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乐美文网

文物普查先进个人总结

个人总结2018-04-14 13:53书业网

篇一: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三年个人工作总结

党建办 聂成海

根据工作安排,我先后在金沙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局文物管理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西洛乡项目建设队等岗位工作,现在县委组织部党建办工作。近三年来,在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目标任务,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我也亲身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团结奋斗的快乐。现将近三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不断学习

二、务实工作

三年来,根据安排,我先后经历了文物普查、文化执法、征地拆迁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金沙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期间。2010年3月,按工作安排,加入到金沙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队,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成为了“三普”队伍中的骨干分子。与队友一道全力以赴本次普查工作。全队人员拧成一股绳,凭着一种不怕跑断腿的精神,锲而不舍的作风,头顶烈日、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走访大量的耄耋老人,进行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调查、记录、摄影、测量、编录,克服了交通不便、缺乏专职专业人员等重重困难。按时保质地顺利完成了金沙26个乡镇的文物普查工作,通过对这些乡镇的实地调查,基本上摸清了分布在全县境内的不可移动文物174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1处,为下一步的全方位保护、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在地区的考核中全县文物登记数据准确、效验结果达标,“三普”工作受到了地、县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扬。

(二)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期间。2010年12月,按工作安排,被调到文化执法大队,工作期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规范我县文化市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大事业中来。在执法队工作期间,本人积极参与执法行动;协助队长建立健全执法队管理制度,建立了学习长效机制;负责抓好交流执法经验、执法数据和执法信息统计报送工作,及时将执法信息、执法动态、工作经验等向分管领导、主管部门报送。编撰简报多期,《毕节日报》、《今日金沙报》、县广播电视台《金沙新闻》等媒体多次给予报道,其中《金沙县多措并举,加强春节期间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被《贵州日报》摘录登载。由于工作积极、踏实肯干,当年被评为金沙县文化系统先进分子。

(三)在西洛乡项目建设队期间。2012年2月,按工作安排,被抽调到县委驻西洛乡建设发展型党组织工作队,服务项目建设。在项目建设队中,本人被分到拆迁组,坚持“5+2”、“白+黑”的工作机制,没有请一天假、旷一天工,不讲办不成的理由,只找干成事的办法,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和想法,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算细帐。用工作队队长的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通过用笑脸迎“马脸”,不厌其烦的上门服务,迅速与群众打成了一片,以实际行动一条龙服务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想方设法打消了群众顾虑。通过不断提升工作效率,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与拆迁组同事一道以高效、优质的工作效率顺利完成了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每月的目标任务考核中,本人都名列前茅,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肯定与好评。

三、存在不足

虽然三年来我做了不少工作,但细细查找,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和不足,和组织的要求以及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没有处理好工学矛盾。经常忙于工作,以工代学的现象突出,即使学习了也不深入,没有静下心来系统地学习,尤其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文字的理解上,不能够很好地予以领悟,致使工作面接触不深入,工作上偶尔存在断层现象。

(二)无法脱除书生气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小的失误,偶尔的不仔细、不认真现象时

有发生,这些都不符合工作要求。也许是性格因素,也许是不良习惯的缘故,有不好的情绪在心底慢慢滋生,导致工作热情受到影响。

(三)工作积极性有所松懈。也许是人生历练不够的缘故,对固有知识和思维的依赖多了一些,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人际圈子的不断扩大,也有各种场合的应酬,偶尔存在一些吃吃喝喝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时间。

四、整改方向

无论今后处于什么岗位、从事任何工作,我都会服从安排,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以下方面努力进行整改:

(一)加强学习,增强自身素质。要始终保持思考和学习的习惯,让学习常态化、练好基本功,争取成为“知全局、晓经济、精业务”的多面手。具体来讲,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基层党建、地区经济发展、金融财贸管理等理论知识,不断更新、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储备;要加大学习力度,掌握更多的工作技巧,向各地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同事以及广大普通群众学习,从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角度不断充实自己。

(二)减少应酬,心思放在工作上。要分清主次,把握重点,把有限的时间充分利用好,不能够迷茫,不能够徘徊,不能在日常的觥筹交错中迷失自己,不能在酒精的麻痹下放松自己,不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放纵自己的散漫,不能在程式化的工作中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要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工作和生活、生活和学习的关系,力争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三)把握重点,提高处理事务的能力。要时刻做好准备工作,注重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凡事做到“三思而后行”。注重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拓宽视野,以全新理念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在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不能够一味地停留在现有环境中。要紧紧抓住一切机会,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多找机会去各个地走走、看看,知晓各地风情,了解各方风俗,结交各路朋友,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丰富人生阅历,不断完善自我认知,以全新的理念和思路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是在各位领导、同事、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帮助下,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初步积累了基层工作经验。同时,我仍然需要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严格自己,保持积极参加锻炼,丝毫不懈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争取做到“上手快、留得住、用得上”的人。

篇二: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关于广安区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广安区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刘伯清

(2014年10月24日)

根据这次督查工作的安排,我现将广安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广安区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巴蜀文化底蕴十分深厚。通过多年努力,现已报请各级政府公布文物保护单位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文物保护点382处。并有馆藏文物7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300件。近年来,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可持续发展,文物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文物保护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文物展示利用步伐进一步加快,促进了我区文化强区建设。

二、主要工作

(一)馆藏文物管理工作。对现有的馆藏文物,严格按要求标准做到科学的登记建卡建档、定期除尘防虫等工作。为提高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推进文博信息化建

设, 2007年开展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规范要求,完成了全部馆藏文物的信息采集工作,并荣获广安市“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先进集体。同时,我们对馆藏文物的安全常抓不懈,加强对文物库房的铁门、铁柜、铁窗等基本保护设施的配制外,另增添了监控、消防等设备,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守护,确保了馆藏文物无一件毁损、丢失或被盗。

(二)地面文物保护工作

1、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和“科学论证、规划先行”的方针,我区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单位规划编制工作。先后聘请了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园冶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广安白塔、广安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保护规划设计方案和《广安白塔地基抢险加固工程方案设计》。并在2014年,委托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北方工程设计院研究有限公司,向国家文物局报请了广安白塔、冲相寺摩崖造像的规划编制、抢险加固和安防工程立项申请,为争取国家资金支持,解决该两处“国保”文物亟需的修缮经费,恢复其历史文化应有的历史文化尊严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为正确处理文物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关系,做好我区文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区文物主管部门与广安文庙权属公司(宏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多次磋商,最终就文庙的

保护和开发达成了一致意见:区政府因地制宜,缩减文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宏立公司将文庙产权无偿移交政府,并向区政府支付300万元维修保护工作经费,形成了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共赢”。

3、根据文物法的要求,我们于2012年全面完成了新公布的10处广安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和26处广安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设立工作,同时更换完善了已破损的8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标志的安设工作。并落实了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员制,将文物保护员的补助经费纳入了各乡镇的财政预算。

4、积极争取资金,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工作。2013年争取经费12.48万元,对冲相寺正殿左梢间垮塌部位进行了应急抢险维修;2014年争取经费4万元,拟对广安县立高等小学堂进行日常保养维修。

5、积极争取区上领导支持,将广安白塔、冲相寺摩崖造像、广安文庙、兴国寺大殿4处文物保护单位和文物库房房安防纳入“天网”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安装工程,进入调试阶段。

(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发布(来自:WwW.CssYq.com 书业 网:文物普查先进个人总结)的《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于2007年底顺利完成了“三普”第一阶段工作,于2008年10月启动了第二阶段--实地文物调查阶

段工作,区文物部门全力以赴,克服起步晚、人员少、经费紧张、工作量大重重困难,冒严寒、战酷暑,牺牲节假日,徒步深入每一村组,绝不丢落每一文物线索。在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9年11月完成实地文物调查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阶段性的成果。2010年1月,广安区“三普”实地调查阶段工作获得了由省、市三普办专家联合组建的验收小组的高度评价,并顺利通过了验收。

(四)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国家在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历时5年,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我们已经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完成了全区国有单位摸底调查和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摸底调查;二是报请区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并同时成立广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三是印发广安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方案并向区政府上报经费预算;四是对所有国有单位文物收藏情况发放调查登记表并加盖公章后收回并进行汇总后上报;五是加强普查人员专业培训工作。

(五)地下文物发掘。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地下文物

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在东岳乡安子村、城南鑫源街(友谊中学初中部旁)、化龙乡渡口村、城南育才小学内先后发现墓葬,我们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清理、发掘墓葬,做好随葬物品的出土工作,出土文物计30余件,现存放在市文物管理所。

(六)文物宣传。文物是历史留下的财富,是广安文明史的重要实物见证。我们坚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把普法宣传、法律法规学习作为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好宣传教育,不断强化人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一是加强对基层党政干部的宣传。区文物主管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各乡镇、街道,向基层党政干部职工宣讲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文物保护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地方党政对文物保护的属地管理责任。二是加强对党政机关、生产建设单位的宣传。组织专门力量深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采取张贴宣传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向其附近的生产建设单位及其行政主管部门、施工人员讲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保护文物的自觉性,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破坏文物的现象。三是加强市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利用“5〃18”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为契机,通过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举办图片展、设立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讲《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他们

篇三:文化工作总结

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化局的有力指挥下,沈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以面向基层、贴近社区、服务百姓为宗旨,各项文化事业全面开展,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局面。沈河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文化艺术乡”。

一、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文化设施日趋完善。

2008年,以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重点加强了对全区文化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整合,形成了以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大型文化设施为骨干,以街道、社区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区文化馆、图书馆大楼进行了统一布局装修。 投入20万元改造装修了内外结构;投入60万元增置了设施设备。使文、图两馆全面改善了环境,提升了设施设备质量。坚持全天向群众开放,更好地发挥了群众文化活动基地、文艺骨干培训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基地和图书报刊阅览基地的作用。

2、基层文化活动空间得到拓展。

投入1000多万元,专门用于打造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图书阅览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街道、社区的“文体活动中心”。10个街道的“文体活动中心”(文化站)平均面积达到730平方米,最大的达到1500平方米。 67个社

区文化活动室平均面积近300平方米,最大的社区活动室面积达到520平方米。与两年前文化站平均面积面积368平方米,社区活动室平均面积128平方米相比,平均增长了50%。每个社区图书阅览室图书达到5000册。投入200多万元为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配备了文化、体育设施设备。为每个街道文化站购置了一架手风琴、一架钢琴。为每个社区图书阅览室订购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报刊、杂志各15种。较好的满足了群众文化、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

3、文化广场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市区共同投入6000多万元,对市政府文化广场进行了改扩建,总面积达到3万多平方米,能容纳6万名观众。在5月至10月每周的周五、周六、周日晚上,都有计划地举办大型文艺汇演和赛事活动,每场活动都是暴满。全区10个街道办事处都在本区域建有一处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街道级文化广场。如,滨河街道的小南文化广场面积达1 万平方米,能容纳2万余人。五里河街道的科普公园文化广场、万莲街道的万柳塘文化广场等,都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区政府投入6500多万元,对社区文化广场进行了认真规划设计、精心组织施工,在67个社区建设小型文化广场100余处,总面积达88775万多平方米,平均面积达到1325平方米,为群众打造了“10分钟都市文化娱乐圈”。

4、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

制定下发了沈河区《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沈河区文物普查工作的通知》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沈河区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区“三普”工作会议,部署了普查方案。勘察了11处文物建筑的内外部结构和保存现状,走访了文物建筑的产权单位或产权人,摸清了不可移动文物的历史沿革和现在的产权归属情况,全区遗失的文物古迹共79处、文物景观15处、老字号24处,尚存遗址31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6项。提出了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开发利用的调查报告。对5处保护利用存在问题的文物,制定了抢救性保护预案。新发现3处文物在进一步确认中。将文化空间《沈阳四平街灯市》和传统医药《祖延明汉针针灸技法》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省、市级名录,填补了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这一项目的空白。

二、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文化活动场所服务居民的公益作用。

随着各级文化活动空间的扩大,提高这些场所的开门率、利用率、满意率成为丞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坚持做到如下三点:

1、积极发挥自娱自乐活动者协会作用,主动占领文化活动阵地。

我们从上至下开展了自娱自乐队伍“找家”活动,引导活动在公园、广场的队伍与区、街、社区三级活动场所搞好

对接。同时加强自娱自乐活动者协会的管理,完善区、街、社区三级联系网络,立足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和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培养、扶持了多种类型文艺骨干队伍。目前我区共有142支文体活动团队,近万名文艺骨干。依托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活动室和户外文化广场等各级文化设施为文体队伍提供的活动阵地,做到定时定点定位开展活动,发挥了最大效率。做到了群众业余队伍活动有阵地、管理有组织、排练有辅导、展示有舞台。

2、坚持不懈地抓好文化辅导工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培养“领军人物”。

5月份,专门利用两天时间,举办了街道、社区文化干部业务培训班。请在2007年被评为省、市级文化工作先进街道的单位介绍经验,请市艺术馆专家就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讲座,让培训人员就如何成功有效开展基层文化工作进行研讨。

6月份,区图书馆举办了社区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67名社区图书管理员参加了培训。就图书分类、图书个别登记、图书总括登记帐、统计报表、规章制度等方面对学员进行了系统讲授,提高了学员业务能力。

区文化馆每周举办两期“手风琴、钢琴”培训班,为每个社区选送的手风琴、钢琴演奏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力争做到手风琴、钢琴演奏在社区文艺骨干中得到基本普及。

同时区文化馆、图书馆各业务干部每周定期深入基层,对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的及自娱自乐活动队伍进行面对面的辅导,全年辅导200余次。

3、建立建全考评督查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场所的作用。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考评细则》,分别从领导重视程度、设施达标程度、骨干作用发挥程度、活动规模程度等方面对各单位进行督查。制定《街道、社区文化站(室)活动使用情况一览表》、《社区图书室使用情况一览表》等考评报表,对基层文化站、社区活动室和社区图书室的活动情况进行统计、考评;到目前为止,我区各级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开放,各类群众性阵地活动有序开展,形式多样,开门率、利用率和满意率基本达到100%。

三、从满足群众需求入手,持续不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2、区级文化活动规模宏大。

春节前夕,举办了“欢乐在沈河〃2008年沈河区自娱自乐活动者协会联欢会”, 展示沈河区文体活动成果,总结、表奖全年群众业余文艺团体工作;组织社区文化活动室与业余队伍对接,推动全区自娱自乐活动健康蓬勃发展。市文化局副局长杨弘、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关蓉晖、人大副主任赵彬、副区长徐爱秋、沈河区社文委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及区自娱自

Copyright @ 2012-2024华乐美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