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墨西哥未来对外油气服务合同

服务合同2018-10-11 04:30书业网

篇一:油气回收合同正式

加油站一次二次油气回收改造工程合同

编号:

签定地点:

甲方:

乙方: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和平和诚信

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乙方承包甲方“油气回收管线改造工程”事宜,协议如下:

一.工程名称:加油站 油气回收改造工程。

二.工程地点:

三、工程内容和要求:

4.1(一次回收)卸油口油汽回收管道的安装。

4.2(二次回收)加油机回气管道至油罐的安装。

4.3 三次回收预留口。

4.4加油枪、胶管、真空泵等产品的更换。

4.5管道应进行有防水、防渗漏、防变形措施。

4.6呼吸阀改造。

4.7加油站整体密闭施工。

四.工程总造价款:人民币(大写):

五.付款方式:

1.在施工队进场前,甲方向乙方预付工程款计人民币 元整 ,

2工程完工后,二天内甲方向乙方付清其余款项,计人民币小写: 元整。

六.售后服务:

工程保质期为半年,保质期内因乙方为甲方提供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由乙

方免费负责维修,由甲方人为造成损坏的乙方收取成本费。

七.双方责任:

1.乙方施工用电和生活用水的费用由甲方承担,接驳水、电的工作和设备材

料由乙方负责提供。乙方食宿自理,甲方应给乙方提供必要的协助。

2.乙方进场后,如因甲方原因或气候影响,而使乙方不能正常施工的,由甲

方书面签字确认,工期按实际相应往后顺延。

3.现场施工过程中,乙方做好保卫工作。防止失窃事件发生。甲方应协助乙

方做好治安防范与土建施工队的协调工作。

4.施工过程中应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施工过程中的一切安全责任由乙

方负责和承担。

5.必须按本合同第五条约定的付款比例和期限按时向乙方支付合同款项,逾

期未付的。每超一天,甲方按工程总造价的3%向方支付违约滞纳金。

6.本合同不含任何发票。

八.双方若发生争议,经协商未达成效果的,任何一方可向签定地点的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

九.本合同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本合同自双方代表签字后即生效。

甲方签字:

(盖章)

乙方签字: 2015年 月(盖章)日

篇二:当前海外重点地区油气投资环境及未来变化趋势

当前海外重点地区油气投资环境及未来变化趋势

摘要

当前,海外重点地区和国家的油气投资正逐步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但是,各个地区的投资环境各不相同。中东地区仍然是传统的产油区,也是各国石油公司最密切关注的地区,随着中东局势的变化,海湾产油国已开始考虑开放国内的石油或天然气资源市场;非洲则可能是"明日之星",是各国努力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的潜在进口源,但该地区不仅具有本地区的冲突和矛盾,还存在着大国势力的影响;中亚地区和俄罗斯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窥,出口管线和战略油气资源的开发将是国际大公司争夺的焦点;中南美洲国家的投资机会更多地存在于老油田再开发、天然气、海上油气开发和重油生产之中;东南亚/南亚太地区国家具有较长的对外合作的传统和历史,海上的天然气生产前景广阔,在这些地区和国家投资将具有积少成多的效益。

加快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步伐,充分利用国际油气资源,是今后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这一战略为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营创造了极好的国内政策条件,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油气贸易与投资环境的不断变化,在给中国石油企业发展国际石油贸易、实施跨国投资带来许多机会的同时,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油气贸易与投资环境中,特别是在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和市场竞争中,并非所有的探明可采油气资源都是可利用

的。相反,从海外油气合作的角度看,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可利用的油气资源是有限的,而有限的可利用油气资源又是随着投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通过对海外油气投资环境的调研和分析,在此提出"可利用的油气资源"这一概念。影响"可利用的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立法和对外开放政策。不开放的油气资源是不可利用的。2)基础设施。缺乏基础设施的油气资源是不可利用或暂时无法利用的。

3)竞争状况。可利用的油气资源对于缺乏竞争力的国家和公司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不同规模和实力的公司,掌握海外油气资源的数量必然不同。

4)合同条款。对于良好的油气资源,其开发合同必然苛刻;相反,难以开采的资源,其合同条款一般比较宽松。

5)可利用油气资源,还要受到国际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极大影响。

一般来说,利用海外油气资源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贸易手段,充分利用全球油气市场条件的变化,掌握油气资源;二是通过海外投资,直接从事油气勘探、生产、炼制与销售,最大限度地拥有海外油气资源。本文主要分析海外重点地区和国家油气资源投资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一、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最为丰富。据BP公司2004年所做的世界能源统计,2003年中东地区的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为990亿吨,剩余天然气探明储量为71.72万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球的63.3%和40.8%。同年世界石油贸易的41.4%来自中东地区。

勿庸置疑,中东地区是全球原油消费市场的主要供应源。尽管各主要消费国都在努力实现海外原油进口的多元化,努力降低对中东原油的依赖程度,但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中东地区作为主要供应源仍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是世界各国和各大石油公司的重要战略内容。

根据我们的分析,中东地区的上游勘探开发环境与机会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受宪法的制约,外国公司不能直接进入这两个国家的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目前沙特虽然开放了天然气领域,但是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国内的油气一体化开发和天然气回注,西方公司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分成和利益。不过,也有专家预测,沙特未来的新君主执政后,对外合作政策可能会有积极的变化。科威特以开放北部四个油气田为契机,正逐步尝试对外开发,其合作环境有望逐步出现转机。

二是伊朗和伊拉克。这两个国家的油气资源都非常丰富,同时都面临着国内经济困难、技术落后、不得不开放其国内油气资源市场的问题。与沙特和科威特一样,伊朗的宪法也规定外国公司不能拥有本

国的自然资源。因此,伊朗不得不采用"回购合同"这一变通的方式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且一直没有停止对外合作的步伐。从2004年起,该国采用新的"勘探和生产回购合同",将勘探和生产两个阶段合二为一,简化了石油公司从勘探阶段过渡到生产阶段的合同谈判过程,降低了石油公司的操作风险和成本,受到业界的欢迎。如何改变石油工业的落后局面,是伊朗必须直面的难题,而良策只能是继续扩大开放其油气工业,包括陆上油气开发领域。事实上,伊朗一直与印度、中国和日本政府谈判油气出口,特别是LNG出口和相关的油气田合作开发等问题。伊朗国内的石油技术和设备急需更新,也为外国公司进入该国提供了较大的合作空间。

目前伊拉克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特殊时期。伊拉克战争打破了中东地区的政治格局和利益平衡。战争结束后,伊拉克并没能按计划进入经济重建阶段。通过民选产生的新的政治体制正推动政治局势走向稳定。但是,石油工业的体制和对外政策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研究,今后伊拉克的油气工业将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采用国际通行的惯例开展对外合作。我们估计萨达姆时期的合作条款有可能得以延续或部分延续。但是,如何对待原来已经签订的合同项目是内外力量较量的焦点,也是最令伊当局为难的问题。

三是其他非传统中东产油国,包括阿联酋、阿曼、也门、叙利亚等油气资源不是特别丰富但对外合作态度非常明确的国家。近年来(来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这些国家时常举行新区块勘探开发、老油田再开发和工程技术服务招标。虽然规模较小,但仍然不失为进入中东前沿地区的良机。特别是

阿曼的老油田再开发和天然气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景。

二、非洲地区

非洲地区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目前产量较低,是当前世界各大国争夺油气资源的潜在地区。据BP公司的统计,2003年非洲地区的探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分别为135亿吨和13.79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8.9%和7.8%;同年非洲地区的油气产量分别为3.98亿吨和1411亿立方米,约占全球的10.8%和5.4%。其中,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的石油储量分别占全球的3.1%和3.0%(均排名世界前十位),但是产量只占全球的1.9%和2.9%。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世界能源需求在未来的25年里将成倍增长,对原油的年需求量将从35亿吨猛增到60亿吨,同期投入非洲能源开采项目的国际资本将高达3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在国际石油巨头进军非洲的同时,非洲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或者解决国内需求短缺,也在积极改善国内投资条件,吸引外资开发本国资源,或者走出国门,与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本国或者第三方国家的石油资源。

过去两年间,非洲地区最引人注目的国家是利比亚。由于卡扎菲采取积极措施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加速回到国际社会的步伐,利比亚的对外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3年,利比亚同意对1988年"洛克比空难"事件受难者给予赔偿之后,联合国解除了对利比亚的制裁。2004年4月,美国放宽对利比亚的经济制裁,9

篇三: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_战略融入与业务成长

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战略融入与业务成长

孙洪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

摘要

中国继2009年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就一些重大油气合作项目达成协议后,2010年在拉美实现了油气合作项目的快速推进。当前拉美油气市场格局正经历深刻变化,中国石油公司已融入拉美市场,开始向战略经营、业务成长期转型,但资产、管理整合能力将面临考验。拉美的商业博弈环境较为复杂,中国石油公司进入拉美,不仅是资本的进入,还应培养一支从技术到管理都针对拉美油气市场的专业化队伍。中国在拉美的能源利益已超越公司层面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政府间常规性政策对话和信息交流机制显得十分迫切。拉美是油气投资纠纷争端多发地区,有必要了解、探索拉美油气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历史惯例和传统,加强立法机构之间的往来。

关键词 中国 拉丁美洲 油气合作 并购重组 战略联盟 业务成长

20l0年是中国在拉丁美洲的油气并购之年,无疑将成为中拉油气合作的战略拐点。巴西盐下层油藏的巨大发现和国际金融危机给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经营造成的局部冲击,为中国石油公司进入拉美创造了又一次机遇。中国继2009年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就一些重大油气合作项目达成协议后,2010年实现了合作项目的快速推进。经过十多年的业务积累,中国石油公司已融入拉美市场,开始步入战略经营、业务成长期。

一. 中拉油气合作获重大进展

随着国际油气价格企稳回升,拉美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活跃,资产兼并重组频繁。主要油气生产国加大投资力度,并吸引跨国石油公司参与,以弥补国内资金、技术服务缺口;而早先进入拉美的跨国石油公司因资源国政策变化或现金流短缺,开始调整在拉美的资产结构或国别经营策略。中国石油公司长期锁定拉美为“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区,在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下,以国家充裕的外汇储备为资金后盾,结合企业自身的拉美战略,进一步打开了合作的新局面。

1.并购、参股成为市场进入主要方式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石油公司在拉美发起并购、参股共9笔大宗交易,资金规模高达180多亿美元(见表1),收购方主要是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和中化集团。目前,大部分并购交易还有待相关政府部门审核批准。通过资产并购或参股合资,中国石油公司摆脱了仅仅依靠资源国油气区块竞标的单一的市场进入方式,实现了市场进入渠道的多样化、快捷化。

2.合作地缘重心向阿根廷、巴西扩展

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哥伦比亚是中国石油公司在拉美合作的传统对象国,四国汇集了近90%的中拉油气合作项目。20l0年,巴西、阿根廷的合作地位迅速抬升,两国几乎占到了新增合作项目的一半(见表1)。中国石化购持雷普索尔巴西公司股份,进入了巴西盐下层油田开发;中国海油与布里达斯公司控股公

司合作收购泛美能源股份,打入了阿根廷油气勘探开发市场(见表2)。从资源国的合作潜力看,中国石油公司在拉美的国别合作布局得以平衡、优化。

3.与区外跨国石油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合作关系

除与拉美本地国有或私有石油公司合作外,中国石油公司还扩大了与区外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发展战略联盟关系。早在2003年,中国石油与阿根廷Pluspetrol公司在秘鲁建立了合作关系;2006年,中国石化与印度国家石油公司联合收购了Omimex公司在哥伦比亚的油气资产。作为拉美油气市场中的后来者,中国石油公司借力雷普索尔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顺利进入巴西。

表1 2010年中国和拉美重大油气合作项目 国别 合作伙伴中国公司合作方式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化向中,并筑EBM—PAMA一3和BM—PAMA—8区块 巴西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化集团中方购买胁鲥no油田4(J%权益

匹班牙雷普索尔公司中国石化持股雷普索尔巴西公司增发股份

阿根廷布里达斯能源控股中国海油成立合资布里达斯公司,中阿各持股50% 阿根廷BP公司中国海油合资布里达斯公司收购泛美能源6(J%股份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中国石化收购美方公司在阿资产

委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胡宁4区块,中方持股40% 委内瑞拉委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化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胡宁1区块和8区块,并参与炼厂项目,中方持股40%

委国家石油公司中国海油参与M州cal sucre天然气项目合作开发

秘鲁秘鲁石油公司中化集团竞标获得5个区块勘探开发权

哥伦比亚美国Hupecol公司中国石化收购美国公司在哥区块资产

古巴古巴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开采、炼厂建设

哥斯达黎加哥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成立合资公司,实施哥方炼油厂扩建项目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国资委、商务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网站。

表2 雷普索尔在巴西的区块持有情况

地理区位区块名称持股比例

BM—ES一21 雷普索尔10%、巴西国家石油公司80%、淡水河谷lO%

圣埃斯皮里图盆地BM—ES一30 雷普索尔40%、阿美拉达赫斯30%、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30%

BM—ES一29 雷普索尔40%、挪威国家石油公司30%、哥伦比亚国家石油公司30% 坎普斯盆地BM—C—33 雷普索尔50%、挪威国家石油公司50%

1)PifacIlca油田:雷普索尔37%、巴西国家石油公司63%;2)Aba化0e啦、c岫、

carioca、

BM—S一7 Ig咖三大油田:雷普素尔25%、巴西国家石油公司45%、BG3()% BM—S√H 雷普索尔25%、巴西国家石油公司75%

桑托斯盆地BM—S—47 雷普索尔25%、淡水河谷25%、BG公司50%

BM—S—48 雷普索尔∞%、巴西国家石油公司35%、woodsidel2.5%、淡水河谷12.5%

BM—S一50 雷普索尔2(赐、巴西国家石油公司60%、BG公司20%

BM—S一5l 雷普索尔4()%、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加%

雷普索尔公司在巴西拥有10个盐下层区块权益,并与多家跨国公司建立了庞大的合作网络(见表2),加之其多年的本地化经验,使之成为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天然的战略合作伙伴。

4.以技术服务和贷款融资作为合作支撑

中国石油公司曾以参与边际油田开发为契机,通过提供工程技术服务走向了拉美。近年,为实现国内油品供应自足或增加出口附加值,拉美正面临新一轮油气上下游产业结构调整,工程技术服务和资金需求较大。目前,中国石油与哥斯达黎加国家石油公司已成立合资公司,对哥炼油厂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建。2009—2010年,中国向巴西、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提供了多笔与油气相关的贷款融资。未来几年,带资的技术服务将成为中拉油气产业内合作的又一增长点。

二. 中国与委内瑞拉油气合作模式分析

中国与委内瑞拉的油气合作模式是当前业内讨论的热门话题。中委合作模式至今尚无明确定义,从政策实践看,其构成包括在两国政府间制度化的合作决策框架下,由中方金融机构提供债务融资支持,以油气合作为主轴,并向其他领域拓展的主辅式复合型国际合作模式。纵观中委合作模式的发展变化,具备以下机制特征。

1.中委合作模式是由两国政府和国有企业从项目决策到具体实施相互对接式的合作制度安排

实际上,两国政府间高级混合委员会已发展成为制度化的“合作决策中心”。仅考虑合作的经济属性,中委合作是源于两国经济互补性的市场力量,而行政力量的适当参与推动了合作进程。

2.融资机制为合作项目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中国开发银行以债权而非股权的形式与委内瑞拉社会发展银行合作设立的“中委联合融资基金”,是中委合作模式的“融资中心”。为弥补中方融资成本,委方以扩大对华原油出口作为还款保证。该基金运作采取非金融交易,依附于具体的石油或非石油合作项目进度实施阶段性、菜单式融资,为合作项目提供流动

性支持。这种融资机制以政府信用和商业信用相结合,采用的债权而非股权的融资结构是双方都可接受的风险安排。

3.保持合作领域的开放性

中委合作模式的形成缘起于石油合作,并以之为“合作主轴”,不断向农业、基础设施、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辅轴”扩展,保持了合作机制的开放性和可参与性。加之合作模式下“决策中心”的行政推动和“融资中心”的资金支持,随着不同领域企业参与度增加,形成了以石油企业和金融机构为“轴心”的多合同关系合作模式。不可否认,查韦斯总统对扩大合作领域有着强烈的政治意愿,兼有谋求长期发展和摆脱短期经济困境的意图。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石油合作为主轴、拥有“决策中心”和“融资中心”的中委合作模式成效显著。中国石油公司与委方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并拥有多个石油生产区块权益,委内瑞拉已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从拉美获取石油资源的核心来源地。与此同时,合作领域日益多元化,中国企业参与委方铁路、通讯、电力、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两国油气合作环境,并带动了中方技术、成套设备的出口。这不仅符合查韦斯政府的发展诉求,而且多数项目与油气合作关联度较高,有利于维护中国的能源利益。

中委合作模式当前还未成熟定型,仍处于创新、探索之中。合作模式框架涉及两国多个企业,由“融资中心”派生出油气合作勘探开发、原油购销、工程承包、成套设备出口、债务偿还结算等复杂交错的多重合同链条关系。毋庸置 疑,中委合作模式是中国“走出去”的一种战略尝试,其普遍性和适用性程度到底如何,还有待进—步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思考。

三、拉美油气对外合作政策热点

20l0年,阿根廷、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等国油气对外合作政策相对保持稳定,而巴西盐下层油田开发立法、厄瓜多尔合同模式变更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油气合同模式选择是拉美主要油气生产国对外合作政策变化的核心,一国往往采用多种合同模式,而不是仅限于一种,且近年调整频率较高。墨西哥继2008年通过新的油气改革法案后,开始采用新的激励性服务合同,但开放程度仍然有限。巴西盐下层油田开发立法将采用产品分成合同模式,陆地勘探开发则仍延续矿费税收制合同。阿根廷、玻利维亚国内油气价格在“放”与“收”之间摇摆,为改善油气投资环境,两国政府将要在应对涨价的国内政治压力和沉重的财政补贴之间作出新的政策平衡。

1.厄瓜多尔把油气产品分成合同变更为服务合同

20l0年8一11月,厄政府与在厄跨国石油公司陆续谈判,强势推行油气服务合同,以取代原有的产品分成合同。根据新服务合同,厄方根据产量向跨国公司支付费用,并要求跨国公司必须追加投资,以提高油气储量、产量。因合同模式变更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在厄的生产活动较为消极,期望厄政府作出适当的条款让步。直到2010年11月27日,雷普索尔、埃尼等5个跨国石油公司才同意接受新的服务合同,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则拒绝签署。厄政府态度较为强硬,20lO年7月,厄方因税收争端废除了法国佩朗科公司的石油合同。2011年,跨国公司与厄政府的谈判博弈将进入攻坚阶段。

2.巴西盐下层油田开发立法尚未完成

2009年8月,巴西时任总统卢拉向议会提交了关于开发深海盐下层油田的4个法律提案,即成立盐下层国家石油公司、向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注资、引入产品分成合同模式、设立“石油社会基金”。巴议会经一年多的审查,作了多处修改,修改内容有联邦政府、劳工保障基金等对国家石油公司增发新股的持有比例、勘探开发设备的国产化率、矿区使用费率及分配标准等。因20l0年总统大选和围绕石油收益分配的政治斗争激烈,此项立法进程较为缓慢,虽然已通过一些条款,但整个立法过程仍未结束,将会延续到2011年,由巴新总统迪尔玛·卢塞夫来推动。

拉美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抬头,就巴政府立法主旨看,意在加强对盐下层油气资源的控制权。20l0年9月,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顺利完成近700亿美元的新股增发注资,为开发盐下层油田作好筹资准备。针对深海盐下层区块招标,巴西国家石油公司至少拥有30%的股权,同时还有权参加竞标过程,仍可获得一定股权。约7l%的深海盐下层油田区块面积仍未招标,其余的29%盐下层区块已拍卖给私人或外国石油公司。私有或跨国石油公司在巴不会有更大的发言权,仅仅是市场的参与者。

就油田开发的矿区使用费率标准以及如何分配,巴联邦、地州、各党派、国家石油公司等不同利益集团一直争论不休。20lO年12月1日,巴议会下议院通过了产品分成合同和富有争议的矿区使用费分配方案,但后一项内容遭到了卢拉总统和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圣埃斯皮里图三个沿海核心石油生产州的强烈反对。目前,矿区使用费分配方案被搁置下来,争议点在于矿区使用费征收使用范围是否包括已拍卖区块,还是仅限于未拍卖区块,以及各州所占分配比例。就巴议会讨论看,盐下层矿区使用费率将在l0%~15%之间。若按15%征税,其分配格局如下:石油生产地的州政府和市政府分别为4.5%和3.125%,而受石油生产影响的城市占0.875%;新成立的盐下层石油公司为6.5%,其中要向不生产石油的州和市转移支付2.5%,向海军、科技部和环境专门基金各转移支付0.5%①。与此同时,新成立的盐下层公司的收入55%要投给“石油社会基金”,剩下的45%在各州市间分配。

此外,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件发生后,巴国内对开发深海油田可能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甚为担心。实际上,巴西分别在1984年、1988年和2001年发生过三次严重的海上油气勘探事故,经济损失惨重。为此,巴开始加强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立法,并建立了应急机制。对未来盐下层油田开发,巴西将会实施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

3.阿根廷油气投资环境可能好转

阿根廷自2002年实施至今的油气价格冻结,使得阿油气投资环境恶化,跨国石油公司陷入经营困境,开始调整经营策略或撤离。为控制油价大幅上涨,20lo年8月,阿政府又进—步强化最高限价和冻结价格措施。实际上,雷普索尔一YPF、壳牌等多家公司2010年下半年暗中调价,阿政府的冻结法令难以奏效。阿油气价格多年来已演化为敏感的政治问题,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如政府与石油公司之间、联邦政.埔f与地方政府之间、不同党派之间,甚至选民与执政党之间。阿油气政策的过度“政治化”,已严重扭曲了市场机制对油气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迫于跨国石油公司压力,20l0年12月23日,阿政府开始松动油气价格。这可能是阿油气投资环境改善的关键—步。

四.拉美油气市场竞争格局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