句子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写士卒归途生活艰辛、心情低落的句子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4、回首往事,表现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5直接表现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我心悲哀,莫知我哀。

6、《诗经·采薇》中写士兵采集野生的薇菜充饥的场面,其中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两句写了夏天刚长出来的薇菜的叶片肥嫩的样子。

7、《诗经·采薇》中写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然而他们没有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他们忧伤地想起:“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而今天呢,“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倾诉内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

8、《诗经·采薇》中“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9、《诗经·采薇》中“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几句写士兵因思乡而心头烦闷,忧心如焚,好像火烧一样,而且感到饥渴难忍。还想到:“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表示我的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

5.《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固时俗之工巧兮,(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诗三首理解性默写)偭规矩而改错。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回归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7、《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 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0、《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1、《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6.《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中“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四句,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精心穿着打扮,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

2、《孔雀东南飞》中“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两句,说明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

3、《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这些诗句是从头到脚,从装束、服饰、姿态上作横的铺陈,表现出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

4、《孔雀东南飞》中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加上恰当的比喻,从手指、嘴唇、步态等方面写出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的诗句是: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5、尽管婆婆驱遣媳妇,但媳妇仍然谦恭、礼让,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告别婆婆是说的“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表现刘兰芝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只好回娘家,但又记挂婆婆在家里操劳的矛盾而复杂的心情。

6、《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离开时叮嘱小姑要侍奉好婆婆,在妇女欢聚的日子不要忘记自己的诗句是: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7、《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焦仲卿发誓不离开兰芝,不辜负兰芝的两句诗分别是:“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8、《孔雀东南飞》中写焦仲卿对刘兰芝发誓不离不负,兰芝为仲卿的真挚情意所感,盼望仲卿早点接她回家的诗句是: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9、《孔雀东南飞》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刘兰芝对焦仲卿发誓“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表现了她们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强。

10、《孔雀东南飞》中“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忧愁伤感的样子。

11、《孔雀东南飞》中“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四句,写出了刘兰芝因哥哥性格暴躁,不能随自己心意,料想前景不妙而备受煎熬的心理状态。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描写了一幅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 《短歌行》

1、汉乐府民歌《长歌行》诗中“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来表现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之情。

2、曹操《短歌行》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3、《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4、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这几句点明了“愁”的一个原因,即对人才的渴求。作者所引用的诗经原是写恋人之间的思念,那种悠长,那种亦喜亦忧,可见诗人对人才的一片深情。

5、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达了作者欢迎贤才的心情。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

6、曹操在《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几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7、曹操在《短歌行》中“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几句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

8、曹操在《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几句写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曲折地为贤才指明方向。

9、曹操在《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几句,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然后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归园田居》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归园田居》中透过“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7.《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8.《归园田居》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

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8.《兰亭集序》

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的句子是: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确实感到非常快乐的句子是: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5.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不觉中老年将要到来。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8.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开始就点明聚会的季节、地点和事由的句子是: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0.《兰亭集序》中交代了在兰亭聚会的人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路英才,老少皆有。

11.生活中当我们对所喜欢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时,感情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也随之产生。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12.《庄子》中说死生是人的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3.每当我们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文章,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出是什么原因。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14.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正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说: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9.《赤壁赋》

1.写江上水汽弥漫,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篇二:杜诗三首理解性默写

1、《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

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2、《望岳》中“”,借齐鲁大地

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3、《望岳》中表达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进而登上人生顶峰(点明

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的诗句

是: 。

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

1、《春望》一诗中写故都荒凉之景,透着亡国之痛的句子是:

2、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句

子是 。

3、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

之情的句子是 。

4、《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的句子是

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或表现老妇

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诗句是:

2.《石壕吏》中,寥寥十个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

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时代氛围的诗句

是:

3.《石壕吏》中,表现人民长期深受兵役之苦(或表明捕吏凶暴,

老妇凄苦)的语句是:

4.《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5.《石壕吏》中,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

语句是:

6.《石壕吏》中,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

7.《石壕吏》中,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是:

篇三: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背诵篇目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第三册背诵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

(理解性背诵默写) 整理:李树兰审校:杜映桃

班级:姓名:自我评定:优异/合格/加油

(四)李白《蜀道难》

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2、运用夸张的手法,渲染惊险的气氛,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的句子是: ,。

3、用飞禽走兽难度,间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不易通过的句子是:

,。

4、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开篇以蜀地方言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6、“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的手法来写蜀地山高水险的句子是 ,。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

,。”为我们渲染了蜀道上的旅愁和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夸张、衬托出山势的高险,气氛的惊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1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五)《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1、以枫叶凋零、秋气萧索寄寓凄苦落寞情怀的诗句是:,。

2、直接抒发作者故园之思的句子:,。

3、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

《咏怀古迹》(其三)

1、写尽昭君一生悲剧的句子是:,。

2、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

,。

《登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5、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6、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这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之感。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六)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3、,。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4、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5、《琵琶行》中在第二次音乐描写中表现音乐间歇时诗人的感受的诗句是: 。

6、《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却又戛然而止的诗句是: ,。,。

7、《琵琶行》中表现诗人听闻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的感受的诗句是: ,。,。

8、《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

(七)《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2、《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3、《锦瑟》用典的四句诗:

,。,。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马嵬》(其二)

写出《马嵬》一诗中昔乐今苦,昔安今危以表现李、杨爱情悲剧的两联:,。,。用对比手法来警示后世,含蓄表明题旨的诗句是:,。

(八)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梁惠王自认为对国家:。他会这样认为,是因为他是这样做的:

,,;。其他国家的国君不如他用心,结果却差不多的原句是:

,。,。

2、面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困惑孟子是这样回答的:“,。,,。,。,?”梁惠王直接回答说“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孟子认为在渔业和农业方面人类要于自然和谐相处,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有所节制,吃的和用的就不愁了时说:“, ;

,。”

4、《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描述了孟子“王道之成”的盛景。请用原文呈现。

5、能表现梁惠王当政时期阶级分化,贫富悬殊,而作为国君的他却无所作为的语句是: (九)荀子《劝学》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在第四段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2、《劝学》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3、《劝学》中借助描写“风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4、《劝学》中用蚯蚓的比喻,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的语句是: ,,,,。

5、韩愈《师说》中“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6、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特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

(十)贾谊《过秦论》

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

,,,。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

,,,。

3、《过秦论》中用整散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

,,,,。

4、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最终目的是:

,,,。

5、贾谊用“,,,”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6、《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灭亡和《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的一句原话。《六国论》:,,,。(或: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故曰弊在赂秦也。)

《过秦论》:。

7、作者对陈涉起义军的武器介绍及其评价是:,。

陈涉的出身、地位、身份是:,,。

(十一)韩愈《师说》

1、《师说》中对当时耻于从师的现象发出慨叹两句是: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3、《师说》中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当时的人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 ;对自身:

4、《师说》中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的语句是:,。

5、《师说》中阐述从师必要性的句子是:

,?, ,。

6、《师说》的中心论点是: 。

7、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说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童子的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8、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9、本文以士大夫之族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表明作者的观点,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10、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是可以教学相长的,“,,”

并指出原因:“,,。”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

“,,,。”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