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于漪教你写作文

高三作文2018-12-11 02:29书业网

于漪《教你学作文》后 记

忙里偷闲,穷十月之功,本书总算完稿了。此时心情可说是: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毕竟花心血完成了一件事,惧的是书能否符合读者的希望。书名《教你学作文》,顾名思义是讲作文法。所谓“法”,主要讲的是:该怎样,不该怎样。这个问题如果讲得繁琐,不仅无补于事,反而缚人手脚。历史上最繁琐的应数帝王礼仪,为了给帝王摆威风,繁文缛节,规定了他们一举一动该怎样,不该怎样。看起来帝王威风十足,但他们的手脚多少给束缚,也得规矩些。要知道,封建帝王是一种无法无天的动物,这样对他们是很聪明的办法,用“愚君”来形容未尝不可。话得说回来,《教你学作文》是写给青少年学生看的,书如果写得繁琐不堪,不得要领,那就愚弄亲爱的读者,耽误他们的青春,天大罪过了。

近几年来,市上出现了不少讲什么“法”、什么“式”的书。单以读书法、作文法来说,你说几法,我就讲几十法甚至百法,有如积薪,后来居上,越分越细,越讲越繁琐,如此这般,花拳绣腿,炫入耳目。殊不知“法繁则法亡”,真正用起来反而用不上。为此,在写这本书之先立下一个目标,要力避繁琐,只讲作文最主要的方面。书要写得简明有用,落实到使青少年读者真正学到手。全书十八章,每章首先结合写作上生动事例阐明基本原理;结合“佳作借鉴”正面疏导,讲解该怎样作文;结合“习作评说”分析得失,也讲一些不该怎样作文;结尾“要语一束”,简明扼要拎出要领,使读者明确遵循。写作时力求创新意,但注意到最主要内容的简单稳定。

说到学语文,当然其中包括作文。以往人们常提只要多读多写。这道理本无可厚非,但由此以为没有好的方法,就失之偏颇了。过去许多文人确乎通过多读多写最后达到水到渠成的境界,可是这样做很费时日。如果同时讲究方法,则锦上添花,易收时半功倍之效。也有人说作文如打仗一样,“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好像也无方法可言。其实,这是误解。如果说这是“无法”,那是由于平日百法精熟,是实际运用中“法熟而法亡”的境界。然而,这“法亡”不同于前面的“法亡”;前者是亡于繁琐,后者则是百炼成钢而达到随心所欲的飞跃。达到这个境界颇不容易,但青少年读者应立定志向往这方面去努力追求。

我们学作文时,勤于观察,勤于读书,勤于思考,勤于观摩,勤于动笔,锲而不舍,就会熟能生巧,有朝一日也会达到精妙的境地,在限制中获得自由。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十四行

诗《自然和艺术》中写道:

谁要成大事,就必须集中全力,

在限制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

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

不难看出,《教你学作文》是奉献给青少年读者学作文道路上的铺路石。衷心希望它能坚不松动,固如磐石,好让亲爱的读者,稳步地放脚向前走去。

功夫在文外

有些青年同志常为自己写作水平提不高而苦恼,他们说:“这支笔有千斤重,看到作文题目头就发胀。”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记得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示子通》中曾说过这样的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意思是:你果真要学写诗,须在诗外花时间下功夫。这个见解颇为精辟。写诗作文道理相通。要写好文章,须在文外下功夫。 一篇好的文章最基本的条件是言之有物。“物”从何而来?来源于生活。有些青年同志认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很平凡,天天一个样。事实并非如此。比如雨中汽车行驶而过是生活中的常事,一经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雨中“马路像浇了一层油,乌黑闪亮,汽车开过,发出?哧啦啦?的响声,车轮把串串水珠甩向两边。”(初二年级一学生的作文)又如我班有个同学参观“品种菊”展后,作了如下的一段描绘:“园中菊花数不胜数,有的花瓣众多,有的则非常稀少,其中数紫芍药最为有趣,它的花瓣一半敞开,另一半却把花蕊捂住,像是用手把脸捂住不让人看,似乎有点怕羞。”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就有血有肉。观察时还要注意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注意事物前后的变化,注意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如前面所说的菊花,阳光照射下的、蒙蒙细雨中的、雨后放晴时的姿态就各具特色,初放、盛开、凋谢前后变化多端。

要写好文章,还应多读好文章。读要认真,切不可浮光掠影;要理解,切不可囫囵吞枣。要收到效果,精读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深入体会,反复揣摩;博览要开阔眼界,增长学识,这对文章的立意大有教益。意新、意深,文章就站得住。读佳妙的文章还须潜心思考作者怎样围绕中心选材剪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例如,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中有一段:“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随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短短三句话,形象生动。它溪身、流速、水声等不同角度描绘,使人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果我们既留心周

围的人和事,又认真读书,文外功夫深,下笔就能得心应手。

(1982年)

串起生活的珍珠

《琴岛小夜曲》、《星星赋》、《我爱炊烟》、《沙砾》与《我和李清照》是这次作文比赛中较好的散文,清新流畅,耐人寻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散文犹如生活的博物馆,一山一水,一花一叶,一砖一瓦,一器一皿,一个人物的某种思想,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片断等等,均可陈列其中。然而,这种生活的陈列绝不能随意捡来,放肆笔墨一番,而是要深入观察生活,精心选择材料,提炼出能倾诉对生活的见解与理想、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的主题。比如《琴岛小夜曲》一文,作者选取了自己所熟知的琴岛、灯塔、栈桥、海浪、海风、马达轰鸣、汽车声、人声鼎沸等有关材料,目的不仅在描绘琴屿飘灯的美景、“小夜曲”的悦耳动听,更在于深入开掘,演奏青岛儿女新的乐章,强劲雄壮的《英雄交响曲》。它倾诉了在四化建设中“不敢懈怠,无法消沉”的心意,讴歌了伟大祖国四化建设的宏伟气势和坚实步伐。好的散文必然有思想的光芒,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不能停留在表象的采撷,要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激动,也就是说要有真切的感受。《我爱炊烟》这篇习作围绕农家烟囱里上升的袅袅青烟在不同历史年代的变化,或爱或憎,或辛酸或兴奋,情真意浓,由衷地赞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伟大胜利。由于生活中的“炊烟”触动了习作者的心,习作者确有所感,经过认真的思索、提炼,就让平凡的题材闪射出动人的光彩。古人所说的“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也就是这个道理。

散文贵乎散,运笔不拘成法。这样说,是不是散文就无结构可言呢?并非如此。好的散文看来是信笔所至,时而描绘勾勒,时而浮想联翩,时而激情洋溢,时而侃侃议论,其实散中有不散,仔细寻觅,就可发现有线索贯串其中,把一颗颗生活的珍珠穿连起来,光华璀璨。如果误以为“散”就是散漫,漫无规矩,散文就成了断线珍珠,撒滚在地,不成篇章。《我和李清照》一文娓娓叙述了游览“李清照纪念堂”、翻看小画书、欣赏李清照诗词、习作中的风波、诗歌朗诵会的情景,把这些材料串起来的是一根清晰的思想线索,这根线索就是“崇拜李清照——做李清照——超过李清照”。有这根线索贯串,既能撒开写,又能收得拢。散文的线索不一定是挺直的,可以有曲有折,讲究转弯艺术。习作者由“做李清照”这层意思推进到“超过李清照”,写得委婉曲折。先渲染自己是习作风波中的胜者,再

以众多的诗人和作家烘托李清照的吸引力,似乎自己非做李清照不可了,就在极力赞扬之时,用“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的作文不受表扬了”的语句开始转弯,向下一层意思推进。然而,这个转弯又不是急转弯,而是委委婉婉。先是“不受表扬”,再是常出现"思想低沉”、“缺少时代精神”等批语;先是自己“不大理解”、“不大服气”,再是“开始觉出”李清照的词格调确实低了点,然而又认为是“瑕不掩瑜”。这样极其自然地进行转弯,朗诵会上的失败和超过李清照思想的确立才不是天外飞来。《沙砾》一文的结构同样有明显的线索贯串,且别开生面,全部以音乐术语为小标题,把所叙、所思、所绘、所议有机地组合起来,演奏了一支追求精神文明的意境深远的乐曲。文章从引人入胜的演奏入笔,以缭绕的弥散的余音收尾,首尾呼应,使人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之中。追忆的往

事犹如乐曲的演奏,由“呈示部”而“第一主题展开”而“第二主题展开”,层层推进,到“华彩乐段”,习作者热情倾注,浓笔重彩,赞美追求精神上高尚的闪光思想,揭示了发扬沙砾精神的主题,意深神聚,味在其中。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充满作者的情思和想象,给人一种说不尽的浓郁和深沉的意趣。而要做到这一点,须十分注意意境的创造。《星星赋》这篇习作注意到散文的诗意,注意到意境的创造。习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端描绘夜空的点点繁星,讴歌人间更亮更美的繁星。儿时在院子里纳凉时的稚气、妈妈的爱抚、小星星的映眼、迷人的神话,情景融合,如在人耳目。清晨,误把露珠当星星的描绘,虽只疏疏几笔,但童心可掬,饶有情趣。习作的主旨在于以天上的繁星衬托人间的繁星,把儿时的稚想和今日的现实交织起来,展现“光明无处不在”的境界,表达自己生活在繁星之中,要做一颗小星星的崇高愿望。革命激情是散文富有诗意的灵魂,爱憎分明,情文并茂的散文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新事物琳琅满目,新道德新思想光照人寰,青年学生要打开认识世界的窗户,倾听时代前进的步伐,学着用散文这种行文自由的形式来抒写广阔的胸怀、充沛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

(1985年)

功夫贵在自幼硬

京剧舞台上的老艺术家,有些已七八十岁高龄,但是,唱、做、念、打仍然气宇轩昂,引人入胜,一举手一投足,矫健灵活,干净利落。艺术青春如此常驻,简

直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什么缘故呢?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幼功好。从小练就的功夫,刻骨铭心,终生受用。

学习语文不也是应该如此吗?一定要趁青春年少的时候,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幼功切不可小视。小时候学的知识往往熟记在心,储存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一旦需用,会立即显现,脱口而出;小时候练的技能犹如自己身体的有机部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要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备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本领,从小就必须在听、读、说、写上下功夫。听与读是吸收,说与写是表达。从小就要练好既会合理吸收,又能准确表达的基本功。

也许有同学说:“听”还不容易吗?我已经听了好几年的课,天天听人讲话,还不会“听”?其实不然。“听”里大有学问。它与讲的内容有关,与讲者表达有关,与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具备的知识有关。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听力,使自己会听。比如听课,就要学会抓中心,抓要点,什么是纲,什么是目,在脑里立刻梳理清楚。关键之处竖起耳朵听,无关紧要的善于剔除,使自己的脑子成为“分离器”,把通过听觉接受进来的东西,有用的储存,无用的扬弃。经常注意训练“听”的能力,耳朵就会聪敏起来,有效地帮助你吸收知识,改变糊里糊涂,主次不分的状况。

“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环节。读的能力的强弱,影响到知识能否充分吸收,影响到表达水平的高下。我们年青人读书很容易浮光掠影,自以为读懂。其实,有些字,不是认真地查查字典,考究一下字音、字形、字义,而是在“障碍赛跑”的过程中,绕道走过去。因此,即使与这个字见过几次面,还是叫不出名儿,说不出含义。有些词也是囫囵吞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至于立意构思,谋篇布局更不必说了。这样的“读”能收到多少效果呢?读要讲究速度,但更要讲究质量,在“懂”亡下功夫。读一篇文章,一部小说,有几个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弄清楚:作者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探知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推敲遣词造句的奥妙。佳词美句,精彩段落应该反复读几遍,心领神会,印在自己的脑海里,随时备用。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读书只要用心,多思考,不马虎,目注神入,读几遍,也可以收到“望表而知里”的效果。“读”还得讲究数量,年青时记忆力较强,背诵几十首名诗,几十篇名文,作为珍贵的精神养料,琢磨借鉴,受用无穷。

“说”的能力同样要从小训练。有的同学怕开口,或者课外话多,课内请他发表意见就“金口难开”。如果不得已要说,也往往断断续续,词不达意,或者声音憋在喉咙里,不用扩大器别人就听不清,失去了语言交流思想的作用。那么,他们在课外说话的能力是不是就强呢?语言就规范呢?也不。常常是满口方言,破句,

口头禅,甚至夹杂一些粗野的话。“说”,是将自己的思想转换为有声的语言。除了哑巴,人人要说话,“说”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怎么才能使自己说得好,正确地表达情意呢?从小就要在口齿、音响、语调、条理等方面进行锻炼。话要一句一句说清楚,说完整,不能胡子连着辫子,糊里糊涂一大串;声音要响亮,能送到别人的耳里;语调有抑扬,语势能流畅,能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是“写”的基础,口头语言通顺、规范,就为“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说”又能促进思维的条理化,清晰化。有些问题在脑子里似乎已清楚,但说不出来,这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清楚;说出来了,有条有理,那才是真明白了。

“写”是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小时候文章写不通顺的人几乎一辈子都写不好,笔捏在手里有千斤重,不听指挥。“写”的幼功尤为重要。要能写出内容好、文从字顺的文章,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注意训练:不断使用自己的眼睛,关心、注视周围的人和事,把许多活生生的形象摄入自己的眼帘;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把见到的、听到的、读到的东西,加以比较、分析、辨别、提炼,使认识逐渐丰富,思想渐趋深刻;不断提笔写,选择恰当的词句、恰当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认识、见解与感情。青年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觉,以为辞藻华丽就是文章写得好,殊不知思想是灵魂,文字是躯壳,离开了正确的思想,精辟的见解,文字再漂亮,也是空洞无物,“站”不起来的。要训练“写”的能力,就得双管齐下,既练思想,又练文字技巧。

上述的四种语文基本功必须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打好,才算得上有扎扎实实的幼功。比如写文章,初中还写不通顺,到了高中、大学,思想长足发展,这时笔就休想能驾驭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意思纠缠,表达混乱。幼功打得好,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开阔,学识丰富,表达起来文笔、情思并茂,相得益彰。

功夫贵在自幼硬。幼功好,后劲就足,就大有学出高水平的希望。有些戏曲演员、歌唱演员怯场,艺术上总上不去,幼时功底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1982

妙笔记叙流光彩

一般地说,中学生有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初步能力,能写一些内容比较具体、文字较为通顺的记叙文。然而,要把记叙文写得有光彩,引人入胜,启人深思,那就非常不容易了。怎样才能把记叙文写得有光彩,在作文比赛中超群出众,甚至能独占鳌头呢?其中学问很多,功力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即使如此,在以下几个方面多进行锻炼,还是可以收到明显效果的。

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的发光。俗话说:“人无志不立”。人没有理想、志向,就干不出一番事业。文章呢?没有鲜明、正确的主题,即使语言还可以,也是站立不起来的。一篇感人的记叙文在思想见解上总有过人之处,也就是“意”立得特

别好。“意”是全文的统帅,下笔之前要深思熟虑,不可看到生活中一点现象就拿起笔来涂涂抹抹。如果事情虽然写了一大片,却拎不出主心骨,说不出个道道儿,文章就是“瘫”的,没有分量。好的记叙文总有新意,不是蹈袭前人的看法,不是人云亦云,弹老调子,而是在观察和研究生活现象的基础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发现。意不仅要新,还要力求深刻。浮光掠影的东西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学会透过事物表面深入看到事物实质的本领,洞察幽深细微之处。高尔基曾称赞契诃夫的眼睛像钻头,能钻人生活的深处。生活是动的,永远不会静止,写文章的人要善于捕捉,善于思考分析,从中提炼出闪光的东西。

文章中有没有闪光的思想,其意义与价值大不一样。就以古人写岳阳楼来说吧,写诗作赋描绘与歌颂该处胜景的大有人在,而唯独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为千古绝唱。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在于文章的“意”既新又深,跳出了一般人通常所能达到的“以物喜,以己悲”的藩篱,道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思想。由于见解过人,文章就生出光辉。又比如我们提笔写学雷锋、送温暖的好人好事,只停留在事情的一般记叙,当然不会动人;如果剖析到人的心灵,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涂抹上未来的灿烂色彩,文章的深度、广度就大不相同了。 文章的光彩还在于情真意切。记叙文叙事、记人切不可干巴巴的几条筋;要血肉丰满,感情激荡。当然,这种感情决不是虚假的,装模作样造作出来的,而是真正对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有具体深切的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作用于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拨动了自己的心弦,自己真正为之感动了,这时涌出来的感情才是真挚的,感人的。纸花再好看,毕竟是假的,无生命的;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才美丽动人。写记叙文须懂得这个道理,用真挚的感情浇灌文章的花朵,寄情于人,寄情于物,寄情于景。写人,活灵生动;绘景,如在眼前;叙事,娓娓动听,情趣盎然。还必须懂得,文章情深意浓,决不是乱用感叹号,也不是凭空地抒情。那样做,只会破坏写文章的意图,完全不可取。比如《一面》是阿累同志写的悼念鲁迅先生的一篇记叙文,文中没有用什么“赞颂您啊”、“崇敬您啊”、“爱戴您啊”等词句架空地抒发感晴,而是用饱蘸深情的笔触绘外貌,记语言,传精神,奉献给“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的鲁迅先生一片赤诚,读来感人肺腑。要使笔端能自然而流畅地表露出健康、丰富的感情,平时就要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生活,极其热忱地热爱生活,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思想感情上激浊扬清,培养高尚的情操。

记叙文中材料的组织与安排也至为重要,安排得妥贴巧妙,可以增添文章的光彩,文似看山不喜平,再好的题材,如若平铺直叙,像报流水账一样,读起来就会索然无味,很难吸引人。为此,下笔之前,定要精心构思,下一番运筹的功夫。先把自己占有的材料排排队,进行—次认真的检阅;再根据与所要表现的主题关系的亲疏决定取舍、详略;然后思考材料安排的最佳方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入笔,怎样收尾;怎样前交代,怎样后照应,都要反复思考,推敲,比较,努力做到叙事有波澜,首尾能呼应,文气能贯通。古人讲画竹子的经验是:先有

成竹在胸,然后才能挥毫落纸,一气呵成。其道理就在于此。写文章全局在胸,再找到适当的入手处,主干挺拔,枝叶扶疏,洋洋洒洒地写来,就可收到好效果。如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一文,叙述的是老老小小学雷锋的事,歌颂的是为人民服务不辞辛劳的闪光心灵。由于组材别具匠心,情节曲折,起伏跌宕,不仅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而且十分引人入胜。

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它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记叙文要写得有光彩,一定要为正确的主题思想、浓厚的感情寻找合适的“外衣”。中国语言十分丰富,同义词、近义词在表情达意方面有极细微的差别,叙事、状物、绘景、写入时要在词汇的宝库中细心选择,选择最贴切的加以表现,褒贬分别,轻重得当。人民群众中活的口语更是有着惊人的魅力,多彩多姿。平时仔细谛听人民大众活泼的语言,从中吸取养料,可改变自己语言干瘪无味的情况。语言优美,文章生辉,字字珠玑,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学写记叙文必须在语言上下苦功,平时广采花蜜,锲而不舍地积累储存,下笔时字斟句酌,精选、提炼,熟练地运用。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这样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今语言大师使用语言认真刻苦的态度,是我们青年学生学习的楷模。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笔端。愿同学们握好手中彩笔,努力描绘我们的新生活,歌颂我们的新时代。

(1983年)

时代活水丁冬响

参加《青年报》举办的1984年东华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的评选,深感振奋。一篇篇得奖佳作呈现眼前,春意葱茏,乐曲丁冬,时代的活水在字里行间欢快地跳动,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这些作品真挚地向人们报告社会前进的信息,由衷地倾吐对生机勃发的现实生活的歌颂之情。

谁最能迅速而深刻地感受到时代蕴含的芳香,谁就能摆脱陈词滥调的束缚,新意洋溢文中。编人这本作品选中的记叙文,在这方面是佼佼者。时代具有伟大的创造力,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道德风尚潮水般地涌现,写作的源泉无比丰厚。要笔下出佳品,须在接触社会、观察生活中有发现的本领。善于写作的人总是努力开放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周围的人和事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精心审察,锐意捕捉。捕捉时,不满足于对生活表层的认识,而是潜心思考,步入生活的深层,分析,理解,把握住现象覆盖下的本质。《卖鸽子的女孩》、《书到山村》、《瞧这一家子》、《新班长》等文章的作者发现了生活的某些底蕴,奏出了品格高于金钱、知识将伴随着庄户人迈上更高的生活阶梯等一曲曲动人的时代奏鸣曲。清新隽永,发人深思。

在生活中发现写作题材并洞悉其内在意义的本领虽与观察事物的能力密切相关,但切不可忽视生活激情的重要作用。一个对朋友、对亲人、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冷漠寡情的人,对生活中闪光的珍宝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怎可能有所发

现?怎可能写出好的作品呢?生活在金色的80年代,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叩击人们的心灵,催人奋进。80年代中学生的脉搏应该和时代的脉搏同跳动,应该对生活充满热情,热爱它,剖析它,理解它,认识它。离开了水,就谈不上什么河、湖、溪、涧;对生活没有激情,当然就发现不了生活的真谛,写不出文情并茂的好文章。这本作文选的作者对生活充满诚挚的感情,不论是家乡的小河,故乡的明月,深深的林海,都情意绵绵,时代的声息沁人心脾。即使像《雨夜》这样的作品,刻画的是女儿和后母之间的关系,也是情深意浓,感人至深,在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感召下,传统的习惯势力的厚障壁倒坍了。

一篇作品,在处理题材时,对角度必须慎加选择。角度新,才能开掘得深;角度新,才能抓住人。写生活中的某一横断面,可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经过比较、推敲,选择最佳角度表述自己的情意。比如写生,可正面,可侧面,可远,可近,可俯,可仰,怎样最能传神,怎样最能给人以美感,怎样最符合要表现的意图,就选择怎样的角度。运笔写文和运笔画画道理是相通的。《野菊》、《老榆树》、《爸爸,难道您真的忘了》、《我心中的老师》等等,角度新,构思巧,含不尽之意于有限的篇幅之中,驾驭题材的能力开始踏上新的高度。

一篇好的作品,不仅要意新,而且要语工。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感情的外衣,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能给作品添翅加翼。从所选的作品来看,与过去比,语言技巧有进步,错别字、病句大大减少,词汇比较丰富,句式多变化,活泼泼的语言大为丰富。看来,这些作者平时注意在生活中学习语言,从书本中积累美词佳句,不断充实自己语言的仓库。

中学生的作文,同龄人读起来分外亲切,思想感情撞击后会发出耀眼的火花,照亮写作的旅程,产生新的探索、新的追求和新的开拓。正是怀着这样的期望,写了以上一些话,奉献给我们朝气蓬勃的青少年。

(1984年)

喜看耀眼的火花

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从1981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五届。举办这项活动年年提出新要求,年年出现新作品,具有较强时代感和实用性,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并逐步形成了权威,获得了中学语文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好评。

一年一度的作文比赛其意义远不止评选出多少篇获奖作品,更重要的是在于对青年学生中文学人才的发现与培养。青年学生中蕴藏着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涉猎新奇、积极创造的巨大能量,选用适当的时机、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撞击,就会程度不同地闪现出耀眼的火花。在每次比赛中都可以喜悦地看到:笔锋初试,小荷露出尖尖角,尽管稚嫩,但洋溢着清新的气息;勤于笔耕,勇于探索,篇篇都有新道道,虽有瑕疵,但显现出前进的轨迹;有感而发,侃侃而谈,议论、引申,不拘一格,即使有时偏颇,也能不落俗套,独出心裁。文引出人,新文、佳文引出了写作上的嫩芽,通过评文,发现了练笔的积极分子,发现了中学生创新

的种种思路,发现了他们中孕育的种种才华。

文科人才的培养应着眼于“早”字,发现的目的在于培养,在于使嫩芽获得浇灌,茁壮成长。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活动就是着眼于“早”培养,广泛性的培养。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中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更重要的在于引导他们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关心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比赛活动无可置疑地起了这样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认识能力往广处开拓,放眼看世界,看到原来所未看到的事物,想到原来所未想到的事物,知识的覆盖面扩大了;引导学生的认识能力往深处开拓,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表层与深层,对错综复杂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本质等作了探索,作了研究,学生洞悉事物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些情况在参加比赛的作文中,尤其是在获奖的佳作中反映得十分明显。再说,每届比赛又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观点,这就具体地引导中学生而不至于原地踏步。

发动和组织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它的意义还在于突破了一省一市的地域界限,广泛地进行交流,切磋琢磨,增长见识。每次得奖作文在报上登载,并编印成书,既是对得奖者的鼓励,也是为中学生习作推荐良友,而对中学作文教学又起了促进的作用,更是向社会递交了一份最新的考卷。

祝愿这项活动在新的一年里有新的设想,新的突破,新的成就。

(1986年)

要锻炼认识生活的眼力

读了农场系统中小学生《我爱中华,我爱农场》作文竞赛中的获奖作文,深为小作者有认识生活的眼力而欣喜。

有这样一种错觉,认为作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文字通不通,有没有技巧。其实不然。文章好不好主要在于立意。

“意”是文章的灵魂,文章质量的高低和文中所寓含的思想、见解紧密相关。思想深邃,见解独到,文章就有支撑物,就能站立起来,给人以启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思想、见解从何而来?当然不能靠凭空臆想,重要的在于经常有意识地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锻炼认识生活的眼力。生活中可入作文的人、事、景、物数不胜数,平时要做有心人,把它们摄入眼帘,细细思考,精心分析,看出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并进行提炼。《我身边的“乔厂长”》、《欢笑引起的联想》、《爸爸拿到奖金以后》等记的都是眼中所见,从平凡的事情中见到别人之少见、漏见和未见,文章就有了自己的特色。评论的文章更是思想见解的直接表露,认识深刻,能透过纷繁的现象看到事物的实质,文章就会说明清楚,分析透辟。

强调写作文须有思想见解,不等于不要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下功夫。情意要靠语言来表达,故而选词造句、谋篇布局都要反复训练,切切实实掌握这方面的基本功。要知道,思想有条理有深度,表达就容易清晰、流畅;而在语言表达上锤炼,反过来又可促进认识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训练中,要把提高认识生活的眼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5年

织锦成文吐心声

第十届(1989)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拉开了序幕,作为一名在语文教学园地耕耘了数十年的老教师,感到由衷的高兴。

中学生时代是金子般闪闪发光的时代,激情充盈,想象丰富,对知识渴求,对生活憧憬,青春活力洋溢,心灵伴随着身体一起发展。在这个闪光的年华里,要打好知识的基础、能力的基础,尤其要打好做人的基础。根深才能叶茂,才能花繁果硕。在成长的道路上,祖国母亲的乳汁,师长亲友的启迪,大干世界的哺育,细雨滋润,火花撞击,都会起雕塑的作用,都会留下难以忘怀的痕迹。拿起笔,抒写自己的认识、理解、感受:以至于心灵的震荡,对自己来说,是思想的梳理,感情的升华,锻炼认识生活的洞察力,磨砺犀利的笔锋;对同学来说,是交流,砥砺,相互促进,以取得连锁反应。

心里想的,要用恰当的语言明确地说出来,并非易事,而要能用文字表达得清楚明白,生动感人,更非轻而易举。但无论从今日的学习,还是从明日工作的需要来看,中学生应该勤于练习,多加实践,练就口述笔写的真本领。提起笔,心中的话在笔端汨汨流淌,或记叙,或描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要能进入这样的境地,首先要想写,爱写,以写文章为乐事。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曾这样说:“某生平无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苏东坡写作达到“笔力曲折无不尽意”的如此高的境界,除了种种条件之外,倾心于写作,以写为乐,乐不可支也是重要的一端。中学生要想写出好文章,这一点不可忽视。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给大家提供了吐露心声、施展笔下才能的良机,希望同学们珍惜良机,乐于参加,织锦成文,显露锋芒。

写文章又是极其严肃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苏轼的小同乡、宋朝著名诗人唐庚述说为诗文之苦有这样一段话:“吾……作诗甚苦,悲吟累日,然后成篇……明日取读,瑕玼百出,辄复悲吟累日,反复改正……复数日取出读之,病复出,凡如此数四。”这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很值得借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只有自己精心地炼意、炼句、炼字,精心地谋篇布局,反复思考,反复修改,才能写出意新、情真、语工的佳作。

祝愿这次竞赛佳作涌现,为中学生写作增添光彩。

(1989年

十年辛苦不寻常

——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

《十年佳作精选》序

人们常说:年纪大起来,往往喜欢缅怀过去。可是这多年来我并非如此。我总喜欢站在高处,望着远处,切实把握住现在,努力把面前的工作做好,难得沉湎到

往事回忆中去——这也许是受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的感染吧!但此次《青年报》同志来说,他们要编一本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获奖的《十年佳作精选》,要我在书前说几句,哪知这一下,回忆之闸豁然洞开。我思绪翻腾,一直回溯到这个比赛举办的源头,回忆起比赛是怎样办起来的,又是怎样一届一届坚持下来的。往事历历在目,感想也着实不少,而一言以蔽之就是:十年辛苦不寻常。 凡事开头难,创新事更难。我们若以今天看过去,似乎办个把比赛不算什么,何难之有!岂不见今天这比赛、那竞赛不是比比皆是吗?可是《青年报》开始举办这个比赛是在十年前。十年前,比赛还是新鲜事,尚不多见;更何况范围大到六省一市,这样大规模的比赛当年可算得是凤毛麟角的了。创办一件新事,首先要一眼看得准,再是要见机而作,拿出魄力来把握住时机全力以赴。《青年报》同志正是这样做了。那时候,为了要大力培养各种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党和国家重视教育,采取措施振兴教育,开创了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就在这教育事业的春天来临之际,一向面向全国广大青少年的《青年报》,凭着他们一贯热心培育青少年成长的责任心,凭着他们特有的事业敏感性,不失时机地在1981年举办了第一届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具体评选工作由评选委员会主持,当时的上海市社联主席罗竹风同志担任评委会主任委员。罗竹风同志一贯热心于青少年教育事业,德高望重,大家尊称他为“罗老”,由他来主持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评委会一开始就标举四个字:“团结”、“公平”;来自各省市的成员一定要紧密团结,从全局着眼,通力协作,切实做到公平。由于全体成员齐心协力,真正做到“团结”、“公平”,这个比赛开了一个好头,并为以后的工作树立了良好的风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头固然难,坚持更不易。大家不难看到,这多年来这比赛那竞赛如雨后春笋,几乎是触目皆是的了,可是又有多少能坚持办好办下去?并不是说凡比赛都得一届一届办下去,办不办得看社会需要;若只需要办一次就够,当然不必硬办多届。但社会需要本可以一届届办下去的,如果一下子就寿终正寝,就必有原因了。举办比赛的动机是否纯正,组织的是否合理,是能否办好的关键。这多年来确有许多举办得好的比赛,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但也毋庸讳言,其中不少没办好,潮来潮去,如飘风之不终朝而已。还有极少数,举办比赛的动机就有问题。照理说举办比赛在于识拔真才,树“千里马”,是不是也有旨在“树伯乐”的呢?看来也有。唐代大文豪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的人举办比赛或许在于反证“伯乐常有”,少不得他本人就算一个。这种“树伯乐”的比赛,一旦“伯乐”功成名就之时,也就是比赛烟消云散之日,不用说,它只会昙花一现,只会是短命的。当然,这只是极个别的现象。《青年报》举办这个比赛则完全不同,他们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怀着对青少年学生的满腔热忱来开展这项工作的。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在于引导青年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领悟人生哲理,培育奉献精神。正由于目的明确,站在高处,因而风气正,届届办得好。尽管主持比赛的人和评选人员屡有变动,比赛还是锲

而不舍地一届届办下去,并且不断有所提高。

我很喜欢读唐代大诗人杜甫《上白帝城》一诗中的两句:“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诗人杜甫登城不是“一上一回新”,那么他的登临一定是十分乏味的。由此可见,比赛如果办来办去是一张面孔,不注意时时注入新内容,要长期办下去也是不可能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全国人民意气风发,艰苦奋斗,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道德新风尚犹如潮水般涌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神速,这些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写作的热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他们握起彩笔绘新图,发议论,抒胸怀。从参赛者的作品里,我们清晰地看到时代的活水在字里行间欢快地跳动,他们不仅写出了城乡经济一日千里的发展,还热烈地歌颂了社会上精神文明大发扬。社会在日新月异地前进,青少年学生的脉搏与时代的脉博一同跳动,这样他们的作品就会向读者不断送来一阵一阵清新的气息。80年代是我们祖国阔步前进的十年,我们这本《十年佳作精选》正反映了这辉煌的十年。读者一定可以从中听到这一时期广大中学生的心声,听到他们不断前进的脚步声。

“十年辛苦不寻常”,但这不寻常的辛苦带来的是喜悦,是累累丰美的果实。试看,这十年来,耕耘者不是更加成熟了吗?《青年报》的一代代主持其事的年轻编辑同志,从中取得经验,成为更加经验丰富的社会活动家;许多一开始就参加评选工作的语文教师,多锻炼成写作评文的能手,他们中许多已被评为华东六省一市各中学的高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最最重要的成果还应是参赛中学生的成长。我们面前这本反映他们成长的《十年佳作精选》,是他们思想闪发火花的结晶,锤炼语言文字的苦心,也是他们奉献给社会、奉献给广大读者的十分珍贵的礼物。

(1991年)

用彩笔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上海青年报社发起的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比赛经历了20个春秋,今年首次推出“中学生自主作文大赛”,以迎接21世纪的到来,我,作为一名老教师、老评委,由衷高兴,双手赞成。

较长时期以来,人们被教育浅层次价值观所左右,对教育个体的发展过分注重谋生、谋取物质利益、乃至博取功名的价值,而忽视甚至未考虑到它的深层次价值。深层次价值是要重视教育个体的个性发展,形成高尚的精神境界。对教育的价值观的认识应二者结合,发挥多功能作用。从理论背景来说,此次作文大赛是在教育深层次价值观方面作一些尝试与探索,让学生在写作中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自主设计,自主选题,自主构思,自主安排,积极显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学生自主作文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必由之路的一个反映。现时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们培养的学生一定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将来能在时代大潮

中奋勇搏击,破浪前进。因而,学生再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独立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主人。当代的课程改革就是着眼于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自主作文大赛的本意,就在于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兴趣、爱好、创造精神等等可以充分施展,没有任何外加的条条框框,没有种种限制与束缚,就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参赛的同学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敢于思索,勇于想象,大到经国济世的评论,小到生活的一朵浪花,前溯到中外先哲圣贤、文学艺术巨匠的卓越,预见到未来社会高科技前沿的发展,皆可进入文中。只要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只要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有感受的,最有感情的,最有创意的,最想追求的,等等,皆可牢牢抓住,放开来写,让蕴藏的潜能闪烁光芒,让笔下散发着一股股鲜活的灵气。

评委们期待着大量的学生自主表达情意的质地优语言美的好文章。

(2000年

往深处开掘

十分荣幸,又一次被邀参加“浦东之春”作文竞赛的评判。徜徉于一篇篇参赛作文的花径之中,不仅深感浦东“物”的变化的美景使人目不暇接,而且令人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又长大了,不少支笔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叙说、描绘与讴歌在浦东这块改革开放的沃土上滋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创业维艰,而艰难中最艰难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观念的更新、人的知识的拓展。中学生在目睹浦东壮丽建设图景的同时,开始感受到人与时代同步前进的脉搏,在“人”上做文章。

文章能不能站立起来,很大程度决定于写的人有没有真切的感受,有没有见地。高楼林立,道路拓宽,大桥跨越,电视塔高耸人云,这是建设的壮举,有真切的感受,就能笔下生风。“物”令人瞩目惊叹,而更可贵的是“人”,是建设者的观念、精神、气质、风貌。这就要求写的人往深处开掘,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要往深处开掘,须变粗疏为精细,使事物的微妙变化尽收眼底,大大咧咧看,充其量只能停留在事物现象的描绘。须变浅想为深思,使描绘对象的本质特征能准确掌握,感悟到同龄人少想少见或未想未见的,对要写的人和事粗浅地脑子里转一转,是不可能有什么见地的。参赛的作文在这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尤其是写人的文章,即使是很小的题材,也与浦东建设的时代大脉搏呼吸与共,不牵强,不硬装。这种有益的尝试,为下一届“浦东之春”作文竞赛燃起了新的希望,开拓?更加广阔的天地。

(1995年)

贵在 “消化”

《中学生作文选刊》的问世给广大中学生练习作文,提高写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拿到了这本刊物,面对着琳琅满目的佳作,怎样阅读才能有比较大的收获呢?从学生阅读各种作文选的实际情况看,这个问题很值得认真思索一番。

读,有两种态度,两种方法。一是或浮光掠影,走马看花,囫囵吞枣,死记硬抄;一是赏析观摩,咀嚼消化,吸收精华,滋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能力。两相对比,显然应该提倡后一种,否定前一种。道理十分清楚,前—种阅读的方法徒然浪费精力,白花时间,即使时间用得不多,也属浪费之列。因为阅读者没有深入到“文”中领略风光,体会不到作文的奥秘,犹如进入宝山,不知宝在哪里,空手而归一样。

阅读作文佳作贵在“消化”。生吞活剥,等于不读;咀嚼消化,才能吸收。要“消化”,就要在“析”上下功夫。所谓“析”,就是分析。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读一篇佳作,脑中不能混沌一片,要学“庖丁解牛”的本领,从字、词、句、篇到立意、构思,都作一番认真、细致的分析。分析时,从全篇说,至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这篇作文写什么?小作者想说明什么问题?二、这篇作文怎么写的?(指谋篇布局、写作方法、语言运用等等。)三、小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个问题一思考,就拎起了整篇文章。这是阅读佳作的第一步。第二步是抓住重点细推敲。一般说来,好的作文总有特色,总有自己的个性。有的立意特别新,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有的构思特别巧,不落俗套,不落常规;有的结构十分严密,细针密线,无懈可击;有的语言别有一番风味,或畅达,或清秀,或味醇。阅读时抓住其中一二特色细细琢磨,反复推敲,就能逐步体会小作者运思的苦心,运笔的匠心。有些佳作重点段落写得特别好。这些段落或绘景,或状物,或言情,或说理,纵横捭阖,气象万千,阅读时要注意重锤敲打,不仅要理解字面的含义,而且要学会缘字探源,捉摸习作者下笔时的思想、激情,捉摸他们认识事物的洞察力和敏锐性。因为这种闪光的段落正是习作者思想闪光、感情闪光、认识能力闪光的表露;而这种表露是发自肺腑,情不自禁的。这种表露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给人的是纯真的美感。

在“析”的同时,要注意“比”。比较的方法是学习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善于比较,优劣显现,从中可获教益。阅读佳作可常采用几种比较方法来增强理解,提高阅读效果。一把文章和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进行比较,推敲文章是否能准确、具体地反映,有无失真之处;二把文章解剖为各个部分,如分成开头、主体、结尾等部分,或分成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部分,或分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然后选择其中一二个部分与读过的有关作品的写法进行比较,寻同找异,开拓自己思路,判别大同和微异,加深理解佳作的写作技巧;三是联系自己的写作实际,和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和自己的审题能力,构思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进行比较。把自己想的、写的和佳作反复比较,就可找到差距。

(1985年)

《献上一支心中的歌》习作巡步

“意”为主,“辞”为从,意在笔先,辞随意生,只有对客 观事物有正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只有思想上十分清晰,语言才会明确、生动、流畅。

每个青年学生作文时都希望自己提起笔来能文思如潮涌,精彩的语言仿佛淙淙泉水在笔端流淌。叙事,事清晰;记人,人生动;写景,景如画;说理,理明白。怎样才能实现这良好的愿望呢?其中有不少奥妙。多读好文章,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思考分析,多进行写作训练……涉及的方面很多。这里且不一一论述,仅对学生习作《献上一支心中的歌》巡步一番,探讨某些问题,以期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献上一支心中的歌》是初三年级学生学习了《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和《泰山极顶》一组散文以后的习作。这个作文题有一定的难度,如不审慎地辨清题意,不选准恰当的“物”认真地进行构思,写出来的作文容易内容空洞,意虚情浮。为此,写作前对学生提出了三点要求。这三点要求是:选准歌颂的对象;托物言志,因事抒情;在记叙中夹以议论和抒情。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呢?先引导学生复习上述课文,从阅读中吮吸丰富的营养。古人曾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初中学生开始学写散文,必须明确写该类文章技能技巧的规矩法度,而教材中的有关文章正是学习模仿规矩法度的范例。学生带着写作的具体要求熟读课文,推敲琢磨,深入领会散文中选“物”、记“物”,托“物”的特点,摸清表情达意的特色,品味范文的精妙之处。与此同时,又向他们指出,读书不是被书所“禁锢”,而是既要读进去,又要跳出来。蜜蜂采花粉的目的在于自己酿蜜,因此要借他山之石,攻我写作之玉。借鉴范文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知识实际,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剪裁组合,在模仿中创作,在创作中模仿.培养写作散文的能力。

学生根据要求慎重选“物”,确定歌颂的对象,有的把发自肺腑的心声献给亲爱的党,伟大的祖国,有的把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歌声献给革命先烈,有的向英雄人物,向平凡而高尚的劳动者献上赞美的歌、颂扬的歌,以表示内心的崇敬。在歌的海洋里,大部分音调和谐,悦耳动听,但也有粗糙刺耳、走音走调的。怎样才能唱得悦耳,唱得入调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灵犀一点谈立意

写这样的散文最忌没有主心骨,提起笔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东拉西扯,不知所云。散文的特点固然在于“散”,放开来写,仿佛脱缰的马,奔腾自如;然而,又贵乎不散。看来散,其实有神,这就是通常说的“形散神聚”,“形散神不散”。 鸟无翅不飞,人无志不立,文章没有明确的“意”就站立不起来,“神”不聚,文章就像散了骨头架子。意,是指写作的人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要抒发的感情,也就是写作的意图。写作意图必须明确,文章必须有主题。古人说“意犹帅也”,文章的主题犹如文章的统帅,文章的灵魂。“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主题,就会材料芜杂,结构混

乱,就好像军队打仗没有统帅,必然成为乌合之众。因此,立意十分重要。 什么时候立意呢?“意在笔先”。下笔之前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把主题想好,把主题确定下来,明确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议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

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意”确定以后,就可围绕它选择材料,布局谋篇。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