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关于时事的作文

时事论据2018-11-24 13:22书业网

篇一:作文时事素材

龙源期刊网 .cn

作文时事素材

作者:高辉锋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版)》2015年第03期

日前,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学生魏琮泰、杨行和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学生魏启泰(魏琮泰的弟弟),捐出了十余年积攒的50万元压岁钱,用于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春之光爱心专项基金”,而现年14岁的魏琮泰成为沪上年龄最小的慈善专项基金主任。

据了解,该专项基金将用于资助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和自闭症患儿,以及有视听等障碍的特殊儿童。15名特困学生和15名特殊儿童将首批得到资助。

(据《河北日报》2014年11月17日,周丹平/文)

(适用话题:慈善、成长、关爱、青春、担当等)

69岁老太太当“拍客”,半年拍下59张让座人笑脸

湖北武汉市69岁的屠婆婆,因为每次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总有人主动让座,半年前,她突发奇想,每当有人让座,她就会在征得对方同意后,用手机为对方留个影。半年来,她一共拍下了59张照片。这59张照片记录着59张笑脸,他们或腼腆,或开朗。这些照片没有什么拍摄技巧,有些甚至还比较模糊,但它们给人一种真实的震撼。

(据《楚天都市报》2014年12月4日,佚名/文)

(适用话题:帮助、文明、感恩、正能量、珍惜、记忆等)

2014年12月4日晚,23岁的无业女青年小菲(化名),向退休的父母要钱买iPhone6。父母没钱,她便与父母争吵,最后还拿菜刀威胁父母。父母无奈报警。

在小菲成长过程中,工薪阶层的父母一味地满足女儿的物质要求,几乎没有原则和底线。小菲在花季之年就不上学了,混迹社会。她以做牙齿、眼睛整形手术,甚至还赌债等各种理由,先后向父母索要数万元钱,做父母的一概予以满足。殊不知,这样无原则地满足女儿不正常的物质需求,不但极大地助长了女儿的虚荣心和对金钱的贪婪,而且为她持刀逼父母拿钱给她买手机埋下了伏笔。

(据中国青年网2014年12月11日,朱永华/文)

(适用话题:教育、成长、自我、成才、虚荣等)

篇二:作文时事素材精编2015-2016

2015—2016高考作文时事素材简评汇编

问题儿童用品不能等到儿童节才曝光

儿童牙刷易使口腔受伤害,儿童被子pH值不达标。5月30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儿童用品抽查检验情况的消费提示,工商部门对北京市53家销售儿童用品的经销单位进行了抽检,发现不合格商品32种,涉及儿童服装、儿童玩具等。(5月31日《北京娱乐信报》)

从关心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看,相关部门在儿童节之际曝光儿童用品质量问题,体现了责任担当。相关部门监管步伐姗姗来迟,实际上也是一份迟到的“礼物”。

完善儿童用品质量标准,加强市场日常监管,为儿童用品质量严格把关,并不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这本是相关部门的应尽职责,儿童应享之权利,为何等到儿童节才去做这些事?平常做好儿童用品监管工作,不是更好吗?我担忧的是,如果相关部门只是儿童节例行公事发布儿童用品检验信息,只注重儿童节期间的应景治理,而放松对儿童用品市场的日常监管,该有多少儿童继续受有毒儿童用品的毒害!

重拾被遗忘的美好和坚持

在河北井陉县冶里村,双目失明的贾海霞和没有双臂的贾文其相互协作,15年间植树上万棵,硬是把昔日荒凉的荒滩变成了一片密密丛林。美国CNN以此为题材制作的一则短片,感动了无数人。(5月30日 北京晨报)

默默植树14年、把荒滩变成绿洲的两位残疾老人,就像一支似曾相识的、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娓娓倾述生命中脆弱与顽强、信念与坚持、平淡与幸福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豁然开朗,重拾内心被遗忘的美好和坚持,打开心锁、释然坚定,一步步在信念的坚持和拼搏中,把似乎无边的苦难,一点一滴变成生命旅途继续前行的力量。很庆幸,在重拾美好,选择减持的日子里,能够切身体会到,心底深处的美好,还未远离。(霍计武)

多久没给孩子读睡前故事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调查:在行色匆匆的日子里,你可会放下手机,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奢侈,而上千名搜狐网友投票显示,在“你上一次全神贯注的给孩子讲一个晚安故事是多久以前”的提问中,近四成网友选择“我都不记得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相守是亲情的表达式。成长,是从听故事开始的。 相较于那些伟大的工程,琐碎的睡前故事,一样是孩子成长中的大事。

无人种地”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

“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延津以优质小麦闻名全国。司寨乡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5月30日光明网)

实际上,乡村留不住年轻人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今人类社会之所以进步,就在于工业社会的来到,以及生产力的解放,如何培育大型农场的产生才是问题的关键。

土地无人种是社会的进步,没有什么好担忧的。更不应该去指责年轻人不种地。而真正应该操心的是,如何让土地实现现代化运作的问题。(刘义杰)

杜绝“撕书减压”仍需“问计学生”

“各普通高中要严格规范管理,坚持正面引导,坚持正确的方式方法,科学开展高三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切实提高高考备考的心理疏导效果,杜绝简单地通过组织学生撕书、吼楼等形式宣泄压力。”厦门市教育局日前向各区教育局、各直属高中下发了《关于做好高三年学生心理疏导工作的通知》。(5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十年寒窗苦读书,一朝高考似冲刺。

情绪宣泄不足为怪,但合情合理才是正选。

命丧导师工厂”背后的学生权益孱弱

李鹏是华东理工大学研二的学生,5月23日,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发生爆炸,此次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李鹏就是其中一位。记者调查发现,李鹏的导师张建雨持有事发工厂的股份。李鹏家人及同学介绍,张建雨在上海、浙江等地投资有多家工厂,之前,他曾多次安排学生在这些工厂进行商业研究或实习。李鹏的家人及同学质疑,张建雨涉嫌安排李鹏进行中试放大实验,这或是导致事发的原因。(5月29日《新京报》)

一些高校导师权力太大,他们的权力较少受到监管,让他们容易忘乎所以,无限膨

胀,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业,却把学生当成自己的牟利工具,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 导师权力任性,造成性侵女学生、压榨学生,让学生参加危险实验,把学生性命不当回事等现象。在这种扭曲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权益容易遭受肆意践踏。李鹏是怎么死的,需要调查清楚事情真相,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于一些高校导师权力过大的现象,也需要建

立健全相关制度,对导师权力加强监管与约束。让师生间的关系回归正常,让导师不再“不务正业”,才会让人看到高校应有的样子。(戴先任)

帮助农村学霸登上哈佛演讲台的是情怀

美国东部时间5月26日上午,哈佛大学2016年毕业典礼在“三百周年剧场”举行,何江作为三位优秀毕业生代表之一,登上毕业典礼演讲台。他成为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5月28日《钱江晚报》)

要登上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绝非易事。在笔者看来,能够打动评委的,不仅在此,更在于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独立的思考。何江在演讲中,讲到因为医疗条件欠缺,妈妈用“土办法”为其疗伤。 很显然,何江的演讲,引发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传播在不同地区分布的思考,对落后地区享受不到更先进医疗方法的思考,而其中蕴含的浓厚人文情怀,更能深深叩击人们的心灵。这,恐怕要比理科视角和新颖的题目更重要。

爱因斯坦曾经多次强调,没有良心的科学,是灵魂的毁灭;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是道德沦丧与人类的悲哀。事实上,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须有广博而深厚的情怀,人类的发展才不会迷失。这,恐怕才是何江登上演讲台的宏大基础。(关育兵)

乐见“性别歧视”的“女士停车位”

有一句话只对男司机说:如果你看到地面上画着个穿裙子的姑娘,记得绕开,它不属于你,只给女人用。最近,在杭新景高速桐庐服务区,出现了很可能是杭州第一批女驾驶员专用的停车位。有些人说,这实在是“往前不要命、倒车要人命”的女司机的福音;也有人说,女司机不一定就技术差,这车位明显就是性别歧视。(5月28日《钱江晚报》)

“女士停车位”看似女士专用,实为社会共享。所以,即便有些人一时觉得它存“性别歧视”,那可能也是一种会让社会公众普遍乐见的“美丽歧视”。换言之,多一些这样的“女士停车位”,就越能人们感受和融入到文明和谐的暖人春风中!(司马童)

喊停已够捐款”不能仅靠道德自觉

三入火海,救出多名邻居,自己被大面积烧伤,至今命悬一线。近日,38岁的河南男子王锋受到舆论关注。一周之内,社会各界共向其捐款超过221万元。5月26日,面对从各地持续汇来的捐款,王锋的妻子潘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喊停了捐款:钱已基本够用,拜

托大家别再捐了。潘品说,前来捐款的好心人中,有不少人自身经济并不宽裕。“既然我们的治疗费已经差不多了,就不要让大家的爱心浪费了。”(5月27日《新京报》) 受助者需要帮助,但并不贪婪,也很有底线与准则,如果受助者都能像这样,愿意献出爱心的人,必然会越来越多,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爱心,不是被骗了,也不是被挥霍了,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在“爱心事业”上。

审视现实不难发现,在慈善方面,现实的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一些慈善机构的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令捐助者“很受伤”。这就意味着,对善款的管理,应该有统一性的规范。遗憾的是,当前对此的约束,似乎还停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上,但这显然是不够的。希望有关部门的能够及时介入,并当好“守夜人”的角色,为善款的合理利用保驾护航,让“善款”落到实处,维护好慈善行业的良性制度。(龙敏飞)

中国智慧拉升G20全球贡献度

今年9月,G20峰会将在中国举行,这对中国和G20来说,无疑都将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国把“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峰会主题,并在议题上设置了“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四大板块,这些议程直面各国关切的世界经济难题,表明了中国与各与会国一起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更好合作的态度与决心。G20峰会的活力和能力必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世界早已经不是西方几个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呼风唤雨的时代了。在推进涉及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的解决上,G7的局限性逐渐显现,恐难有作为,而G20将会做个新示范,让世界看到什么叫作“行胜于言”。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上,在G20峰会上闪耀的“中国智慧”昭示了新的希望,也必将拉升G20的全球贡献度。(李晓伟)

纷飞的谣言与我们浮躁焦虑的内心世界

近日,一段“樱桃核有毒,5颗毒倒成年人”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热传。记者向医学、营养学专家求证,专家表示,这一消息为假命题,樱桃核致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5月26日《京华时报》)

在社会信任缺失的当下,谣言进一步切割了稀薄的信任存量。“樱桃核有毒”犹如一面镜子,观照出一个时代的病症。只有让真相越早抵达,谣言才会越快攻破。不论是提升制造谣言的违规成本,还是公共部门、科研机构及时以“信”辟谣,抑或提升公众参与、减少谣言的以讹传讹,治理五花八门的谣言,显然需要多方合力。(杨朝清)

理性看待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

今年高校毕业生总量达765万人,较2014年的727万人、2015年的749万人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起薪高低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两年,“大学生起薪比不上农民工”“起薪一年比一年低”的议论不少。针对有人把大学生起薪和农民工相比,并提出“农民工逆袭”,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认为这种比法并不合适。(5月25日《人民日报》)其实,除了苦脏累、高劳动强度行业与少数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外,与大学生相比,农民工处于更劣势的就业地位,多数农民工的工资比大学生低。不少农民工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徘徊。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苦脏累、工伤风险大,工作不稳定,也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劳动条件、居住环境恶劣,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不在少数。

换个角度讲,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也是在提醒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引导部分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一技之长,改变千军万马上大学的“单腿”教育格局,并非坏事。(叶祝颐)

杨绛:岁月沉淀后的云淡风轻

2016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前有阎肃、葛存壮先生仙逝,后有梅葆玖、陈忠实先生仙逝,今又惊闻杨绛先生仙逝。见证了一个世纪的中国的国学大师陨落,让人唏嘘不已。

喜欢杨先生的文章,睿智、平和,于岁月沉淀后的云淡风轻。先生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敬重杨绛先生,因为她的文字犹如一股清流,在这个浮躁的人世间让人感受到一丝清新,给我们指明了文学的方向。为何怀念先生,不仅是先生的高寿,不仅是她写的《洗澡》跟钱老的《围城》,还有她的爱国情怀。“中国的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我们是怎么也不肯放弃的”。拳拳赤子之心,为当代的年轻人树立了一个标杆。

给伪劣论文装上“刹车片”

“太奇葩了!”“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位教授、博导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时,看到一篇2014年的博士论文后愤然写下的“读后感”。教授说:标题已经“low”到底了,而内容也“high”不到哪里去??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都

篇三:时事作文

成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结果小女孩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这一现象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加以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目源于社会生活的真实材料,曾经在社会上引起的很大的争议。

让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进一步考查,也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考查。并且在审题上也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内容上又很贴近学生的生活。

【构思点拨】

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作文题目。顾名思义,评就是评判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评论就是以议论、说理为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同学们在接触社会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时事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社会生活评论。

时事评论属于议论文,所以议论文写作的常规方法仍适用。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论证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概括为:小女孩替母亲扫大街被誉为“最美的环卫工人”。据此可以谈对待“苦难与不幸”的内容。可以谈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谈论道德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小女孩“孝”“有责任感”的赞扬,另一方面可以是对社会“缺乏责任与爱心“的批判。

【名人言论】

①没有谁比从未遇到过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因为他从未有机会检验自己的能力。 --------塞涅卡

②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 --------尼采

③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顾贞观

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 --------俄·普希金

⑤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疑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一张小红脸体味辛苦所留下来的东西!苦难地过去就是甘美的到来。 --------歌德

⑥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别林斯基

⑦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⑧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 ——毛姆

⑨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马克思⑩救救孩子——鲁迅

【最新素材】

①一个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了山。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疗问题。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

②更有甚者,对贫穷大学生捐了几个钱,就要被人在电视机上痛哭流涕感恩戴德,来扬名自己。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对待受苦人的人格的蹂躏与糟蹋。

③如今的一些孩子,别说让他们帮父母去扫大街,恐怕在家中帮爸妈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都会满腹牢骚吧!孩子们经常会想着某天自己的生日时,猛玩一阵,开个大大地生日派对。可谁又想过父母的生日呢?谁又想过为父母的生日好好地祝贺一番呢?不至一次地看到报纸报道孩子不堪父母没有能耐,赌气离家出走……

④如今的大人们,看待自己的孩子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心怕打了”。没有如此的“溺爱”,会有今天孩子“软、硬、差”的体质吗?没有如此的“溺爱”,会有今天孩子攀比吃穿的行为吗?

⑤ “如果我们没有把事情做好,会让很多新加坡人遭殃。”40岁的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林勋强说。就如同其他新加坡政治家及高级文官一样,林勋强出身清寒,极珍惜新加坡今天的成就,也对新加坡有着极高的休戚与共感。整个新加坡政府有6万多名文官,主要分成4个等级,其中有200多个管理职文官属第一等级,站在金字塔的最顶端。对于新加坡的未来,他们负有最高的责任。新加坡财政部公共服务署副秘书长陈文发相信,新加坡政府是全世界最诚实的政府。新加坡人民也相信,他们有一个最干净的政府,绝对没有桌下交易。

【作文】: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美化苦难,这种观点把一切需要解决和改良的问题都转化为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这是一种毫无血性的评论。它把一个人无法选择的行为,把别人的痛苦变成饭后谈论的资本。鲁迅先生曾称这种文化培养出的道德为“瞒和骗”。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苦难美学”不值得追捧。

然而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令我们不理解。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因当环卫工人的妈妈生病,只能替母亲清扫大街,结果却被评为“最美的环卫工人”,丝毫没有联系到社会和环保部门的责任;一个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了山。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疗问题。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千年古训已被当今社会浪潮冲刷得变了形状,退了颜色。而滴在我们身上的血和泪却成了我们美好苦难的牺牲品。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苦难,对待苦难。

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苦难呢?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就像那句话说得那样: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那么观看受苦的人也没有评论的权利。一个人只有真正领略平常苦难的绝望,他才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虚伪,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做作。更有甚者,对贫穷大学生捐了几个钱,就要被人在电视机上痛哭

流涕感恩戴德,来扬名自己。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是应该被唾弃的。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种对待受苦人的人格的蹂躏与糟蹋。正是这种对待苦难的行为造成了更多的苦难。所以说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种最本质的要求。

正像罗曼·罗兰说的:“只要有一双诚实的眼睛一同为我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对待苦难,我们只需要一双诚实的眼睛,一种最基本的美德。然而,为什么这种美德已慢慢地在人群中消隐?

【简评】本文观点鲜明,作者画龙点睛,题目就是文章的观点。针对材料所给的材料,猛烈的抨击了社会上存在的这种“美化苦难”的现象。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了例证、对比论证、引证等论证方法,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作者行如流水,水到渠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材料作文占有很大的比例,在统计共17道作文题中,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中材料作文分别是6道、6道和8道,由此可见,材料作文占据了重要的舞台,材料作文成为命题者的新宠。而材料作文中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又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09年辽宁卷对“明星代言”的看法, 09年江西卷对蔡铭超拍下兽首的看法,2011年全国卷ⅱ“代买彩票中大奖,你怎么做”和2011年北京卷 对“世乒赛中国队包揽金牌”的看法的材料作文。

那么如何写好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是时事新闻类材料?时事新闻类材料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谓时事新闻类材料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同时也是时事政治中的新闻或社会热点材料。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社会关注度高,材料所涉及的事件都是新近发生并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的。2、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人们对提供的材料往往具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作文引导语上往往有“谈谈你的看法或感受”“你对此有何看法或请你就此发表你的见解或看法”这样的提示话语。比如:2009年江西卷,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二、时事新闻类材料和一般故事类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

时事新闻类材料常常在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是“中性”的,即不以对文中观点的“是”或“非”来确定作文的正确或错误。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思想来表达对材料的认识,可褒可贬,可评可争,可讽可谏,可嬉笑怒骂,只要能够自圆其

说,言之成理都可以。而故事类材料是在故事中蕴涵道理,作者要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然后通过古今中外事例来证明这个道理的真实性。

如09年全国卷ii作文题是“色盲、拉面、干洗剂”三个小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小故事共同提炼出“留心生活,就会有所发现,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是成功的保障”

“人生因思考和探索而精彩”“留心生活,抓住机遇,才能成功”等等人生道理。

三、时事新闻类材料作文的二种常见写法

1、直面材料——就事论事

“就事论事”常指仅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孤立、静止、片面地议论,在这里指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适用于时事评论、人物评论、影视评论、诗歌评论、经典评论等评论类文章。

要写好这类文章,首先,要求旗帜鲜明发表自己对某件事或某现象的看法,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或总结成功经验或指出失败教训等,要求实话实说。如根据09年江西卷蔡铭超事件可提出以下观点:1、拒绝“二次抢掠”,2、向不合理的规则说不,3、理性爱国。写就事论事评论文章,最需要的是集中精力对所评之事做出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评事可以有多种思,如评事的对错,评事的成因,反思此事的教训。评“事”以不限于一点或一个角度上,可以多点或多角度,但需记,所评所说,必须与所评之“事”密切相关,不能游离于“事”而高谈阔论。

其次,要为自己的评判写出分析和理由。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如果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司法上的一条准则的话,那么,时评的写作也可以说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道理为准绳”。 评论文,不但要写出自己怎么看,还要写出自己这些看法的依据和理由。评事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才能评得文明,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才能收到辨是非、明事理的效果。既能把看法说清楚,又能将看法的依据和道理写深写透,这样的评论才是好的评论。

就思路结构而言,这类作文比较适合采用“层进式”结构,按照“引述材料,摆现象——析危害,挖根源——指办法,提倡议或号召”的步骤来展开。

2、借题发挥——就事析理

借题发挥是指借着某件事情为话题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把握题意后的所做的扩展、挖掘和提升。借题发挥不能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