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

亲情故事2018-11-24 15:26书业网

篇一:马克思原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读后感

姓名:李路云

生活中到处都体现了哲学的道理,哲学无处不在。或许父母会告诉孩子们“人生很短,成功和失败,都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你要记住,外边的世界风大雨甚,得失是常事,最重要的是,却是固守本心,不忘初衷。”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就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父母给了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助于帮助孩子们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三观进而有正确的方法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比较顺利。

我记得《武林外传》里边有一个“秀才说死姬无命”的场景,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很有哲理。因为这段对话着实体现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哲学道理。现在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一下场景:

姬无命:(对秀才)你这个禽兽!

秀才:别过来!子曾经说过:武力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众人:什么子?

秀才:吕子!

姬无命:想怎么死?我成全你!

小郭:排山倒海!(姬无命不怕,反倒把小郭弄疼了)诶呦!

姬无命:下回出招用不着先喊!拿命来!(向秀才奔去)

秀才:慢着!杀我可以,但你先说明白了,我到底是死在谁的手里? 姬无命:废话,我呀!

秀才:我是谁?

姬无命:(犯迷糊,想了会)我怎么知道你是谁啊?

秀才:问题来了吧?

姬无命:(看看大家,又看秀才)你,什么意思啊?

秀才:这得从人和宇宙的关系开始讲起了.(示意姬无命坐下),在你身上长久以来一直就有一个问题在缠绕你.

[作者有话说:秀才想说的是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姬无命:什么问题啊?

秀才:WHO AM I?(我是谁?)

姬无命:我??这个我已经知道了??

秀才:不!你不知道。你知道吗?你是谁?姬无命吗?不!这只是个名字,一个代号,你可以叫姬无命,我也可以叫姬无命,他们都可以。把这个代号拿掉之后呢?你又是谁?

[作者有话说:秀才想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世界是物质的,人从根本上来说也是物质的,所以大家都是物质属性。]

姬无命:(摇摇头)我不知道。(愤怒)我也不用知道!

秀才:好!好!那你再回答我另一个问题。我是谁?

姬无命:这个问题已经问过了?!

秀才:不,我刚才问的是本我,现在问的是自我。(不一样吗?) 姬无命:这有什么区别吗?

秀才:举个例子,当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作者有话说:我觉得这段秀才是在胡扯,矛盾具有特殊性,每

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你不可能是我,我自然也不可能成为你。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似的。所以姬无命正在沦陷哦。]

姬无命:(沉思说到)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吗!

秀才:那就问几个有意义的!我生从何来,死往何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择了世界?!

[作者有话要说: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出现时物质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是进化而来的,当生命走到尽头,也不过是物质走向终点而已,一抔黄土,一块墓碑。世界选择了我,我的出现对世界来说可以是贡献也可以是拖累,就看你怎样选择自己的生存状态,进而更好地可以让自己来改变这个世界。]

姬无命:够了!

秀才: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那里消失,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还是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吗?

[作者有话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和静止是对立的统一。时间一直在流逝,没有绝对静止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当下我们拥有的美好。]

姬无命:我杀了你!!!!(极其愤怒)

秀才: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姬无命:是我杀了我。

秀才:回答正确!动手吧!

[作者有话说:很明显姬无命被秀才绕进去了,此“我”和彼“我”并不是同一个。]

姬无命:呀!!!!!(自杀)。

秀才:他不会再醒过来了吧!

老白:应该不会了。

小郭:这??这算个什么说法啊!

秀才:知识就是力量。

[作者有话说: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优秀的知识作为一种积极的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地反作用,从而促进物质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知识,为以后的生活有一个好的储备。]

众人鼓掌,姬无命除外-_-!

从这个小故事里边我看到了哲学的力量,也许就像秀才说的那样:知识就是力量。良好的积极的意识或者说正确的世界观对一个人的饿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张晧宸说:“每当遇到阴雨天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这是一种正能量,从哲学意义上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积极地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必然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阳光满溢。

篇二:《画说马克思》读后感

读《画说马克思》有感

与其单纯的研究马克思的理论思想,不如先了解他的生活。当了解这个人以后,我们更愿意了解他的思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而且老师也要求读读马克思传类似的书籍。我本身是一个不喜欢看长篇大论的人,觉得单纯的读马克思传一定会很晦涩,我担心自己会半途而废,于是我到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画说马克思》,里面有很多的插图,这样再读文字时候,配上插图,代入感很强,也不会觉得很枯燥。而且作者王德胜的笔触很质朴,通俗,所以读起来就像一个邻居在给你讲故事。

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心理方向的我来说,一直相信“幼年教育,决定成年性格”这句话。而这一点在马克思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马克思出生在人类历史进入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怎样,被怎样的社会形态取代……这些问题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马克思恰逢这样一个需要理论巨人,又不断产生理论巨人的时代。

马克思出生在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美丽如画的城市——特里尔。而且家庭富裕文明,有浓郁的启蒙精神。父亲是一名律师,所以家庭教育非常好。在马克思生活的环境里,他总是能看到有很多穷苦受难的劳动群众,马克思很为他们的处境感到同情,因此,马克思的心中从小便播下了一颗解放全天下受苦受难的劳动群众的种子。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马克思的小学课程全部在家由父母教导完成,所以马克思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也接触到学校所接触不到的知识。中学期间,马克思开始接受学校的教育,在学校马克思遇到了一位很好的老师,他是历史学家、哲学家,而且十分厌恶专制制度。在马克思接受教育的同时会受到老师思想的影响。要知道,中学阶段正式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个时期受到的影响将伴随他一生。而且在中学期间,马克思对宗教学习很认真,对日后宗教的批判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后来马克思先后在三所大学求学,波恩大学,柏林大学,耶拿大学。在波恩大学求学阶段,马克思像所有刚上大学离开家的小孩一样,有点迷茫,所以和同学聚会啊,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啊。马克思的父亲觉得如果一直这样下去那么马克思的学业将会荒废,于是,马克思转学到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是一所学术氛围非常好的大学,在这里马克思开始学习哲学,接触各种理论,马克思学习的道路开始走向正轨。在经过马克思刻苦的学习和独到的见解,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最后被耶拿大学赏识,所以马克思又转到耶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马克思的幼年及青年时期抑制生活在优裕富足的环境中,而且纯正的犹太血统使得马克思拥有一颗聪明的头脑与坚韧的意志。而且,他的父母始终为马克思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国古代有孟母三迁,西方有马克思转学,可想而知,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在马克思去柏林大学之前,马克思便与燕妮私定终身,最终也是冲破重重阻碍迎娶了特里尔最美丽的姑娘燕妮。这也许也是应了先成家后立业的那句话吧。

中年时期的马克思少了来自于父母经济上补贴,所以生活上一直很拮据,但是燕妮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着马克思,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没有离开过马克思,更加没有抱怨过这样的生活。

中年时期的马克思有两件事是让我感动和钦佩的。一个是成为世界公民,另一个是英国博物馆里留下的马克思学习的印记。

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任何时候,国歌奏响,五星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总会由衷的感到骄傲和自豪,当我们身处异国他乡的时候,我们会更加体会到祖国的含义,它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种归属感。而马克思毅然决然放弃了自己的国籍,成为了世界的公民,他不是不热爱自己的国家,而是心系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他要为全世界无产阶级而斗争。他的决定和举动让我十分的钦佩,作为一个领袖人物,那种魄力是没有多少人能够企及的。

还有就是马克思的勤奋让我感动。由于马克思长年累月坐在英国博物馆阅览室里学习、钻研,所以在他坐的位置留下一个印记,那是他刻苦勤奋的证据。我相信,这样的马克思并不会觉得疲惫,更多感到的是快乐与充实,因为一种叫信仰的东西一直支撑着他。所以,我觉得,趁我们还年轻,多学习自己的东西,哪怕今天看了一篇好文章,让自己变得充实,你会发现,其实快乐真的是一件最最简单的事。

晚年的马克思身体特别不好,生活也很窘迫,一直靠恩格斯接济。但是无论生活多么难,他一直奋斗在自己的事业上,即使无暇顾及他的家庭与孩子,(转 载 于:wWw.cssYQ.COm 书 业 网:马克思的故事读后感)也许他有很多的无奈,但是他依然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着。而燕妮,在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依然坚持陪伴马克思,照顾他的生活,她无怨无悔,而且一直对生活充满热情,对马克思充满爱意,我认为,这不仅仅是爱能够维系的,更是拥有共同信仰的人才能做到的。

书中有一段话,我看哭了。

1852年春,小弗兰西斯卡因患支气管炎而夭折了。孩子死时,正是他们家极端困难的时刻,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孩子的棺材钱都是燕妮向以前一个熟人乞讨来的。燕妮后来回忆这段日子写到:“这个可爱的孩子在我们生活上最贫困的时期死去了。我们的德国朋友这时候无力帮助我们。……当时我迷茫地跑到一个住在附近、常来拜访我们的法国流亡者那里,求他接济我们。他立刻友善而同情的给了我两英镑,这样才把我可怜的孩子……的小棺材钱付清了。小女儿出世时没有摇篮,死后也好久得不到最后安息的一席之地。”

我读完这一段是我得眼泪不自觉的就掉下来了,我的情绪特别的复杂,有同情,有怜惜,有伤心,但更多的是钦佩和羡慕。我为他们的生活感到同情、怜惜、伤心,为他们在这样的生活中依然坚强并且积极的生活感到钦佩,更为马克思能够拥有像燕

妮这样灵魂伴侣而羡慕。虽然我并不是一个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的女孩,但是我也远远不能及燕妮的高度和境界,我是个活脱脱的人,燕妮更像是一个神!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马克思的成就院子他的成长、教育、勤奋等等,但是燕妮有权利选择不这样生活的,但是她依然选择了马克思,选择了以这样的一种身份和角色陪伴着马克思,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坚持自己的信仰吧!所以燕妮的所作所为更加让我感动。燕妮去世以后,恩格斯为燕妮作的悼词中写道:“她的一生表现出及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会了解。……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我认为,这是对燕很高的评价了。

而燕妮去世以后,马克思最喜欢的大女儿也去世了,这对马克思无疑不是巨大的打击,使得马克思身体和精神上双重残废了。不久马克思遍安然的死在了自己的沙发上。他去世以后,恩格斯这样评价马克思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形成的空白,在不久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

在我看来马克思是一个自私又无私的人。自私是因为他永远把自己的事业放在第一位,基本上不能照顾家庭和孩子,也不能很好的在友谊中付出。但是,他又是无私的,他牺牲了所有,只为全人类的解放。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更加让人钦佩。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是完全可以兼顾好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的,所以说马克思的一生并不成功,但是在我看来,即使马克思没有很好的照顾家庭,燕妮依旧不离不弃,他的每一个孩子都十分的出色和懂事,这里面一定受到马克思人格魅力的影响,所以从一定层面上来说,马克思依然是成功的。

当代社会,也许不会再有马克思那样的理论巨人出现了,也不用再去颠沛流离的生活,要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真的是前人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换来的,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吧,好好照顾我们自己,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所有爱我们的人。

篇三:马克思传读后感

学院:电信学院 班级:信息26 学号:2120502125 姓名:刘宸琳

《马克思传》读后感

《马克思传》全书十六章。作者萧灼基以生动细致的笔触和严谨的叙事风格讲述了马克思一生的思想活动和生活,同时透过对这位伟大人物生平的描述展现出一个时代激荡的社会变革与政治风云。夹叙夹议,融思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读后,使我们对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马克思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位伟人之间的革命友谊以及马克思与燕妮之间动人的爱情故事外,能够给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教益和启示。

一、要把学习贯穿终身,也就是要终身学习。在《马克思传》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学习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说“没有知识从来也不能帮助任何人”。他之所以能够掌握如此广博而又精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勤奋以及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马克思中学毕业的鉴定上写了这样一句话:该生才能优异,在古代语、德语和历史课方面表现了十分令人满意的勤勉,在数学课方面是令人满意的勤勉。以马克思在大学时代的求学生涯为例,这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自学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法学、文学、艺术和外语。如他孜孜不倦地研究政治经济学,仔细阅读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并作了大量的读书笔记。正是因为学习勤勉,23岁时马克思就凭借自己的哲学著作,也因为“申请者的优点如此明显”,免除了考试,破格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24岁成为《莱茵报》主编,30岁发表了影响世界革命和历史进程的《共产党宣言》。紧张的学习和过度的用功,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以至于在医生的坚持下,他不得不放下工作,到柏林郊外一个小村子休养。但是,当健康稍为恢复,他就回到柏林,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中。这种严肃的学习态度、惊人的学习毅力、刻苦的学习精神贯穿了革命导师的一生。

二、要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少年的马克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种对事物要求完美的追求深深植入了马克思心中,引导他最终选择为被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解放事业,为没有阶级没有压迫至善至美的共产主义社会奋斗一生的人生道路。幼年时的马克思在还不知道“入场券”是什么意思时就朝父母喊道“我要读书!我要信仰!我要入场券”。而17岁的卡尔在《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毕业论文中这样选择了自己的理想与职业:“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服务的职业,我们

就不会为任何沉重负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可怜的、有限的和自私自利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亿万人,我们的事业虽然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发挥作用,当我们离开人世之后,高尚的人们将在我们的骨灰上洒下热泪。”年轻的卡尔在中学时期就留下了如此铿锵的言辞,表现出他的思想才华和崇高志向。这志向虽然还不是具体的,但却是真挚的、纯朴的声音;虽然还没有高深的哲理,但却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追求和思索,但却摆脱了个人天地而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他的一生就是在为此而奋斗。

三、要有为理想和事业奋斗吃苦的精神。在此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为追求人类幸福而战斗不止的革命导师。“前面是刀山也要上!这是命令!打仗嘛!”幼年时的马克思就表现出了这种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而在以后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宣传革命思想、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马克思积极活动,饱受政治流亡和家庭饥饿之苦,曾先后6次被法国、比利时、英国驱逐,家庭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从1852年2月27日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中我们看到这位巨人的困境,“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克思始终坚持斗争,就象他在诗中写到的一样“为了达到目的,我愿和风浪搏斗,甚至烈火的威风,也会被我制服。即使和我一起战斗的人,一个个全都牺牲;即使他们全都意志消沉,对付任何力量我还是能够胜任!”最终,历经25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资本论》,成立了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国际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从此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人类争取解放与自由的新纪元。

四、要敢于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马克思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同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紧密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经是狂热的黑格尔信徒,在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之后,勇敢地提出质疑,并深入研究,最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黑格尔、费尔巴

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都是思想理论界的权威,如果马克思迷信理论权威,没有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勇气,没有敢于创新的意识,他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这一点,对于今天致力于实现强国富民的中国梦的当下中国,对于处于世界激烈竞争的现代中国企业,对于每个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都有更强的启示意义。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一生。他之所以伟大,莫过于思想的伟大。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方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精神,对友谊的珍爱,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我们都要通过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身上学到智慧和精神力量。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