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红高粱的影评

影评2018-11-20 10:56书业网

篇一:红高粱影评

《红高粱》影评

剧情介绍

曾外祖父为了换回一头骡子把我奶奶嫁给了十八里坡有麻疯病的烧酒作坊老板李大头。迎亲路上,轿把式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行至青沙口,高粱地里杀出劫道人,劫了轿夫的工钱,又要抢我奶奶。余占鳌带头结果了他,我奶奶对他有了好感。三天后奶奶回门,蒙面的余占鳌将她抱进高粱地。两人激情迸发,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

我奶奶回去前李大头死了,奶奶撑起烧酒作坊。我爷爷酒醉后胡言被扔进空酒缸,恰这时土匪土三炮劫走了我奶奶。罗汉大叔等人凑足三千大洋赎回我奶奶。我爷爷酒醒后找土三炮算帐,拿刀逼得三炮求饶。九月九日烧锅上生火,罗汉大叔请我奶奶到烧锅上看看。出酒后,我爷爷朝高粱酒里撒尿,竟成了好酒——十八里红。

我爹九岁那年,日本鬼子来了。逼乡亲们踩倒高粱修公路,之后又要剥抗日的三炮和罗汉大叔的皮示众。胡二不忍心一刀杀了三炮,而罗汉大叔被当众剥皮。当晚我奶奶搬出当年的十八里红,伙计们喝完酒,准备打鬼子报仇。第二天黄昏我奶奶给我爷爷他们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下。愤怒的我爷爷和大伙抱着火罐、土雷冲向日本军车。我爹找到了已经痴呆的我爷爷,站在我奶奶的尸体旁。这时夕阳如血,高粱酒如血,一切都成了血色,我爹放声唱起来:“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

影片中的色彩

影片以如火似血的大红作为主色,首先《红高粱》名字就是红色,影片开头也是那披着红盖头、穿着红衣裳和红绣花鞋坐在红轿子里的娇俏新娘。轿子里的我奶奶也在红轿子的映衬下呈现红色。高粱酒也是红色的,天边的落日也是红的,我奶奶在一开始也穿粉色的衣服,之到我爹出场,以我爹的红肚兜替换。演员的皮肤也被太阳晒得通红。还有鲜红色的牛肉,牛皮和鲜血。最后一切都笼罩在日食的血色中。通过红色的质感表达热烈而充满活力的生命。影片释放出来的粗犷,野性,自由,浪荡,激情,渴望以及喜悦都包含在这红色之中。正如张艺谋导演说的:“在所有颜色中,我最喜欢如火似血的大红。”他对红色的运用使得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环绕。这是对完美自然生命的渴望与赞美。 影片的一些镜头

开头我奶奶出嫁,当时的习俗是新娘“坐轿不能哭,哭轿吐轿没有好报,盖头不能掀,盖头一掀比生事端。”而我奶奶一上轿就掀了盖头,这可能也应验了习俗。而在颠轿时她很恶心想吐但还是强忍着,最后以我奶奶的抽泣声结束。后来被打劫她也是笑着面对蒙面人。这也可以看出我奶奶对这门婚事的不满,想出事但不想没有好报应。“颠轿”这一段以轿内奶奶的不安,难受,和轿外轿夫的高兴镜头反复切换突出婚嫁的热闹气氛。到青沙口劫匪让新娘子下轿时我奶奶回头看着余占鳌,他也看着我奶奶,我奶奶走了几步停下来又看看他,劫匪催促她时,他突然冲向劫匪,大家也一拥而上打死了劫匪。这时他们彼此已经产生好感,也是掀盖头的事端。高粱地“野合”之前,年轻力壮的我爷爷踏到高梁,开辟出一片性爱的圣地时,画外的音响带着强烈的原始的嘶啸声,这是对主人公大胆开放追求生命的象征和暗示。影片运用一个俯拍的全景镜头:当身穿红衣的我奶奶仰面躺在倒伏的高粱所铺成的绿色圆形圣坛上,古铜色的我爷爷双膝跪地时,心跳似的鼓声和呐喊似的唢呐声拔地而起,与之相应的是风中狂舞的高粱的迭化画面。通过这种音画的结合,烘托出爱的热烈和生命的辉煌。

影片中的音乐

影片中的唢呐声在不同时段出现也表现不同的效果,如开始的声音表达一种喜庆,结尾的撕心裂肺的唢呐声直冲云霄,表达一种悲愤。片中的歌的运用也是非常出色,“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哇,——”的两次出现充分表现了主人公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第一次是野合后充满希望的,高亢的,鼓励性的暗示,结合了两颗心灵共鸣产生的愉快感。战斗结束后,在我奶奶的尸体旁,歌声又一次响起,虽然仍为原词原调,但音乐中对往事的追忆的失落感油然而生。

《红高粱》带给了我们很多很多的震撼,也带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思考,我们所获得的不只是审美愉悦,更伴随着心灵的震颤。影片中音效的表现,大红的色调都让人难忘。抗日精神,人民的反抗精神也让人肃然起敬。

篇二:《红高粱》影评

鉴赏《红高粱》的声音与细节

摘要:“我给你们讲的是我们家乡那块高粱地发生的神奇事儿。”《红高粱》正是以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犹如一声霹雳,惊醒了西方人对中国电影的蔑视与迷幻,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张扬了人性的自由。它的艺术神韵在本部影片中无处不在却又藏而不露。在该部影片中,不论是它那雄浑悲壮的声音,还是它那耐人寻味的细节,都增加了其较高的美学价值,都是值得人们为之惊叹。 关键词: 红高粱 电影 鉴赏 声音细节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

《红高粱》作为我国新时期电影创作的不朽之作,它犹如一声霹雳,惊醒了西方人对于中国电影的藐视与迷幻。影片通过贴近生活,贴近人生的故事叙述,揭示了人的生存状态、人的本性,同时又以一种神秘的色彩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赞美了生命。这种赞美是对生命真谛的觉悟与阐释,是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实现的。同时,该影片作为张艺谋的处女作,在很多方面(例如蒙太奇、色彩、光线、声音、服装、节奏、细节等)都表现得独具风格。它不仅把诸多表现手段综合运用,而且采用了一种具象来象征.暗示环境与人的关系,突出了影片的主题,使得该影片的艺术境界高人一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品格。

下面我将主要从声音与细节两个方面来评论《红高粱》这部影片的审美价值。

一.雄浑悲壮的声音

声音(包括对话、音响、音乐)可以创造出特定的环境氛围。出色地电影声音(特别是音乐)能够影片气质,深化影片的主题,强化观众的心理活动,从而也增加了人们对电影艺术的真切感和亲近感。情感世界,观众审美过程

就影片《红高粱》中的声音而言,导演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表现的别具一格。 第一,在影片的一开头,我们就能听到了“我奶奶”出嫁时的“抬轿曲”和那首西北歌谣。此时的声音生动喜悦,这是人们心灵的一种呐喊,是对人性的张扬,对生命的赞美,象征了黄土坡上人们对生命充满的激情。然而,在“我奶奶”就义时,在日本人机枪疯狂的扫射中,在“我爷爷”他们与日本人顽强的斗争时,同样是这样的音乐响起来了,此时不再是喜悦与高兴,不再是雄浑与生动了,而是一种悲壮激昂的氛围,这是对日本侵略者的顽强抵抗,对人性的不懈追求,对

生命真谛的阐释。

第二,随着影片情节的不断推进,在那片红高粱地里男女主人公的“野合”时,伴着好高粱地里的高粱在风中狂舞不止的画面,悲壮而又激情的呐喊似的唢呐声响起来了。它不但烘托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对人性的张扬,对人性如何自由的呐喊,而且还引起了观众对人性该如何张扬问题的思考,使观众置身于被感染的境界里,心理上引起强烈的震撼。

同时,“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莫回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

九......” 这首歌是由姜文粗哑雄浑的嗓子里吼出来的,以敢爱敢恨,无所畏惧的品质与精神,红极大江南北。《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这高昂粗犷的歌唱,唱出了生命的真谛,强烈直白地表现了生命的欢乐。此外,在影片中两次祭酒时,人物所高歌的《敬酒神》语言通熟易懂,透露着人们对自我积极创造的强烈肯定与赞美。

“《红高粱》要的是一个火红的天,火红的地,火红的高粱和火红的人生”,正如赵季平先生所说,这就是影片的色调。然而,这一色调正需要将我们中国地地道道的农村音乐和淳朴的民族歌谣等声音完全的融入。如果去掉这些声音元素的话,《红高粱》将会变得枯燥无味,没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声音(主要是音乐)大大地加强了影片的艺术魅力,使观众的审美感受和思维的自觉性达到了积极的程度。

二.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

细微的东西由于摄影镜头的变焦移动或特写处理,获得了极大地表现力。细节便创造了视觉艺术的审美价值。细节在情节、人物性格 、行为表现、场景道具、语言等设计中都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节的细节在影片的观赏过程中更有令人警醒的审美价值。就影片《红高粱》中细节而言,这种特殊的审美价值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具匠心。

首先,在该影片开头时,“我奶奶”出嫁当天,坐在花轿里面。在十八里坡,荒凉的沙漠地里,几个轿夫一边吹着唢呐,一边不停地颠动着的花轿,直到听到“我奶奶”在花轿里面哭的时候,才停止颠轿,继续向前行进。正是通过不断的“颠轿”这一细节,才显示出婚礼的热闹,才表达出来人们的一种祝福,希望新娘能一生平平安安。这就生动地刻画了人们当时高兴的心理,同时也将当地淳朴

的民风民俗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欣赏影片时,能够了解黄土高坡人民的风俗习惯,能够感悟到更多的社会文化,增强了影片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其次,祭酒一场戏在这个影片中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由“刘罗汉爷爷”带头的,众人手里捧着一大碗红高粱酒——“十八里红”,举在头上,神圣严肃地高唱着“九月九酿新酒好酒出自咱的手,好酒,喝了咱的酒??”表达了他们对人类的创造性和力量的炫耀。第二次则是由“我爷爷”带着众伙计祭酒,依旧是同样的那个场面——一大碗,酒,高歌。然而这一次,镜头画面却营造出了犹如一首雄浑的“黄河大合唱”,那是抗日的宣誓,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反抗,画面中流淌着鲜红的酒犹如沸腾的热血,强烈的保家卫国的崇高情怀在这民俗的画面中,其本质和内涵都等到了升华。两次相同的场景细节却表达着劳动人民不一样的思想感情,这正是张艺谋导演深厚的生活积淀和独特的艺术灵感的张扬和体现。

此外,影视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表演艺术,角色对人物的理解和行为设计的传达是最富表现力的,也是最感人的。例如,日本侵略者在青沙口前,将当地百姓抓起来,当着众人的面,要求两个杀牛的老百姓将“刘罗汉爷爷”剥皮割肉。两个只会剥牛皮的百姓,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与炮火之下,那两个人手里拿着牛刀,在不停的颤抖,其中一个人被迫剥了“刘罗汉”的皮和肉。然而,“刘罗汉”面对着这样的场面,却面无惧色,壮烈地牺牲了。此情此景,震慑人心肺啊!同时,这一细节场面将日本侵略者残忍恶毒的罪恶刻画的淋漓尽致,小小的细节进一步揭示了创作者对原始生命意志、生命力之不可抗拒的赞颂与褒扬,点燃了人们对生命认识的审美灵感火花。

三.结束语

透过这部影片不难看出,张艺谋导演通过“颠轿”、“撒尿”、“剥皮”、“日食”等几个方面的声音、细节、色彩,色彩以及其他各种影视艺术的基本元素,从侧面揭示一个全世界人们都在关注的问题:文明发展了,人的尊严应该如何保持,人的活力应该如何张扬?人性如何不因科学的昌明发达而丧死?它不仅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而且赞美了生命的自由。总的来说,《红高粱》以其很强的艺术魅力,透露着一种深层的文化底蕴,表现出很高的审美价值,传达出创作者独特的审美追求。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篇三:红高粱影评

《红高粱》电影赏析

张艺谋的《红高粱》这部电影是最近看的,对这部电影感觉尤为深刻。这部电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改编,它曾经获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5届津巴布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故事片真实新颖奖,第35届悉尼国际电影节电影评论奖,首届摩洛哥马拉卡什电影节导演“大阿特拉斯”金奖,第16届布鲁塞尔国际电影节广播电台青年听众评委会最佳影片等众多奖项,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开山之作。

电影讲述的是奶奶十九岁那年,曾外祖父为了换一头骡子,把她嫁给十八里坡的麻子李大头。轿子走到青杀口,突然窜出一个劫匪,劫了轿夫的工钱,又要抢我奶奶。轿夫也就是后来的我爷爷带头结果了那人,并且对我奶奶产生了好感。三天后,我奶奶回门路过高梁地,蒙面的爷爷将她拉进高梁地里,并发生了关系。不久,李大头死了,并且死因也成了迷,我奶奶成了酒坊的掌柜并得到店伙计罗汉的帮助。我爷爷找到了我奶奶并恶作剧在一坛刚酿好的酒里撒了一泡尿,后来这酒成了好酒。我奶奶给它取名叫十八里红,同时我爷爷和奶奶在

一起了,喜欢我奶奶的伙计罗汉爷爷走了,后来成了抗日的共产党。

我爹九岁那年,日本鬼子来了。他们为了修路,用刀逼着乡亲们踩倒高梁,日军又将我罗汉爷爷吊在树上,逼着肉店的伙计剥他的皮。我奶奶让伙计们喝下了十八里红,大家唱着《酒神曲》去埋雷炸日本鬼子。我奶奶在家做了一桌子饭菜,等着得胜回来的我爷爷他们。我爸回去说是爷爷他们饿了,叫我奶奶送饭,我奶奶挑着担子去送饭,被日本鬼子用机枪打死。高梁地里发出怒吼声,我爷爷和众伙计冲向日本军车,日本军车炸飞了,伙计们也死了。就只有我爷爷和我爸留了下来。

红高粱对于中国电影艺术甚至对于改革开放十年来真正的思想解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爱情启蒙

有人这样说中西方对待爱情的差异。谈到爱情,西方人说:“给我一张床。”而中国人却说:“距离产生美。”中国人向来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羞于说爱,跟别提性了。建国后的17年里,我国对文艺创作中的情爱意识是持排斥态度的,所有的文艺内容都要歌颂党的领导,展现社会主义的崭新风貌。因此我们看不到《红色娘子军》里吴琼花和洪常青的爱情;《战火中的青春》原本应该有爱情,却被活生生挤掉;而《早春二月》却因为有小资情调受到严厉批判。现在看那时的电影人物,无论是林道静、王成,还是李向阳、李侠,尽管都是铁骨铮铮的英雄,但是由于缺乏感情描写,使得他们过于脱离现实,形象干枯,因而只能是浪漫主义式的英雄人物。在那17年里,虽然也有《柳堡的故事》、《五朵金花》、《李双双》这样略微“触及”爱情的电影,可都难以摆脱“为政治服务”的影子。中国的爱情片几乎为空白。

“文革”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轰轰烈烈的展开,中国人的情爱意识终于开始觉醒,但是依旧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爱情片逐渐开始盛行,比如《庐山恋》这部影响了一代人的电影中就有了十分纯洁美好的爱情故事,这种爱情不沾染性的成分,所以看上去依旧是80年代特有的“新时代爱情”。到了1988年,《红高粱》中的一个镜头让中国人完成了划时代的性启蒙。

张艺谋可谓有胆有谋,“我爷爷”在高粱地里的一跪仿佛一个炸雷,在当时的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个不算很直白的镜头,伴随着“我奶奶”缓缓的倒下、血红色的夕阳、随风而舞的高粱以及神圣嘹亮的唢呐声镌刻在了很多人的脑海中。可见,对于性事,影片表现的犹如一个隆重的仪式一般,这是生命的传承,而那幅画面成为了民族延续的图腾。“我爷爷”和“我奶奶”的这段故事随着这个跪地而真正开始了。

片中基本的性爱意识就已经很开放了,很多对白中出现了隐晦的性暗示。这是一种原始的野性,一种当时的人们难以理解的豪爽。“我爷爷”算是把“我奶奶”从患麻风病的李大头那里抢夺来的,还索性杀了李大头,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丈夫。而“我奶奶”敢于向传统的包办婚姻说不,还爱上了这个有些痞气、有些无赖的娇把式。这在当时是要犯禁忌的,这种冲破封建观念的做法很有勇气,而要表现他们更需要勇气。

“我爷爷”性格中有陕北人所特有的大气豪爽。为了老婆不受欺辱,一人单挑当地的土匪秃三炮。可是他的无赖性格也着实让人无奈。喝多了酒指着“我奶奶”大嚷着:“这是我媳妇..”把“我奶奶”气得把他的东西统统扔出了屋子。而“我奶奶”九儿温柔贤惠,勤劳肯干,一手把酒作坊扶植起来,让“十八里红”远近闻名。而她又是坚强刚毅的,轿夫们颠着轿子折腾她,她尽管害怕却始终没有吱一声。罗汉大叔被日本鬼子杀害之后,她果断决定要为罗汉大叔报仇,眼中看不到一丝恐惧。她具有中国传统女性与新型女性的典型气质,是一位理想化的农村妇女。张艺谋多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这样的女性形象,如《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和《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就都是绝不屈服的刚毅女子。

这样看似不搭的组合却维持了一段长久的感情。最后日本人进犯,杀死了“我奶奶”。那一刻,“我爷爷”目光呆滞,一动也不动的伫立在她身边,如同一位守望者,忠诚而又坚定的坚守着那份失去的爱情......

民族精神

如果说本片是爱情片,没错,但是不是纯粹的爱情片。张艺谋是想通过这个不一般的爱情故事来展现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在莫言的原著小说中,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罗汉大叔一直都在烧酒铺里当家,十八里红酿造出来之后,罗汉大叔就离开了烧酒铺。后来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浪潮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他还是被日本鬼子捉到了,他临死依然毫无畏惧,体现出中国人不屈的民族骨气。这个很不起眼的角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他淳朴善良,有多年的酿酒手艺,可以说九儿的烧酒铺没有他的帮助就不会有后来的兴盛。而且他还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在国难当前之时放弃了安定的生活,远离家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罗汉大叔的死,以及日本鬼子的霸道行径激起了十八里坡人民的反抗情绪。“我爷爷”他们自制了一门大炮,设好埋伏,要炸日本人的军车。可是,在战斗时,大炮很不争气的没有响,但是几个老爷们手里握着火罐,还是将日本人的军车炸毁了。然而“我奶奶”却中弹身亡了。一辆军车对日本侵略者来说其实算不了什么,他们这么做就是向他们伸出拳头,让他们知道“士可杀,不可辱”,这样的屈辱绝不能再让中国人背负。恶战后,“我奶奶”躺在血泊中,天空发生了日食,整个世界变成了红色,这意味着红光普照的世界终将会到来,生命的代价不会白白付出,正义战胜邪恶后就会是光明。一个悲剧投射出了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让每个观众的心里都会为之颤动。

可见,说老谋子的这部电影是“红色电影”是有道理的,不仅因为片中布满的红色。

红色的华彩

张艺谋对电影中的色彩的发挥格外有自己的见解。相比于《英雄》中分块式的色彩划分,本片就显得不那么繁复。整部电影似乎只由黄色和红色组成。在黄土高坡上,黄沙漫天,特别是颠轿这个段落,几个轿夫连唱带跳,带起了滚滚尘土。这些黄沙就是土地,是中华民族的实地所在,是它们孕育了我们。身为西安人的张艺谋用泼墨式的表象风格向它们表达着热爱之情,那些黄色的土地正是他所要朝拜的对象。而红色则更加出彩,除了比人高的“红”高粱,还有“我奶奶”的红盖头、红轿子、红鞋子,窗上的红窗花、碗里的血红的高粱酒、

红彤彤的炉火,还有最后日食时那彻底变成红色的世界。中国人似乎对红色更加的崇拜,因为那是血液的颜色,是流淌在数十亿人口身体中共同的血脉。这份鲜艳的色彩的出现,更能表达出陕北人的热情与豪爽,呈现了中国农民向上的精神状态。张艺谋在运用色彩上的技巧和灵感尤其值得研读。

《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正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影视作品欣赏

《红高粱》赏析

院系:创业学院

语言与传媒系

姓名:张夏薇

双学位年级:10级 学号:00904141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