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初稿) (3000字)

爱情故事2018-10-10 03:21书业网

《长生殿》李杨爱情故事近10年的研究综述

元明清戏曲创作异彩纷呈,蔚为大观,成为唐诗宋词后中国文学史上的优异代表作新形式。这一艺术成就的形成自然有多方面因素,但是从剧本形成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从元明清西区章所采用的故事的角度对这一艺术样式的生成进行审美观照,在本文献中从戏曲故事的题材类型、本事渊源以及审美意蕴等层面进行论述,以鲜活的实例感受元明清时期戏曲中蕴藏故事的美学魅力,通过李杨爱情故事为个案,考察自唐代以来特别是元明清时代中发展演变的原因,从中揭示一些元明清戏曲故事的时代特征和内涵。

1元明清爱情题材作品主题的分类及典型研究

文学作品研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主题的研究。主题思想的诠释彰显文学作品的深邃内涵,从理论层面上给予研究对象充分的内涵认识。以《长生殿》李杨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的主题趋向多重蕴涵,这就使得其主旨包含了多重解读空间,从而使研究者们陷入了主题意蕴的苦苦求索之中。

第一部有关李杨题材的经典之作——白居易的《长恨歌》一经问世,就引发了主题的争论。陈鸿在《长恨歌传》后即指出其主旨意在“惩尤物,治乱阶,垂于将来”,成为《长恨歌》主题探究的肇始。陈寅恪指出欲解其主旨,“须知当时文体之关系”与“文人之关系”,认为白居易之诗作的完笔实在于《长恨歌传》,即所谓的“歌传合一说”,成为后世“讽喻说”的滥觞。而在日本,则产生了完全相对的“爱情说”,认为《长恨歌》是“根据对两人爱情的深刻同情而创作的”,并在中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这两种观点的互相对立又均有合理成分的存在,于是又形成了“双重主题说”,认为长恨歌“一方面对李、杨两人的荒淫、招致祸乱作了明显的讽刺,别一方面对杨贵妃的死和两人诚笃的相思赋予很大的同情”,是前两种观点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除此之外,尚有另辟蹊径自成一派的“感伤说”、对史实的考辨而形成的“隐事说”等等,都自成一家之言,又有各自的缺陷。直至今日,《长恨歌》的主题之谜,仍是常谈常新,先后形成了二十余种观点,几乎垄断了《长恨歌》的研究领域。

继《长恨歌》之后,元代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这样一出经典的杂剧曲目也同样出现了对于主题的论争。更为相似的是,所持争论的观点也基本相同,“有的认为它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一样,是在歌颂唐明皇、杨贵妃生死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作者借以批评和讽喻唐明皇的政治得失;也有的认为此剧主题思想在歌颂和批判中显得矛盾和混乱。”另一方面,由于作品的自出一格的悲剧抒写,“不准备使唐明皇与杨贵妃有何种程度‘重圆’的可能”,这在中国悲剧史上极为罕有,也使得主题的研究分流到悲剧意象及悲剧意蕴之上,

如《狞厉之爱与怨悱之痛的悲幻扭结——白朴<梧桐雨>悲剧意蕴再认识》《悲剧中的悲剧——<梧桐雨>杂剧人物形象与悲剧意蕴新论》等等。

关于李杨爱情题材的压轴之作——清代洪昇的《长生殿》,众多研究者也“一直为该剧的双重意向所困惑”。“李杨情爱”是《长生殿》的唯一主题”,还是“《长生殿》也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乐极哀来,垂戒来世”,又或者“作者在描写李杨的生死情缘时,寄托了自己的生死不渝的爱情理想。与此同时,又将李杨的爱情与‘安史之乱’联系起来从而寄寓了作者的劝惩恩想”。大体也是持李杨爱情说、家国兴亡说、或兼而有之或矛盾并立。“其实,这些都不是《长》剧客观主题所在。《长生殿》的基本情调,它给予人们的审美效果,仍然是上述那种人生空幻感。”

有普遍意义的范畴之上。

近10年来对于主题的研究,更多借鉴了对比的方法,主要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对比,以期得出更为有力的结论。如《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对比研究,通过细致地文本对比分析与“对诗与传的历史因缘”的溯源,不仅为《长恨歌传》提升了地位,也同时为“爱情说”提出了更多有力的证据。再如,《长恨歌》与《梧桐雨》的比较,得出“虽然在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描述上,《长恨歌》较《梧桐雨》更纯洁、真挚,但这并不影响《梧桐雨》的悲剧程度要比《长恨歌》强烈”,从而在对比的分析中把握不同作品的主旨倾向。又如,《梧桐雨》与《长生殿》的对比,得出“《梧桐雨》较之《长生殿》,其悲剧性质显得更彻底。而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帝、妃之间婚姻爱情的缺陷”,也从悲剧意蕴的角度揭示出主题的侧重。

事实上,造成主题的多义与复杂,主要是由于李杨爱情题材自产生之日起,就有着“史学与文学的两股流向”,而研究者们往往忽视了这一现象。近年来,学术界渐渐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在题材进入文学视野后又产生了文人与民间的两大不同的流向,二者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而或对立、或融合,研究者们没有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往往会对主旨的解释产生偏差。比较文学的兴起为研究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我们也看到在这种研究方法下,固然能够提出一些新的有建设性的论据,却容易在对比中关注不同之处,不能准确地概括主旨,而只是提出某种可能性。

2 有关李杨爱情题材作品人物形象的研究

人物形象的研究是继主题之外的第二个研究重点,这首先是因为李杨形象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其次也是由于历代作品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所包蕴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长恨歌>中杨贵妃形象新解》虽然是借分析人物形象来揭示作品主题的,但作者从历[14]李泽厚先生从美学角度将主题再提炼升华到了一个带

史角度、作者角度对杨玉环做了深刻的剖析,但又有以史证诗的嫌疑。如果说《长恨歌》的人物形象并不算十分鲜明,那么在后世的两部经典戏剧中的李杨形象则是十分丰满和立体的。《论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中详细分析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两个人物形象,细致分析了两人性格中的不同层面。对于《长生殿》中光彩照人的李杨形象,研究成果更具深度。《<长生殿>剧中杨玉环形象再析》一文,以女性意识的角度分析了杨玉环爱情的悲剧。在《论<长生殿>中李隆基形象的人性化》中,作者通过对唐明皇这个形象帝王色彩的逐渐褪去的分析,肯定了李杨之间知音式的爱情。这些对于单篇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有助于深入研究作品,但大多数都还是主题研究的附庸。

在研究成果上,比较突出的还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展示不同作品的人物刻画的不同。有对一类或一代文学中作比较的研究,如《唐诗中杨贵妃形象再解读》,通过对唐诗中杨贵妃形象的解读挖掘出唐人对于这一人物的矛盾心态。也有从历代的经典作品的对照中得出,杨贵妃的形象从一个“惑君误国的红颜祸水”到“可怜可恨的灰色人物”最后升华为“光彩照人的痴心女子”,这样比从同一文本的个别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要更富于研究价值。对于唐明皇形象的分析,《试析唐明皇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例举经典作品,认为从《长恨歌》到《长生殿》,他的形象“具有清晰的演变轨迹”,尤其是感情方面有着明显的拔高与升华。这些研究都对两个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一定的流变的梳理,但我们能够发现现有研究中大多数都将李杨二人分裂开来,事实上在李杨爱情关系中二人是相互影响的,如果能将他们的形象做一整体来分析,当会有一定收获。

3 有关李杨爱情题材作品的其他对比研究

比较文学的繁荣,为李杨题材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走出自身窠臼的方法。除了上述主题、人物形象的对比之外,还包括其他方面的比较研究。

数量最多的是进行同一体裁的对比,固定选取一种体裁,诗歌或者小说、戏剧,对一系列作品的价值、地位、影响做出明晰的判断。《追忆、反思与怀想——唐代明皇题材小说研究》将唐人小说中有关于唐明皇的作品分为“追忆与怀想”[23][19]、“反思批判”、“具有神话和仙话情节”的三类作品,充分反映了唐人作品中的矛盾倾向。《论李杨题材在中国戏剧中的多重演绎》一文,揭示从元杂剧开始的世俗化在李杨戏剧作品中的展现。还有对同一时代进行对比的研究,如《唐宋时期杨贵妃题材文学研究》,选取李杨爱情题材产生的不远的时代作为分析的对象,详细论述各种体裁的相关作品,将杨贵妃题材列为一个母题来阐述,提出了不少有新意的见解。《元代李杨题材诗歌研究》认为“元代是李杨题材文学演变中的重要

时期”,进而以诗歌为主体,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各类李杨作品。同体裁、同时代的对比研究往往结合在一起,开拓了研究的新的领域。

还有对中外以李杨为题材的不同作品的比较,如《李、杨爱情故事的传承与流变》中,由于“日本古代物语文学中的作品,有不少都是涉及到李杨故事的。但在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中日两国的文学作品却各有特点”,因而将中日之间有关李杨爱情题材的作品做了分析与对比,对于中日文化的比较很有借鉴意义,也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李杨题材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在比较性质的研究中也出现了对李杨爱情这一母题进行整体分析的成果,如《论“李杨爱情”张力性品格》《李杨爱情故事盛传不衰的原因分析》等,从宏观上来把握这一题材的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为研究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主要还停留在研究这一现象广泛传承的原因,而不是研究具体的作品。如今,运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李杨爱情题材的成果已略见一斑,但其中从整体上来分析李杨文学的研究仍很鲜见。对于一个宏富的题材的流变不能只局限在一个朝代或一种体裁之上,而应当完善对于整体流变上的研究,从中得出更有建设性的成果。

总 结

从上述研究情况可以看出,李杨爱情题材的研究时间跨度长、研究成果多,但也有诸多不足或尚未涉及到的层面。对于主题,有了新的方法,但还缺少新的视角;对于人物形象,存在割裂情感双方关系的问题;对于情节,研究者则极少涉及,多为史学考据,事实上由于民间趣味的增加,情节也总是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对于对比研究,则缺乏宏观历时性的整体分析。鉴于此,应当有效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以民间审美因素的介入为视角,加强文本分析,研究李杨爱情题材作品在不同时期的嬗变过程,也希望藉此,对主题、人物形象、情节三个方面做一纵向考察。小清新文章来源——海内论坛:www.hnlt.org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